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浅谈】“通用”管理凭啥敢说“通用”

第十六讲【浅谈】“通用”管理凭啥敢说“通用”

00:00
07:45

【浅谈】“通用”管理凭啥敢说“通用”

今天我们来聊聊,通用管理为啥被冠上通用二字。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把优秀员工称之为个人贡献者,他们擅长自我管理,并往往因此获得提拔。


但我们会发现当公司把一名优秀骨干提拔为管理者后,往往只得到一名蹩脚的管理者,却失去了一名优秀的骨干,一时感觉好像公司和员工双输了一样……


怎么会这样呢?

因为绝大多数的管理者都是从各个部门的业务骨干提拔上来的,他们往往容易对熟悉且擅长的事务性工作,始终有割舍不下的情结


对管理工作的陌生,甚至在管理中无从下手……对于管理范围的延展和错中复杂的沟通关系,以及更多的日常沟通工作不感兴趣,工作忙乱,感觉每天总有做不完的事情;

他们对下属总是放心不下,总想事事亲力亲为,生怕出一点差错……这就导致了他们其实从潜意识里并不想接受这样的角色转变。


我们要知道,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影响能力的发挥或提升,所以要想完成从业务骨干到优秀管理者的转变,不能仅仅关注能力上的提升,更重要是思维上的转化。

如果让你用一个比方,来形容“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你会想到什么呢?给你5秒钟的时间,想一想~~


在之前的课程中,有些学员分享了各种各样的比喻,比如说有的学员说就像教练和球员,因为他认为教练并不亲自下场去比赛,但是教练能够指挥球队去赢得比赛,教练需要知道每个球员的情况,能教会每一个球员更多的技能,能够安排比赛中的战略战术并及时调整。

那么这很好地体现了,管理者要观察和了解团队成员、帮每个成员扬长补短、带领团队取得更好成绩,同时为胜负的结果负责

当然也有一些学员,曾经比喻说像“司机和乘客”的关系,他说为什么像司机呢?因为当了管理者,你不仅权力增大了,同时,你可能还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比如说在这个车的行驶过程中,车辆是需要加油门、拐弯或者踩刹车,这都是由司机来决定的。同时,如果要是乘客跟司机之间,进行了愉快的聊天,结果司机开车走神违规被警察抓住,那么受罚的还是司机。

还有,试想一下,乘客是否可以酒后搭乘车辆呢?答案多半是肯定的。那么司机酒后可否驾驶车辆呢?肯定不行啊。因为乘客在行进过程中受约束的自由度是远大于司机的。所以,当了管理者后,权利的增加必然带来了自由的减少。


那么从人力资源角度,作为司机,在这条线路上,我们是起点和终点的始终贯穿者,而那些乘客则各自有着自己的目的地,他们有着上下车的自由,我们可能只是一段时间内,一个前行方向上的伙伴。所以,当了管理者,我们要习惯人员的流失


那么在所有过去的授课过程中,在大家集思广益的各种各样的比喻里,我个人特别喜欢的一个比喻,是把管理者和员工,比作“放风筝的人和风筝”。他说个人贡献者就像天上的风筝,而管理者就像放风筝的人,大家现在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风筝在天上飞,能飞多高?其实不是风筝自己能决定的。甚至什么时候起飞?在什么样的天气情况下可以飞,都是由放风筝的人决定的。一个技术老练成熟的人,他可以把风筝放得很稳很高。而一个放风筝的新手,或者是练习者,他要么无法把风筝放上天,要么可能在不适当的时候把风筝放起来,最后让风筝在非常不好的天气里无法飞得很高,或者可能会断了线飞得无影无踪。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风筝飞的状态除了风筝本身的材质区别以外,绝大多数是由放风筝的人来决定的,放风筝人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风筝飞翔的状态。


同时,还有学员在课程里借此展开了说,其实风筝在天上飞的时候,也有一定的自主性,它会顺应当时的风力风向,在一定范围内比较自主地轻微调整自己的飞行状态。但是,它跟放风筝的人之间是有一根近似隐形的线在控制着,那么放风筝的人对风筝是可以收放自如,同时又给它一定的合理的自由度。这么一说,很多人都更认可这个比喻了。


那么我为什么非常喜欢这个比喻?我们想象一下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们看到很多人在大草坪上放风筝,蓝天白云下面有很多五彩斑斓的风筝在自由地飞翔,可能很多人会拿起手机来,想给天空中的风筝拍一张照片。那么取景是什么呢?取景当然是蓝天白云和美丽的风筝,但是有多少人会去想要专门给那个放风筝的人拍一张照片呢?


通常我们只看到了高飞的美丽风筝。这就像我们在工作中,如果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管理者,你让你的下属飞的非常好,飞的高,成为天空中最醒目的那个,而这时候你是那个默默的在下面关注它、调整它、帮助它的人,但你并不在那个展现风采的舞台上。

好了,通过这些个比喻,我们大致对管理者和个人贡献者之间的区别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触。大致总结下来就是:


第一:我们从亲力亲为变成通过别人完成目标。优秀骨干亲力亲为通常都会很有成绩,但从管理者角度这会变成他的障碍,因为他必须能够接受一个现实,就是自己做能达到80-90分的事情,交给别人做可能只有50-60分,但是管理者的根本责任是通过让别人做事还能达成越来越高的目标。


第二:当了管理者,你不仅权力增大了,同时还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失去部分的自由。你从对一件事负责、对自己负责,变成了还要对一摊子事儿,对其他人负责。我们不仅要允许下属犯错,还要习惯他们的离开。


第三:我们要有心态的转换。我们开始从幕前闪耀的明星变成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那么乐于担任幕后英雄,以支持他人达成目标而快乐,通过让别人成功自己才成功的心态,以及能因此获得快乐,这样才能做个好的管理者。


管理者,就是要通过管理他人达成团队目标。所以一旦走上管理岗位,我们的工作对象就从事务变成了“人”,而人是具备一些通性的。

尤其是在职场中,绝大多数人都具备一些通性的规律,可以应用对应的管理模式方法去进行管理。这就是“通用管理”的由来。


在本章节,我们从对管理角色的认知入手,让大家在意识上先进行了校准。

要知道,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影响能力的发挥或提升,相信在这个章节的内容铺垫之后,再进行“通用管理”技能的提升,就会更加如虎添翼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