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成长》44 动物伙伴

《二次成长》44 动物伙伴

00:00
06:15

  【动物伙伴】

  大家还记得自己在小学的阶段有养过什么小动物作为宠物吗?动物伙伴在儿童的人格发展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经常被忽略。动物伙伴会对孩子的“基本信任”产生影响,并且对孩子获得勤奋的技能非常有帮助。儿童很容易和动物建立信任型依恋,进而转化为对儿童的情感支持,这样的关系还能伴随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学会承担和照顾他人,慢慢地完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感知方式向更社会化的互动方式转变。

  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养过小猫,还有小鸡和小鸭,其实我最想养的是小狗,但是父母以不好打扫卫生为由拒绝了,退而求其次,我选择了其他更容易打理的小动物。虽然当时和这些小动物共同生活的经历给了我很多情感上的支持,但对我影响最大的动物伙伴还是狗,这个心愿在我独立生活之后终于实现了。所以找到那个最适合自己的动物伙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每个人和不同动物之间的联结感是不同的。如果童年时期缺少这个部分的话,自己开始独立生活之后,我是非常推荐把这个需求补充上的,尤其是对于在安全感、信任感方面有缺失的人来说。

  相比于兴趣伙伴,动物伙伴更加接近人际关系的模式,所以是一种逐渐递进的人际互动练习。很多有兄弟姐妹的家庭,很自然地拥有了近距离和多人人际互动的经历和经验,但在这种关系中,往往最小的孩子也是很难得到人际练习的,往往是变成了整个大家庭的关注的重心,不容易发展出同理心和责任心。尤其是对于我所处的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因为响应计划生育的号召,所以当时独生子女居多,就更加没有早期的亲密人际关系的练习机会。而动物伙伴就可以非常完美地补充这个空白,一方面动物的响应往往是及时、充分的;另一方面,与人类相比,在保证安全接触的情况下,被小动物造成心理伤害的概率是更小的,所以拥有动物伙伴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体验和理解伙伴关系的方式。

  相比于人类,由于动物的生命周期更短,所以父母有更多的机会来教育孩子人生不同阶段的一些道理和体验。比如我之前关注的一个柴犬视频博主,她和老公养了两只柴犬,四口之家在一起相处了很多年,然后迎来了夫妻二人的第一个小宝贝,在这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夫妻俩很注重在孩子和小狗的互动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比如在自己有情绪的时候,不能随意打骂小狗,要平等地看待它们的生命,于是教会了孩子如何尊重生命。孩子再大一些的时候,会把遛狗、喂食等照顾小狗的责任慢慢教给孩子,孩子肯定会有犯懒、偷懒的时候。那么家长在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他们会让孩子看到如果小狗没有被按时喂饭,会饿得转圈圈,它们由于没有能力自己找到食物,所以我们是它们的依靠,于是教会了孩子如何去理解责任以及如何承担责任。这里面会有辛苦的时候,也会有看到它们吃饱饭开心地过来求抚摸的时候,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完整地经历责任感的建立过程。与此同时,当孩子对于动物伙伴来说充当父母角色的时候,那么他们也就更容易理解自己和父母的关系。

  除了上面提到的尊重、责任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议题是在动物伙伴关系中可以让孩子来学习和体验的,那就是死亡。比如小鸡、小鸭、金鱼等,初期养的时候,很容易因为没有经验,让它们过早地离开世界,这个时候孩子就有机会经历和面对死亡。不要把死亡看作非常可怕的事情,及时地让孩子感受到生命周期,能够让他们更早地建立对人生完整的基础认识。总之,在动物伙伴的关系中,有很多教育素材可以使用,比如孩子可能更喜欢两个动物伙伴中的一个,或者孩子的动物伙伴可能跟父母的关系更好,等等,都可以和孩子讨论相应的情绪概念,比如偏爱啊、公平啊、嫉妒心啊,等等。这是一个可以在安全的氛围和环境里,让孩子体验一些有挑战的、复杂的心理概念的难得的机会,之后当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真实的类似体验时,大脑已经有了应对经验,更不容易因为不知所措造成负面影响和心理创伤。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重塑自我Jacky

    中华田园犬陪我度过了愉快的童年😝

    文通有声 回复 @重塑自我Jacky: 不禁让人回首往昔···

  • 重塑自我Jacky

    我很喜欢撸狗🤣

    文通有声 回复 @重塑自我Jacky: 我也喜欢,超级想养

  • yuyu17

    书很不错

    文通有声 回复 @yuyu17: 谢谢您对我们节目《二次成长》的认可,诚邀您给我们的节目来一个五星+好评哦

  • Boris198211

    通过养小动物,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责任感,换位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