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推荐】庄子之穷:贫也,非惫也

【樊登推荐】庄子之穷:贫也,非惫也

00:00
17:03

各位好,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次我们说了庄子生平的一些主要的内容,现在我们来继续介绍一下,庄子这个人的生平特点。


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庄子的生平特点的话,那我觉得最适合的是穷、傲、博和情。这四个字蕴含了什么具体的内容呢?我们一个一个地具体来讲。


从头说起,先来说第一个字穷,庄子这个人是真穷,倒不是装穷。前面我们讲的内容大家还记得,庄子是做漆园吏,小的公务员,到后来也不干了,辞职了,那个时候的知识分子,你不做官那就还有一条路,就是去教学生,像孔子一样,但人家孔子带了多少学生?三千弟子。


其中有大侠客子路,孔子经常游学遇到一些危险,子路徒手可以搏虎,有什么危险,有子路卫护料也无妨。有大富翁子贡,有经济来源。还有两个口才非常的出色的人,一个就是刚才说到的子贡,还有一个就是大家熟悉的宰我,白天睡觉那个,宰予昼寝,予也就是我的意思。


这两个人口才极好 外交能力极高,所以孔子遇到什么问题的时候,有学生冲锋在前,不需要花太多的心思处理这些杂事。


庄子不一样,我们从文章里边,大概只看到过庄子一个学生的名字,估计带的学生也不多,你说带学生收入也不多,这生活就出了问题了,经常穷得靠编草鞋,贴补家用。我刚才有一句话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说庄子是真穷不是装穷,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什么呢?


因为在中国文化中有一个潜规则,大家都认为这人穷,才能够把文章写得更好,把诗写得更好,诗至穷而后工,工整的工,所以很多人为了让别人认为自己这文章,诗写得好,装穷。有的还装凄惨,这个事常见。


庄子不一样,庄子是真穷,我们来看一下《史记》里边关于庄子穷的形象的描述,说有一次庄子去见魏王,也就是魏惠王,庄子衣大布而补之。穿了一个破破烂烂的大衣服,上面打满了补丁,补丁摞补丁,正緳系履而过魏王。大家注意这个緳的写法,也有一个系字的部分,它也属于这个头,就是麻绳。


为什么这时候见魏王要系一下鞋带呢,一个,恐怕这鞋带断了,见魏王系一下。另外一个,既然见王了,把自己的鞋也正一下,都可以说得过去,我还是觉得前面那好,见魏王时候一看鞋带也断了,把鞋带系好。然后见过魏王,魏王上下打量一下庄子,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先生你怎么这么穷,这么潦倒啊。惫,疲惫,潦倒,先生你怎么这么潦倒。


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庄子就说大王啊,我穷是穷,但我不潦倒,不疲惫潦倒,这个里边就做了一个分割,贫是什么?那是外表,如果你精神也潦倒,那就感觉到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了,对庄子而言。


所以庄子就说,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说我们这些知识分子,有道德而不能够去践行,那精神会感觉到潦倒。衣弊履穿,贫也,你看我现在衣服也破,鞋也破。穿的这个鞋也不像样子,这只是穷啊,非惫也,不是潦倒。


我觉得庄子分类分得挺好,普希金讲过一句话,王子即使穿上褴褛的衣衫,也掩盖不住高贵的本色,所以有的时候人的外表,这衣服穿得怎么样,并不代表着人的内心的精神世界。所以庄子把外在的这个形象的贫穷,衣衫褴褛,和内在的精神的贫穷,疲惫潦倒,做了一个很好的分割。


然后庄子就讲,为什么会这样,你不是问我为什么会这个样子,穿的这衣服都这个样子,为什么是这种穷的样子,此所谓非遭时也。我们经常讲一句话,时也命也,所以庄子也讲,现在我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衣服也是破的鞋也是这样破的,我没有遇到好时候,没有遇到好的时代。


下面是庄子讲话的特色,王独不见夫腾猿乎。说大王,你难道没见过那个腾跃的灵巧的猿猴吗?如果它得到了一些高大的树,比如说楠树,比如说梓树,比如说豫树,比如说樟树,这些都是高大的树的代表,如果这猿猴得到了这高大的树,你看它揽蔓其枝而王长其间,它腾高跳跃,挂在那个树的伸展出来的枝丫上,它就像这森林中的王,显得那么样的自信,那么样的灵巧。你弄一些好的,水平最高的弓箭手,比如说后羿,比如说蓬蒙,你也不能够轻视它,你这些人射箭射的水平高,但是你要射这猴子那是非常不容易的,它们有这个好的空间,得到了些大树,你奈何不了它。


现在庄子开始说反面,假如得到的不是这些树呢?得到的是一些什么树呢,柘树、棘树、枳树、枸树,这些东西,大家知道古人太聪明了,古人有时候写一些东西,用一些偏旁让大家感觉到它那种形象,比如说有人写了一首诗,你都不知道他那诗是什么意思,但是只看他这七个字前面都是鱼,你就知道好像那个水里面的鱼,蜂拥而出一样,这也一样,你看这里边的,这四种树其实都是灌木,杂七杂八的灌木,柘树、荆棘树,还有南橘北枳的那个枳树,还有像这个枸树这些东西都长满了,属于灌木丛。


这猿猴水平再高,它到这儿你看它什么样子,危行侧视,小心谨慎的,两边看下别有什么东西刮着自己,振动悼栗,心里边翻动不安,战战兢兢,就是落到这个地方。所以庄子就说,现在,它的这个身体灵巧这些本事,也变得施展不开了,也不柔软了。


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地方不好,处的地方不对,不方便,不灵便,就没有办法施展它的本事了。所以我们经常讲环境决定人,对于自然界来讲,这种情况更明显,你猴子再有本事,现在都让你在灌木丛中你跳一下试试,未足以逞其能也,这就是庄子举的这个类比。


这个类比完了,庄子就讲,现在是一种什么情况呢?今处昏上乱相之间,现在上边这些人,当官这些人,昏乱,做事不明,所以在这个时候,而欲无惫,奚可得邪?因为这个时候,道德就不行了,不能够去践行了,这个时候要让他无惫,不疲惫,不潦倒,哪里能够得到?奚可得邪?


当然从上面的句子来讲,我们觉得这个意思,应该说庄子有两层意思,一个意思就是说,你看现在这种情况,一个有道之人不贫,不可能。第二个,有道之人,感觉到内心的,也会感觉到很焦灼,因为道德不得践行,想要让这个很好地践行那也是得不到的,所以庄子就说此比干之见剖心征也夫,这就像比干当初为了明志,给纣王剖心以表达心迹一样,这不是一样的意思,无可奈何的时候,你用这种方式,也只是表达一下自己的这个志向心意而已,并不能够发挥太大的作用。


意思就说,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而处在这个时代,正是一个处势不便的时代,所以像我庄子这人,虽然有大的本事,也不免落于这种贫,甚至有的时候惫这个状态。当然,作为庄子本身一开始就讲,他还是保持内心的这种精神丰富的世界的,所以他会说,贫也,非惫也。


所以我们说,一,庄子穷这一点没有问题。第二个,庄子在这个穷的基础上,依然能够坚持自己的内心的信念,哪怕是很多人在这个时代,都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精神追求。但庄子依然会保持自己的这样的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这是我们通过一段材料来看庄子穷, 衣大布而补之。


当然 最能够体现庄子这种穷,并且在这种穷的之中还坚持自己理想的,我们来看第二个非常有名的事例,庄子向监河侯贷粮,借粮。庄子家贫,《史记》里边讲的,庄子穷这个事已经定论了,庄子家贫。所以呢他去找最有钱的肥缺,监河侯。


古代治水是一件大事,监河侯,肥缺,贷粟于监河侯。借小米,粗粮,借粗粮。监河侯是谁?反正是管理河道的官,为什么说这句话,大家知道后人把监河侯也列入吝啬鬼之一,就跟葛朗台一样,也列入到吝啬鬼之一,这监河侯就对庄子讲,说这事可商量。


为什么监河侯对庄子这么客气呢?大家知道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不能得罪的,就像庄子这人 他会讲故事,会编段子,你得罪了他给你编个段子,不断地传扬出去,这事不得了。所以监河侯说好,我将要得到这个邑金,这城里边送给我一些报酬,送给我工资,得到这钱,我借给你三百金可乎?监河侯就是推托,说我以后有钱了,我要得到很多钱 然后我再借给你。


庄子忿然作色曰,脸色一下就变了,为什么脸色变了,知道这个人是推托,不想借,不想给,他就开始讲故事,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在中间听到有人叫我,我四处一看,车辙里边有鲋鱼焉,车辙中有鲋鱼焉,鲋鱼就是我们说的鲫鱼,庄子就问它,说这鲫鱼啊鲫鱼,鲋鱼,你过来过来,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子何为者耶?


鱼也说话了,反正庄子文章谁都能说话,鱼也罢,什么也罢都可以。这个鱼就说,我,东海之波臣也,大家注意这个词,波臣,就是水族,我是东海里边的水族。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你能不能弄一斗那么大的水,弄一斗水让我也能活下来,现在我都快渴死了。我庄周怎么讲的?好,诺。用的跟那个监河侯一样,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你等等,我将要去南边,往南走,到了吴越,见了吴越王之后,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把这西江之水全部给你引过来,让你再游回去,你游回到河里海里去。


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我本来应该在水中活,现在我就差这点儿水,你不给我,你还给我许那么远的一个诺,我没有活的地方了,无所处,没有让我再能活下去的水了。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我得到这点水不就有所处,就能活了,你现在来说这么,给我许这么大一个,长远的这样一个希望,你让我画饼充饥,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你干脆到那个卖鱼的地方去找我,我早都成了鱼干了。


你看这个讲得好,庄子的意思我现在都穷成这样了,你却给我许了一个那么远的诺,等你拿个钱来我早都饿死了,而且用的语言都说诺,用到最后的是我早都成了鱼干,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这便是庄子的语言特点,也便是他的生平特点。穷,但是不失下一个特点,傲,我们下期再来仔细研究庄子的这个傲,我是韩鹏杰,下次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宁宁_cr

    对了,你讲的到底是什么好事啊?有点没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