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王风•葛藟
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绵绵葛藟,在河之涘。终远兄弟,谓他人母。谓他人母,亦莫我有。
绵绵葛藟,在河之漘。终远兄弟,谓他人昆。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毛诗序》:“《葛藟》,王族刺平王也。周室道衰,弃其九族焉。”汉毛亨《毛诗故训传》:“九族者,据己上至高祖下及玄孙之亲。” 即九族是指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儿子、孙子、曾孙、玄孙。
商人最为迷信鬼神,凡事必占卜,依据所谓天命行事;而周人最重人文。周人的社会是以尊尊亲亲为号召的世袭系统。所谓尊尊,就是尊重那些有德性、有地位的人;所谓亲亲,就是亲近、亲爱和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人。上古的社会因宗族血缘关系而聚合,经常会按照时令季节,汇集同一宗族之人进行一些食礼、燕礼——吃饭和饮酒的礼仪,以此来增加亲戚之间的亲睦,同时起到敬老尊贤的作用。
对于这首诗,前人——尤其是宋人以后,更多是从西周末年到东周初年历史变迁的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以周幽王宠幸褒姒而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申侯勾结犬戎破镐京杀幽王,又与秦郑卫共立太子宜臼为平王,平王最终东迁的这段历史事实为依据,来做出如下解读:周平王怨恨父亲幽王废黜自己的太子地位,而感念申侯立己仍为周王,所以父仇不讨,反而积极报答申侯之恩--前人认为这是结疏者为亲。古人讲疏不间亲,关系疏远的人不要去间隔本身关系密切的人,所以不谈他人的家事。周平王不念及宗族姬姓之亲,东迁之后周室道衰,平王更加背弃原有之宗族,所以王族怨恼,刺平王也。
《左传•文公•文公七年》:“昭公将去群公子,乐豫曰:‘不可。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荫矣。葛藟犹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为比,况国君乎?’”《葛藟》这首诗就是以葛藟这种藤蔓能庇护自己的本根起兴,来批评平王不能够推恩于宗亲。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