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柱:用独特的活动规划抵抗“无效内卷”

支柱:用独特的活动规划抵抗“无效内卷”

00:00
01:00:02

如果希望联系我,让我帮你的孩子在申请规划、专业选择、人设规划方面提一些建议,甚至希望我帮你对你见到的留学机构把把关、避避坑,你可以加我的微信,我的咨询不收费,兴趣使然,请别客气

我的微信号:betterhope




支柱:用独特的活动规划抵抗“无效内卷”


在本科申请圈子里,我发现家长们卷的很厉害,而且这种卷是很无效的内卷。在和我接触过的几百位家长中,大体有一半的家长在让自己的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线上夏校”、“在线科研”、“志愿公益服务”等项目;而我自己也长期在一些本科申请的群里观察家长们的发言,经常会有一些家长转发各种各样以被藤校录取的学生为案例写出来的留学机构的营销软文,并通过这些软文中提到的经验,去总结哪些付费的活动是很有“含金量”的,哪些付费的“在线科研”能帮助学生取得成功的录取。如果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个行业的话,很多家长看了这些软文,看了这些被“提炼”和“修剪”过的经验,真的会对软文中提到的各种产品产生强烈的兴趣,并且无脑的卷进去购买这些产品。这些铺天盖地的软文信息泛滥到了什么程度呢?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打开我的微信,在公众号的信息里就看到了这样的软文,于是,我就截了两张图发上来以供各位参考:

以上就是一个公众号6月10日发的一篇软文,标题是“零基础做科研,三年后被MIT和斯坦福录取,这条普娃也适用的赛道如何规划”。这是一个专门做“背景提升”的公司写的故事,让一个零基础的孩子,通过他们的科研项目,用了三年的时间(估计前后报了好几个项目,花了不少钱),“开发了”一个可以通过用户语音音频判断出用户是否处于阿尔茨海默症初期的小程序,并因此被MIT录取了。着听上去是不是非常美妙,是不是非常激动人心,是不是感觉每一个学生都这样做了以后,就都可以被MIT录取?但是,读者们,你们想一想,这可能么?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如果一个在培训机构辅导下的小程序能够让孩子获得MIT的录取,那中国每年会有至少10万学生和学生家长愿意去这么做并且达到这个水平。

那么,很多家长可能要问了,那么本儿申请活动规划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作为一个家长,我应该怎么样去判断各种留学顾问告诉我的信息呢?鉴于家长们的时间比较宝贵,我们从三个方面快速帮助家长梳理逻辑:

本科招生官看学生的申请材料的流程是什么?从这个流程,我们可以看出招生官会挑出生么样的学生来;

我们看到的留学规划中无效的内卷是怎么产生的?

什么样的整体规划算是好的规划?

相信家长或者学生听完之后,会对如何品鉴活动规划有一个大体的认知,这自然也能够帮助家长们排除80%很平庸的留学机构给你们的方案了。


本科招生官看学生的申请材料的流程是什么?


众所周知,招生官们需要从海量的申请材料中选出成绩很好,且很独特的学生。鉴于敢于递交某一学校申请的学生成绩都不会差,因此,招生官工作的重点是挑出具有独特优点的孩子(每一个大学都声称他们致力于让他们的校园变得多元化,而一个整体的多元性,落在个体身上就是每一个个体都很独特)。有了这个基本的前提之后,我们一起来看看招生官是怎么去筛选学生的。首先,我们要大体知道一个事实,就是当一个学校在给“招生官”分配学生的材料的时候,一般来讲是按区域划分的,由于来自中国的申请者比较多,因此,很可能有固定的一个或者几个招生官每年负责阅读和筛选中国学生的材料。那么在此场景下,你要相信阅读你材料的这位招生官很熟悉中国的学生,也很熟悉学生们通常会参加的比赛、进行的活动以及常见的学校成绩含金量。你们不必怀疑他一定知道鼎石IB的42和包玉刚IB的42有什么区别,他也一定知道深国交4.0的GPA和复旦WLSA4.0的GPA哪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强。当然,有一些不那么出名的国际中学的学生需要通过夏校或者AP成绩来辅助证明自己学校的绩点含金量,但整体来说,读你材料的老师对中国的国际中学体系和申请者整体的情况还是很了解的。他们将通过三个筛子最终筛选出优秀而独特的学生并最终发给录取通知。

上述的这张示意图大体上解答了家长们心中的困惑:

第一道筛子,筛成绩。工作人员(非招生官)会将硬件成绩有明显的瑕疵的申请材料剔除出去。因为美国的大学是开放式申请,而且每一个申请者用一个账号可以申请20个学校,不排除有一些申请者在自己成绩有瑕疵的情况下提交申请碰碰运气。于是乎,在招生官读到学生的材料之前,就会有人将所有硬件不符合他们的标准的学生材料先剔除出去。这一部分他们筛选的要素主要是GPA、托福、SAT、APIB成绩等等;对于这一步筛选而言,大部分的学生会通过,毕竟敢于提交某个学校申请的学生他们的成绩一般来说都是符合要求的。

第二道筛子,筛出印象深刻的学生。在同学们的成绩都已经达到了学校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学校认为以这样的学习能力不出意外可以很好的完成本科四年的学业之后,招生官(招生阅读官)就会认真去看每一个学生的申请材料(具体的申请材料组成部分在之前的节目里有过介绍,这里就不赘述了)。这一部分,招生官(阅读官)们平均每8分钟看完一个申请者的材料,他们每个人都会从数百份材料里挑出他们认为具备某一个亮点的学生。你的亮点可以是世界数学奥领匹克竞赛金奖,可以是奥运会冠军,可以是在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下取得了突出学习成绩的典范,可以是一个让身边所有人都觉得正能量的领袖型学生,可以是一个关注环境保护的摄影大师,可以是愿意帮助弱势群体的小创业者…你通过你的课程、奖项、活动列表和你的文书(故事)告诉招生官们你是谁,你的所有的材料都是为了在“你是谁”的这个维度提供依据和素材,如果你所有的准备、材料让人一看上去就觉得印象非常深刻,那么你就会被通过这一轮的筛选进入下一轮;如果你的所有素材,在招生官读了8分钟后并没有很深刻的印象,那么,他不会记得你,也就不会在讨论的时候和同事们讨论你。这道筛子最难,也最考验一个申请者和他背后的留学机构老师的水平;这有点类似于未来学生们就业的时候去应聘顶级公司时的场景,凡是进入到面试环节的候选人,在能力上都不会差太多,而通过6-8轮的面试,企业要找到的那个人就是在整体优秀的基础上,在某一个方面极其出众的那一个。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我当时在mckinsey的时候,PD的老大Miranda Shu有一次和我们讲他们在选人时候的标准,比如我们这一届有一个哥们是亚太区的跆拳道冠军,Miranda说,在竞技类的体育比赛里,冠军不仅仅代表了一个奖项,还代表了这个人从智力上到付出的努力上都不亚于任何其他人,这个背后其实是一个人绝对努力的精神的长期积累。从这一个例子,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申请者在某一个方面“出类拔萃”或者给招生官留下“深刻印象”背后的底层逻辑。

第三道筛子,就是讨论录取。招生官会将他们看到的“印象深刻的”学生描述出来,如果大家都认为学生很不错,那么这个学生就会被发给录取通知。在这个部分,学生的故事越打动招生官的人性、越独特,招生官在分享和凝练的时候就会越有感染力;学生的故事和所做的事情越套路、越平庸,招生官的讨论的时候就越想不起这个学生是谁、就算想起来了也不知道该如何介绍这个学生的特点。

看完了本科招生官的录取过程,我们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逻辑概念:招生官会找出在学习能力优秀的基础上,令人印象深刻的学生(当然,如果一个学生包揽了世界数学、物理、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的金奖,也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在让学生变得独特的、留学机构提供的核心价值——“活动规划”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越来越多“无效内卷”的规划呢?我们接下来就一起讨论这个话题。


我们看到的留学规划中无效的内卷是怎么产生的?


活动和规划中的无效内卷的本质来自于“同质化”。今年你看到了西施捂着胸口皱眉头感觉惊为天人,明年你发现所有的人都捂着胸口皱眉头就会感觉东施效颦;今年你觉得苹果的人脸识别解锁是黑科技,过了两年所有的手机都支持人脸识别解锁,这个项目就变得平淡无奇。独特会令人觉得眼前一亮,印象深刻,而平庸会令人觉得索然无味、缺乏辨识度。我们一起来看看过去的十几年,留学申请的经典规划活动是如何从独特走向平庸、从令人眼前一亮走向索然无味的。


十五年以前,那时候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不到20%,一线城市人均GDP只有现在的25%(以上海为例,200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668元,2021年为78027元),2006年的时候,某一个中学生申请参加了UCB的夏校,并在夏校的时候取得了很好的课程绩点。当他申请的时候,招生官在众多中国学生的材料里看到了一个学生竟然参加了UCB的夏校,感觉这个学生通过夏校很好的打开了自己的国际视野,并且成绩很好,这个学生就成为了那一批学生中很出众的一个;而2008年之后,当各个机构听说参加夏校能让申请者有很好的加分的时候,迅速将夏校的申请变成一个商业化的服务内容,于是,几乎所有的中国学生都在参加各种各样的夏校,名校的官方夏校挤不进去就打造出各种民间的夏校,甚至是线上夏校。于是乎,过了几年,几乎所有的中国申请者在自己的活动经历中都填写了某种或某个夏校的经历,原本新颖的国际视野亮点就变得平平无奇了;

08奥运会之后,更多的学生希望走出国门,于是有一些中学生在规划的时候选择利用暑假的时间去非洲做义工。当他申请的时候,大学的招生官在众多的申请材料里一眼就看见了远赴非洲做义工的这个学生,并觉得这个学生的身上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的情怀,这给招生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这样的成功申请案例的出现,迅速有商业机构将“公益”和“爱心”商业化,推出了各种各样义工的项目,有的去非洲,有的去东南亚,有的去拉美,便宜一些的去云贵高原和广西、内蒙…又过了两年,招生官们看到的是申请者“人均国际义工”的活动列表,这种人均国际义工的活动既不能让招生官觉得申请者有公益之心,也不能让招生官觉得申请者是白求恩那样的国际主义者,相反,招生官会觉得厌倦,进而会思考:“为什么这个学生不首先在他所在的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做义工,非要跑去非洲、缅甸、孟加拉?”

2015年前后,有一个学生很偶然的参加了一个由MIT教授利用暑假时间做的科研课程,而且由于这个学生原本就对研究的领域非常感兴趣,所以他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了教授的喜爱,这个教授竟然很乐意帮这个学生写了一封推荐信。于是在当年申请的时候,招生官很欣喜的发现了一个来自中国的申请者竟然有与名校教授的科研经验,这被认为是学生在专业方向上获得了教授认可的某种提现,于是这位申请者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给招生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留学行业知道此路可行了之后,迅速将名校教授的“科研”产品化、商业化、规模化…大家很快就可以批量的采购来自于各种名校的各种教授的科研课程,甚至涌现了一批专门做名校教授科研产品的机构,他们负责联系各种课程,留学机构的顾问则帮他们买着这些产品。更有甚者,将教授直播的在线科研课程录制下来,然后当成直播课卖给后几批的申请者…于是,当招生官们发现50%的中国申请者都参加了各种名校教授的“在线科研课程”的时候,他们丝毫不会觉得这个课程体现了学生的任何独特之处。

2018-19年的时候,北京有一个申请者,声称自己是LGBTQ(同性恋),这在一向文化内敛的申请者中显得非常独特,这个学生在所有中国申请者中体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勇气、自信和抗争的精神,让当年的招生官觉得眼前一亮,记忆深刻;于是到了2021年,中国的申请者中,有很多学生号称自己是同性恋,你们猜,招生官会怎么看待数量突然增加的同性恋申请者群体呢?

当我们看到了留学申请这个领域,各种项目是如何变得“无效内卷”的历史,我们大体能够感知到,什么样的项目对申请者是没有价值的或者说价值很低的,哪怕这些项目被冠以各种新颖的名字和赋予花哨的外表。


什么样的整体规划算是好的规划?


我们从上至下的了解了招生官如何挑选令人印象深刻的申请者,由从下至上的了解了各种活动是如何变得内卷而无效了之后,接下来我们综合两者,一起探讨一下什么样的整体规划是好的规划,知道了什么样的是好的,大家也就自然明白了什么样的是不好的。在这里,我们定下的申请目标范围是除大藤以外的美国排名前三十的综合性大学。我整理了一张图,我们可以一边看着图,一边想想如何做整体规划的思路。

这些学校的招生官需要找到的是成绩优秀、经历独特和发自内心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将以很好的个人品格使他们的校园变得多元化。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定义成绩优秀、经历独特和发自内心呢?

成绩优秀并不是追求成绩无止境,虽然我们都知道成绩越高越好,但如果追求成绩无止境,那岂不是将更加多元化的美本申请当成了高考么?我们说什么是成绩优秀的底线呢?对于美本前三十的学校,大体上GPA需要大于3.5/4(当然最好大于3.6),托福高于105,SAT大于1300。如果是AP体系的学生,最好有3门AP满分;如果是IB体系的学生,成绩最好大于37(还要看选课的难度,最好有三门HL)。一般来说,在国内的国际课程高中体系前30%的学生都是可以达到“成绩优秀”。成绩优秀这个维度的留学规划涉及到了如何去做GPA管理,如何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科目以及如何合理的安排各种考试的节奏,一般来说,这个规划在学生九年级的时候就可以大体做出来了,而且可以一次做出清晰的行动计划,只要申请的专业目标和学校目标没有太大的变化,到时候就照做执行就好了

独特的经历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区别于其他竞争者并最终获得很好的录取的关键因素,而什么样的活动对于一个学生来讲可以展现自己的独特性呢?在各种竞赛中获得奖项,是可以体现你在这些专业方向上的独特性的。除此以外,在规划活动的时候,一定记住要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出发(这大概率的应该是和你未来申请的专业相关的),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社区做起,看看是不是能想办法通过这些有价值的活动让自己的社区变得更好;当你做了这些事情之后,你会从中得到肯定、受到启发,你会因为正向的反馈而希望将活动做的更加深入,让活动影响的人群更加广泛,如果你已经开始这样想了,那么就继续做下去,看看是不是可以发挥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当你已经渐进式的、逐步升级的做了一些活动之后,你还需要停下来和你的老师一起想一想,这些活动背后的反映出你这个人的特质的“标签”是什么,这很重要,与其说做了这么多有意义的活动然后让招生官通过阅读你的材料去感知你的特性,不如自己先想好,然后直白的告诉招生官你的独特之处是什么。比如,通过这么多的活动之间的共同点,你可能是一个创造者、沟通者、链接者、融合者、洞见者…这样的思考,将会使你的所有活动在串联升级的基础上得到凝练,用最短的时间和交互方式给招生官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一个成绩优秀、活动经历很有特点的申请者,最打动招生官并让他愿意在讨论的时候帮你多说几句话的就是你在文书中展现的你的初心。两个活动列表几乎相同、学习能力也几乎相同的申请者,会因为发心的不同而导致截然不同的感染力。这其实对于学生找的老师有着很强的要求,老师必须得通过各种方法去了解学生内心独白的部分,找到学生曾经被自己感动或受到极大触动让自己热泪盈眶的心中的小烛光,然后再结合学生活动所展示的标签,将自己的故事展现给正在阅读你的材料的招生官。我之前在一个节目里提到了意味美国的新移民学生由于自己的独立和善良被耶鲁大学录取的故事,如果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在《活动规划,一次清晰的解读》这个节目里看到,这里就不赘述了。我在这里用一个影视行业的例子,类比一下同样“活动”的表象下不同初心所带来的极其不同的对电影人的评价,也许我们会有所启发。香港有两个电影人,曾经都干过同样一件事:拍了很多烂片。一个叫徐锦江,一个叫古天乐。其中古天乐拍了很多综合评分低于3分的片子。乍一看上去,他们的活动都是一样的,为了赚钱拍了很多烂片,但是他们的初心不一样:古天乐疯狂产出烂片的那几年,在内地捐赠了100多所希望小学。当你看到了这样的故事,当你看到古天乐拼命接烂片赚钱背后的初心,你会被古天乐感动么?我想,这就是初心会给招生官带来的感触和感动。关于初心的部分,并不是每一个留学行业的老师都有这个能力去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火花的,这确实需要很漫长的经验的积累;也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被他的老师走进自己的内心深处的,这需要缘分和运气。尽管这很难,但至少我们应该知道,也应该努力去寻找申请者内心的火花,如果找到了,那么恭喜你,你在文书中所体现的故事也许会让招生官迫不及待的分享,当然,你也会被顺利的录取。曾经有一个招生官在和我们聊天的时候,提到过文书的故事性非常重要,而故事需要有灵魂。他就举例说,有时候当他们看到一篇文书的时候内心会有很大的震动,他会直接将文书给其他的招生委员会的招生官一起传阅品评。


结语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本科申请准备的过程就是对申请者进行塑造的过程,而这种塑造一定是让学生自己发自内心的启发和从学生自己内心出发的整体规划。每一个学生都很不一样,因此,每一个学生的活动规划也都应该是非常独特的,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让学生通过购买没有初心、批量生产的各种活动而使他们在无效的内卷里浪费了本来应该可以去塑造他们的时光。希望听到今天这个节目的家长或者学生,亦或是留学行业留学机构的老师,未来都能从塑造孩子的初心开始,给与每一个自己的学生人生的启发和个性化的规划,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一个出色而独特的自己,去取得属于自己的完美的录取。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