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后传】38为什么达官贵人的病不好治

【黄帝内经后传】38为什么达官贵人的病不好治

00:00
04:32

针有分寸”讲的是空间概念。比如,中医取穴先要定位,我们在针灸图上看到的是一个点,其实,对活人来讲,那张图是标准的、不存在的经络图像。
事实上,经络、穴位都是会变的。而且穴位不是一个点,点是一个点的概念,点变成线是二维概念,穴位是空间的三维概念。所以,中医扎针有深有浅,有方向。
什么是“
时有破漏”?“破漏”讲的是一种计时的方法。中医扎针的时候一定要观察太阳、月亮、季节,要考虑时间、空间。
重以恐惧之心”,之前已经讲了“恐”。“惧”是什么?“惧”的繁体字是“懼”,右上方是两个“目”,所以,它是小鸟瞪大眼睛的状态。
加以裁慎之志”,中医给达官贵人看病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怎么把他治好,更别说为了治好病甚至冒点儿风险,一般第一个反应是别出错,别让人挑出毛病。
看一下清宫的各种医案,比如光绪皇帝从小到大遗精,我看了那些给他治病的医案,没有任何效果,但也挑不出任何毛病。看来,那时的医生已经不是治病了,而是怎么不担责任。
“臣意且犹不尽,何有于病哉?” 对于这种情况,我也是意犹未尽。什么是意犹未尽?我自个儿都觉得这事做得不地道,心里都过意不去,但没办法,你给我施加这种压力,我处的这种环境、氛围,逼我只能那么去做。总之,这个病这么治,只能说能保全医生,但对治疗疾病没任何好处。
因此,郭玉说:“这些达官贵人的病好不了,不是我的医术不行,而是上面存在的几个原因。” —
“此其所为不愈也。”

我觉得,郭玉首先是一个很好的医生,他做事的发心都是深怀仁爱的,而且基本上还能做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从郭玉应对皇帝的几件事来看,这个人是很有智慧的。我们学过扁鹊的故事,还有姜殳
shu一声的故事。姜殳懂医术,也有本事,但为人处世、言谈举止有点儿问题,所以最终给自己招来了灾祸。而郭玉这个人,能力水平很强,还有仁爱之心,而且谈吐有节制、有分寸。
结果,“
帝善其对” —汉和帝说:“我对你的回答还是很满意的。”为什么汉和帝一开始是气势汹汹地“诘问其状”,后来变了态度呢?就是听了郭玉的回答后觉得有道理。
年老卒官”,郭玉是得以善终的,因为他是在自己的官任上去世的。古时学中医的人,一般都懂得善待自己、善待别人,保养得比较好,比如华佗“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将近一百岁了,看上去跟中年人似的。
如果你没见到这样的老师,都不敢相信这种人真的存在。我见过的米晶子张至顺老道长享年一百〇四岁,看起来跟六七十岁似的。黄剑给他拍过一组照片,每年看照片都感觉老道长的相貌没有变化。郭玉“
年老卒官”,算是善终。但我心里也有一个遗憾,郭玉和汉和帝处得挺好,而且他的医术水平这么高,汉和帝到底得了什么病二十七岁就“挂”了。如果汉和帝再多活两年,估计他建立的功绩比汉武帝还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沐晨乐曦

    古时学中医的人,一般都懂得善待自己、善待别人,保养得都比较好。如华佗“年且百岁而貌有壮荣”。

  • 沐晨乐曦

    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