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DNA》一书当中,对职场基层的朋友,郝明义先生不仅提出了5项基本功,还提出了3个职场伦理:公私分明、主从有别、不背后说话。
职场伦理也需与时俱进,对职场伦理的阐释,也需要有新的视角和解读。
前两篇我们分别谈了“公私分明”、“主从有别”,本篇,我们来谈谈“不背后说话”。
郝明义先生所说的“不背后说话”有两个含义:
不要不同意但不表达
不要在背后发泄对别人的不满
“不要不同意但不表达”,“不要在背后发泄对别人的不满”说起来,似乎是基本常识,本来就应该如此啊!但是事到临头,很多人却做不到,比如:
我们公司有句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口号是“早下班早加班”。最初这个口号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嘻嘻哈哈,甚至时常挂在嘴边,一到常规下班时间,相约去吃晚饭时,就说“早下班早加班”。吃完饭,所有人都会一起回来,但回来后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有些人是真的在加班,有的人却是在刷连续剧;
那些刷连续剧的人,既未“遵守承诺”,又未“严格纪律”,也不“诚实守信”,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羞耻心”;五条职场基本功一下破坏了四条,最后的结果也可想而知。
这个案例中的当事人,在言辞上对“早下班早加班”表现出支持,在行为上却表现出相反的态度,言行不一致的反差使人感觉TA不诚信,但其本人可能还会觉得委屈:TA并不反对“早下班早加班”这种文化,甚至在刷连续剧的当下,TA还认为自己在陪大家“加班”(虽然TA的工作进度经常滞后)。
“不要不同意而不表达”,最直接的衡量标准就是“言行是否一致”。为什么很多人在不同意时,不愿意或者没有表达呢?一种原因是类似于上面这个案例中的情况:当事人没有认真思考TA同意或是不同意,但在行动上却表现了相反的方向,使众人“误以为”TA不同意;另一种原因则是:认真想过,且不同意,但碍于上下级关系或同侪情谊,“给个面子”。但请记住,表态上给了面子,行动上也请给个面子,否则,说到做不到,面子也给了,“情谊”也丢了。
另一个案例。
与公司同事曾探讨过一个问题:批评他人的工作,在工作微信群里,还是私聊比较好?同事的意见是私聊比较好,可以给对方留些面子;我的意见则是在工作微信群里比较好,理由如下:
避免对方在背后说他人坏话:当下企业,绝大部分工作都是团队作业,很少有个人独自担当完成的工作。在团队协作的环境中,工作中出了问题,通常不是某个人单方面的责任,但在私聊的情况下,当事人是否陈述其他人存在的问题呢?如果不陈述,表述不完整;如果陈述,就成为背后说他人坏话了;还不如在群里开诚布公地讨论,能够更客观更全面地分析问题;
不培养背后议论的习惯:如前所述,私聊环境容易造成“背后议论”,如果在团队中遇到任何问题都私聊解决的话,就容易在团队中形成“背后议论”的文化与习惯,久而久之,团队将会表面一片和谐,私下暗潮汹涌。
无论是“不同意不表达”,还是“有问题私下聊”,有些时候不一定是因为当事人有意阳奉阴违,而是因为“情谊”和“面子”,但最终破坏团队和谐、拉低团队绩效的,正是这些“情谊”和“面子”。
职场上,任何团队价值几何,最终决定于团队绩效,“情谊”和“面子”都应为“团队绩效”服务。
如果把“情谊”和“面子”摆在“团队绩效”的前面,就会本末倒置,最终团队也没了,情谊也没了。反之,只要所有人都把“团队绩效”摆在第一位,有话当面说,才能不断探求真相,砥砺共进。任何时候,只要能够把“团队绩效”摆在第一位,所有的职场伦理也自然水到渠成。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