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品鉴】《新唐书·太平公主传》唐朝女主政治的终结

【原文品鉴】《新唐书·太平公主传》唐朝女主政治的终结

00:00
13:10

各位喜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李克,欢迎您收听崇贤馆与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二十四史》大师课。


武则天临终前,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再次坐上皇位。在此后的八年里,宫廷之中的各派势力都想争夺最高权力,又接连发生了“景龙政变”“唐隆政变”“先天政变”。最后唐玄宗打败了他的姑姑太平公主,终结了“后武则天时代”的混乱局面。《新唐书·太平公主传》详细记载了“先天政变”的经过:


玄宗将诛韦氏,主与秘计,遣子崇简从。【唐玄宗李隆基被封为临淄王,想要诛灭韦皇后一党,太平公主也参与了密谋,派她的儿子薛崇简跟着李隆基一起行动。】事定,将立相王,未有以发其端者。【事成之后,将要立相王李旦为帝,还没有人率先提议。】主顾温王乃儿子,可劫以为功,乃入见王曰:“天下事归相王,此非儿所坐!”【韦皇后所立的傀儡皇帝温王李重茂还是个孩子,太平公主想逼迫他让位,作为自己的功劳,就对小皇帝说,天下人都归顺相王,这个位子不是你这个孩子应该坐的!】乃掖王下,取乘舆服进睿宗。【她就把小皇帝拉下御座,取出天子车驾献给相王,也就是唐睿宗。】睿宗即位,主权由此震天下,加实封至万户,三子封王,余皆祭酒、九卿。【睿宗即位了,公主更是权倾朝野,封邑达到一万户,有三个儿子封王,其余的家属也都加官进爵。】主每奏事,漏数徙乃得退,所言皆从。【公主每次奏事,都要谈论很长时间,她所说的,睿宗全都答应。】有所论荐,或自寒冗(rǒng)躐(liè)进至侍从,旋踵(zhǒng)将相。【她所推荐的人,有的出身寒微,却被越级提拔为皇帝的侍从,很快就能出将入相。】朝廷大政事非关决不下,间不朝,则宰相就第咨判,天子殆(dài)画可而已。【朝廷大事如果不经过公主的批准,就不能执行,公主偶尔不上朝,宰相就去她家里商讨,睿宗只管签字画押就行了。】主侍武后久,善策人主微指,先事逢合,无不中。【公主长期侍奉武则天,擅长揣摩皇帝的心思,事先逢迎,总是能够说服皇帝采纳她的建议。】田园遍近甸,皆上腴(yú)。吴、蜀、岭峤(qiáo)市作器用,州县护送,道相望也。【京城近郊都是她的田园,都是肥沃的良田。南方州县为她制作的各种器物,纷纷送到京城,一路上络绎不绝。】天下珍滋谲(jué)怪充于家,供帐声伎与天子等。【她家里还有天下各地的山珍海味,帷帐的陈设、歌舞的规模都跟皇帝差不多。】侍儿曳(yè)纨(wán)縠(hú)者数百,奴伯妪(yù)监千人,陇右牧马至万匹。【身穿绫罗绸缎的婢女就有几百人,男女奴仆有上千人,还有上万匹马放养在陇西牧场。】

长安浮屠慧范畜(xù)赀(zī)千万,谐结权近,本善张易之。【长安有个叫慧范的和尚,聚敛了千万资财,他结交权贵,跟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关系很好。】及易之诛,或言其豫谋者,于是封上庸郡公,月给奉稍。【张易之被诛杀,有人说他参与了谋划,就封他为上庸郡公,每个月发给俸禄。】主乳媪与通,奏擢(zhuó)三品御史大夫。【公主的奶妈和他私通,通过公主的关系,将他提拔为御史大夫。】御史魏传弓劾其奸赃四十万,请论死。【御史魏传弓弹劾他贪赃四十万,请求将他处死。】中宗欲赦之,进曰:“刑赏,国大事,陛下赏已妄加矣,又欲废刑,天下其谓何?”【当时中宗想赦免他,魏传弓说,赏罚是国家大事,陛下的赏赐已经很不得当了,又要荒废刑罚,天下人会怎么说呢?】帝不得已,削银青阶。大夫薛谦光劾慧范不法,不可贷,主为申理,故谦光等反得罪。【中宗不得已,就罢免了慧范的官职。光禄大夫薛谦光弹劾慧范违法,不得赦免,公主替慧范申辩,反而让薛谦光获罪被贬。】

玄宗以太子监国,使宋王、岐王总禁兵。【李隆基以太子的身份监理国事,派宋王、岐王统领禁军。】主恚(huì)权分,乘辇(niǎn)至光范门,召宰相白废太子。【公主怨恨他们分走了兵权,乘车到光范门,召来宰相,让他们奏请睿宗废黜太子。】于是宋璟、姚元之不悦,请出主东都,帝不许,诏主居蒲州。【宋璟、姚崇很不高兴,请求将公主打发到洛阳,睿宗却不同意,诏令公主居住在蒲州。】主大望,太子惧,奏斥璟、元之以销戢(jí)怨嫌。【公主怀恨在心,太子李隆基也感到害怕,请求睿宗斥责宋璟、姚崇,来打消公主的猜忌。】监察御史慕容珣复劾慧范事,帝疑珣离间骨肉,贬密州司马。【监察御史慕容珣再次弹劾慧范,睿宗怀疑他离间骨肉亲情,把他贬为密州司马。】主居外四月,太子表追还京师。【公主在蒲州居住了四个月,李隆基上表请求睿宗把她召回京城。】

时宰相七人,五出主门下。又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羽林军李慈皆私谒(yè)主。【当时宰相有七个人,其中五个是由太平公主推荐的。羽林军将领常元楷、李慈也都是私下投靠公主。】主内忌太子明,又宰相皆其党,乃有逆谋。【公主内心忌恨李隆基的英明,因为宰相都是她的同党,于是她开始谋反。】先天二年,与尚书左仆射窦怀贞、侍中岑羲、中书令萧至忠、崔湜(shí)、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李晋、右散骑常侍昭文馆学士贾膺福、鸿胪卿唐晙(jùn)及元楷、慈、慧范等谋废太子,使元楷、慈举羽林兵入武德殿杀太子,怀贞、羲、至忠举兵南衙为应。【先天二年,也就是713年,公主和她的同党窦怀贞等人密谋废掉太子,派常元楷、李慈率领羽林军进入武德殿杀害李隆基,宰相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在南衙起兵接应。】既有日矣,太子得其奸,召岐王、薛王、兵部尚书郭元振、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晈(jiǎo)、中书侍郎王琚(jū)、吏部侍郎崔日用定策。【定好日期,李隆基得知了阴谋,召集岐王、薛王和亲信郭元振、王毛仲等人商量对策。】前一日,因毛仲取内闲马三百,率太仆少卿李令问、王守一、内侍高力士、果毅李守德叩虔化门,枭元楷、慈于北阙下,缚膺福内客省,执羲、至忠至朝堂,斩之,因大赦天下。【起事的前一天,李隆基让王毛仲牵走了三百匹御马,率领李令问、王守一、高力士、李守德叫开虔化门,在北门下将常元楷、李慈斩首示众,逮捕了贾膺福、岑羲、萧至忠,全部斩首,于是大赦天下。】主闻变,亡入南山,三日不出,赐死于第。【太平公主得知政变的消息,逃到南山,三天不敢出来,被赐死于家中。】

好的,本期节目就说到这里,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二十四史》大师课,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老师关注你很久了可以互关向你学习一下吗?

  • 🌹❤️声音优美动听🙆,关注你的🌹❤️,期待你的回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