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工具箱:去掉人设】
现在网络上很流行人设,比如明星需要有不同特点的人设来吸引不同群体的粉丝,定了之后就好像很难修改,不然会面对比较大的阻力,因为人们往往需要一个稳定的期待来获得建立关系的安全感。普通人的生活中其实也是如此,我们需要在自己的社交圈子中建立某种人设,这样才能找到在团体中的位置,让别人有稳定的期待,也让自己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自己的人设可以如何回应。有个人设其实也不是什么糟糕的事情,它的确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人际交往的参考,或者我们可以把人设理解成“人格中核心元素的对外表现”,我们每个人当然都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
但一旦某种人设变成了枷锁,比如我是一个讨好者,或者我是一个小透明,当我们做出不符合这种人设的时候,会面临社交圈子中的人际压力,大家会不适应,我们为了避免这种压力,又会缩进自己并不喜欢的人设中。要想真正打开自己,我们需要一个“去掉人设”的方法。
第一步:现实自我VS理想自我。
分别写出能够代表你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三个词汇或表达,词性尽可能是描述性质的,而不是评价性质的(比如不符合大众审美的单眼皮是描述性质的,但眼睛丑就是评价性质的)。给大家举个例子,对于我来说——
现实自我:
·外形条件在社会主流标准中属于平均水平。
·工作不稳定、有风险。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但不能常常见面。
理想自我:
·有自己的外形和气质风格,简约但多元。
·做出一番可以为社会提供意义和价值的事业。
·志同道合的朋友都住在距离很近的地方。
完成之后,审视一下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确定一下这差异是自己想要去追求的人生方向呢,还是变成了完成别人期待的被迫使命?如果是前者,那么大胆去追求;如果是后者,那么就需要第二步的帮助了。
第二步:多维度自我。
试着把自己带回到我们的自我开始绽放的阶段,然后给自我一个新的机会,回想一下小学的阶段,那个时候你都有哪些兴趣和好奇心,但因为外界的各种因素,没有机会去尝试。同时也可以加入现在才出现的一些新想法和念头,然后把这些汇总起来,一一列出来,这些可能都是被你遗失的自我的一部分,这个清单越长越好。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可能遗失的自我:
电子琴、架子鼓、古筝、画画、舞蹈、英语、旅行、历史、漫画、桌游、电脑游戏、哲学、写作、导演……
然后写出自己看到自己清单的第一观感,任何想法都可以,让自己联想到的发散思维表达出来。比如我看到这个清单的第一感觉是,这些我仍然感兴趣的事物,在我现在生活里竟然几乎没有存在感,我似乎和我自己的某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割裂了。如果你在第一步中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理想自我是什么,就可以从这里找到答案。
第三步:成为自己的理想父母。
即使自己找到了方向,但实现的过程是需要时间和支持的,我们需要一个理想父母帮助我们,但如果你遇到了困难,很显然理想父母的角色可能是缺失的。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时光无法倒流,我们并不能真正地改写过去的事实,但我们可以创造新的事实,那就是成为自己的理想父母。刚才我们提到的几个父母类型,是我们参考的方向,我比较推荐大家在权威型和放任型中间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个平衡,也就是你希望自己曾经得到怎样的对待,那么就开始试着按照那样的方式来重新对待自己。但如果我们偶尔对自己有忽视或者专制,也是合理的,因为理想父母并不是完美父母,我们会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但不一定要完全成为理想的样子才是目标。我们在成为理想的过程中的努力、坚持,就是我们应该有的模样。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