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真相 | 135. 延祐复科举

中国历史真相 | 135. 延祐复科举

00:00
26:08

本期内容:

1. 马可波罗真的来过中国吗?

2. 元恢复科举考试,规定只考宋朝理学版的《四书》《五经》,这对中国有何影响?

3. 元科举制的详情,秀才、举人、进士等分别经过怎样的考试?“连中三元”指什么?

4. 元仁宗的“延祐经理”和元英宗的“至治改革”是怎样失败的?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我们说如果大家想找一个时间点,标明欧洲是什么时候开始认识中国的,那大多数史学家很可能会说,这个时间点就是《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发表的那一刻,时间应该是公元1300年前后,作者可以说是马可波罗,但也可以说是另有其人,因为故事是这个老马的故事,也是他口述的,但写下来这本书的却不是他本人。

                                 一


马可波罗应该是威尼斯人,具体的出生地点和出生时期一概不详,根据他游记上的时间推算,他应该是生于1254年,在1275年,21岁的时候和他爹,还有他叔叔到了中国,后来在1291年,忽必烈让他护送自己的宝贝女儿阔阔真去伊尔汗国成婚,说你正好顺便回你那个威尼斯的家看看。


就因为这趟差事,1295年,马可波罗就回到了威尼斯,1298年,威尼斯和那个诞生了哥伦布的热那亚打了一仗,结果我们的这位大菠萝先生被人抓住,扔进了监狱。在监狱里,他讲的那些东方的故事,吸引了同一个牢房的意大利人鲁斯蒂谦,这个老鲁听完故事,就说波罗啊,咱得把这个故事写下来,讲给所有人听啊,那咱俩可就发大财了,必须滴。就这样,鲁斯蒂谦执笔,写下了《马可波罗游记》,所以,我们说这本游记的真正作者也许要算是鲁斯蒂谦鲁先生。


首先必须澄清一点,这本书可不仅仅是写中国的,它记述了中东、中亚、中国、日本、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以及非洲东海岸,一共分四卷,其中两卷是有关中国和忽必烈的。


其次,关于马可波罗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到过中国,现在也有很大的争议,为啥?原因有四点,第一,他在书里吹得天花乱坠,一顿瞎白话,说他是多么多么受忽必烈他老人家的喜爱,当过多大的官,得到过多大的赏赐,弄得我们现在禁不住都怀疑忽必烈当时的性取向了,可是中国的史书,包括正经的《元史》和无数个不正经的杂七杂八史书,居然没有一本书提到过这个马可波罗,就好像从来没有这个人一样,这件事很不寻常。


第二,《马可波罗游记》里有很多不合理或者错误的地方,而且也没提到中国当时广泛使用的筷子,和妇女同志们的三寸金莲,一个西方人,如果对这两点都不感到惊奇,那最大的可能性只有两个,他没见过这两样东西,或者他就不是西方人;


第三,马可波罗他们家一样中国的东西也没有,这事也确实奇怪,人家美国总统小罗斯福的娘曾经领着小罗斯福在中国住过,他家里就有很多中国的玩意,包括一个中国的大铜锣,每次吃饭前,都要敲锣,招呼一家人吃饭。马可波罗去了一趟中国,大元朝皇帝忽必烈还赏赐他那么多东西,结果是他威尼斯的家里一样中国东西也没有,这就很难让人们不用怀疑的目光看着他,把他归到赵本山那一类的大忽悠里;


说完了上面三点,你要是点头称是,说这个大菠萝肯定从来没到过中国,那你就要先耐心地听我说完第四点了,那就是他的游记实在是太详细了,很多当时西方人根本不可能知道的事情,他都有写,比如说中国的货币,食盐生产与税收体制这些玩意,他说的比普通中国人还要详细,还要准确,这要不是亲身经历,那绝对是说不出来的。

还有就是杭州,他不仅描述了西湖是如何漂亮,小岛上面的亭台楼榭是如何地精巧,还写了杭州有多少座桥,有多少广场,人们是如何进行交易的,甚至还有下水道系统是多么地先进等等。问题是,所有这些,都确实和当时的情况相符,除了说这小子真的在杭州住过,你就没其他办法解释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导致马可波罗到底来没来过中国,成了一个争议到今天的话题。


这事儿要是让我说,马可波罗来没来过我们中国,其实并不重要,因为这丝毫不妨碍欧洲马上就掀起了一股中国热,而且这股热度持续了几百年,后来很多欧洲的精英们,就像现在中国精英崇拜美国那样崇拜中国,甚至更狂热。哥伦布因为《马可波罗游记》的刺激,满怀理想地想去寻找中国,这才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而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把孔夫子的画像挂在卧室,早晚都要拜一拜,同时还给乾隆皇帝写了很多歌功颂德的诗篇,不远万里地让邮差寄过去。说这本游记给世界带来天翻地覆的影响,确实不为过。

                            二


言归正传,让我们回到元朝,篡位成功的元武宗对于发展经济的热爱,也体现在他设立尚书省上。前面我们说过,忽必烈大手一挥,废掉了尚书省,实际上,他老人家后来也曾短暂地恢复过尚书省,但不是管理六部,而是管理帝国的经济。元武宗为了发展经济,也仿效他曾祖忽必烈的做法,重新设立尚书省,而且权力还相当滴大。《元史》上记载这哥们的尚书省是“总治百司庶务”,也就是啥都管的意思。可惜的是,这也是尚书省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亮相,公元1311年1月27日,因为淫乐酗酒过度,元武宗海山病逝在大都北京,享年三十岁。即位的元仁宗一上台,就废掉了尚书省。从此之后,这个曾经总领六部,威风八面的尚书省再也没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


新的大元皇帝元仁宗既不是元武宗的儿子,也不是他孙子,而是他弟弟,叫做爱育黎拔力八达。我们说到现在为止,虽然我们叨咕的都是蒙古名字,但是长短和汉人名字还差不多,只有这个元仁宗,让我很是头疼,他的名字实在太长,我们只能截断一些,把爱育黎拔力八达前后各取一个字,叫他爱达。


元仁宗爱达虽然不是武宗的儿子,但是人家这个皇位并不是阴谋诡计弄来的,而是堂堂正正得来的。为啥?因为在他哥元武宗上台的过程中,他出了很大的力气,想当年元武宗海山率领军队从大西北往回赶的时候,就是这个爱达在大都里上蹿下跳地给他哥忽悠,并且先发动政变,才把他哥哥海山变成了元武宗的。


所以,论功行赏,元武宗上台之后就立这个爱达为皇太弟,指明了兄终弟即,我死之后,你就是大元的新皇帝。


元仁宗应该算是元朝皇帝里,最重视儒家的一个,他哥哥元武宗虽然也把孔子从“至圣文宣王”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看起来好像对儒家特别尊重,实际上,孔夫子在元武宗心里还真排不上第一,顶多也就是个老二的位置。元武宗最喜欢的是西藏的喇嘛们,他甚至一度规定,骂藏传佛教大和尚的,剪掉舌头,你要是敢动手打这些大喇嘛们,那就要砍去胳膊,只不过在他这个弟弟爱达的劝说下,才没有实行。


元仁宗爱达对儒家的喜爱,那是真的,《元史》上说他“天性慈孝,聪明恭俭,通达儒术”,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此人走上领导岗位之后,做了一件影响后世深远的工作,公元1313年12月6日,这哥们下诏,重开科举考试,相当于我们上个世纪的恢复高考。由于1313年的年号是延祐,所以史学家把这件事称为“延祐复科”。


元仁宗在诏书里瞎白话,说元朝历代皇帝都是“崇学校为育材之地,议科举为取士之方”,所以我爱达才遵从祖宗遗愿,想用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这当然纯粹就是扯淡,他的那些祖宗们但凡有一点儿敬重科举的心思,元朝也不会中断科举达80几年了,恢复高考这事儿纯属是元仁宗这小子自己对汉学,或者说孔夫子这套学术的敬仰和喜爱,再加上他周围的汉人大臣,比如说大书法家赵孟頫等人的影响。


这位赵孟頫在中国书画历史上,也是一位响当当的名人,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这个了解书法的人都知道。更难能可贵的是,此人品行极为端正,虽然在元朝做官,还是一品大官,但从来不阿谀奉承皇帝,也不贪污受贿,与其他官僚同流合污,可以说是元朝官场上的一股清流。


赵孟頫的老婆在历史上也很有名,叫做管道升,也是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两口子估计没事的时候,就在家里切磋一下书画的水平。管道升后来被元朝封为魏国夫人,算是名副其实的诰命夫人,地位并不低。据说赵孟頫一辈子也没纳妾,就是因为管夫人在自己年纪大了,老赵准备纳妾的时候,写了一首词给他,名字叫做《我侬词》,开头就是“你侬我侬,忒煞情多”,结尾是“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赵孟頫看了之后,被感动了,就再也没提出要纳妾,所以,老赵家的八个孩子,三子五女,都是这位管夫人所生。


在赵孟頫等大臣的忽悠之下,元仁宗恢复了高考,我们说这件事对后世影响大,还不仅仅是因为高考曾经被中断了80几年,另一个更为主要的原因是,元仁宗规定,所有参加科举考试的,必须以宋朝那个朱熹编写的《四书》为官方制定的教科书。如果是汉人和南人考生,还要熟读朱熹注释的《五经》,不过蒙古人和色目人就不用读这个《五经》,毕竟《四书》才5万字,《五经》有30多万字,让蒙古人和色目人这些外国人读《五经》,估计一个也考不上。


上面这个规定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以前分门别类,有很多科目的科举考试,现在规定死了,只考《四书》和《五经》,而且必须是宋朝理学版的,最差劲的是,后来的明清两朝完全继承了元仁宗的这个规定,这就导致了元明清三朝,几百年中国的科举考试完全被禁锢在理学的这个范畴之内了,对中国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三


不仅是考试内容被元仁宗定死了,就连高考的形式,也被他老人家确定,后来明清两代,基本上没有任何修改,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科举的具体流程。


元仁宗规定,科举每三年举办一次,每次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乡试就是在地方举行的考试。一般来说,是在8月份秋收之后进行,你可以理解为科举的第一级考试,凡是考中了的,上榜了的,都称为举人,也就是范进中举那个举,你要是特别有本事,一不留神,考了一个第一,那还有另一个称呼,叫做解元。


所有上榜成了举人的,都有资格去大都北京参加下一级的考试,而且是政府派车派船接送,这就叫“公车”。这第二级的科举考试称为会试,是在乡试之后的第二年春天举行,考第一的被称为会元。


所有在会试被录取的,都可以去参加第三级的科举考试,那就是殿试,由皇帝亲自来考。一般来说,皇帝老子都比较宽容,殿试不存在考中考不中的说法,也就是你如果通过了第二级的会试,那么殿试只决定你的级别问题。殿试会产生三个级别,第三等叫做同进士出身,第二等的叫做进士出身,而第一等只有三个人,按照名次,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


我们现在民间经常说“连中三元”,这个词说的就是在连续的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中,接连考中了第一,从解元,会元一路到状元,都被您一个人揽入了怀抱。这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除了真才实学,还要有运气,因为皇帝老子御笔钦点状元的时候,他所考虑的事情,有时候是相当地无厘头。前面说过的那个文天祥,有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名字取得好,才被宋理宗选定做了状元郎。后来明朝的王敬止,文笔已经是第一了,可是殿试的时候,在人群中,被皇帝老子多看了一眼,因为长得太丑,而失去了状元资格,这事儿回去对着老妈都哭不出来,因为老人家可能比你还伤心呢。


在中国的一千多年科举历史上,乡试、会试和殿试都得过第一的,一共有14位,可是你要是说在不间断地连续夺得三场考试第一的,也就是真正的连中三元者,只有三位,我保证他们的名字你都没听说过,那就是宋朝的宋庠、冯京,和清朝的钱棨。


其中这个钱棨绝对是中国科举考试上的一个传奇性人物,首先我们要说一下,此人家学渊源,是五代十国时期,那个南越王钱俶的后代,我们讲赵匡胤的时候就说了,人家老钱家那时候贼聪明,主动投降,荣华富贵享受着,还把自己的姓氏弄到了百家姓第二的位置,仅次于赵家。说钱棨是中国考试历史上的一个奇才的原因是,他不仅仅是连中三元,实际上,他是连中六元。


那这是咋回事呢?我们说元仁宗搞出来的这个乡试、会试和殿试被明清两代完全继承之后,很快地,明朝就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每年参加乡试的人实在是忒多了,考不过来,什么阿猫阿狗大字不识一个的,都来应试,那咋办?只能在考试前进行筛选,一句话,参加科举的第一级乡试也需要资格认证了,这个资格就是你必须先获得一个称号,这个称号叫做“秀才”。


我们说汉武帝的时候,就有秀才这个称呼,可是那时候就是指人才,或者是当时科举的一个科目,而不是一个特定的职称。


可是到了明朝,它就成了参加乡试的必备职称了,那么,要怎么样才能获得秀才这个称呼呢?简单,也是考试,而且也是三场,分别是县试、府试和院试,基本上是年年都有。这三场考试分别由知县、知府和各个行省的学政主持,对应今天的职位,那就是县长、市长和省教育厅厅长,可以说是相当地重视。


三场考试都过了,你就是秀才了,只要你头上顶着这个头衔,你家就可以免除徭役兵役,政府每个月还给生活补贴,你看见县长时也不用下跪了,遇到点儿事,也可以直接找县太爷对话了,万一你犯了点儿事,比如调戏了隔壁的小芳,或者打了谁几耳光,县太爷审问你的时候也不能用刑了,一句话,政治地位相当于现在的人大代表了。当然,最重要的是,你有资格去参加接下来的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科举考试了。


我们现在说回连中六元的钱棨,你可能猜到了,这哥们神奇地在连续的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里,全都是第一,一路高歌猛进,直达状元的位置,这在整个中国一千多年,数以亿万计的考生当中,属于蝎子尾巴,独(毒)一份,只有他自己曾经达到过这个高度,不仅空前,也肯定绝后,因为科举现在已经没了。


不过呢,话说回来,我们今天又有几个人知道这位钱棨钱老先生呢?反而是一些考不上的落榜秀才,要更有名的多,比如说蒲松龄,屡次参加乡试,别说第一名,连榜都上不去,但也不妨碍他写出了《聊斋志异》这样的名著,所以呢,努力学习是对的,但高考也并不是全部。


关于科举,还有很多更复杂的称呼和规定,我们这里就省略了。不过有人可能很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位和古代科举有没有对应关系,这个简单地说,就是没有。你如果一定要看看自己那个学位相当于古代啥水平,可以这样想一下,秀才就相当于我们今天大学毕业;如果中举了,相当于研究生;通过了会试,就相当于博士生;如果成为了进士,那就相当于博士后了。这种对比是简单粗暴,只供你参考,千万不要出去吹牛,说放在过去,俺就是举人,到时候你不要举人没做成,反而被举报,说你文凭造假。

                        四


言归正传,公元1314年,对于谈恋爱的小青年来说,这是一个浪漫的年份数字,可是元仁宗却在这一年和大贵族们开始较劲,这就是被史学家称为“延祐经理”的事件。这里的“经理”就是经营管理的意思,用一句话说,就是他想重新丈量土地。


我们在这个专辑里反复说过,一个社会,只要太平一段时间之后,财富必然流向一些精英阶层,元朝自然也不例外。到元仁宗的时候,全国土地有很多都掌握在大贵族大地主的手里,问题是这些家伙隐瞒自己有土地这件事,明明是地主婆和收租婆,却对外一脸无辜滴说,俺家连盖一个鸡窝的地方都没有。这种事皇帝老子自然是不愿意看到,于是,元仁宗说给我查,查出来给我狠狠地收税。


问题是,元朝的官场,因为多年来都实行提吏为官的政策,也就是当官不考试,只凭上级提拔,任人唯亲,说你行你就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官场良莠不齐,素质极差的官员占了大多数,他们和大地主大贵族勾结起来,照样为这些人少报瞒报土地,而且更恶劣的是,为了应付皇帝,他们还把土地乱加在贫民身上,让他们交更多的税。


这样一来,老百姓就不干了,最终导致1315年江西赣州蔡五九起义,虽然很快就被平定,但是元仁宗迫于形势,不得不停止土地清查,反正也查不出结果来,还费那个劲干啥?“延祐经理”以失败告终。从此之后,元朝皇帝就算是彻底斗不过贵族官僚了,这从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元朝的完犊子。


我们说元仁宗的哥哥元武宗死于酒色过度,他自己也没好到哪里去,只不过去掉了一个色字,最后喝酒把自己喝死了,公元1320年3月1日,元仁宗驾崩在大都,享年36岁。


我们现在回头看一眼,元朝从一开始,老皇帝死了,即位的就不正常,忽必烈之后是他孙子即位,然后是这个孙子的大侄子即位,大侄子死了,又变成弟弟即位,没有一个是儒家正统的父死子继,儿子即位的。到了元仁宗这里,总算是正常了一下,他死之后,他儿子硕德八剌即位,这就是元英宗。


只是这个即位虽然正常了,但如果按照元史上的记载,元仁宗让他儿子接班,实际上是对自己哥哥的背叛,为啥?因为当初他哥哥元武宗海山把皇位交给他的时候,兄弟俩有一个约定,说我死了给你,你死了要把皇位传回给我的儿子,可是元仁宗爱达觉得这个皇椅挺舒服,自己没坐够就翘辫子了,有点不甘心,就让自己儿子接着坐下去,同时,把自己哥哥的儿子和世琜赶到外地去了。


这件事本身已经让朝廷里的蒙古大臣们有点儿不满意了,啥玩意,一个蒙古老爷儿们,咋还能说话不算数呢?等到元英宗硕德八剌真正上台之后,更是让蒙古权臣们不满,因为这位元英宗要进行改革,什么裁减官员,监督不法行为,还要采用新法律限制富人,减轻人民的差役负担等等,史称“至治改革”,这自然是又深深触犯了大贵族们的利益。


1323年9月4日,就在元英宗按照惯例巡行两都的路上,权臣铁木迭儿的干儿子铁失成功地把他和当时支持改革的右丞相拜住刺杀在上都附近,因为那地方叫做南坡,所以,史书上称这场政变为“南坡之变”。一句话,元朝第一个父死子即顺序接班的,而且还颇有行政能力的皇帝元英宗就这样翘了辫子,死时年仅21岁。


其实仔细想想这事,可能就是注定了的,想当年他老爹想搞一个“延祐经理”,只是量量土地,干了一年就干不下去了,他这个硕德八剌还想更深层次地改革,那不就是做梦吗?说实话,元朝到这时候,官员和大地主大贵族之间的勾结已经不是改革能解决的了,需要的是革命。


接下来即位的,是忽必烈的第一个太子真金的孙子,也孙铁木儿,也就是元泰定帝。他被造反派们扶持登基的这一年,已经三十岁了,由此可见,这批蒙古造反派确实没学问,因为只要看过一点儿中国史书的都知道,你要扶植一个傀儡皇帝,那就要找一个年纪小的,最好是抱在怀里吃奶的,可是你整一个三十多岁的大老爷们做皇帝,他自己能没点儿心思吗?只要有点儿智商,谁又会相信一群敢杀皇帝的造反派呢?


果然,也孙铁木儿即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回马一枪,清理了铁失等刺杀元英宗的造反派们,砍了他们的脑瓜蛋子。


除了杀人,元泰定帝还在行省的基础之上,把元朝的天下重新划分了一下,分为18个道,道路的道,比如说湖广道、江南道、辽东道等等,这个后来和行省互相交叉,不仅对明清有影响,而且对于今天每一个省的名字也有影响。


公元1328年8月15日,元泰定帝在上都开平驾崩,这哥们死后两个月内,元帝国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就是元朝首都上都和大都同时出现了一位皇帝,俗话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两个皇帝那肯定是不正常的;第二件大事就是远在3000里外的,今天的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燃灯寺村,有一个老朱家,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在老朱家排行老三,他那个名字叫做朱五四的爹,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朱重八,后来,他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叫朱元璋。这些事我们下集再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甜心醉醉

    吴越王钱镠吗?我一直读的liu二声

  • hwwwyf

    据说哥伦布、麦哲伦和达伽马的船上都有同一本书!

  • 听友117365814

    元朝蒙古大肆屠城的历史没有描写,好像对元朝比对宋朝的赞美还要多

  • leeyll

    134重复,请枫落老师快点更,等不及啦

  • 软芒果

    以前以为朱熹是朱烹

  • 听友123172002

    连中六元

    三丫家的丫 回复 @听友123172002: 牛掰啊

  • 听友282303196

    对元朝重大事件历史人物知道的太少,弥补一下

  • 怪诞Yina

  • 欧亚桥

    马可波罗生在克罗地亚

  • 董大ye

    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