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1. 青苗法是怎么失败的,郑侠为何成了压倒新法的最后一棵稻草?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
2.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到底有多牛?
话说宋神宗和王安石这哥俩急三火四地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涵盖了教育、军事和经济三大方面,动静弄得贼大,以至于将近1000年过去了,现在提起来王安石变法,大多数人还是会点头说知道,知道,王大改革家可谓是声名显赫。
不过我前面也说了,在当时,反对者巨多,反对的原因我在上一集也列出了四个,那就是文人相轻、南北之争、保守激进之争,还有王安石个人的狂妄自大。不过坦白地讲,宋神宗和王安石在变法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设想到了这些阻力,想好了对策,所以那些反对派,也就是所谓的旧党,被打得稀里哗啦,挨骂的,罢官的,贬职的,一个个搞得灰头土脸,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但其中有一个主动辞职的,这里要说上两句,此人就是司马光。
一
司马光从一开始就不赞同变法,他不否认帝国存在的问题,但他给宋神宗开出的药方是,选择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有规矩的“四有大臣”,国家自然就好了,也就是制度不用变,要在用人上多加筛选。很明显,俺们现在的规章制度并不是王八蛋法律,一条一条都很清晰,也都很合理,那么,只要选出真正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何愁天下不能大治?
司马光这套说法对还是不对,我交给大家去判断,不过为了更有助于大家思考,这里我简单地说一下他和苏轼在青苗法上的具体看法。
青苗法前面简单介绍过,就是政府代替大地主借给老百姓粮食。司马光说,你王安石的这条改革措施,不就是与民争利吗?黄世仁那个家伙是个财主不错,但他也是民,再说了,一个平民土财主借钱给老百姓,都能让杨白劳倾家荡产,喜儿跑到山里当了白毛女,更何况我们下面那群如狼似虎的官吏呢?他们可比黄世仁有权有势的多,这叫“况悬官督责之威乎”。
对此,改革派吕惠卿的回答是,“愿取则与之,不愿不强也”,意思是俺的利息比黄世仁可低多了,并且是自愿原则,老百姓愿意借就借,不愿意借拉倒。这时候,在司马光一边的苏轼开口说道:“虽云不许抑配,而数世之后,暴君污吏,陛下能保之与?”你现在说借不借都是自愿,可是这事儿谁能保证呢?等以后出了一个暴君,或者一些贪赃枉法的官员,他们用这个来盘剥老百姓,谁能禁止?苏大才子当时还是很有一些书生意气的,连暴君这样的词都敢当面对着宋神宗说。
在上面的对话里,除了地主豪绅也是人,与他们争利也是“与民争利”之外,司马光和苏轼还提到了一点,就是无论现有的财主放高利贷,还是改革后的朝廷往出借钱,对于农民来说,后果是不是美好,都取决于这些债主是不是贪得无厌,是不是横征暴敛,只要这些家伙心里想的是如何榨干百姓,那么,无论是按照现在的模式进行下去,还是你王安石的青苗法,都没啥用。
很显然,这些说辞在宋神宗和王安石面前,是没啥用的,他俩也不生气,但对所有这些意见,就是两个字,无视。
不过宋神宗对51岁的司马光,还是比较看重的,准备让他当知枢密院事。我们说从这一点来看,宋神宗还是很有政治智慧的,让一个旧党领袖,改革的反对派当枢密院一把手,来制衡一下新党的改革家们,是一个比较高明和稳妥的办法。我们说如果历史真是这样走下去,也许王安石变法就是另一个样子了,可是我们的司马光老爷子是什么人?人家19岁就中了进士,虽然外表不像王安石那样飞扬跋扈,但内心的骄傲那是一点儿不少,他一看皇帝不听自己的,直接拍拍屁股说,俺家里还有点事儿,你们继续,直接回到了地方。
司马光先是去了西安,一年之后,公元1071年,又到了洛阳,担任了御史台一个闲职,从此十五年不理政事。不过这家伙也没撒谎,他在家确实有事情要干,啥事呢?
二
这事儿还要从宋神宗的老爹宋英宗说起,在英宗时代,司马光就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从三家分晋一直到秦朝灭亡的这段历史,本来开始就是写着玩的,和我现在差不多。不过宋英宗看了之后,觉得这哥们写得实在是太好了,不愧是姓司马的,和老祖宗司马迁都有得一拼,就让司马光继续写,还专门雇佣了很多文人,给他当助手,但可惜的是,没过多长时间,这个宋英宗就死了,写书这件事,也就耽搁下来。
现在司马光就把这件事又提了出来,对神宗说,你爹当年让我写历史,这事儿我没干完,对不起他老人家,现在要回家接着干。神宗一看自己死了的老爹都被司马光抬了出来,也只能同意,于是乎,司马光老爷子在洛阳整整写了15年,这中间的艰辛实在是一言难尽。
据说夏天热的时候,司马光怕流汗滴到手稿上,就让人挖了一个洞,钻到比较凉快的地下去写作。《宋史》上说他“日力不足,继之以夜”,就是白天干不完,晚上接着干,即便是生病了也不休息,别人说老爷子,您身体要紧,他的回答是“死生有命”。终于,在1084年,他完成了一部史学巨作,从公元前403年,一直写到五代后周结束,前后1362年的历史,全书294卷,将近300万字。就算是放在今天,有计算机帮着检索,那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更何况是1000年前,那个查一个历史事实要读十几本书的年代。
写完之后,他把这本书献给了宋神宗,神宗看了之后,是百感交集,说“有鑑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可以命名为《资治通鉴》。“资治”就是帮助治理的意思,“通”就是通史,也是博古通今的意思,“鉴”就是借鉴,书名的整体意思就是读这本书,以古代发生的事情为鉴,帮助治理现在的国家。
116-1 《资治通鉴》手稿
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能和司马迁《史记》并列的史学巨作,是司马光老爷子在洛阳创作和编著的。古往今来,很多学者对《资治通鉴》的评价都非常高,毛泽东主席一生里曾经把这本书读了十七遍,并且每次都写上很多注释,在他去世之前不久,曾经很伤感地说,这是一本好书啊,但恐怕是最后一遍读了,这个阅读和批注的次数加上这句感慨,可以看作是主席对这本书最大的敬意。
三
言归正传,司马光等人在这场被称为新旧党争的斗争中暂时失利,宋神宗和王安石自然是甩开膀子,准备大干一番,那这俩家伙干得怎么样呢?我们先来看一件事,公元1074年3月,也就是新法实施五年之后,一个在首都看大门的小官员郑侠谎称有西北的紧急军情,通过特殊渠道,给宋神宗上了一幅图画和一封信。
图画叫《流民图》,也就是失去了家园,饿得瘦骨嶙峋的饥民漫山遍野的情形。至于说奏章,说的是王安石的新法害得老百姓变成了流民图里所画的模样,而且上天因为新法而震怒,导致了去年到今年一滴雨水也没下。
116-2 流民图(局部)
在这篇奏章的最后,他呼吁朝廷废除新法,而且用的语言是掷地有声:“如陛下行臣之言,十日不雨,即乞斩臣宣德门外,以正欺君之罪。”意思是,春雨贵如油,农业帝国全靠老天爷赏饭吃,现在老天爷生气了,整个春天一滴雨也没有,如果皇帝您废除新法之后,十天之内不下雨,请砍了俺的脑袋当球踢。这在古代中国,叫做死谏,把自己的生命押在了赌桌上。
如此一来,我们就要问一句,郑侠是谁?他为何如此?
比王安石小20多岁的郑侠,可以算是他的一个忘年交,因为对后者的欣赏,在自己掌权之后,王安石提拔郑侠为光州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而且只要是郑侠判的案子,王安石全都不做改判,那是相当地信任,《宋史》里说,“侠感为知己,思欲尽忠”,也就是郑侠一度是王安石的铁杆粉丝。
为什么一个老铁,最后却不惜以死相谏,也要把王安石干趴下呢?简单一句话就是,郑侠是个正直的人。当他在民间看见变法的种种弊端之后,多次上书给王安石,请求重新考虑一些法律的执行,王安石不仅不为所动,还把他打发到首都安庆门去看大门,然后又让人带话给他,你小子要是赞同新法,就回来当官。
一般人到这一步,或者屈服,或者破口大骂,然后绝交,可是郑侠却不卑不亢地回答说,“相君发言持论,无非以官爵为先,所以待士者亦浅矣”,这话的意思是,您用官帽子来诱惑我郑侠,有点儿小看我啊,然后,这哥们就去做了看门的老大爷,但是同时,他却在他管辖的范围之内,尽量避免变法对小商小贩的冲击,既不怨天尤人,也不消极怠工,仍旧尽职尽责,一直到他看见城外因为王安石新法而流离失所的老百姓,而王安石又对他的劝告压根不听的情况下,这才用了非常之法,直接给神宗上书,以命相赌,要求废除新法。
如此这般,我们现在就必须来问一句了,王安石的新法真的是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差吗?而且前面我们解释那个青苗法的时候,不是说这是一个既有利于政府,又有利于人民的法规吗?很不幸,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法规很好没错,可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差也没错。
前面我们说了大家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四个原因,现在就来说第五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改革派王安石们急于要看到变法成果的心理,导致法规执行出了问题,而且是很大的问题。
为什么急于想看到改革成果就出了问题?答案就一句话,欲速而不达。这可以用现在的新冠状病毒来做个比喻,这玩意进入身体之后,人体免疫系统需要一个过程,看清楚这玩意儿长啥样,穿啥颜色的衣服,有没有内裤等等,然后才能发动大规模战役,精准地清除这些病毒,可是要把病毒看清楚就需要时间,在这个程序完成之前,如果免疫系统太着急,一看平时亲密无间的小细胞们死了一大片,就提前发动了总攻,那就只能是不分敌我,一顿瞎忙活,把病毒干死的同时,也把人体健康细胞杀死了,最后大家同归于尽,这叫细胞因子风暴,是新冠状病毒致死的最大原因之一。
王安石这些改革家也和我们的免疫系统一样着急,还拿我们熟悉的青苗法为例,本来是好事,青黄不接时,政府借给贫苦农民粮食,秋天连本带利收回,可是宋神宗和王安石急于看到成果,他们期待的成果是政府库房里的钱财要急速增加;地方官也急于看到成果,他们要看的成果是老百姓踊跃借粮,积极还粮,皇帝和宰相一高兴,升了自己的官;下面负责具体执行的官吏更急于看到成果,那就是借粮的数目越大,他们经手的钱财就越多,油水自然也越厚。
这样一来,针对的可就不仅仅是贫苦老百姓了,在他们的默契之下,几乎所有老百姓都要在春天去政府借粮,而且是越富的老百姓越要借,因为你还得起利息。这就相当于我们的免疫系统,本来只应该针对病毒,也就是穷苦百姓,可是现在管你三七二十一,一棒子扫过去,所有细胞,也就是全体老百姓都倒了霉,吕惠卿上面说的那句“愿取则与之,不愿不强”,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变成了一句空话。也就是对于老百姓来说,事情不但没有变好,反而更坏了,你要知道,人家大地主黄世仁往外借粮的时候,富裕的老百姓是可以不借的,现在却等于是每年硬生生地,让他们多付出二分本来不应该付的利息,而且,后来发展到他们还要为那些贫穷的老百姓担保。至于说贫苦老百姓,本来只需要借一麻袋粮食,可是现在小官吏们嘴一撇,起步价五麻袋,必须借。因为借得多,利息就多,政绩也好看,那最后自然是富裕老百姓破产,贫穷的老百姓家破人亡,可以说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这些情况,王安石和宋神宗是看不到的,或者说他们不想看,他们看见的是,政府的财富迅速而高效地积累起来。
这种通过青苗法朝廷得到的额外财富,也就是老百姓付的利息叫做“青苗钱”,此外还有“免疫钱”“市易钱”等等。据《宋史》记载,王安石和宋神宗通过变法,让宋朝国库从赤字一下子变成了盈余,史书上说:“所收财税,如一归地官以为经费,可以支二十年用”也就是变法若干年,国库的积蓄可供朝廷二十年财政支出,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如果这钱真的是以经济手段做大蛋糕之后得来的,那我们说王安石的改革就是成功的,但很明显,这些钱里的相当一部分,都来自实质上的对老百姓的盘剥,所以,也就难怪有那么多大臣,比如司马光苏轼等强烈反对变法,到郑侠这儿,形成了最后的高潮。
也正是因为郑侠的这幅《流民图》和奏章,让宋神宗意识到了大家反对王安石的第五点理由,而且这哥们也不傻,各种反馈他也早有耳闻,郑侠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神宗这时候对王安石说:“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哥们啊,我担心是不是咱俩干的这事儿有点问题啊。于是乎,神宗暂停了向老百姓收“青苗钱”和“免疫钱”,又罢除了方田法和保甲法,一共颁布了十八条暂缓改革的措施。
《宋史》里记载,老百姓对这个举措的反应是“民间欢叫相贺,越三日,大雨”,这个事儿就很神奇了,老百姓对于暂停新法叫好,我们可以理解,为啥三天之后,真的就下大雨了呢?答案我也不知道,像天人感应这么玄妙的事情我是不敢说的。
到了这一步,王安石在宰相的位置上是呆不下去了,理想归理想,现实毕竟是现实。公元1074年,在变法五年之后,王安石被罢黜了宰相的官职,改任江宁知府,回到老地方去做地方官了,但是不是说新法就完全被废除了呢?那还没有,毕竟宋神宗的库房里堆得满满登登的都是钱,这老小子得到了新法的实惠,哪能那么容易就收手,暂缓改革,王安石罢相,只是安抚老百姓的手段,宋神宗启用吕惠卿接替了王安石,继续主持变法。
我们说吕惠卿这家伙人品有问题,本来他是屁颠屁颠地跟着王安石干的,现在一看王安石倒霉了,就想彻底打倒王安石,让自己成为变法派也就是新党首领。不过,他搞阴谋诡计的水平差了点儿,上蹿下跳几次之后,就被朝廷里依旧想念王安石的大臣们联合干趴下,又把王大人给请了回来。
公元1075年2月,王安石第二次当上了宰相,但这一次,宋神宗对他的支持明显有保留,《宋史》上说“上益厌之”,也就是越来越不喜欢王安石。对于这一点,王安石自己当然也清楚,重新当上宰相的第二年,他主动上书说,自己儿子死了,没心情干活。
就这样,公元1076年10月,王安石又一次辞去了宰相,封为舒国公,从此,基本上就算是退出了政治舞台。
四
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呢?综合前面我们说的,基本上就是十二个字:“变法有理,施法不当,成败参半。”首先变法有理不用说,连大胡子司马光,大才子苏轼这些强烈反对王安石的,都认为北宋神宗时代,必须要变一变了,而且我也认为这些人里面,王安石是最具有改革能力的,其他人批评王安石的时候口吐莲花,吐沫横飞,可是你只要问他们一句,国家没钱,你说咋整?那些孔夫子的好学生马上就会闭嘴,因为他们除了道德文章,别的一概不会。
王安石曾经说过一句话:“盖制商贾者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又恶其衰,衰则货不通。”意思是一个社会既要有私人商人资本家,但也不能任由他们发展,没有这类人,社会就是死水一潭,物流不畅,大家谁也富裕不起来,可是如果让这些家伙完全兴盛起来,变成华尔街那样的大鳄,那么工农业都会受到影响,这就叫做“去本者众”。这个道理即便就是在2021年的今天,那也是振聋发聩的警醒,更别说是在1000年前的宋朝了,可以这么说,对于商业社会的认知,王安石远远高出司马光苏轼等人。
第二个对他变法的总结就是施法不当,前面说过了,其实简略地说,就是葛优的一句话,“步子太大,扯了蛋”,太急了。如果再用一个比喻就是,国家就像一个汽车,国家越大,惯性也越大,如果在行驶当中急打方向盘,小车可能没事,比如说像新加坡这样的国家,但是大货车那百分百完犊子,比如前苏联,那弯儿就拐得太急了。当然,施法不当还包括一个原因,就是王安石他们对人性的考虑实在是欠妥,他以为赞同他改革的都是好人、君子,反对他的都是坏蛋、小人,结果就是他的改革派阵营里大部分都是趋炎附势的小人。
最后说成败参半,失败的一面很简单,就是老百姓的利益受损太大,最后不得不停止一部分新法。成功的部分刚才说了钱财,朝廷收到了大笔的银子。还有一个成功点就是军事上的,由于保甲、将兵和军器法这些的实施,部队强大了很多。
这里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熙河开边。所谓熙河,就是今天甘肃临洮的一条河,熙河开边就是占领了甘肃西北的六个州。这地方本来都是少数民族,既不服大宋王朝,也不理会西夏政权,不过平日里和宋朝的关系还算好,大家做做生意,弄点儿龙门客栈的故事点缀一下,小日子本来很平和,但宋朝政府在王安石的支持下,军事稍微强大了一点儿之后,宋神宗就采用了王韶的建议,准备拿下甘肃西北,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对西夏构成前后夹击的势态,你别忘了,王安石和宋神宗可是一直想着恢复汉唐的江山。
公元1072年,王韶率宋军出击,这一仗打得很顺利,到了公元1075年,拿下了甘肃的六个州,设立了完全由宋朝主持的政府、市贸等机构,形成了对西夏的夹击之态,宋史上说“宋几振矣”,也就是宋朝差一点就振作起来了,不过呢,差一点儿就是差一点儿,最后随着王安石的下台,宋神宗独木难支,大宋王朝的开边行动也就到此为止了。
就在王安石下台之后的第三年,公元1079年,有一个反对变法的保守派成员被调任湖州做知州,按照惯例,这哥们要写一篇文章,谢谢皇帝老子给自己这个官当。很不幸的是,这家伙是一个诗人,写这篇《湖州谢表》的时候难免带了一些感情,里面有这样的句子,叫“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意思就是四十多岁的我又愚蠢又老迈,只能来湖州这破地方当一个小市长了。
谁都能听出来,这话有怨气,改革派的新党战士们在王安石下台之后,改革进行艰难之际,一个个正憋着一肚子气,现在怎么滴?你一个顽固的保守派居然也敢抱怨,于是乎,铺天盖地的指责和诬告顿时砸向了这个知识分子,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随之诞生,在这个案件里,这位妥妥地占据了C位,绝对是主角的诗人,名字叫苏轼,外号苏东坡。我们下集再聊。
传统文化,就该这么讲,就该由理工人士解读。 腐儒们 讲不好国学。
钟祥_yG 回复 @药渣_fo: 非常赞同,理工人士讲得有逻辑,腐儒们靠自己的感情不顾他人
喜欢东北话风格,和对历史的独特视角
之前听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林先生对苏轼所经历的王安石及其变法极力抨击,如同苏洵老爷子一般,发现林先生的评价与历史教科书的评价大相径庭,我们这些非历史专业的人就搞的晕头转向,不知可否,这里听了几遍枫落白衣先生的讲述和分析,宛如拔云见日,清楚明了了。知道了苏轼所经历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一生为何如此动荡波折的部分原因。 对变法的评价也非常中肯,点赞!
我们该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呢?基本上就是十二个字::“变法有理,施法不当,成败参半。”,其他人批评王安石的时候口吐莲花,吐沫横飞,可是你只要问他们一句,国家没钱,你说咋整?那些孔夫子的好学生马上就会闭嘴,因为他们除了道德文章,别的一概不会。
gunshu飘逸 回复 @三丫家的丫: 主要是用人不对,思想超越时代,早期银行的设想者,时代的穿越者
在1084年,司马光完成了一部史学巨作,从公元前403年,一直写到五代后周结束,前后1362年的历史,全书294卷,将近300万字。就算是放在今天,有计算机帮着检索,那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更何况是1000年前,那个查一个历史事实要读十几本书的年代。给老爷子点大大的赞
司马老师说的对。 人是首要因素,制度是必要因素。美国就是典型。 中国更是典型,近代 100 多年,把所有制度 都试了一遍。
来了
传统文化,就该这么讲,就该由理工人士解读。 腐儒们 讲不好国学。
风落先生是不是记错了 资治通鉴300万字 读17遍 就算一天读一万字 也要大概14年 这还是古文 还要写下评论 ?
枫落白衣 回复 @1589023iccg: 第一,这事儿是他自己说的,不存在我是否记错的问题;第二,任何书,读第二遍的时候,肯定比第一遍要快很多,这是我自己的亲身体会;第三,从我自身经验来看,一生读资质17遍,应该是可能的,我上高中和大学的时候,一共七年,仅仅是金庸的15本小说(将近1000万字)就普遍读了3遍以上,有的不止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