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王风•丘中有麻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这一篇的题解,昨天我们已经讲得比较多了。总之,《丘中有麻》置于王风的最后一篇,隐隐余韵:或遗贤,或淳俗,或祭先公,皆见其正者;若是以弃贤论,以淫奔败俗而言,则是感伤时事,感伤时局。诵读时,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看待角度。
从明天开始,我们先来读豳风,之后再读桧风和郑风。也是因为我们这段时间一直读王风——王风比较凄悲和伤感,读得比较低沉,这时候我们读豳风呢,回溯一下周人的历史,有一种返朴返淳的意味吧!
宋代朱子《诗经集传》:“豳,国名,在《禹贡》雍州岐山之北,原隰之野。虞夏之际,弃为后稷,而封于邰。及夏之衰,弃稷不务,弃子不窋,失其官守,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窋生鞠陶,鞠陶生公刘,能复修后稷之业,民以富实,乃相土地之宜,而立国于豳之谷焉。十世而太王徙居岐山之阳,十二世而文王始受天命,十三世而武王遂为天子。武王崩,成王立,年幼不能莅阼,周公旦以冢宰摄政,乃述后稷公刘之化,作诗一篇以戒成王,谓之《豳风》。而后人又取周公所作,及凡为周公而作之诗以附焉。”
我们依据朱子这段话来解读。豳(按,豳在汉唐以后,也写作邠。)是国名,在《禹贡》所记录的雍州岐山之北,原隰之野这个地方,也就是今天陕西省靠近甘肃的旬邑和彬县一带。我们之前讲过,周太王——古公亶父带领族人迁居到岐山之阳,即岐山之南,而豳是在岐山之北,原隰阔野之地。早在虞夏之际,周人的祖先弃为后稷,后稷是当时负责农业生产的一个官职,后稷封在邰这个地方,邰曾经是一个古国名,现在是一个姓氏。到了夏朝衰落的时候,当时的族人放弃了农业生产,后稷的儿子不窋,失去了后稷这样的官职,不窋流窜于戎狄之间。不窋的儿子名叫鞠陶,鞠陶的儿子名叫公刘,那么就是后稷的曾孙名叫公刘。公刘带领族人兴复后稷之业,重新开始粮食、谷物的生产,得以富足,公刘于是查看土地的水土、朝向、风水,就把周部落安置在了豳的山谷之间。公刘之后又传递了十代子孙,就到了周太王的时候,周太王带族人从豳地——岐山之北,向南迁徙,到达岐山之阳,岐山之阳一定是有更多的日照和更好的水土。周太王生王季,王季是太王的小儿子。王季生周文王。文王的二子就是周武王,武王伐纣灭商,遂为天子。文王的时候开始以德政、以教化、以文化天下之民,周文化初兴,而且能够恩惠四方。武王之后,成王继位,成王年幼不能当朝临政,所以武王的弟弟周公以冢宰之职摄政。之后管叔、蔡叔与殷人后裔纣王之子——武庚发生叛乱,周公平乱,又在洛邑兴建东都,周公当时也遭到了很多人的猜忌。豳风这一部分的诗篇大多都是歌颂周公的作品,其中若干篇相传是周公所作,比如《七月》《鸱鸮》《东山》等等。当时周公身在洛邑,因为几度蒙受别人对他的非议,周公于是作诗追述祖先后稷、公刘的德行,希望告知天下,同时也劝诫成王。豳风中也有后人赞美周公的作品。
豳风的第一篇是《七月》,这首诗所说皆是农桑稼穑之事,有说此诗是周公所作,有说此诗是赞美周公能够兴复后稷、公刘的德性。豳风代表了周人、周文化的初心,读之有一种返朴还淳的意味,有学者认为豳风属于正风,而王风已经属于变风了。我们之前读王风的篇章,读得比较凄悲和哀婉,这时候我们再回溯到豳风,以找到周文化的初心。
我们明天开始读豳风,第一篇《七月》也很长,所以我今天先把豳风做一个大致的介绍。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