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后传】40.明明可以做官走仕途,但华佗只想治病救人

【黄帝内经后传】40.明明可以做官走仕途,但华佗只想治病救人

00:00
05:32

华佗生在安徽北部,但他在徐土游学—江苏徐州(徐姓源自嬴姓,跟秦始皇是一个姓,封在徐国—现在的徐州,于是就出现了徐家)

在西汉和东汉时期,人们开始讲儒学,儒家经典被称为经。所以,“兼通数经” 就不是兼通一门学问,而是通晓诸子百家。从后来华佗的事迹和行为来看,他“兼通数经” 里的“经”就有《黄帝内经》。为什么这么说?这是有根据的,因为在三申道长记述《玄隐遗密》的传承谱系里,就有华佗。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其实,选拔文官的制度就是科举制。科举制起于隋朝,兴于唐宋,后来明清也沿袭了这种选拔文官的制度,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首先,它打破了阶层固化,比如在魏晋时期,一个门阀大家族就垄断了所有的资源—做官的资源、求学的资源,等等,当时选拔和任用官吏都是门阀制度,到了隋唐就改成了科举制度。从此,那些出身卑微贫寒的人,有机会通过科举做官,进入上流社会,进入官僚阶层,能很好地缓和一些阶级矛盾。
在西汉和东汉时期,选官制度是举孝廉—通过考察你的道德品质,来判定你这个人怎么样。

这种制度下就非常容易出伪君子,最典型的就是西汉末年的王莽—“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他装得很厉害,而且很多人容易把这些假做到极致。
特别是接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华佗,对这些都不太感冒。所以,当时有很多高官举荐他入仕途,他都不去—
“皆不就”

在当时,华佗是“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的。
“晓养性之术”,就是懂得道家的养生方法。《汉书·艺文志·方技略》里就讲到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都是养性的学问。

其实,中医的学问并不只是治病的学问。中医的学问是人学,修好了就叫“仙学”。所以,华佗虽然将近一百岁,但面貌有壮容,根本不显老—“壮”就是壮年,四五十岁的样子。
除了把自己保养得很年轻,华佗还
“精方药” —精通方剂之术,精通用药、处方。
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这是华佗治病的整个过程。他用药不是鸟枪打鸟,一下轰出去几十发子弹,他用的药就那么几种,而且剂量不大。
心解分剂,不复称量。
什么叫“心解分剂” 呢?中医治病叫抓药,就有一种模糊的感觉。
有人认为你得精确到克,精确到厘、毫。其实,治病的大方向正确了,那点儿小的差距可以忽略。
中国人是貌似模糊的精确。我们经常说外国人学中国人做饭要疯掉,因为他们不知道到底用盐少许中的“少许”是多少,“少许”就是不一定。

为什么?比如,今天来吃饭的是干活的人,因为他们劳力卖得多,会出汗,所以得多放点儿盐;如果今天天气炎热,人们出汗了,盐也得多放;反过来,如果今天人们没出汗,就得少放盐。
因此,“少许”除了有不一定的意思,还有其他更多的参数。为什么菜谱上对克数的掌握,都在于
“心手之际” “毫芒即乖”,是厨师经过长期训练的感应,在这种大环境下,已经养成了一种素养和习惯,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多放、少放。
总之,华佗做到了心手合一—
“心解分剂,不复称量”,手一抓就到位。然后“煮熟便饮” —告诉你煎煮的方法。再“语其节度”,“节度”就是怎么喝—一日三次、“半日许令三服尽”、日二夜一、顿服(马上全喝了) 等喝法。
舍去辄愈。其实,华佗是掌握了《汤液经法》的,他说的这些事,用的这些方法,都是《汤液经法》的传承。所以,等他走了,病人喝了药后病就好了,相当于“覆杯则卧”或者“效如桴fu二声,鼓槌) 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李上善如水

    按时打卡

  • 琳儿木

    按时打卡

  • 听友343788401

    听24史,王莽传,说他是一个有报复的人,整个历史记载他做皇帝也是为了实现个人理想,推行的制度在当上皇上之后有些过激了最后被刘秀杀之前有几千人愿意跟他赴死!人家生活也不奢侈,政权倒塌是遇到了黄河决堤,和其他的自然灾害,人民吃不上饭,前期又得罪了太多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