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宋年间一直到11世纪下半叶,新儒家分裂成两个学派。其中,一个学派以程颢为首,另一个学派以程颐为首。巧合的是,这两个人不仅是兄弟,还都是周敦颐的学生,世称“二程”。这对龙兄虎弟,虽然学术观点不一致,但在政治上,他们都反对王安石的变法。
在程颢创立的学派中,最著名的人物是陆九渊和王阳明,故史称“陆王学派”,亦称“心学”。程颐创立的学派由朱熹集大成,故史称“程朱理学”。程氏兄弟是宋明理学的真正创立者,实现了新儒学的复兴,意义重大。但是,朱熹和陆九渊两个学派从此开始了漫长而激烈的学术争论,两个阵营都有自己的粉丝,双方各种斗法、辩论,却谁也不能说服谁,往往不欢而散。
程颐的“理”的观念,是直接受了张载和邵雍的启发。张载用“气”的聚散来解释万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这一理论并不完美,无法对世间万物为何会存在不同种类这一问题提供合理的解释。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促成了程颐提出“理”的观念。在程颐看来,我们看到的世间万物的确是由“气”汇聚而成的,但是在万物的形成过程中还存在一个“理”的作用,万物皆有它们各自的“理”。树之所以会成为树,是因为“气”按照树的“理”而汇聚集结,于是便形成了树。
这就相当于古希腊哲学家们所讲的事物的形式和质料的区别。“理”是事物的形式,“气”是事物的质料。比如我们用陶土捏一个碗,陶土是制作这个碗的材料,而碗的形状和样子则是碗的“理”。我们是依据“理”的形式,用陶土(也就是“气”)来捏成一个碗的。光有物质材料,缺乏碗的“理”,我们就不能制作出一个碗,可能捏出来的是其他的东西,成为废品,那就不能用了。
程颐逝世22年后,朱熹(1130—1200年)出生于福建。朱熹在中国学术史上常被称为朱子,带“子”字的称呼是对这个人学术地位的最高表彰。他不仅学问渊博,而且留下了大量著作。程颐开创的理学到朱熹而完成,朱熹成为这个哲学体系的领袖,影响了中国思想界达六百年之久。虽然朱熹受到心学的挑战,但程朱理学始终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学派。
朱熹的理学,与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型论”有高度的相似性。“理”是一直存在着的,并永不消失,在具体事物产生之前,与这些事物所对应的“理”便已经存在。朱熹认为,在“理”和“气”的关系上,“理”决定“气”,理气的结合则构成天下万物。“气”是组成万物的原材料,“理”是形成万物的本质依据,所以,世间一切事物的产生都离不开它们。
我们可以看到,朱熹的这一观点,直接将张载认为是世界本源的“气”降到了第二等级。“气”与“理”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不可分割。在这个理气统一体中,“理”是第一性,“气”则是第二性。
世界被一分为二,“理”代表的是形而上的世界,就相当于柏拉图的“理型世界”,而“气”代表的是形而下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理”是永恒的,永恒是超越时间的,而“气”的世界是有时间的,所以“理”和“气”之间并没有谁先谁后的问题,毕竟一个在时间之外,一个在时间之内。
每类事物都有它的“理”,这个“理”便是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终极标准。那么在整个宇宙中,肯定存在一个终极标准,它至高无上又包含万物,是一切“理”的概括。这个“理中之王”被朱熹称为“太极”。朱熹还认为,太极不仅是宇宙万有之理,还内含于所有种类事物的个体中。每个具体的事物,不但有它个别的理,还有太极的整体之理。所谓“一沙一世界”,太极无所不在。
每一个事物就有一个“理”居于其中,这个“理”指导着事物的生成、变化,因此这个“理”就构成了事物的本性。人也是宇宙中的一个具体事物,与其他事物一样也必然有一个代表其本质的“理”,所以人类的“理”就是人性。人类的“理”是共同的,大家都一样,但是为什么实际上每个人都不同呢?因为光有“理”还不够,还需要“气”。一个人必须禀气而后生,每个人禀受的气不同,所以人与人之间就不相同,这就是朱熹所说的“气禀”。“理”是永恒的、完美的、善的,可是形成每个人的质料却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呢,就出现有的人善良、有的人邪恶的局面,这就是朱熹关于恶的来源的学说。
“气质之性”是一个人所禀受的具体人性,它是不完美的,必须向着它的理念原型,也就是完美的“天地之性”看齐。在这里,朱熹继承了张载的这个思想。因此,心也是由“理”和“气”结合而产生的,与其他事物并无不同。心与性的不同之处是,心是具体的,而性是抽象的。心可以活动,比如思考、感觉,但性却不能有这些活动。根据人性的二分法,在朱熹看来,心是心,性是性,人性中有相应的“理”,二者不能混淆。而陆王学派则认为,心即是性,心即是理。这就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思想分歧的最主要的一个问题。
每个人禀受着不同的“气”,“气”有清有浊。天地之性所具有的是清气,是好的,而气质之性的气既有清气,也有浊气,善恶相混,好坏混杂。气质之性很不坚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物欲诱惑和拖累,从而产生欲,也导致好人变成了坏人。
所以朱熹认为,人若不想把“气”变浑浊,就必须远离声色犬马,放弃对名利的欲望追求,避免产生贪嗔痴爱等不良念头。因此,我们应当让“人心”回归“道心”,即让气质之性以天地之性为标准,向其看齐、回归,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存天理,灭人欲”。
既然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理”,那么国家作为一个实际存在的事物,也必然存在属于它的“理”。在政治上,假如一个国家和政府能够依照“理”来组织和治理,就可以发展得富强兴盛,否则就会陷入动乱,甚至灭亡。
这就好比建造房子。我们要想修建一幢房子,就一定要遵循建筑学原理。这些原理是不变的,并且始终存在,即使世界上没有任何房子,建筑学的原理依然存在着。作为一位建筑师,就必须充分懂得建筑学的原理,按照这个原理来设计、施工,这样建造的房屋才能持久牢固,要不然就是豆腐渣工程,很快就倒塌了。
圣人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就是遵循着政治上的“理”来做的。无论是谁,只要他想要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就一定要遵循政治的“理”,也就是遵循为政之道。要想一个国家繁荣昌盛,就应该把它交给圣人或哲学家来治理,因为这些人了解政治上的“理”。许多中国哲学家都持这种看法,与柏拉图提出的“哲人王”思想是一模一样的。
“格物致知”这句著名的口号就是由程朱理学提出来的。大意是说,我们要对外部的客观事物进行仔细的调查研究,从中获得知识、扩大视野,在调查研究的时候我们要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我们之所以要研究和了解外部世界,是为了扩大对永恒之理的认识,为了更多地体认出永恒之理。
“格物”是为了从有形之物中体认出超越物体的“理”,我们要做的是通过“格物”来“穷理”。这样做得到的结果就是:我们既能领悟“理”的永恒世界,同时也能了解自身的内心之性,并且越是领悟“理”,就越是了解“心性”。人心通常都会被禀受之气所蒙蔽,看不清世界的真相,所以通过“格物穷理”,就可以使“理”这颗宝贵的珍珠从具体事物中显现出来。
自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程朱理学始终是中国历代皇帝主推的官方统治思想。程朱理学已经深深融入到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评判言行举止的标准。自南宋之后长达六百多年的时间里,程朱理学有效地帮助人们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教会他们知书识礼,并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然而,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程朱理学却在历史和文化发展方面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有人批判程朱理学说:“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朱熹是古代中国最大的伪君子。
大吕说书 回复 @鲨鱼dudu: 感谢支持哦
是否有纸介的书?
大吕说书 回复 @你好_l5: 您好,纸书正在出版中哈
儒家探讨形而上的世界起源问题,无论如何都感觉特别违和
大吕说书 回复 @无私即大私_1q: 感谢支持哦
嗔chen
大吕说书 回复 @祥云_6rv: 收到,感谢反馈
格物致知不是王阳明的心学吗怎么是程朱理学了
空岩 回复 @诺诺7898: 王阳明就是格竹子格到到吐血,才自己弄了一套理论
朱熹自己妻妾成群,却指责别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大吕说书 回复 @鲨鱼dudu: 感谢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