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方法】你倒是“吱”一声啊

第十二讲【方法】你倒是“吱”一声啊

00:00
11:09

12 【方法】你倒是“吱”一声啊


上一章节,我们提到了“及时反馈”,这个经常被忽视,但又非常有效的激励手段。但实际上,不论及不及时,许多管理者连“给出和索要”反馈的意识都没有。反馈重不重要?肯定重要,它是一种检验方式,检验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奏效,从而避免无效的努力。


当年我作为刚入职场的菜鸟,因为不懂得向同事和领导进行工作中的及时反馈,有时自己默默埋头做完一项工作,准备等待夸奖时,却不知无意中给别人造成了麻烦,甚至无意间耽误了整体的工作进度。经上司提醒,才明白了及时反馈的重要性。


 那么,工作中的“及时反馈”为什么这么重要?


从主动给出及时反馈的角度来看,因为工作中需要和他人进行对接、沟通、汇报;涉及的工作内容复杂,流程较多,环节中涉及的人员也多,如果不及时反馈自己负责的任务进度,或是不及时反馈自己遇到的难题,需要的协助,或是需要更多时间去解决,那么可能造成自己的任务节点滞留,稍有不慎也会导致其他同事的工作停滞,从而引起众怒。


这是一个人际关系社会,如果我们总是不把涉及整体工作,涉及和别人对接的事项当成一回事儿,我们势必会受到一些苛责,甚至失去一些重要的机会,至于你失去的是什么,别人可能也会因为人际关系的原因不会告诉你。


好,现在我们了解到了及时反馈的重要性。那么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及时反馈”。


通俗来说,演员表演时,观众的满堂喝彩是一种及时反馈,当我们报幕“独子笛奏”(笛子独奏)“红叶疯了”(枫叶红了)的时候,观众们的哄堂大笑也是一种及时反馈。只不过,一个是正面反馈,一个是负面反馈对员工的正面反馈,俗称表扬,也叫认可。


管理者留住员工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塑造有吸引力的工作氛围,有趣的工作环境,千方百计保持和强化员工的工作热情。在日常工作中找到员工的闪光点,做出积极有力的正面反馈,这就是营造团队和谐氛围的不二法门。


公开的、正面的口头表扬会让员工明确以后的工作方向,深刻认识到工作的意义,激发他的工作热情。塑造员工行为的最佳时机是员工做对事情的时候,也是需要加强正面反馈的时候。与负面反馈相比,正面反馈是塑造行为的最佳时机。


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让员工明确知道他做什么事情会得到表扬。但是,在以往的管理经历中,我们却花了大量时间让员工明白他为什么会受到批评,他做什么会被批评。这样一来,员工就会越来越封闭和保守,不愿意尝试和接触新的事务,或者即使不得不迈出这一步,也难免会做错、紧张,从而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


其实,没有人会不喜欢表扬,而且大多数人更喜欢具体的表扬。作为管理者,我们先从养成随时发现员工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开始,用表扬代替批评,让员工产生内在自驱力,激发工作热情。如果有时间,我们再把表扬具体起来,让员工明确自己提升和改善的方向,从而更加有动力付诸在行动上,提升自己的具体工作表现。


总结一下,正面反馈可以分两步走:


1、找闪光点,给予正向反馈

2、告知为何,加强正确方向的引导


但不能一步都不走,更不要害怕在公众场合给出表扬。


那么负面反馈呢?如果前面说正面反馈是表扬,那么负面反馈就是批评,或者叫建设性反馈。


我们先来说一个现象,在职场工作中存在许多类似情况,就是很多下属听到领导对自己的评价,不是来自于直接上司辅导的时候,而是从其他人口中听到的二手消息。


如果这个二手消息是正面的,倒还好。一旦下属从其他同事的嘴里听到领导批评自己,却没有当面指出自己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的时候,会给今后的工作冲突埋下情绪的伏笔。


有的时候,上司甚至莫名其妙的感受到下属的抵触情绪,可能问题就来源于此。


当然,我们可以期望,那些靠谱的下属即使是从其他人口中听到批评意见,也能够反省自己是不是真的存在这样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是,要改正,如果不是,要么想办法反馈,要么通过自己的表现击破流言。


但是,我们不能期望所有的下属都能这么理性的对待二手来的负面反馈。因为我们也是人,我们自己有时候也做不到。毕竟,自己的短处,不仅自己知道、上司知道、起码连传话的同事也知道了,怎么还能保持理性。


靠谱的上司,应该是私下里当面指出下属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在别人面前批评他,因为那样也会被人质疑你的领导能力和团队辅导能力。


一方面是渴望得到反馈并提升自己的下属,另一方面是基于中国文化不愿意当面指出对方问题的上司,这就必然会导致下属工作找不到提升点和突破口,上司也一直对下属是不满意的状态。


简而言之,如果上司能够发现下属的不足,却不告诉他,这是上司最大的问题。


如果下属能够听到上司的批评与建议,却不去改善和提升,这是下属最大的问题。


这种“不说”和“不改”的状态,对于上下级关系、团队发展,都存在很大的负面影响。


好的团队,不是窝里斗,彼此不服气,彼此看不起,彼此拆台,看彼此的笑话,而是帮助团队里的战友共同成长,分析彼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结合我们之前几个章节的内容,就会发现,职场中没有人会完全抵触对自己有帮助的批评,


但是给出批评的方式,则会影响他对于批评内容的情绪反应和接受程度。


对比前面的正面反馈,我们很容易就把负面反馈得出了结论,就是负面反馈一定要当面,但不能当众进行。我们先告诉他为什么,让他知道问题在哪,再告诉他负面的消息,例如带来了什么不好的影响或者后果,会受到怎样的惩罚等等。最后一定要再给他指一条明路,就是如果他以后及时改善,那么将会收到怎样的正面反馈。给出负面反馈,我们要用正面的方式,让人看见希望,不要为了批评而批评。


讲两个负面反馈的小例子。第一个是,有个车间主管,发现了一位员工躲在车间的角落偷偷抽烟,他呢也不说,在第二天晨会的时候,专门给这位员工发了一支烟。结果,这位员工当天就没在车间里抽烟了。大家都知道“抓现行”是特别有效的督促方式,调监控也会显得特别的“用事实说话”。但是这位主管也知道,一旦在车间里抓现行,这位员工搞不好会恼羞成怒。于是他用了这么一个看似拉近关系的递烟的行为,暗示员工“我知道你要抽烟”。这位员工呢,之前偷偷违规心理也有数,被这么一点拨,自然会心存感激,有悔改的意思。这个呢,讲的就是负面反馈的方式非常重要。


还有一个小例子,是部门里有位年轻的员工小李,最近上班时间特别沉迷游戏。时不时就忍不住会在手机上捣鼓一阵子,多少有些影响工作效率,拖延了一些工作进程,影响了团队项目交付的进度。其他同事呢,给他提过意见让他上班时别顾着打游戏,他当场说“我手机是把游戏挂机放在那里的,挂机的,偶尔看一看,我干活照样在干的,又没耽误。”同事倒也无言以对,因为他的确手机放在一边,随时看两眼,其他时间的确对着电脑屏幕在“干活”,只是这明显低于正常的工作进度,让人特别抓狂,因此好多同事对他都很有意见。


这个时候,领导就要找他谈谈了,于是把小李请到了自己办公室。领导说:“小李啊,你之前一直表现不错,大家挺喜欢你的。最近好像你工作状态有点变化嘛。”小李说:“没有啊,我一直都和以前一样,就是发现同事们对我不太友好。”“那为什么对你不太友好呢,具体哪些事情呢?”领导问到。小李说:“他们说我上班打游戏影响工作,我其实没有怎么玩,就把手机放在那里,偶尔看一两眼而已,工作完不成不能都怪在我头上呀”。领导说:“哦,这样啊,小李,你如果有一份材料需要我签字之后才能开展下面的工作,但你进办公室的时候,正巧看见我虽然桌上摊着你的材料,但手上拿着手机打游戏,你会怎么想?”小李想了想说到:“我能理解您是想放松一下……”“所以,你也认为我没有在专注的工作,或者说没有严肃对待你的材料,对不对?”领导打断了小李的话,如此问到。小李显然愣了愣,接着说:“领导,我明白了。”“我也赞同工作之余应该有一些放松,但是小李,你觉得怎么样会比较好,能让别人接纳的呢?”领导又接着问。小李说:“我觉得其实可以忙一阵子工作,再休息一会儿的,这样还能开心高效的投入下一段工作,别人应该也不会讲我了。比如说,我忙45分钟1个小时,再打20分钟半个小时的游戏。”“嗯,听起来特别有张有弛,相信同事们都会乐意看见你的变化的,小伙子,先试试看吧,加油!”


到这里,我们会发现这个领导特别的高明,他没有直接对小李的问题给出负面反馈,而是用一个换位思考的提问,让小李意识到问题所在,从而自己给出改正的方向。领导用肯定的方式给出正向反馈,结束了这场对话。


今儿我们了解了及时反馈,掌握了“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的表达方式。


那么从日常的闪光点入手,及时地给出正面反馈,在短时间内既能激发员工热情和效率,又能改善员工的工作体验,改良人际关系,还不赶紧先从身边人“夸”起来?先学会夸奖别人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