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实战分析3:为什么每天都看账户的人更容易亏损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投资策略实战分析,昨天我们说到了,在1999年,作者已经预感到了网络股泡沫,他说现在市场都疯了,堪比郁金香泡沫,他的文章发表后,就收到了无数多愤怒的邮件,很多人都指责他还是太年轻,总用那些老套的理念来套用市场,这些人坚信,互联网革命已经改变了世界,当然股市也早就被改变了。以前这种估值叫做泡沫,而现在这种估值就没问题,你知道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有多快吗?这些言论日后听起来都傻的可爱,但当时,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
作者之所以能预测网络股崩溃,其实他的策略很简单,就是昨天我们讲过的均值回归,短期内涨的太疯狂,就一定会出问题。也是在这时候,他预测狗股策略即将爆发,也不是因为他开了天眼,而是因为在2000年之前大家都在炒科技股,所以狗股策略这种大市值股票无人问津表现一直很差。但后来果不其然,2000年泡沫破灭之后,风格开始切换,狗股策略在下个十年全面跑赢标普500。不过我们也看到,作者的这些预测,都是以10年为单位的,你让他预测明天股市怎么走,他也跌靠扔鞋。
有个研究表明,大脑受损,情感中心受到破坏的人,更容易在投资中赚取收益,比如扔硬币的游戏,拿1块钱下注,正面损失1块钱, 反面给你两块五,你可以选择玩或者不玩,理性的计算告诉我们,当然应该玩,而且最好是每把都押1块钱,因为这样的数学预期收益是1.25元,但结果发现,大脑没问题的人,平均每次只投了58美分,他们还是受不了损失1块钱的损失厌恶心里,而大脑受损的人,则平均每把投资84美分,赚到的也就更多。情感中心被破坏之后,他们就不怎么感到害怕和恐惧了,会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股市投资也是如此,如果不考虑情感,那么股票的绝佳买点,就应该发生在全市场最恐惧的时刻。比如这本书出版的时候,2008年-2009年。但大部分投资者都是正常人,即便你告诉他肯定赚钱,他也不会听你的。在这个最恐怖的时间段,大部分投资者反而把股票卖了,去买了债券。在最不该卖出的时候离场了。作者在本书里就言之凿凿的说,未来十年股票一定大幅跑赢债券。事实也确实如此。这十年美股的表现极佳。这种事发生在方方面面,比如911之后,大家都不敢坐飞机了,但其实这时候,是安保最严格,也是坐飞机最安全的时刻。数据显示,有2300人,因为不敢坐飞机而改坐汽车旅行,结果因车祸身亡。这个人数是911事件死亡人数的75%。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也是说这种风险厌恶的,对应在投资中的解释就是,他宁可牺牲一定的利益,也希望抓住那个确定性的收益。所以就会有稍微涨点就想卖出的心里。
作者还做了个统计,是你观测账户的时间频率,如果你每天看账户,那么涨跌的可能性基本上是50%,但由于损失厌恶,给你带来的痛苦要明显更多,也就是说每天看账户你会非常痛苦,最后导致无法坚守策略,每周看账户,出现正收益的概率也只有56%,如果每月看是61%,每季度是66%,每年看能达到74%,而情感调整后的痛苦回报,只有每年看一次账户,才是正的0.21,也就是说你只有每年看一次,才有可能舒舒服服的坚守策略。所以老齐才一直劝大家,多看书,少看盘,不操作,看的越多,就越想动,而动的越多,错的也就越多。
说了这么多,最主要就是想表达一点,人类的主观意愿都是不靠谱的,在情绪之下的东西,很容易让我们做出错误的行为,并让投资受损。所以我们必须要找到一种系统性的投资策略,来规避人性中的弱点。不过,有一点要提醒大家,策略也并不是一直有效,更不是一针就好。有的策略只能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间段表现优秀,比如增长率策略,买入增长率最高的前50只股票,在1964年到68年,这五年间年化复合收益达到27.34%,远超同期的标普指数。但是下个五年就麻烦了,整整5年,赔掉了一半,而同期标普基本没跌。如果把数据拉长,买入增长率最高的50只股票,从64年到2009年,其实年化回报只有3.88%,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策略。甚至还不如短债。如果你是个努力学习的倒霉蛋,68年你发现了市场这个规律,果断使用了这个策略,也坚持了下来,那么恐怕后面哭死的心都有了。但如果你是1995年,用到了这个策略,那么他又成为了香饽饽,在95年到99年,这个策略的年化回报高达35%。再往后5年又不灵了,这个策略又赔掉了7成。所以策略这东西,也不是一沉不变的,当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时候,他就不灵了。当所有人都不用的时候,他的机会就来了。
所以要想做好投资,我们得总结一下,你至少得有几套策略,偏向于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然后还得注重数据收集,善于选用逆向策略,并始终坚守纪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需要策略,方法,数据,经验,知识,以及自制力。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具体使用的一些简单策略。比如市值排序,说白了就是规模,比如标普500就是规模市值排序,相当于选择了前17%的股票。年复合增长率基本上是10%左右,跟只投资于大盘股相比,投资全市场指数的风险要更高。波动性更大,有时候收益也会更高。作者还做了一张图,是大盘股和所有股票的收益之差,我们可以看到,二者几乎交替,大盘股表现最好的60年代之后,紧跟着就是70年代的没落,77年开始又有表现,80年代中期又不行了。90年代是全市场表现更好,到了2003年以后,风向又转回到大盘股上。大盘股最大跌幅85%,发生在29年大危机的时候,平均下跌幅度是39%,而所有股票最大跌幅也一样,平均下跌幅度41%。
从10年的长周期来看,标普最低增长率是负的5%,最高是正的21.43%,大盘股和所有股票也大体类似。所以这也就告诉我们,当市场下跌幅度接近40%的时候,再怎么样他也是一个绝佳的投资机会了。而且机会就在于,跟上一波牛市完全不同风格的那些个股上。所以暴跌之后的,风格切换,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所在。
另外作者还发现,标普指数平均下跌16个月,复苏42个月,复苏是下跌的3倍,所以美国股市是典型的牛长熊短,快速熊市之后,往往迎来绝佳的投资机会。
总体上来说,大盘股的表现更可靠,在877个滚动的10年周期里,大盘股组合有655天的表现优于所有股票,占全部时间的75%,但是如果把滚动的周期缩短到5年,那么大盘股的表现优势时间只有37%了。老齐解释一下,如果你的持有时间特别长,以10年为周期计算的话,那么大盘股的表现会优于整体市场,如果相反,你的持有时间很短,只有5年左右,那么最好还是大小盘均配比较好,不一定哪个就表现的更好。
有无数测评显示,小盘股的收益要明显高于大盘股,特别是那些翻10倍的公司,大部分起步的时候都是小盘股。但是你要想通过策略去抓住这些机会,其实是很难的。作者甚至说,不可能实现。因为他们之间很少有共性,随机的成分极大。比如你要加入限定条件,增长率极高,且股价不高,那么会错杀一大堆潜力公司,让整个组合的收益率急剧下降。甚至还有些股票在一开始还是数据缺失的,所以很难制定策略,去抓这些未来的大牛股。而且由于他们很小,所以导致了股票价格极不稳定,难以统一行动。有的股票可能还没涨,有的已经到达了天花板。作者他们也是想了很多办法,最后数据分析发现,1926-2009整个这80年,能够通过策略捕捉到的,投资微型股票的年化回报也只有10.9%,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他们还按照市值做了10个分档,市值最小的10%,确实收益最高,但是市值最大的10%,收益也不错。也能达到年化8.8%。差距其实并不显著。其他市值的股票组合,都介于这二者之间。分布在这2%的空间。
但是因为是80年的复利,所以其实最终结果差距还是很大的,年化8.8%的收益,最后只增长了1100倍,而年10.9%的增长了5550倍。那么在市值策略中,还有哪些规律呢?我们又该如何通过市值策略,来优化我们的投资呢?咱们明天接着讲。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