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的联系方式V信:llsxx666
‘格物’的物是心中之事,必须从心入手,去人欲存天理,到达明明德之功,最终落脚处还是在“格物”,下学而上达没有捷径可走,只在事上磨。
老师!您好!您参照哪本书解读传习录?
老刘说心学 回复 @善护念护善念: 这本
好听好听
老刘说心学 回复 @张春波_7e: 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贪嗔好(耗)恶。好是多音字,此处是不是念第四声比较合适一点?
老刘说心学 回复 @听友288786505: 感谢斧正哦
讲得不错
老刘说心学 回复 @1899258iczz: 感谢鼓励
感觉说的不对啊,应该是后来形成的吧,怎么可能天生就知道呢?感觉有好思想,也有它的局限性,理是指人理吧,物理不可能求于人吧?难道人心能想出爱因斯坦的学说来?太偏激了
珠珠_22d 回复 @囊囊帅: 爱因斯坦的心不是人心吗?学任何东西,如果思维已经被固化很久很难接受新东西,不需要一开始就站在对立面去反驳,何况阳明先生在立德立功立言上已经作出成就,而你有质疑精神去学习是好的,但是偏激甚至刚开始就反驳,那么你永远在画地为牢,谈不上进化。
先不问七情六欲,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把我想不想这样做换成该不该这样做呢?
老刘说心学 回复 @小欣欣呀111: 大方向是对的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群号是多少?
老刘说心学 回复 @橘子租房周佳旺: 老刘的联系方式在专辑简介里有
格物有点像把后天被私欲污染的心格式化
老刘说心学 回复 @1521987rkai: 这么理解也可以
人到底性恶还是善,为什么有的孩子生来就爱惜小动物,有的就伤害小动物,在家长还没教育之前
老刘说心学 回复 @听友214700690: 古谚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从临世的一瞬间,教育就已经开始了;孩子初生只是一张白纸,父母教化的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