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00:00
24:33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此诗句引自《诗经·商颂·玄鸟》。《毛诗序》云:“《玄鸟》,祀高宗也。”故此诗篇是祭祀殷商高宗武丁的颂辞,用以歌颂武丁中兴殷商王朝的盛大功业。

诗名为《玄鸟》,是因为此诗开首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一句。“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是一则非常著名且与商部落及后来的商王朝有关的上古神话。《史记·殷本纪》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娀,sōng。有娀氏,古氏族名,也为古国名,在今山西运城一带)之女,为帝喾(kù,姓姬,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为‘三皇五帝’中之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上古典籍中对此传说有很多的记载。如《楚辞·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凤鸟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楚辞·天问》:“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诒,如何喜?”晚商青铜器《玄鸟妇壶》上刻有铭文,意为:此壶系以玄鸟为图腾的妇人所有。大量文献典籍所示,玄鸟是商王朝所崇拜的图腾。“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正是原始商部落的起源神话。

此诗整句为:“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

邦畿:封畿,疆界。肇:开端,基础。假:通“嘉”,赞美,表彰,引申为向往、归顺。全句释为:拥有千里辽阔疆界(的商王朝),民众安居乐业。以此(政通人和)为基础和原因,获得了四海内外的赞美与归顺。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自此开始,曾子意在让我们进一步领悟“止于至善”之理。此诗句摘自《诗经·小雅·鱼藻之什·绵蛮》。缗(mín)蛮:《诗经》原文为“绵蛮”,(小鸟的)可爱状,引申为悦耳的鸟叫。丘隅:小山丘的角落。此句的字面意思是:叫声缠绵的小黄鸟,知道栖息在山中林木丛茂的地方。引申之义为:鸟儿都知道选择合适的寓所,人更应该择善而居,止于至善。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於:感叹词,呜呼。於止:唉呀,关于这个“止”呀。可以:何以,反问词。全句释为:孔子感叹道,黄雀尚且知道自己应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做一个人,还不如鸟吗?引申为:小鸟都知道什么是择善而居,作为比鸟高级得多的人,很多时候,未必比小鸟聪明多少啊!

关于孔子的这句“人不如鸟”之叹,在何时何地所说,无法确考,只见于《大学》此处。曾子受学于孔子晚年。孔子经周游列国推行仁政之主张失败后,于晚年回到他的家乡——鲁国,自此专心讲学和整理国故这两项事务。但于时政民风时有评议,多为感叹、无奈之言。推想曾子可能经常听到类似于“人不如鸟”这样的叹言而默记之,并在此处公示出来,以使后人更透明于“止于至善”之道。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

此句摘引自《诗经·大雅·文王》,这是一首旨在赞美周王朝的奠基者——文王姬昌的颂诗。朱熹认为此诗创作于西周初年,作者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弟——周公。

此处引文与前面“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同一首诗。此诗整句为:“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穆穆:深远广博之义。於(wū):叹词。缉:绵绵不息。熙:光明通达。敬止:所行无有不敬,而得其所止。假:大。其丽不亿:为数极多。周服:穿周朝的衣服,引申为臣服于周。全句释为:智慧深远广博的文王呀,呜呼——!(让我怎么称颂他呢?实在是太难了)他的仁德是如此的光明通达,健行不息。他的行止是无所不用其极,无不达于至善圆满,殷商的遗民都甘愿成为新兴周朝的属臣。臣服于大周朝的那些殷商后代们,人数众多算不清。这是因为天帝已将其人间代表指定给了周朝的圣君(而不再是殷商),所以这些遗民臣服周朝是为了顺应天命。

孔子之前有代表性的圣者们,如尧、舜、禹、汤、文、武等,皆同时集政统、道统和学统于一身。自孔子开始,首次将政统与道统、学统分离开来,而孔子本人只传承了道统与学统,并集此两者之大成。但这并没有影响当时世人和他的弟子们将他与古之圣君比肩而视,甚至将孔子看得比古圣们更高大、更完美。故于《大学》中,处处将孔子之圣言置于先圣遗教之前后,以达比类同观、相互发明之效。

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与国人交,止於信

这是曾子引述了三处《诗经》和一句孔子的话后所作的总结。“止”之一字,蕴义深远而又简易浅白。必止而后,方可渐达于至善之域也;知止,即是至善,知止之所止,即为至善。为人君,止於仁,此即至善也,为何?因为知止,因为知止之所止,故为至善。至善者,终极之善之谓也,圆满之善之谓也,至上之善之谓也,天生良知之谓也。此善,乃心性内涵之本有,非于后天从外部拿来一善,以求其至也。于不阻不塞之时,于“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际,彰显和流行心性本有之善,即是至善。此良知、此至善,在“为人君”时,自然显发为仁;“为人臣”时,自然显发为敬;“为人子”时,自然显发为孝;“为人父”时,自然显发为慈;“与国人交”时,自然显发为信。仁、敬、孝、慈、信,皆良知至善之自然、自觉、自发地呈现而来,不需刻意为之。此处要点贵在知止——将良知至善之显发而定止于“为人君”“为人臣”“为人子”“为人父”“与国人交”之上,不可游移、走失,务必物各付物,人人各归其位:君归君位,臣归臣位,子归子位,父归父位,友归友位。如此不仅外在伦理次序不乱,更为重要的是,如此才能切实地彰显心性,实现德化人生。一旦不能各归其位,必然混乱纠结,如此则心性之至善不能抒发、流行,不能顺畅地呈现、落实。

君臣(现在曰上下级)、父子,是人类永恒不易的关系,必须予以正视和畅通,不然彼此之间在精神、情感、道德、智慧以及心性等各个方面,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一旦彼此之间在精神、情感、道德、智慧以及心性等方面,不能有效地交流与沟通,必然形成种种纠结与障碍而成病态与异化。其健康之道在于人人各归其位,各尽其责,如此则仁、敬、孝、慈、信等德目必然得以实现,如此则德化人生必然得以实现,如此则心性内涵诸属性必然无障碍、无异化地得以发明,彰显。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此句引自《论语·颜渊篇》。听讼: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鲁定公时,曾为鲁国大司寇(大司寇是最高司法长官,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院长”和“一级大法官”)。孔子这句话或许是任大司寇时所说。

此句释为:孔子说:“审理诉讼,我和其他司法官员的动机是一样的,就是尽力使诉讼双方都能得到最公平的处理,从而消弭世间各种矛盾冲突,保持着最大限度的公平与和谐,使正义得以伸张和捍卫。”

曾参引述其师孔子这句话,仍然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止于至善”之道。在听讼过程中,如何将至善之道反映出来呢?通过例举孔子这句话而知,在审理纠纷和案件时,需止于智和德。止于智,而能明是非,断对错,晓利害,此时先验智慧与经验智慧都需运用。经验智慧之运用,则知曲折;先验智慧之运用,则知是非。知事情之曲折,是判断事情之是非的辅助,最终必以先验直觉下的是非为准绳。这是儒者千百年来的一个坚守:心性之中自有一杆秤—……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