旅美大熊猫“丫丫”回国,大熊猫是如何成为特殊的“外交大使”的?|《来自中国的礼》

旅美大熊猫“丫丫”回国,大熊猫是如何成为特殊的“外交大使”的?|《来自中国的礼》

00:00
11:00

本期推荐专辑: 最后的熊猫收听>>

原文 

4月26日,阔别祖国20年的旅美大熊猫丫丫,终于踏上了回家的旅程。丫丫于中国时间27日下午安全抵达上海。


2003年,雌性大熊猫"丫丫"和雄性大熊猫"乐乐"一起离开家乡,来到了位于美国田纳西州境内的孟菲斯动物园,开始了它们的旅美生涯,租借期为10年。2013年时,孟菲斯动物园与中国动物园协会签订了续租协议,将时间延长了10年。然而,在今年2月4日,和丫丫相伴的乐乐因为心脏问题不幸去世,丫丫的情况健康也不甚乐观。从志愿者拍到的照片来看,丫丫浑身脏污,毛发稀疏,看上去骨瘦如柴,十分让人心疼。看到这样的情况,网友们纷纷呼吁,要快点接丫丫回家。


今年4月,丫丫的20年租借期已满,中方赴美大熊猫专家组来到了孟菲斯动物园,对丫丫进行了全面的健康体检,确认丫丫除了皮肤病引起的毛发稀疏之外,健康情况还算稳定。26日,丫丫在中美双方工作人员的共同陪同之下,踏上了回家之路。


作为中国特殊的"外交大使",丫丫远离家乡,将一生都留在了陌生的国土上。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中国的友好的象征,由此而来的"大熊猫"外交,更是极大的推动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今天,正是丫丫的归家之日,就让我们通过由英国作家亨利•尼科尔斯所著,黄建强所译的书籍《来自中国的礼物——大熊猫与人类相遇的一百年》,来好好聊一聊有关大熊猫的那些故事。


首先我们来讲一讲,大熊猫是如何被发现的,大熊猫最早是由一位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所发现的,他既是一名传教士,又是一名业余的博物学家,他坚信“所有的科学都是对于上帝所造之物的研究,也是荣耀造物者的行为。”因此,致力于探索各种未知物种。


1862年,他被巴黎教会派往中国,并在中国开始了他的探险。1868年,他从天津出发,越过黄海来到上海,又从上海跋涉千里,来到了四川。在位于川西高原的乡间村落邓池沟村,他在偶然间看到了“一只完美的,黑白分明的熊”,它有着纹路分明的皮毛,戴维凭着直觉,认为这应该一个未被发现的新物种。


由此,他扎根在了邓池沟村,开始寻找新物种的踪迹。他开出高价,请当地的猎户帮他寻找这种黑白皮毛的熊,而他自己向着川西高原的深处不断探索,甚至在路上还差点坠落山谷。几天之后,一个猎户,带回了一只死去的“黑白熊”标本给他。这只标本更加激起了戴维对这个新物种的痴迷,他将这只年轻熊猫的皮毛卷好,装进箱子里,寄给了法国博物馆,在随附的信中,戴维是这样写的:“我未曾在欧洲的博物馆看过这种物种,而且这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种类;也许它将成为科学上的新发现!”


这样独特美丽的新物种,引起了西方人无限的好奇,他们一边争论着应该将大熊猫划入,生物学中的熊科还是浣熊科。一边趁着军阀混战,中国动荡之际,来到大熊猫的栖息地寻找熊猫的踪迹。从1914年到1921年,共有三批探险家来到中国寻找大熊猫,然而,他们此时寻找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护,而是为了猎杀。但因为,大熊猫生活的环境多在高山之巅,悬崖陡峭,因此他们都没能取得成功。直到1929年,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老罗斯福的一对儿子来到了四川凉山寻找大熊猫,他们很幸运的在竹林里看到了一只老年熊猫,并用猎枪射中了它,这只熊猫最终被做成了标本,放在了美国菲尔德博物馆。


闻所未闻的神奇新物种,再加上罗斯福兄弟“名人效应”的影响,让菲尔德博物馆,立刻成为了当时全美国最热闹的博物馆,其他的博物馆竞相模仿,从而在美国掀起了猎杀熊猫的热潮,那些所谓的“探险家”们,肆无忌弹的在中华大地上捕杀我国的珍稀物种,甚至举行宴会,品尝熊猫肉。后来,一位西方的女动物学家哈克尼斯,在四川的山中捉到了两只只活的熊猫宝宝。哈克尼斯给它们取名为苏琳和妹妹,将它们送到了美国的动物园。大熊猫为这所动物园带来了丰厚的门票收益,而这样的收益,又驱使着大批探险家们来到中国活捉大熊猫。


这样的乱象,一直持续到了1938年,《中国杂志》的编辑,英国博物学家苏柯仁公开反对了日益猖狂的熊猫走私行为。他写道:“大熊猫是稀有动物,不堪长期遭受这种虐待。因此,我们请求中国政府介人,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尽快挽救大熊猫,不要让它们灭绝。”虽然,此时正值日军全面侵华时期,中国面临日本的重重压力,但或许是处于保护珍稀动物的本能,仅仅在几个月之内,四川省政府就下令,任何人禁止捕捉熊猫。


接下来我们来讲一讲,抗日战争时期,大熊猫是怎样作为特殊的“外交大使”登上政治舞台的。西方国家对熊猫的痴迷,也让中国的一部分政治家们认识到,我们可以利用大熊猫来强化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彼时,中国与美,英等国处在同一个政治阵线,共同反对以德、日为首的法西斯势力。美国成立了“美国援华联合会”,筹集救济中国的资金。为了表示感谢,国民政府想回赠一个既合适又具有代表性的礼物给美国人。正巧中国诗人蒋彝以熊猫为原型,写下了两本感人至深的童书,在欧美得到了广泛的阅读。因此,国民政府决定将熊猫作为谢礼赠送给纽约动物学会。被选中的一对熊猫潘弟和潘达,成为了首次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熊猫。宋美龄在赠送熊猫的仪式上对美国民众发表了以下广播声明:


“通过美国援华联合会,我们的美国朋友们,你们减轻了我国人民的痛苦,让他们因为无妄之灾而承受的伤痛得以愈合。我们想轻轻地说声“谢谢”,同时也希望通过您,迪梵先生(即纽约动物协会代表),将这一对讨人喜欢的,黑白相间的、毛茸茸的熊猫赠送给美国。我们希望它们可爱逗趣的模样可以将欢笑带给美国的小朋友,一如来自美国的友谊之情所带给中国民众的喜悦一样。”而随后的五十年内,在更符合动物伦理的情况下,出借熊猫给西方以进行研究,借此换取保护基金与专业技术,成为了国民政府的常态做法。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布,其他任何国家对熊猫事务的参与,都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规定。


最后我们再来聊一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是如何推行熊猫外交的?新中国的熊猫外交,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的。1957年,毛泽东主席曾经将一对大熊猫赠送给苏联,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向外国赠送大熊猫。当时,这对大熊猫的名字叫做阿丽和白云,一雄一雌。他们乘坐飞机飞往莫斯科,莫斯科动物园也成为了苏联首个拥有大熊猫的动物园之一。他们的到来在苏联引起了轰动,成为了中苏友好交流的象征。然而,由于当时缺乏大熊猫的保护知识和技术,阿力和白云在苏联的健康状况并不理想,并在1962年相继去世。


1992年,随着大熊猫数量的不断减少和人们动物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大熊猫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意见》,集中明确表示,不再赠送大熊猫给其他国家,而改为租借大熊猫。这种方式被视为一种更加合理的保护大熊猫的措施,同时也成为了中外友好交流的方式之一。近年来,熊猫外交也在维护中国外交关系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在2017年芬兰独立百年纪念之时,中国与芬兰确立了合作研究大熊猫项目,向芬兰租借了两只大熊猫,并以芬兰语给他们取名卢米和皮吕。中国驻芬兰大使陈立甚至幽默的说:大熊猫是他的同事,加上这两只熊猫,中国一共向芬兰派遣了三位大使。


熊猫外交对中国政治外交发展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憨态可鞠的大熊猫,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友好的形象,展现了中国的文化魅力。同时,熊猫外交也有助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赠送大熊猫既是一种外交手段,也是一种经济手段,外国游客对熊猫的喜爱,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中国,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例如,中国的“明星”大熊猫圆圆在2017年底被送往德国柏林动物园进行国际交流之后,其可爱的形象吸引了大量德国人前往中国参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熊猫走出国门,让更多国家的人们认识了这种可爱的生物,也让来自全球各国的人们自愿加入了保护中国大熊猫的志愿者行列。然而现如今,丫丫的事件也在提醒着我们,我们应该关注国宝们的健康情况和生存状况,保护这独属于中国的珍稀国宝。


100多年前,动荡中的中国无力保护这些可爱的动物们,只得任由西方列强们猎杀与捉捕。然而,在100多年之后,中国早已不是曾经的中国,我们可以将我们的国宝作为友谊的象征送出,也有能力,有底气把没有被好好保护的国宝接回家。今天让我们一起欢迎丫丫回家, 祝福丫丫从此平安健康。


最后我们在补充一下,如果你想详细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感情,不妨来听一下喜马拉雅站内的有声书《最后的熊猫》,作者曾参加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的“熊猫项目”。从1980年开始,在四川卧龙山区进行了长达4年的熊猫研究。他观察到了熊猫各种动人的真实生活,同时也目睹了无知愚氓贪猎熊猫的可怕行为。听完这本书,你会更加喜欢这个憨态可掬的

小家伙。点击文稿开头链接,即可收听。


好,《来自中国的礼物》这本书的内容,就为你解读到这里,文稿在音频的下方。欢迎您关注“热点讲书”,我们与你一起收获新知,通过热点,了解一本经典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喜马讲书

    向大家推荐一本书《来自中国的礼物——大熊猫与人类相遇的一百年》,来了解一下大熊猫的那些故事,您可以在喜马拉雅APP-商品中搜索购买这本书。同时向你推荐专辑《最后的熊猫》https://www.ximalaya.com/album/20277841

  • 晓帅_gx

    只有中国有的熊猫成了法国人发现的?山海经上写的食铁兽是什么?我们聊大熊猫需要借助一个英国人写的书?

    喜马讲书 回复 @晓帅_gx: 听友您好,书中提到的“发现新物种”是站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欧美视角,具有一定时代局限性。另外深入了解会发现,虽然很多物种是我国原生物种,但最早由外国人系统研究并发表。这些年随着我国科研能力的迅速提升,我国科学家也越来越多的发表新物种。您有更多想法欢迎私信和我们探讨,感谢您的收听

  • 大万dw

    是旅美吗?追忆过程了解详情,在美时两娃的境遇身体上的伤痕表现

  • 晶晶灵魂

    养熊猫的成本太高 看来是全球务实了 不浪费钱在不必要的东西事上

  • 听友212682939

    🐼🐼🐼🐼🐼🐼😄😄😄😄😄😄😄😄✈️✈️✈️✈️✈️

  • ydh3l10nbgzqoo7jhu9z

    西方人就是个贼强盗偷我们的东西

  • 柠檬味四叶草w

    表个态

  • 小鱼儿飘游

    听到主播的声音就恶心,胡扯

  • 阳生声

    篡改文化,越听越恶心🤢

  • 周末晚会

    胡说,熊猫在中国早有记录,不是新物种

    喜马讲书 回复 @周末晚会: 听友您好,书中提到的“发现新物种”是站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欧美视角,具有一定时代局限性。另外深入了解会发现,虽然很多物种是我国原生物种,但最早由外国人系统研究并发表。这些年随着我国科研能力的迅速提升,我国科学家也越来越多的发表新物种。您有更多想法欢迎私信和我们探讨,感谢您的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