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红

花红

00:00
08:31

花红

花红是一种水果。中外水果,这么可爱的果名,第二种怕也

难找。

花红古称林檎。最早见载于西晋的《广志》载:“林檎似赤柰。

一名黑檎,一名来禽。言味甘。熟则来禽也。”

书圣王羲之晚年性情淡泊,喜植桑果,且对种园艺颇有研究,得园圃之乐,其《来禽帖》中写的就是来禽,此帖四行,二十字。

“青李、来禽、樱桃、日给滕子皆囊盛为佳。函封多不生。”意思是青李、来禽、樱桃、日给滕四种果树的种子,用囊盛装为好,封于函中送来,大多不能发芽。不但植艺之道,且《来禽帖》成

为王羲之草书代表作。明万历《绍兴府志》载:“林檎与李绝相

似但差小,王右军帖中所谓来禽也。”北宋梅尧臣在一首题为《宣

城宰郭仲文遗林檎》诗中写道:

右军好佳果。墨帖求林檎。

君今忽持赠。知有逸少心。

密枝传应远。朱颊映已深。

不愁炎暑剧。幸同玉浆斟。

林檎而为花红,也有段深远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明嘉靖年间。安徽来安大户吴

球,进京看望叔父吴棠,吴棠时任东台御史。吴球进京带的礼物便是生长于老家的林檎,当时,来安民间已经广栽林檎。吴棠觉得林檎甚佳,无论外形、色泽还是口感,便在第二天早朝时呈献给当朝皇帝嘉庆帝,时皇帝正遇到烦恼事,且胃口不佳,见臣奉献果品,其色艳若红花,其味如桂花清香,龙颜大悦,脱口而出:“花红也!”又因此果源于来安,便随封为“来安花红”,并诏令每年进贡。故事见载于《来安县志》。

诸暨也是花红胜地。《诸暨县志》中:“花红邑产。”疏疏四字, 读来却也是颇有力道,有一种透过纸背的味道。

清光绪《诸暨县志》有“花红”条,载:“邑邱马所产甚佳,即林檎也,亦谓之来禽。”

清代杭州人翟zhái灏撰在《通俗编》中说:“林檎,土人谓之花红。惟杭之土俗然也。”诸暨毗邻杭州,说花红主产于诸暨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诸暨花红,主产诸暨宜东、城西、五泄、草塔、外陈等乡镇。也都是在通往杭州的路上。

1933年出版的《浙江中国建设志》载:“民国二十一年(1932),

境内(诸暨)产花红8500 担,占浙江省总产的 78.6%。”

2001 年出版的《诸暨农业志》“花红”条载:“50 年代,

种植面积300 多亩,年产量 100 吨左右……”

花红无论是外形,还是色彩,都与生长在北方的苹果相类似,

相比较,苹果的色彩要显得淡一些,花红则皮更薄一些,个也小,

但也显得可爱,在诸暨乡间便有“小苹果”之称。

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说,花红“小而差圆。六七月熟。

色淡红可爱”,七月间便可以看到花红上市。我倒觉得花红的色

泽是鲜艳的,花一样的红,吃起来有点酸,因时逢夏日,咬一口

感觉特别爽口解渴。多年前吃过花红,至今舌尖上还似乎留有余

味。

不过现在的诸暨,即使是花红的旺季,市面上也只能看到零

星的几个小摊。有一段时间水果树被当作“尾巴”给割掉了,留

下来的也是侥幸的寥寥几株,已远没有“花红邑产”那种气势了。

邻居有位乡下的老亲,园子里栽有几棵花红,每年花红熟了

的时候,便会挑一些上好的,进城给亲戚送来,邻居便会捧一捧

花红过来让我们也尝个鲜。送来的花红,看上去个比市面上的要

大一些,吃起来味道也甜,还可以在花红鲜艳的果皮上看到一些

细花纹路,细看还似一些图案,邻居说这是绘上去的。当时,我

理解不了邻居这种说法。直到读了明代周文华的《汝南圃史》后,

才明白是这么一回事。周文华在《汝南圃史》中是这样写的:“好

事者,以枝头向阳未熟时,剪纸为花鸟。贴其上,待红熟乃去纸。

则花纹璀璨,入盘甚可爱。”

我觉得,如此好事者,也可爱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