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1. 忽必烈晚年的暴饮暴食是抑郁症的一种表现?
2. 元朝的政治制度“变种的三省”有什么特点?
3. 元朝对汉族人是什么态度呢?元朝真的有“四等人制”和“九儒十丐”这种等级存在吗?元朝歧视汉族人体现在哪些方面?
4. 元朝为什么没有科举?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前面讲到忽必烈晚年暴饮暴食,从心理学上来说,这应该是抑郁症的一种表现。这哥们之所以抑郁了,主要是下面三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征伐日本等五个小国的失败,不是一个两个,五次出征都以失败告终,确实是让人比较郁闷,尤其是骄傲的忽必烈,这一点史书上也有记载。
第二个是他媳妇察必皇后的去世,有句话说得好,少年夫妻老来伴,你别管一个男人年轻的时候床上有多少女人,但一般来说,他心里肯定只有一个可以说知心话的,尤其是老年的时候。察必这个媳妇儿对忽必烈有多重要,用一件事就可以证明,这个女人是他无数个女人里面唯一一个死后进入祖庙陪伴他的女人,那意思就是,老伴儿,和你这辈子话没说够,咱们下辈子接着说。这样的一个女人死了,对将近70岁的忽必烈打击自然是很大的;
第三件事就是朝堂之上的斗争,和由此导致的太子真金之死。这件事比较复杂,牵扯的历史事件也比较多,我们要慢慢说。
一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就是忽必烈确立了一个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我们都知道,隋唐是三省六部制,宋朝是二府三司制,也就是枢密院的西府和中书省的东府掌握大权,三司掌握财权,虽然门下省和尚书省还在,但权力近乎于没有,这个前面我们都说过了。
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之后,琢磨了半天,觉得宋朝这个二府制度挺不错,让中书省管内政,枢密院管军事,自己这个大皇帝居中协调。除此之外,他又加了一个御史台,也就是专门管监察的部门,至于说那两个可有可无的门下省和尚书省,这小子大笔一挥,废掉。
于是,元朝的制度就变成了以中书省、御史台和枢密院为权力中心的一个架构,你可以认为是一个变种的三省。除了上面的机构,前面说过,元朝的中央还有一个开始叫总制院,后来叫宣政院的机构,不过这个机构虽然在职称上,和中书省、御史台和枢密院是一个级别的,都是正国级干部,但它管理的范围很小,专门管理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地区的军政,一般来说,宣政院是不能介入中原地区事务的。
你要是问,尚书省没了,那它下面的兵、刑、工、吏、户、礼这六部是不是也没了呢?那怎么可能,它们只是很简单地被忽必烈移到了中书省下面,该干啥还干啥。
我前面反复强调过,三省六部,每一个朝代,三省都有变化,但六部永远不变,一直到清末,为啥?因为六部才是主要干活的人,上面的三省,那都是产生宰相的部门,是拍板决策的,也是和皇帝老子争权的,这才经常变化。后来的朱元璋朱大皇帝一气之下,废除了宰相制度,自己累得要死,但他也没有把六部废掉,这是后话。
那么机构有了,接下来就是往里面填人头了,哪些人被忽必烈填到了这三大机构呢?你要是说,那肯定全都是蒙古人啊,那你就小看忽必烈了,没错,这三个机构的一把手肯定是蒙古人,他的儿子,太子真金被委任为中书令兼判枢密院事,一个堂弟塔察儿被任命为御史台的御史大夫,三个实权部门,只有两个主要领导,可谓精简,但这三大机构的二、三把手却有很多汉人,刘秉忠为光禄大夫参领中书省事,王文统是平章政事,张文谦是中书省左丞,张雄飞是侍御史,这些家伙可全都是宰相,正国级干部,平日里要参加各种政策的讨论制定,权力极大,所以,忽必烈早期的朝堂上,汉人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相当滴多。
这些孔老二的好学生,儒家出身的汉人,自身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不会理财,因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俺们读书人天天就是读书,小人才天天拨拉算盘子,理财这件事,小时候就没学过。
等到忽必烈四处打仗打没钱了,他环顾一周,这才发现,庙堂之上的高官,无论是之乎者也的汉人,和大碗喝酒的蒙古人,都不会理财,那咋整?他只能去找别人,也就是色目人来给他管理财政。
所谓色目人,就是眼睛不是黑色的,什么蓝眼珠、绿眼珠、棕眼珠,反正不是中亚人,就是欧洲人,这些家伙当时以善于经商,善于理财而闻名,往往蒙古贵族给他们10块钱,到了秋天就变成15块了,深得王公大臣们的喜爱,而且这些家伙几乎就是伴随蒙古帝国的崛起而发家致富的,一直跟着骑兵的马屁股后面,到处替自己和蒙古人做生意,所以也深得蒙古人的信赖。
忽必烈找到了一个出生在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名字叫阿合马的人。他是啥色的眼珠子我们不知道,但这家伙在理财上确实是一把好手,清理户口,推行专卖制度,发行钞票等等招数使了出来,很快就见效了,元朝收入大大增加。
这样一来,有一些大臣出于嫉妒,也有一些大臣出于理念,就开始抱团反对这个阿合马,这里面以汉人为主,而太子真金因为汉人的书读了不少,整天仁义道德,也认为阿合马的一些经济政策不符合儒家传统,于是,也加入了反阿阵营。不过阿合马也不是一个人,他不仅有一些同样五颜六色眼珠的少数民族支持者,还有一些黑眼珠的蒙古人和汉人,也支持他。
于是,朝廷分成两派,成天斗来斗去,把忽必烈烦得要死。1282年的一天,趁着忽必烈不在大都的时候,就有人传达太子真金的命令,让阿合马去见太子,结果是半路上阿合马被人一刀砍死,当然,凶手很快就抓到了,供认说这事儿和太子无关,就是自己所为,只不过假传太子的命令而已,也就是真金并不知道这件事,忽必烈这时候也懒得追究细节,匆匆结案了事。
这事儿埋下了祸根。三年之后,1285年,有一个汉人御史写了一份奏章,说忽必烈年纪大了,应该退位。当时管理奏章上传下达的都事尚文可能是个太子党,看见这个奏章吓了一大跳,他深知忽必烈是个啥样的家伙,一旦这份奏章递上去,那肯定是龙颜大怒,如果老人家认为是太子急于抢班夺权,那太子真金就危险了。于是,尚文就扣住了奏章,准备找机会退回。
死了已经三年的阿合马有一个好基友,名字叫做答即归阿散,你一听名字就知道这家伙眼珠子肯定不是黑的。这哥们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有这么一份奏章,马上知道,这是一个替阿合马报仇的好机会,于是通过各种办法,让忽必烈也知道了,这一下就麻烦了。
不出尚文所料,忽必烈气得发疯,俺还没死呢,你们就想换人了?虽然最后他也没有因为这件事处罚太子真金,可是他那个宝贝儿子胆子却是实在太小,吓出了一场大病,在1286年1月份,先他老爹一步,去向成吉思汗报道了。这一年,他43岁,而忽必烈已经71岁了,可谓是老年丧子,更何况,忽必烈还对这个儿子寄托了很大希望,所以在太子死后,他可以说是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再加上前面说的一连串事情,自此就开始暴饮暴食,胡吃海喝起来,就这样,把身体搞完犊子了。
我们说太子真金的死,实际上对元朝甚至中国历史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如果真金顺利接位,元朝的汉化脚步一定会加快,最后不说达到清朝的地步,至少,可以缓解很多社会矛盾,那样一来,也许朱元璋一辈子就只能当和尚了。
二
言归正传,刚刚我们说忽必烈任用了很多汉人高官,但前面我们又说元朝把汉族人分别称呼为汉人和南人,那么,元朝对汉族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态度呢?要想解释这个问题,必须要先讨论两个流行的说法,那就是四等人制和九儒十丐。
先说四等人制,说的是忽必烈的元朝把下面的子民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自己;第二等是中亚人,也就是刚才说的,眼珠子五颜六色的色目人,因为他们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的缘故,所以有时候也称回回。顺便说一句,回回这个词应该是和唐朝的回纥有关,但具体咋产生的,已经不知道了,大多数时候,泛指信仰伊斯兰的人;第三等人是汉人,就是淮河以北的中国人;第四等人是南人,前面说过,淮河以南的南宋人。
在真正的历史上,这个四等人的说法,你找遍明朝人写的《元史》和元朝的各种法律法规,也找不到一个出处。有名的《元典章》是专门描述元朝的各种规章制度的,用后人的话说,“此书于当年法令,分门胪载,采掇颇详”,但在它那里面,也没写帝国的人要分成四等。
那么,最早这个“四等人制”是谁说的呢?考察一番,发现是清朝的一个叫屠寄的学者,而且还是一个清末民初的人,死的时候是1921年了,中国共产党都成立了。他在他写的一本书叫做《蒙兀儿史记》里,首先说了元朝的时候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个等级,汉族人排在最后面,老惨了,受尽了蒙古人和色目人的欺负。
那没凭没据的,他为啥要这么说呢?我想了半天,明白过来了,这哥们其实是对当时民族处境感到忧虑。我们先来看一下十九世纪末对于中国,是一个什么时代,那是一个中国人在自己土地上可能连狗都不如的年代,任何一个外国人来了,都可以欺负你一下子,而且你还没脾气,因为大多数列强都和中国有一个把“领事裁判权”扩大到所有外国人的条约,也就是这个裁判权本来是只能赋予外交人员,他们犯了法,不受当地法律约束,可是因为清政府的无能,当时几乎所有国家,都给中国立下了一个规矩,就是俺们国家所有人,在你中国土地上杀了你中国人,你都不能管,只能俺们自己去抓凶手,审判凶手,当然,俺们要是忙,没功夫去抓的话,你们就乖乖等着。
在这样的情况下,屠寄这样写可以说是告诫大家,一旦亡了国,老惨了。所以,此人有煽动大家革命的嫌疑,也许就是这种心理,后来钱穆的《国史大纲》,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还有台湾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全都采用了屠寄的这个说法,这些史学大家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元朝把人分四等”就变成了一个史学界的共识,一直流传到今天,换句话说,一口大黑锅结结实实地扣在了忽必烈的脑袋上。
我们说判断这件事是否是真的,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看一下后来打跑了元朝的朱元璋这个大造反派是咋说的,《元史》《明太祖实录》以及朱大皇帝的造反口号、纲领,都没有提及这个“四等人制”。就这一条,我们基本就可以下一个结论了,所谓四等人制,在元朝是不存在的,至少,在制度上,是绝对不存在的。
三
除了这个四等人制,还有另一个关于元朝不靠谱的说法,今天我们都知道,知识分子有一个称号,叫臭老九。那它为啥叫老九,不叫臭老八,臭老七呢?你要是问出这个问题,那肯定有人告诉你,在元朝吧,按照职业把人分为十个等级,分别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也就是读书人的地位比妓女还要低,只比乞丐高一点点,排在第九位,所以后来才说读书人是老九,如果读书把自己读得酸了吧唧,臭烘烘的,那自然就是臭老九了。
很遗憾,这又是一盆泼在元朝人身上的脏水。最早提出“九儒十丐”这种说法的是宋末元初的谢枋得,此人号叠山。在他的《叠山集》里,他说读书人地位低下,排行老九这事儿,是“滑稽之雄”说过的,所谓滑稽,原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酒器,也就是宴会的时候用的,后来引申为幽默有趣的人。这里的滑稽之雄就是小丑一类的演员,那么,人家谢枋得的意思就很清楚了,这事儿是戏子或者说演员调侃读书人的,俺老谢曾经在戏园子里听到了,觉得挺有意思,特纪录在俺的笔记里。
后来以讹传讹,读书人是臭老九这件事,变成了元政府的另一个罪状,换句话说,另一口大黑锅又一次扣到了元朝统治者的脑袋上。一句话,谢枋得老先生记录小丑演员的一句玩笑话,祸害了读书人和元朝两个倒霉蛋。
实际上,元朝读书人的地位那是相当地高。儒生们有自己单独的户口,叫做“儒户”。南宋灭亡之前,北方的“儒户”一共是三千八百九十户。等到元朝彻底占领江南之后,蒙古人这群大老粗看见江南的汉人,觉得一个比一个有学问,全都是文化人,所以“儒户”数量暴增,一口气突破了十万户。
你要是把元朝的儒户和其他人比一下,那这些家伙简直就是特权阶层:每户只要有一名子弟读书,就可以身份世袭。读书那孩子每天享受两餐供应,家里享受免税特权,除了缴纳基本地税之外,没有其他赋税,不需要承担任何差役。那些家产丰厚的“书香门第”,趁机一代代兼并土地,钻足了空子,所以哪怕元末天下大乱,各方饿殍遍野,江南有着“儒户”身份的文人们,依然是日日高歌,天天酒会。
那为啥元朝的儒生还叫苦连天,写书大骂呢?原因只有一个,科举考试没有了,当不了官!那么,科举咋没了呢?这还真不能怪蒙古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人,人家当年是举行过科举考试的。我们说当年窝阔台打掉了金国,统一中国北方的时候,他手下有一个金国投降过来的大臣,叫做耶律楚材的。此人叫楚材,也绝对是一个人才,无论是成吉思汗还是窝阔台,都很重视他,他是那时候蒙古帝国首席宰相,中书令。
1238年,耶律楚材给窝阔台上书,说咱们治理汉族人的地方,必须搞科举,这套玩意既能避免汉人造反,也能给帝国输送人才。窝阔台说你说搞,那就搞,于是,就有了所谓的“戊戌选试”,通过科举考试,一次性选拔了4000名儒学人才,史书里记载,“由是,文治兴焉”,效果不错。
几年之后,耶律楚材就死了,他一蹬腿,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科举就暂停了,没有再搞过,一直到了忽必烈创建了元朝,1284年,也就是宋朝灭亡了的五年之后,大家才突然又想起来,中原王朝有科举这回事,可是忽必烈和他手下的大臣们讨论了一番之后,认为选拔人才是应该的,但科举搞不搞无所谓,意思就是可以搞,也可以不搞。
这些家伙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原因就是两个,第一个就是对南宋灭亡的原因,很多人都归结为,儒生害国。比如前面提到的谢枋得,他为了不投降元朝,宁可绝食而死,因为这是儒家成仁取义的途径,可是他对于科举考试是极度厌恶的,这哥们最后说,“以学术误天下者,皆科举程文之士也”,这里的程文之士,说的就是平时喝酒吹牛夸夸其谈,文章写得贼漂亮,但一旦有事,连个马桶都修不好,屁用也没有的儒生。忽必烈也说过“汉人惟务课赋吟诗,将何用焉”,这些写诗的家伙我用来能干啥呢?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之下,科举自然是可有可无;
第二个原因就是当时元朝兴起了一股由吏进官的风气。我们知道科举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给国家选拔当官的人才,自从有了这玩意之后,想当官,必须要参加科举。你在县衙门里勤勤恳恳地干了二十年的捕头,那也是吏,而不是官,没有科举这个学历,你永远不可能从一个吏升到官老爷。但在元朝初年,蒙古这群大老粗,只要看见你有本事,能干事,那就可以提拔你,有很多人就此可以直接从吏升到官,换句话说,一个捕头也不需要学历了,说不定某一天就成了县长,这样一来,科举的作用是直线缩水。
就因为上面两个原因,从公元1238年开始,一直到1313年的元仁宗时代,75年里,孔老二的学生们就没地方考试去,政府也没说取消科举,但总是说,俺们要开会,再和有关部门研究研究,反正就是拖了下来。
不考试就做不了官,虽然儒户们的小日子很舒服,但是中国知识分子们总是有一种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当不上官,说话的时候没人在旁边捧臭脚,那就是相当滴郁闷,所以,虽然他们有钱有闲,天天吃喝玩乐,但想让他们给元朝说好话,也挺难的,谁让你们不让我当官呢!
四
也就是因为知识分子当不上官,让元朝诞生了一种新的文艺形式,就是后来相当著名的“元曲”,这东西又叫元杂剧,所谓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既然可以和唐诗那么高大上的东西并列,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
简单地说,这东西就是把宋词和民间流行的小调糅合在一起,用一个大概的格律,讲一个故事,然后让人在台上给大家唱出来,等于是现代戏曲的祖先。
知识分子们进不了考场,一肚子的才华,正好来写这玩意。我们只要看一下所谓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仁甫、马致远和郑光祖,全都是元朝初年的才子,就明白了,那时候没了科举,他们确实很憋屈。
多说一句,除了元曲四大家,还有元曲四大剧,分别是《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和《赵氏孤儿》。其中《赵氏孤儿》最牛掰,被翻译成很多国家的文字,扬名海外;中国老百姓对窦娥最熟悉,只要自己受欺负了,都要和窦娥比一比,顺便看看六月天是不是下雪;文人们最推崇的却是四大家之一马致远的一首小令,叫做《天净沙》,全词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还是那句话,不让我去考试,实在很郁闷。
五
言归正传,我们说上面否定了九儒十丐和四等人制这两种说法,那是不是说元朝统治者对汉族人就亲如一家,大家完全平等呢?当然也不是,蒙古人还是在很多方面把他们和汉族人分割开来,这方面大概的表现有三个:
第一个就是当官,《明实录》里记载,朱元璋造反成功之后,就说过“元时任官但贵本族,轻中国之士,南人至不得入风宪”,所谓风宪就是监察官员。朱大皇帝这是抱怨,元朝人掌权的时候,汉族人当不上御史这类的官员,其实,何止御史,很多官职,都和汉族人无关,比如说怯薛军,也就是蒙古皇室的近卫军,专门保护中央安全的,一般来说,就禁止汉族人加入;再比如说元朝在很多地方,经常都设置有达鲁花赤的官职,这就是蒙古语“掌印者”的意思,这个官职是干啥的?一句话,最高领导。我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县,没有设置这个达鲁花赤,那县长最大,可是如果有一天,一个家伙拿着达鲁花赤的委任状走进了县衙门,那县长大人马上就得起身,跪在一边听候吩咐。这个职位,元朝有明确规定,必须由蒙古人担任,如果蒙古人不够了,或者被委任的蒙古人死活不去上任,那就找一个色目人担任,反正不能由汉族人或者其他黑眼珠的少数民族担任。
第二个歧视汉人的地方就是和蒙古人比起来,汉族人的命更便宜一些,换句话说,刑罚上,对蒙古人要宽松很多,比如蒙古人杀了一个汉族人,一般就是打57下大板子,然后让他掏丧葬费了事,最多就是流放;但汉族人杀了蒙古人,那就麻烦了,砍头罚钱都是小事,严重的时候要灭族,也就是全家遭殃;
最后一个就是严禁汉族人持有武器,倒不至于买一把菜刀都要问你祖宗八代的地步,但是像弓箭这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是不允许拥有的。
不过,我们必须说一句,虽然上面三点是元朝明文规定的,对汉族人的禁令,但是实际施行的时候,执行的并不太认真。比如说1281年,有一个叫做魏初的汉人,去扬州担任行御史台的官职,干了几天之后,觉得没意思,思念在元大都,也就是北京的朋友,写了一首诗,其中就有两句是:“高树围前射箭时,小书楼上共题诗。”那么,一个汉族人,没事就和朋友射箭玩,还当上了御史台,这让元朝领导们上面的禁令情何以堪?所以,我们说元朝种族歧视那是肯定有的,但应该不是像后来人所传说的那样,汉人猪狗不如。
无论如何吧,公元1294年2月18日,元世祖忽必烈在北京,也就是当时的大都皇宫紫檀殿去世,享寿七十九岁,在位三十五年,那么,谁接了他的班儿,元朝又干了哪些事情,我们下集再聊。
严谨而不失趣!广博而不攀扯!
给忽必烈平反 耳目一新
有卖书的吗,讲的真好!求购!!
三丫家的丫 回复 @小土石头: 今年出书,
这么有名的词,原来叫做《天净沙》
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老师说的元曲就是杂剧,不敢苟同。
简明易懂,言语风趣,令人欲罢不能!出书了请通知
支持支持支持!!!
二沙发🛋️
三丫家的丫 回复 @烟斗A10: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四等人事实上肯定存在,这是常识
骆驼6791 回复 @听友267205496: 这只是一个社会演变,并不是一个明确的制度,也没有明文规定,我理解作者是这个意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