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六祖为何说佛性无常

74. 六祖为何说佛性无常

00:00
23:50

僧志彻,问师六祖“常”和“无常”的经意,六祖答:无常者即佛性,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六祖的回答与志彻在经文字面上所说的刚好相反,使得志彻一头雾水,更迷茫了。那到底佛性是常还是无常?六祖这样回答有什么用意?想要破除众生什么样的盲点?讲师在这段里旁征博引,举例说明,听了让人豁然开朗。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师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座间。时夜幕,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者三,悉无所损。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师遂与金,言:“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
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 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 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师曰:“涅槃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行昌忽然大悟,说偈曰:“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彻礼谢而退。”


下一段公案,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志彻姓张,名行昌;这是他的名字,少任侠。小时候当游侠,背一把剑,有没有?古代很多这种人嘛,到处打不平那一种。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这南北分化,就是南顿北渐,南边有六祖,北边有谁啊?有神秀。这个两个宗祖彼,此是没有嫌隙啦,但是呢?他们的徒众为了要维护他们的宗祖,然后呢,却很多很多的纠纷啦。


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实际上五祖是把六祖传给谁啊?就惠能,只能有一个人,不能有两个。然后呢,他们的徒弟就把神秀拥护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很忌讳五祖的衣钵在六祖那里,这个事情被公开来。乃嘱行昌来刺师。所以就买了一个侠,一个江湖的人,要来刺杀这个六祖。


师心通,预知其事,六祖早知道这个人会来杀他。即置金十两于座间。就放十两银子,放在他的椅子上。时夜幕,行昌入祖室,就要来刺杀六祖,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六祖呢就伸着脖子让他砍,行昌挥刃者三,砍了三次,悉无所损。一点都不受伤。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他说啊,剑如果正不会做邪事剑如果邪,很难办正事。“只负汝金”,说我呢,只欠你这几两银子,“不负汝命”,我没有欠你的命。这意思是说,也许从前世等等业力看来,我可能欠你这些两银子,我不曾欠你命,你把银子拿走吧,那就像我们两个扯平了,我可没欠你命。


行昌惊仆,行昌吓一跳,杀了很多人,没有杀过一个砍不倒的,对不对?砍了三次,头砍不断的,这是不是见鬼了,他吓一跳,倒在地上,久而方苏,过了好久才醒来,可见胆子也不怎么大。求哀悔过,即愿出家。这真是碰到一个仁人一个圣者,不如我在你旁边出家修行吧。师遂与金,就把十两银子给他说: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你赶快逃走,你既然拿刀子杀我,明天我的徒弟都这么拥护我,不知会对你做什么事,不晓得,你赶快走吧。


汝可他日易形而来,等这个事情淡了之后,你改天换了你的行装,不要再带一把剑穿那个游侠装嘛,对不对?穿普通百姓装来,拜我为师,我收你为徒,吾当摄受。我就会接受你。行昌禀旨宵遁,领受了六祖的好意呢,连夜就逃跑了。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后来呢,在别的地方先出家啦,然后呢,他五戒精严。


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然后呢,有一天他突然又想到,离开六祖好久了,当时蒙他的度化,我才有这个福气出家修行,应该去见他了。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说,我就一直在想着你,怎么还不来啊?为什么到现在才来?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昨就是过去,过去那时候来砍你三刀,没有砍死,还蒙你的赦罪,然后现在呢,我已经看破红尘出家了,可是呢就在想,没有办法报答你的恩泽。其惟传法度生乎?恐怕我应该要怎样做才能够报答你的恩泽呢?出家,然后呢也跟你一样出来传法。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然后就问问题啦,我常常看这个《涅槃经》,对于里面的常跟无常,这个词的义理,实在是不能明了。希望师父慈悲能够为我解说。


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六祖说:无常是什么呢?就是佛性。各位,我们现在的人谈修行,就说哎呀世上无常啊,没有几年的好光景嘛,没有几十年的好光景嘛,要好好修行到西天,因为西天有永恒的生命,对不对?各位,常是什么?永恒。那到底是西天永恒,还是现在我们在这边做人永恒?如果我们用平常修行的观念说,是佛性是常,而这个众生呢?是无常,对不对?然后六祖却怎么说?无常是什么?佛性是无常,而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是什么?是常。就这个起心动念,那个烦恼啊起伏不定,那个喜怒哀乐,那个人的七情是常,而那个佛性呢?是无常。这样是不是刚好颠倒?所以呢,这个行昌就说啦,“和尚所说,大违经文。”你说的跟经文是完全相反,刚好相反呢。


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说我一辈子都在讲经说法,我哪里敢讲违反经文的话呢?不过六祖是要借他这个话,来点破他的盲点。因为他既然看了那么久的书,对常无常不能够了解,必须要用另外一种方式来点破他。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经典说佛性是永恒的,你却说是无常的。善恶诸法,乃至分别心,世上的一切功业也好,再高的房子也好,再大的功业、再大的事业都是无常的,我们的喜怒哀乐烦恼不堪,有没有?这是无常,哪有一个什么快乐是永远拥有的?没有啊,这是无常的。和尚却言是常;你却说是常的,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那你说的跟经文不同,所以我很疑惑。


师曰:“涅槃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他说,《涅槃经》,我以前听过,这个女尼“无尽藏”读一遍给我听,读一遍给我听,我就马上给她解说了没有一个字一个义理是不相合的,现在对你说也是一样。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他说,那弟子愚昧,希望和尚来帮我开示。


师曰,现在就要讲这个为什么他讲颠倒?你用很简单的心思来听就好,不要太计较里面一小段、一小段。好,我们就来讲这一段啊,很令我们眼花缭乱的这一段。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这什么意思?他说佛性如果是个常,常就是不变。佛性如果不变,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佛性如果不会变,你在西天就是佛性,你下了东土还是佛性,就不会被污染,各位,对不对?对吧?所以它会变,根本就不是个常。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佛性如果是常,在天上就是菩提心,下来还是菩提心,怎么搞了半天搞了那么多的劫,那么多仙佛下来度世,度了半天,还没一个发菩提心?可见他们的菩提心都变了没?都变了,那会变哪会是常?会变就不是常。


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所以这个佛性,佛性是会变的。我说的会变的那个东西,正是佛说的不变的那个东西,是同一个东西,我们现在用了两个不同的词,但说的层面是有所不同的。就是我们常常会说的,说这根笔啊,到底是尖的还是圆的?就看你在哪一个角度上来说,这同一个东西啦。


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皆有自性是什么啊?说诸法若无常,诸法不是无常,诸法都有一个规则,木头有木头的规则,对吧?石头有石头不变的规则、水有水的规则、空气有空气的规则,不是无常。如果是无常,每个东西各有一个自己的自性,跟别人不同,那同一类也没有同样的规则啦?容受生死,自己走自己造化一条路,每一个东西自己走自己一条造化道路。


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那么说来,那个真常的佛性,人类共同的本源,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根本,这个说法呢是有不周全的地方,不遍就是不周全的地方。万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本,但这是对的。所以一切诸法若无常,其实一切诸法是有常的,它有一个规则的,有一个规则的。木头拿来都会烧嘛,各位,对不对?对吧?没有哪一颗木头烧了跟金刚一样,不能烧的?没有嘛,铁丢到水里都沉了嘛,有没有哪一根铁丢下去浮起来?没有。物其实是有一个常性,在常性里面做变化,从那个变化来说是无常,从那个常性来说是有常。所以才说佛所说的真常,就是我现在所说的这个无常,我们现在说同一个东西。


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所以我说的常就是佛说的无常,我说的常是什么常?万物都有一个不变的规则,不然道也不用修了,不然如来佛讲的道,对我们来讲不适合。那他讲的道对我们来讲适合,是因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性跟他的性有一致的地方,所以他的学问才值得我们学习,对不对?所以他说,我说的常是佛说的无常。譬如说《易经》,唯一不变的规则是什么?就是变,《易经》唯一不变的规则是变,那到底《易经》变不变?这样是不是有点难说?就是我们取意的时候,你取它的哪一部分来说?那佛性固然是存在,佛性有不变之处。所以佛要凸显那一部分,说他的常,佛性有可变之处。怕你认为佛性是死死的不变的,所以他现在故意来说一个它可变之处,然后让你这两边慢慢摸,慢慢去琢磨这个味道。各位,“水”好啦,水永远不变的就是向下,水永远不变的不是永远向东、也不是向西、也不是向南、也不是向北,各位,对不对?水永远不动就是向下,但是它哪一边低呢,它就往哪一边跑,所以它可东可西可方可圆,都是在变化的,海里面还有一个不变的。那佛说的性的真常是在讲不变的,往下,一直往下,它既然一直往下,他永远都不变,那它为什么会变东变西呢?它还有可变之处,对不对?所以六祖为了让你了解性是里面的一股气,这个气是可以被污染的,气是可以阳的,可以阴的,里面是可以周流不息的,它是活的,从这个方向要来说说他的无常。


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这个佛,是凡夫外道以什么为常?以酒色财气名利而乃为实有的,各位,我们一辈子赚赚赚、挣挣挣什么?我们还没有房子的时候,我有一栋房子的时候,我一定很满足,有一栋的时候,你说什么?如果有两栋的话更安稳,有两栋说什么?有三栋的话,他们一人一间刚刚好,然后再来你还要说什么?到有三栋的时候,眼已经花了,然后呢?牙齿也摇了,然后我们还在想什么?再怎么样啊,为孙子啊再弄一栋。我们以为这个东西是什么啊?是固有的,这就是所谓邪常。如果你早就知道它不会固有的,它根本就是跟泡沫一样,很快就消散的,你不会投注你一生的精力就在那四片墙壁啊,对不对?对吧?怎么我们的生命会投注在四片墙壁上呢?有两间就是八片,三间就十二片嘛,就是这样的意思嘛,对不对?这个凡夫外道执于这个邪常,而修行人不同。


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诸二乘人执着于什么?就是无常,就是说这个房子也是假的,这个名也是假的,这个利也是假的,举凡一切通通是假的,那一些我都不屑的,那个呢就是执着于无常。在修真常的道里面却执着于无常,叫做于常计无常。


共成八倒,这样总共有八种的邪见在里面。那这个八倒指的是什么呢?就是凡夫贪念,常乐我净,演变成贪爱,有常,有乐,有我,有净,这样四种执着。然后顽空者恰好相反,因不屑凡夫所贪爱之常乐我净,所以执为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这样也刚好四种病,那什么是净?谈起来很长,各位听《心经》的CD,这样比较快。觉得很高尚的,很高雅的那就叫做净,这样总共有八种的病。凡夫有执着,常乐我净,邪常、邪乐、邪我、邪净,这样有四种。二乘人呢?无常、无乐。不乐,没有什么乐,正在快乐的时候说:乐什么乐?那些都是假的,有没有?说你快乐吗?我不执着这个快乐。要你给他制造快乐吗?我不要快乐,那也是所谓的二乘的病:无常、无乐、无我、无净。


我们简单的举一个例子来说说“无常”,譬如这一段:老子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人生就这么短,有什么好执着的?这是劝那个凡夫,劝那个邪常的人,用哪一招来劝他啊?就是用无常。


什么叫无乐?譬如说《养真集》的这一段,勿谓五欲为乐,迷而忘返,必至伤身而伤命。迷而忘返,必至伤身而伤命。像现在的青少年,你看,嗑药,为什么?为了乐,为了很嗨,不是为了乐,那为了什么?天天在那边钓鱼,钓到老婆还在骂他,还在钓,为什么?因为钓鱼最乐。抽烟抽到毫无意义一直抽,为什么?因为抽烟最乐,不然你为什么?乐,乐到伤身,为了度那种邪恶的人,所以劝一个什么?无乐。


像“无我”,《养真集》这一段,白鬓老人曰:世人所谓我,非真我也,识神之作崇耳。凡夫执着的我,什么都是我我我,我的感觉、我的如何我的如何我的如何,然后为了度这种人,我们会跟他提倡一个无我。说我,你说的我,其实是空的,你说的我其实是一种气,气里面的识神作祟而已,度那种所谓的我执的人。


无净,众生最贪爱这个净。垢跟净相对,净高级的,你看模特儿一穿,摇来摇去,高级的,窗明几净的,你看那个化妆品的百货公司的橱窗,那种感觉,很净的。六祖为什么说“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藏。净心在妄中,说贪爱于那个净,执着于那个净,也是一个执着,所以这个净本身不可要,所以无净。


为破凡夫执于有,有这个常、有乐、有我、有净,所以圣者以无,像刚刚那样来破他。但凡夫之病虽然除了,二乘的顽空之病又已经产生了,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满嘴就剩下一个空跟无,有没有?故必再有一个它法,来破二乘的空病。正所谓药无贵贱,对症者良。法无高下,应机者妙。所以后来呢,还要一个办法呢来破二乘的病。


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因为凡夫跟二乘成八倒,八种病,所以《涅槃经》里面才教化这个众生要破彼偏见,破这个八病,来说一个什么呢?真常、真乐、真我、真净,这个在对待之外的才叫真常、真乐、真我、真净。那什么是对待之外的常乐我净呢?我们简单的说,看看这个字,我们体会一下。不被“常、无常”所束缚的那个常叫真常,被常所束缚的,像凡夫那样的病,这个房子是有的,当它一没有了,地震垮啦,嚎啕大哭,有没有?他觉得他的梦碎了,他固以为有的,要握有他的那个常。二乘被无常所束缚,什么都不能有,你给他什么他都负担,他不能自在。那个修行人修得很好,什么都看淡了,忽然你给他一栋房子,无常的病,不被常跟无常,两个现前的时候啊,都不被束缚,那种叫做真常。不被乐,无乐所束缚,那个叫真乐。凡夫乐一出现,他就束缚了,他就贪爱不断的发生,对不对?二乘呢?乐一出现就束缚了,无乐一出现呢?贪爱了,对吧?乐、无乐都不能束缚他,叫真乐。我、无我都不能束缚他,叫做真我。不被垢、净所束缚,叫做真净。佛所要说的是对待外的一种真觉受。在那个觉受的真乐里面的那个乐,本身还不在对待之内。嗯,这听得懂吗?真乐现前的时候的那个乐,对他没有束缚力,那个乐才叫做真乐。各位,当你的一个乐,凡夫俗子的一个乐真的出现的时候,占满他了,那个乐当下对他形成束缚,所以那个乐不叫做真乐。而二乘呢?那个无乐现出来的时候,他才可以安宁,乐现出来的时候不安宁。凡夫刚好相反,乐现出来的时候才安宁,无乐现出来的时候呢,不得安宁。两者都不得安宁。我们刚刚就大略这样子说啦,这不从气上仔细来观照跟练习啊,也没有一个什么真正的答案啦!非得要从里面观照才可以!


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断灭无常就是二乘什么都不要的这一种知见,及确定死常,就是凡夫认假为真的这种知见。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这个《涅槃经》,涅槃就是最后最后最后讲的啊,《涅槃经》把这个最后的微妙的微言,给错解了它的意思。


行昌忽然大悟,说偈云:因守无常心,凡夫认这个无常,一切根本就不可能永远存在的东西为真,而且追逐一辈子,所以因守无常心是讲凡夫。佛说有常性;要破凡夫的执着,佛就说你们这些都无常,我说一个常给你们听听,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不知道运用佛的这个立起来的一个方便法,随方解缚,犹春池拾砾。却他立一个法,我们执着一个法,就执着于什么?执着于佛性是永恒不变的,执着于要到西方追逐一个永远不变的。我们自己勾画了一个远景,去到那里可能整天的打坐,有没有?可能都没有说话,可能没有起念头。我们自己勾画了一个远景在那里,说佛立了一个真常的说法只是为了解我们的无常心,执着无常的心。不知方便者,不知道说这个法其实是一种病。犹春池拾砾,就好像走入一个春天的很大的湖,很美的湖,只捡到了一粒石头。意思就是说,错失了大好光阴,取到很小的,失去很大的,这个意思啦。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说我今天听了六祖的一席话,没有用上一点点的力气,原来我的佛性本自具足。佛性而现前,从里面显现,他的变化里面就是真常,佛性唯一不变的规则就是变,一直变,不过在变的过程里面,有一点呢,就是我们不被它束缚,观察你里面的气啊,就像观察水一样,唯一不变的规则就是变。那个水啊,纵然它看起来静静的,也不表示它永远要静啊,你只要有个缺口,它就动起来了,对不对?它唯一不变的规则就是变。你观察你的性呢,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不断的变。不过这个变动过程中,对你有没有造成对待意义的束缚,这一点呢,则是你要检验的。所以观照你的自性千万不要以观照到某一刻安宁的现象,以那一刻为真,不是这样的,因为佛性是无常的。唯一常的部分就是一直变,一直变。


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不是六祖点破,再让我读多少年也毫无所获。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 说啊,你今天已经彻底了解了,给你改名叫志彻。彻礼谢而退。他很高兴,六祖赐他一个法号叫志彻,然后呢,很高兴,就退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言观观言

    感恩!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20109

  • 上官文欣

    本性依托气而存在,气周行而不殆,物来顺应,称之为无常。气的独立而不改的造化规则称之为常。

  • o樂莲o

    用心若镜,不将不迎

    禄禄_fm 回复 @o樂莲o: 🙏🙏🙏

  • 福相1

    相对论就是说,没有参照物的共识,任何东西无法定义,

  • 福相1

    常与不常,有体验,但是不执着任何一种,一切都是体验,体验到啥就是啥,但又不执念那个啥,

  • 听友378037784

    真常,感谢说法,我就觉得我缺少一点儿快乐,和别人不一样,原来从有常到无常了,谢谢。😁😁(„ಡωಡ„)栓Q

  • 1578295alwf

    越聽越有感覺,越有滋味!謝謝您和黃庭禪!

  • 听友29995405

    体验人生!!!!

  • 1306113qntc

    感恩讲师.谢谢讲师.

  • 立平_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