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真相 | 115 王安石变法

中国历史真相 | 115 王安石变法

00:00
25:29

本期内容

1. 北宋的冗官、冗兵、冗费是怎么形成的?

2. 宋神宗祭出改革的大旗,他为什么选择了王安石?

3. 王安石变法有哪些内容?

4.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失败?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上集我们说大宋王朝一年到头赚了很多钱,GDP弄得贼高,可是呢,年底一算帐,还欠了一屁股的债,这里面的原因相当简单,就是三个字,花的多。

                      一


至于说为啥开销大,花的多,前人已经做过总结了,主要就是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宋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弄得读书人当官的门路大开,再加上前面讲过的官员临时工制度,国家的官员那是多如牛毛,这叫做冗官;


第二,其次,宋朝当时土地兼并极其严重,大量的农民失去了土地,这虽然造就了城市里的劳动力多了,为手工业发展带来机会,但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城市,城市不可能消化这么多劳力,给社会就带来了很多不安定因素。


大宋朝廷的办法就是把这些人都招进军队养起来,美其名曰“军队多一兵,民间少一盗”,可是这样一来,朝廷的开支就大大地增加,这叫做冗兵;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国家的任何一个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层层加码,费用极其昂贵,就好像今天的加拿大,花几十亿加元修一条10公里的轻轨,还觉得天经地义,咱们宋朝就经历了这种事,后代的人毫不客气地把这种合法的,集体的浪费事件称为冗费。


冗官,冗兵,冗费三者齐下,大宋王朝的老百姓再能赚钱,也禁不住这样的败家玩法,用史学家的话说就是“百年之积,惟存空簿”,以前老祖宗攒下的家底,基本上是挥霍完了,政府库房里面空空如也。志向远大的宋神宗赵顼很快就发现了自己这个国家的真实情况,那咋整?为了实现他的理想,缺钱就要想办法赚钱,军队弱就要建设军队,自然而然地,宋神宗祭出了改革的大旗。


问题是,他不知道咋干,而且他也知道自己一个人也干不了,但是当他和朝里大臣们一个个地谈过话之后,顿时是心凉了半截。宰相韩琦和富弼,还有欧阳修、司马光等人都同意说国家有问题,但是都不赞同他改革,并且他的老娘,宣仁太后也不赞同改革,这一下子赵顼就有点郁闷。也就在这个时候,他想起了一个人,一个不在中央任职,但人人都知道的大臣,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哥不在江湖,江湖上却到处都是哥的传说,这个江湖哥就是王安石。

                                              二


王安石生于1021年江西的抚州,他比司马光小了两岁,和司马光一样的聪明,很多人考了很多年都考不中的科举,在他们手里就像一个玩具,司马光19岁中进士,王安石是21岁。据《宋史》里记载,当时已经功成名就,成为北宋文坛领袖的欧阳修对王安石也是推崇备至,甚至写了一首诗夸奖王安石的才气,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意思是俺老了,但是还能和你比一比才气,但以后谁还有资格和你争先呢?这实际上就是抬举王安石,给后辈铺路的意思。


 

115-1 王安石像(图片来自网络,如不允许使用请告知)


这里顺便说一句,北宋时期的知识分子,对于后辈年轻学子,都有一种惜才爱才的雅量。这种风气可以说起源于宰相词人晏殊,他提携了范仲淹、欧阳修,而欧阳修又关照了王安石、司马光,乃至更后来的苏轼苏辙兄弟,比如说苏轼默默无闻的时候,欧阳修曾经当着很多人的面,认为苏轼将来必定名满天下,原话是,“三十年后,无人再议论老夫”,他还说,“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意思是我应该给苏轼这个小伙子让路了,成语“出人头地”就来自欧阳修的这句话,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欧阳修果然看人很准,苏东坡的大名在后世中国人心里,确实比他欧阳修还要响亮。


言归正传,王安石在考中进士之后,并没有呆在中央,你要是问,是关系不够硬吗?这个还真不是,那时候的王安石人缘还不错,和曾巩、司马光、欧阳修等人都是好友,但这个哥们觉得基层才是锻炼人的好地方,主动申请去地方工作。他也确实牛,无论在哪里工作,都干得是有声有色,可以说每到一地为官,就造福一方百姓,弄得宰相文彦博、翰林学士欧阳修等人都先后向皇帝推荐,说这样的人才那必须要提拔到中央啊,但王安石就是找各种理由拒绝去中央工作,什么奶奶年纪大了需要照顾,还有京城生活费太高,一大家子人不好养活等等。


结果是王安石越拒绝,他的名气就越大,搞到后来满朝文武,包括当时皇帝宋仁宗都想看看这位江湖老王到底长啥模样。


终于,到了公元1058年,这家伙在地方呆够了,来到了中央,担任三司度支通判,相当于国家审计署秘书长,就在这个职位上,王安石给宋仁宗上了一份万言书,后来这个上书在历史上称为《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这是一篇针对大宋王朝当时所有毛病全面开火的战斗檄文,总结为四个字就是全面改革。


我们现在回顾,王安石之所以迟迟不上中央,原因之一可能就是这份万言书,他要把下面的情况摸熟摸透,然后提出全面改革的意见,借以实现他心中的理想。你要是问,他的理想是啥?这个史书上没说,我个人觉得,前面我们介绍过横渠四句,最后一句是“为万世开太平”,很有可能,就是王安石这小子当时的理想。


很可惜,这份万言书并没有得到重视,宋仁宗没搭理他,至于说为啥没搭理他原因也简单,第一是仁宗年纪大了,不想折腾,第二是那时候宋仁宗因为自己没儿子接班有点儿郁闷,不知所措;第三个原因是老范,范仲淹先生十几年前刚搞过一个庆历新政,结果还不如不搞,那事儿给宋仁宗的刺激也很大。


不过虽然宋仁宗没搭理王安石这个改革家,但有一些文人却开始看不惯他老王,这里面以苏轼的老爹苏洵最为激进。


我们说苏洵差不多和欧阳修是同龄人,在江湖上的地位也差不多,两人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别的不会,写点儿文章骂骂人还是轻车熟路的。看不惯王安石的苏洵就写了一篇题目为《辩奸论》的杂文,中心思想就一句话,“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意思就是今儿我老苏头儿就把这话搁这儿了,将来王安石肯定会祸害天下,到时候,你们大家就知道我看得准了!


这位老苏当时是连欧阳修的面子都不给,后者劝他说,看在你儿子苏轼苏辙的份上,少骂几句行不行?苏洵说不行,然后继续到处骂。


那么,为啥苏老爷子对王安石这么大意见?两人有仇?这个真没有,至于说原因,苏洵在文章里有写,叫“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他列举的王安石不近人情之处是:“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意思是王安石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吃着猪狗一样的食品,像一个囚犯一样,却到处大谈诗书礼乐,显摆自己的文章,那必然是沽名钓誉,一个大奸大恶之人。


这件事在《宋史》里也有记载,说王安石第一次到京城时,经常不洗脸,衣服更是穿两三个月都不洗,每天就是看书,工作,或者和人讨论问题。对于这样一个不拘小节的读书模范,很多人都说他有学问,人品好,是一个贤达之人,但苏洵等一小批人却说他是大奸臣。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这件事呢?首先,王安石不修边幅绝对是真的,这个无论在正史,还是野史,完全一致,甚至这哥们后来当了宰相,在朝堂之上慷慨陈词的时候,虱子就在他的胡子里爬来爬去,惹得整个汴梁城当天晚上都在谈论宰相胡子里的虱子长什么模样,但仅仅就因为个人生活习惯不好,不符合爱卫生的人之常情,苏洵就说王安石是一个大奸大恶之人,很明显,这就是偏见,就连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都说老爹做的太过了,苏轼的笔记里有“轼与舍弟皆有‘其甚矣’之谏”,这样来看,苏洵对王安石的态度,并没有对周围人有太大影响,完全是这老头子一个人在骂街而已。


等到宋仁宗死后,在宋英宗当政的四年,王安石以给老娘守丧的名义回到了老家江宁,一直到公元1067年,宋神宗赵顼上台。


事情的发展正如前文我们说的,这位少年天子急于摆脱北宋当时驴粪蛋子表面光的境地,四处找人商量改革。很自然地,改革家王安石的江湖名声他也听说过,眼看着朝里大臣们都不支持他搞改革,神宗就把宝压在了王安石身上。

                          三


从公元1067年开始,宋神宗先是提拔王安石为江宁知府,你不是不愿意到中央吗?在地方上当市委常委兼市长,您看咋样?然后马上又给了他一顶翰林院学士的帽子,接着又是翰林侍讲,这相当于中央党校党组成员了,到了这个地步,宋神宗还是不说让王安石来京城当官,仅仅是下了一道圣旨,说您王老先生要是有时间,可以来京城,咱俩喝点儿小酒,聊聊天。


这样一来,王安石基本认定,新皇帝赵顼很可能是想动真格的。于是乎,王安石借着出差的机会,来到了京城,和宋神宗有了一次谈话。他一本正经地问宋神宗,您想成为什么样的君主?宋神宗说我看唐太宗就不错,谁知道王安石嘴一撇,说道,“陛下当以尧、舜为法,唐太宗所为不尽合法度”,言下之意,唐太宗算个屁,咱要做,就做尧舜之君。


我们前面多次说过,虽然谁也没看过尧舜时代啥模样,但拜孔老二所赐,古代君主的最高理想就是尧舜之君,现在王大人说了,只要用我的办法,您赵顼就能成为尧舜之君,而且他还说,“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陛下,现在这时候,不早也不晚,这就是命,您赵顼命中注定碰见了我,就是尧舜之君了,后人再提起明君,那就是尧、舜、顼仨人儿了。


 

115-2 宋神宗


话说到这份儿上,那还等啥,宋神宗马上决定,就是王安石了。说干就干,公元1069年,王安石被提拔为参知政事,正式进入宰相的行列。同时,成立了制置三司条例司,你听着这个名字可能有点头晕,没关系,只要换一个名字,你马上就明白它是干啥的了,中央改革领导小组,相当于我们以前的中央文革小组,临时设置,但是权力极大,可以跨过中书省等决策机构,直接给下面发布命令。


等到了第二年,宋神宗干脆把王安石的头衔改成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就变成了首席宰相,也就是首相,独揽一切大全。


就这样,一连串的改革措施变成了法律,接连颁布下去。公元1069年,颁布均输法和青苗法;1070年,颁布免役法和保甲法;1071年,颁布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同时改革科举制度;1072年,颁行市易法。一场轰轰烈烈,疾风暴雨一样的改革开始了,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所谓熙宁,就是宋神宗当时的年号,在我看来,熙宁变法更符合历史事实,因为这场变法的主导者应该说是两个,甚至宋神宗这小子比王安石更积极一些。


那么,这场变法涵盖了哪些内容呢?说实话,忒多了,要是按照大的方向说,是三大块,分别是富国,强兵和取士,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经济,军事和教育。


教育方面很简单,一句话,开始素质教育了,没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素质教育,建立太学三舍法,根据平时成绩来决定你是不是优秀,成绩好的,没必要去参加科举这种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考试,直接进入后备干部序列。对于明经科这种已经运行了几百年,专靠死记硬背取胜的科目,王安石大笔一挥给废除了,进士科还保留,但不再考诗词歌赋,只考时事问答。


在军事方面,王安石的理想和宋神宗是一模一样,叫做“恢复汉唐旧境”,也就是国土面积要扩大4倍,可是这事儿必须要大辽、西夏、大理和交趾这四个国家都同意才行,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你要是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那四个家伙咋能同意?所以,王安石出台了保甲法、将兵法等法律,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将国家兵制从募兵制过渡到民兵制,也就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和府兵制差不多,然后完善将帅的选拔制度,改良兵器制造水准,以求打造一支精兵出来。


最后是经济方面,这是王安石改革的基石,用的力气也最多,用他自己的说法是“理天下之财以奉天下”,并且“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意思就是我们只要掌握了天下财富的规律,不用给老百姓加税,我还能弄到钱,那怎么弄?简单,王大人使用了国家机器,对经济进行调控,甚至让政府直接参与到经济活动里去。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成立了很多国企,从士大夫官僚,权贵与豪商巨贾手中抢夺利润。他的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所有这一切,都是围绕这一目的进行的。


比如说青苗法,那时候老百姓家里面的存粮,从春天地里长出青色禾苗算起,一般很难吃到新粮食黄澄澄丰收的时候,这叫做青黄不接,这段日子最难熬,老婆孩子往往饿得哇哇哭,困难的农民们只能到处去借粮,谁有粮?地主家有余粮啊,比如《白毛女》里面黄世仁这样的大地主或者大乡绅,农民一般都去找他们借,可是等秋天粮食下来,你不仅要还本儿,还必须付出很高的利息,还不上的话,喜儿就要去给人家当丫鬟或者小妾。王安石的青苗法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做法就是,他一把推开那个大地主黄世仁,对杨白劳和喜儿说,来,有困难找政府,朝廷借给你,只收二分利。这样一来,获得好处的有两个,一个是政府,另一个就是农民,倒霉的当然也有,就是大地主黄世仁,他赚不到钱,更别说把喜儿收入房中了。

                                    四


自古以来,我们都知道这样的改革很艰难,因为触动了大地主、大豪绅和大资本家们的利益,你动了人家的奶酪,人家自然要和你拼命,可是王安石的改革阻力,还不仅仅来自这些既得利益集团,还有一大批元老重臣,这些人就是上面提过的以司马光为首的,包括韩琦,富弼,程颐程颢兄弟,欧阳修,苏轼苏辙兄弟等众多守旧派知识分子,当然,骂王安石最起劲儿的苏轼他爹苏洵老爷子要是还活着,肯定是最积极的那个。


那你可能会问了,这些家伙难道瞎吗?看不见大宋王朝的各种问题吗?当然不是,实际上,这些人都知道国家有问题,如果笼统地讲,别说韩琦,富弼,欧阳修本身就是参加过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改革派,就算是司马光也设计过服役法的改革,苏辙更是在全国各地考察过很长时间,得出“田间必改”这样的结论。


那他们也想改革,为啥还反对王安石?我不得不说,这件事里面的原因极其复杂,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简略地讲,大致有五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王安石本身的问题,前面说过,这哥们不洗澡,不重视个人卫生已经让苏洵在内的一些人很看不惯了,但更大的问题是,他还狂妄自大,认为除了自己,其他人都不咋地,讽刺欧阳修读书少,原话是“欧公座读书未博尔”;说宰相韩琦是“如此之人在一郡则坏一郡,在朝廷则坏朝廷,留之安用”;等到富弼被贬之后,他还跟着后面讽刺说“尚不足以阻奸”,意思是富弼这样的人应该打翻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至于说司马光,更是“所言尽害政之事,所兴皆害政之人”,在王安石眼里,司马光老爷子对咱大宋王朝,那是一件好事也没做。可以这样说,只要对他王安石提出一点儿批评反对意见的,马上就被他认定为小人、奸臣,小人和奸臣的意见自然不用听,不仅不听,还要和他们斗争,把他们彻底斗倒斗趴下。


我们必须实话实说,王安石这个如同好斗公鸡一样的性格,并不是当上宰相以后脾气见长,他年轻时就这样。想当年他中了进士的时候,宰相词人晏殊还活着,同为江西抚州人的他也比较欣赏王安石这个年轻人,就请王安石来家里喝酒,但是宴席之上,晏殊马上就发现这位小老乡有狂妄好斗的毛病,于是就说,我送你八个字,“能容于物,物亦容矣”,意思就是你不要那么锋芒毕露。可惜,王安石回到自己住的地方,却慨叹一声,“晏公为大臣,而教人以此,何其卑也”,言下之意,你晏殊晏老爷子居然教我宽容那些小人,我很瞧不起你,从此王安石继续我行我素,眼睛朝天,看不起别人。我们说一个人如果狂妄自大,容不了批评,那必定行事偏激,而且更坏的是,注定了他身边大多数都是一些阿谀奉承的小人,比如吕惠卿,再比如蔡京,王安石的境况就是如此,这事儿我们后面还会说到。


第二个他变法被大家反对的原因是文人相轻,本来王安石的文学才华就已经让大家妒忌了,结果在仕途上,他也打了大家的脸,俺们这边小心翼翼地伺候皇帝,按部就班地升迁,结果你王安石一进中央,就获得了皇帝的无比信任,这公平吗?《宋史》里记载了这么一件事,苏轼问当时位高权重的宰相曾公亮,说您老人家为啥不阻止变法,曾公亮的回答是,“上与安石如一人,此乃天也”,意思就是皇上和王安石早就穿一条裤子了,咋阻止?这就是天意啊。对于司马光这些也很骄傲的知识分子,相比于利益,年轻皇帝对王安石的这份信任,对他们的冷淡当然更令他们郁闷。


第三个原因是南人北人之争,我们前面说过,寇准作为北方人,就瞧不起出身南方的晏殊,一般来说,北方官员比较保守,也比较稳重,但南方的官员有活力,有干劲儿,这一点今天的中国也是如此。大宋王朝前些年那个并不太美好的庆历新政,带头人范仲淹就是南方人,现在又出了一个南蛮子,对于这事儿,以司马光、富弼、韩琦为首的北方人有一种天然的警惕。


第四个原因就是保守和激进两种改革观点的争论,在保守派看来,王安石的改革是“变法度”,也就是修改祖宗定下的法度,制定新的规章制度,这是司马光他们不愿意看到的,他们的想法是“觅良臣”,也就是制度能不动就不动,咱们找一些有道德、有学问的大臣来治理国家,一切就都会好的。


为此,他们还创造了一个谣言,说王安石在外面瞎白话,说什么“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这小子没安好心,这三句话的意思是老天爷的警告我不怕,老百姓的指责我不怕,祖宗定下来的规矩更是说不遵守就不遵守。


你要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笃信“受命于天”,皇帝是被叫做天子的,而“天听自我民听”,老天爷又要听老百姓的,再加上祖宗崇拜,年年都要去祖庙烧香,所以,上天,老百姓和祖宗,没有比这三者更大的了,现在保守派说,王安石连这三个最大的boss都不怕,他肯定是疯了,弄得宋神宗都特意把王安石叫进宫来,问他说:“闻有‘三不足’之说否?”王安石立马回答说:“不闻!”这绝对是谣言,俺胆子再大,也不敢和老天爷,老百姓和祖宗叫板啊,坚决不承认。不过,你要是说这三句话不是王安石内心的想法,那肯定也不客观,实际上,他即便就是这么想的,也万万不能承认罢了。


上面这四点虽然是王安石被群起而攻之的原因,但如果只是这四点,王安石和宋神宗这一对黑白双煞绝对可以笑傲江湖,将改革进行到底。


实际上,第五个原因才是最致命的,也正是这个原因,让宋神宗最后摇摆不定,打了退堂鼓,导致这场熙宁变法虎头蛇尾,黯然收场,而王安石也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大的争议,那么,第五点原因是什么?王安石的下场如何?我们下集再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伍56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听友294647672 回复 @伍56: 港珠澳大桥

  • _一剑寒霜_

    宋太宗重文抑武、大开恩科埋下了冗官冗员和积弱的伏笔,真宗时期一国君臣如病狂的崇道封禅浪费钱财开启了积贫的局面。

  • 宗立_hg

    听你的历史才知道王安石和范仲淹都是垃圾 整个宋朝的士大夫集团就没出什么好人

  • 轩316

    王安石,晏殊父子,曾巩都是咱抚州的

  • 听友267205496

    关键是老王和老范性格偏激不屑于世俗人情,没有发扬统一战线,改革太猛。初心是正确的,但方式方法偏离了航道,导致事与愿违。

  • zaze_rm

    王安石大才,可惜了

  • Lynda37

    枫落白衣老师的节目《中国史话》结集出版了!新书将在2024年3月份与大家见面,为答谢听友,首期将推出部分精装签名版,并赠送价值149元的音频节目,请加微信ximajun2018,备注史话,进入枫落白衣历史群了解详情。白衣老师也在群里哦。

    多丫子 回复 @Lynda37: 是的

  • 藤子F不二家

    👍🏻

    0Mag0 回复 @藤子F不二家: 王安石再活一遍估计也是个狂人

  • 有声无疆

    AI文稿错误太多

    枫落白衣 回复 @有声无疆: 原来就有文稿的,可以关掉AI文稿

  • 打个响指换世界

    哎。。。给您滴幽默乐得都没劲儿捏蹄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