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毛诗序》:“《采葛》,惧谗也。”汉毛亨《毛诗故训传》:“兴也。葛所以为絺绤也。事虽小,一日不见于君,忧惧于谗矣。”郑玄为毛《传》作《笺》,说:“桓王之时,政事不明。臣无大小使出者,则为谗人所毁,故惧之。”
葛是一种野生的藤蔓类植物,它可以用来织布。用葛的细纤维织出来的葛布,即细葛布,称为絺;用葛的粗纤维织出来的葛布,即粗葛布,称为绤,——这一点我们在读《诗经•二南•葛覃》的时候就讲过。采葛织布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以此来起兴,说一个臣子如果外出公干,不见于君的话,则恐惧在朝中被谗人所陷害,这也就是范仲淹所说“忧谗畏讥”吧。桓王之时,政事不明,正人君子反而常常容易遭受谗人的诋毁,故此惧之。
朱子《诗经集传》:“采葛所以为絺绤,盖淫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
以上解读, 毛《诗》说忧谗畏讥,而朱子则说是淫奔之诗,写的是男女间的情事。其实这首诗比较中性,或者是讲男女间的情事,或者是怀友之诗。良友情亲如同夫妇,一朝远别,亦不胜相思,此正交情之深厚也。
今人解读这首诗,大致认为这是一首情诗、恋歌,或者是一首表达迫切相思之情的比喻诗。这首诗与王风的其他九篇相比,其他诗篇抒发的悲情更深、更重;而这首诗因为并没有明指所兴之事,所以基调相对比较中性,或者欢喜或者忧伤,既可以说是喜事将临之前的迫不及待,也可以说是恋情或者怀友,或是将遭遇什么样的挫折而度日如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