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推荐】期待孩子成功,不如帮孩子获得幸福的品质

【樊登推荐】期待孩子成功,不如帮孩子获得幸福的品质

00:00
19:23

书友,你好,我是李小萌,欢迎来到《给新时代中国父母的养育方案》。在这里我想和你聊聊孩子的养育,也想聊聊养育孩子的你。


上节课,我们讲到了父母对孩子最初的期待,就是希望孩子幸福、快乐。那究竟什么决定了孩子的幸福、快乐呢?


从小就是学霸,顺利考上屈指可数的名校;


有额外的技能,比如英语说得溜、钢琴弹得好,小小年纪拿下国际奖项;


孩子会交际,不怯场,能大大方方的表达自己;


长大了,事业有成、儿女成群……


这些第一时间出现在我们嘴边的事情,能不能给孩子带来幸福和快乐,我不是特别确定,但我确定的是,这些一定可以给我们做父母的带来幸福和快乐。很多时候,在我们养育之路上,我们可能不自觉地用自己的好恶、自己的老经验去评判,虽是无意识,但确实限定了孩子的行为、强行参与了孩子的人生。


很多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都赞成的一个观点是,一个人如果不能成为他自己,那么他的人生,与幸福无缘。可见,孩子是否幸福、快乐,并不一定意味着世俗的成功。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成为自己,并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为一个38 岁才生娃的标准大龄妈妈,我身边同龄人的孩子,基本已经步入社会,


我在这群孩子身上,看到他们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向。大部分按照父母的想法,有的因为实现了父母的计划而阖家欢乐,有的因为没能实现而举家落寞,有的孩子甚至并不清楚自己过的是谁的人生。但也有一些孩子不一样,他们果断抛下父母替他们选定的人生的目标,努力地、甚至略带狼狈地追逐着,只为了走向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闪闪发光的人生。这样的孩子,往往更坚强、更有韧性。


那么这些孩子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呢?


给先大家讲一个我在央视的老同事敬一丹大姐的故事。


敬一丹大姐的女儿从名校毕业后,没有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而是先选择了在非政府组织,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后来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北极户外向导。


这份工作和我们常见的导游还不一样,对知识和体能要求特别高,入职考试的时候,她必须要能做到从一个10米跳台跳下来、把一个底朝上的游艇翻过来再爬上去。


乍一听你也许会觉得有些不理解,觉得孩子辛苦读了那么多年书,没有做和专业相关的事多可惜啊,向导工作又像在吃青春饭,而且工作环境又恶劣,女孩子做这个太危险了。


虽然敬大姐多少也有类似的担心,但她可以做到不让自己的担忧影响女儿的选择,她说,孩子不是来完成父母的梦想的,我教育孩子从小自己拿主意,就是要支持她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她特别自豪地跟我说,当女儿的船经过中国北极科考站,女儿用中文在无线电波里呼叫时,科考站的工作人员都特别激动,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听到中文的呼叫。


我当时听敬大姐讲述的时候,就非常肯定地认为,这个孩子从小,就有清晰的自我认识。果然,敬大姐从小就鼓励女儿为自己拿主意,从决定自己今天穿什么衣服开始,一路她都特别强调这一点。后来女儿长大 ,从所学专业、到事业选择、到恋爱结婚,孩子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从而最终找到了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定位。


这样的孩子根本不会丧失目标,也不会虚度人生。她早已练就了自己做出选择、并为自己选择负责任的能力。


而且,我意识到世界变化如此之快,我们根本无法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和想象力去定义孩子的人生,甚至我的想象力还不够描绘我自己的人生的各种可能性。


我只能通过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不要被定义,要“做自己”。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央视工作20年,回家带娃3年后,在我自己 44 岁的那一年,又重新开启了自己新的事业。现在我有了除了央视主持人外,新的标签。我成立了自己的传媒公司,制作电视节目,深耕自媒体,写书,等等。女儿有时问我,妈妈,你现在究竟是做什么工作,我说,妈妈是斜杠女青年。


所以啊,每个人想要的人生各不相同,我无法给你通用的准则,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想要过上想要的人生,这个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勇于去追逐。


这份对自己的清晰认知,也就是我常说的,在养育过程中,一定要赋予孩子的支撑人生的品质。


成功的养育,是赋予孩子支撑自己人生的品质(不用念)


可能听完上面的解释,你还是会疑惑,「支撑起人生的品质」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这个品质,不是什么道德品质。善良啊、正义啊、勇敢啊都不足以去形容。它代表着的,是一种生命的质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我们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并拥有自己看待事物的态度。


这种能力,孩子们从小就有,不需要我们培养,只需要我们发掘和尊重。可能在早期,你不太能看出孩子的这种能力,顶多是孩子自己选想穿的衣服、想玩的玩具,要知道这就是孩子们在为自己做出选择了。如果从那么早期,你就可以忍住自己的各种执念,尽量尊重孩子,你就会慢慢得到一个有主见的孩子。 少了父母的干涉和阻力,孩子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自己、表达自己、认知自己,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和道路,在自我肯定、自我满足中,获得继续追逐成功的力量,为自己的梦想持续努力。


你可能还是会说,哪有那么复杂,我只要我的孩子考个好大学、有个好工作、婚姻幸福,不就可以了?


这里我想给你介绍一个心理学小知识,像上面提到的考个好大学、有个好工作这些常规意义上的成功,叫“自我实现”。但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人必须要完成“自性实现”。


荣格认为,人的精神或人格,尽管还有待于成熟和发展,但它一开始就是一个整体,这种人格的组织原则是一个原型,荣格把它叫做自性。荣格认为,“自我实现”是片面的,人应当寻求“自性实现”,亦即心理完整性的实现。“自性”是人的完善性的种子,是人们心灵深处内藏的珍宝。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自性实现」,就是一个人的英雄之旅。


过去,物质不像今天如此丰富,人们年轻时「自我实现」,也就是父母所关心的那些可以量化的成功,学业、事业、财富、婚姻。但到了中年,人会才转向「自性实现」,开始探究一些生命终极问题。但今天的孩子们,因为信息发达、见多识广,从很小就在思考那些终极问题,可以肯定地说,那些惨痛的教育失败的故事,都和孩子「自性实现」探索被父母忽略或者不被允许有关。说通俗点,自性实现的起步,就是允许孩子有个性,用自己的方式生活,支撑起自己的人生。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赋予孩子从小就获得支撑人生的品质呢?


我为你准备了 3 个锦囊。


第一个锦囊,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模仿者,在孩子还没成年,他们的世界还不够大的时候,最亲近的父母就是他们最好的观察对象。


他们观察着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然后以某种方式内化为自己。


我做了二十年的电视主持人,2012年,我有了女儿,2015年,我决定回归家庭,专心体验做妈妈的感受。


所以,在孩子眼里,我是天天在家照顾她,不用上班的。于是在孩子五岁左右的时候,我第一次受到了来自这个小生命的“灵魂拷问”。


那天,一个朋友来我家做客,我女儿非常喜欢她,跟她玩得很开心。等到晚上,朋友准备离开的时候,女儿不愿意让朋友走,拉着她不放手。朋友说:“我明天还要上班。”


女儿说:“你不要上班,我妈妈就不上班,我们全家人都不上班!”朋友又说:“不上班,我怎么挣钱呢?”女儿说:“我给你钱,我有钱。”大家一听,全都哈哈大笑。


现在,我可以把这个故事当作笑话讲出来,但当时我是非常难受的。我的难受不仅来自女儿对我的误解,同时也来自我一直以来忽略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女儿眼中,我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社会身份。


之后,我很认真地和我女儿沟通过,我告诉她:“妈妈、爸爸、姥姥、姥爷在年轻时都非常努力地工作过,人们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挣钱,而是要对别人有用,帮助别人,或者是改变一些觉得需要改变的东西。”


说完这些,我看着女儿似懂非懂、充满困惑的小眼神,我知道光靠嘴说是没有用的,作为家长,我得做给她看。毕竟,一个人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做什么。


我想如果我不去工作,每天只是待在家里,那么孩子会很自然地认为一个人是可以这样生活的,我不希望给孩子,特别是女孩子暗示如此的价值观——只要我把她养得漂漂亮亮的,将来嫁个合适的男人,就是成功的人生。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要为此做出努力。这也是我在 44 岁重新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另一个原因。我最终用实际行动告诉她:如果妈妈想要工作的话,随时都可以开始。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维持生活,同时也是参与社会的方式,你可以从工作中去学习如何帮助别人,同时也会感到自己被需要。


当然,我不是说做全职妈妈不好,在我专心照顾女儿的那几年里,是我非常幸福、值得我反复怀念的时光,我也理解有些女性是不得不成为一名全职妈妈的。作为现代女性,无论选择做贤妻良母还是为事业打拼,都没有问题。


你可以选择任何一种社会身份,但重点在于你要有自主选择、从容进退的能力。


在这里,我与大家共勉。


第二个锦囊,是鼓励孩子积极的表达,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这里我说的积极的表达,可能和大部分人的理解有些不同。我说的积极表达,既不是送演讲班,锻炼孩子的口才,也不是逼着孩子内向害羞的表达,而是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个人化的态度。


让孩子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更能为青春期的自我认同打下良好的基础。




听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啊,那我家孩子要是说一些我绝对没办法同意的话,我还要允许他表达、由着他来吗?




没错,我的答案还是:要允许表达。但你不要着急生气,觉得这个老师就是乱来,我想分享一个我孩子不想上学的故事,听完你可能会有不一样的视角和启发。




如果孩子说他不想上学,相信很多家长下意识地就会说:怎么能不上学呢?




我女儿 5 岁那年,有一天,突然她一直念叨不想去上学。我最初的反应也是:怎么可以这样呢?




但我长久学习的儿童心理学、发展学等等知识告诉我,我不可以这样。于是我还是压下焦虑,尝试着和她沟通,翻译她的情绪。




我说:本本不想上学,学校上学要有让她担心的事。


我女儿马上就不再说不想上学,而是说:我们班的谁谁,他们总想和我玩,我都没法自己呆着。


我就说,本本特别想能够在学校的时候也有自己的空间,不用非得跟小朋友玩。


然后我女儿就说:小a和小b总是说我画画的不好,我画的好的都在家,我没有拿到学校去。


我说:本本,不喜欢别人评价他画的画,他可以画的更好。


这时候我大概知道了,不是不想上学,是班里有 2 个小朋友的某些行为让她不舒服了。但是知道了原因,问题还没解决,说到这她就不愿意说了,开始岔开聊别的。


那我想好吧,这也是一种拒绝,我就知趣一点不问她了。 等她愿意说了,我就继续听她说、帮她翻译情绪。在我的倾听下,孩子没有再说不想上学的话了,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一睁眼,还是说她不想上学。


我就和她说:你一说我不想去上学,我心里就咯噔一下。


我女儿就问为什么,我说:因为妈妈既希望你去上学,更希望你能高开开心心的去上学。


然后她就像得了一个宝贝一样,说:我不想上学,妈妈咯噔,我不想上学,妈妈咯噔。一边说着一边开始洗漱吃早饭。


这件事最终是怎么解决的呢?其实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什么都没有做,到了该走的时候,女儿就自然地拿了书包跟我一起走出家门,在校车门口跟我挥手告别:“妈妈再见。”神奇的是,那之后,她再也没有提过不想上学这件事。


孩子不想上学这个事,应该大部分家长都遇到过、大部分家长也不能允许孩子不上学,所以是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了吧。


但你有没有发现,我没有冲突的解决了不想上学的这个问题,正是因为我允许她表达、允许她不上学。


今天我再回顾这个过程的时候,我觉得有 2 点是我做得对的:第一,就是我允许她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和态度,没有否定、干预、制止她,只是帮她梳理、翻译自己的情绪,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她自己找到真正的原因所在;第二,是我积极的把我的焦虑,用语言告诉了她,让孩子理解到我的困扰,那出于对妈妈的爱,可能她就帮妈妈把这个事情解决了吧。


「怎么可以这样?」「这怎么能行呢?」等等类似的反应其实是一种干预和控制,是对孩子积极表达的拒绝。次数多了,孩子就觉得,妈妈不愿意听我说的话,我的想法说出来没用,于是就不愿意和你再沟通了。


比起干预孩子,有时候允许孩子表达,反而更容易解决问题。允许表达不意味着放纵,而是以柔克刚。


最后一个锦囊,是给孩子探索和体验世界的机会。


这里的探索,除了你多带孩子出去玩,还包括很多你禁止的体验。你可能不敢相信,有一本育儿书籍,叫作《让孩子做50件危险的事儿:一本真正的安全教育手册》,书里列了五十件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动手项目,比如打碎玻璃、用强力胶将手指粘在一起、爬树,还包括让很多家长谈之色变的玩火。


这些简单的游戏和生活实验,是真的可以给孩子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比如,可以让孩子一次次评估自己的能力,学会了评估风险,也在每一次探索成功中收获了自信和勇气。


我现在还记得我第一次看到我女儿爬树时的情景。


那一天,我们去朋友家做客,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玉兰树。


我们几个大人坐在一边聊天。没过多长时间,我忽然听见女儿本本的声音从头顶上方传来:“妈妈,快看我!”


我抬头一看,本本正站在最高的玉兰树上,当时那一瞬间我简直脊背发凉,差点惊叫出声,又怕这种慌乱的举动会吓到孩子,万一掉下来怎么办?所以,我就一边腿软心颤,一边强忍惊吓,站在树下盯着她的动作。


我的第一反应是赶紧想办法让她下来,忽然就听到本本在上面特别兴奋地说:“妈妈,在上面和在下面看到的东西一点儿都不一样!我可以看得好远啊,好棒!妈妈你变得好小呀!”


听到这话,我一下就忘掉了刚才的害怕和焦虑,忽然觉得很感动,那一刻我似乎也可以体会我女儿那种感觉“好棒”的心情,好像通过她的眼睛第一次体验了从树上往下看的感觉,穿过一层层的树枝和花朵,看到一个小小的我。我也终于明白了放手让孩子去体验世界的意义。而且,越是经历过风险挑战的孩子,越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请记住,教育,不是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较量,而是我们和自己内心恐惧的搏斗。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


你对「成功的人生」的定义是什么样的呢?这个定义是你十年后、二十年后世界如何变化都不会改变的吗?


欢迎你在我的课程评论区,留言和我说说你对于「成功的人生」的看法。当你吐露你的心声时,这不仅是你育儿的一次回顾,去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好孩子的榜样、有没有不匹配期待的干预;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 38 岁裸辞带娃,44 岁又重新开始职业生涯的老母亲,我更希望年轻的你,借着育儿的契机,重新看到你自己的「成功的人生」,而我,愿意倾听你所有看似任性、天真的小梦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