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友,你好,我是李小萌,欢迎来到《给新时代中国父母的养育方案》。在这里,我想和你聊聊孩子的养育,也想聊聊养育孩子的你。
虽然大部分父母,想知道的都是养育孩子的规则、方法,但今天,我想和你从孩子还没出生时,开始讲起。
回忆一下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你是不是和我一样。
是不是从肚子渐渐显怀,就满心的雀跃和期待?
是不是从感受到胎动,就爱上了一个从未谋面的小不点?
是不是早早的就想好了孩子的小名,时常摸着肚子和他说话?
那时候,你对孩子的期待是什么样的呢?
是不是和我一样,对孩子最初的期待,简简单单,没有任何杂念,只希望她幸福、快乐。
但是,我发现,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的期待总是不经意间变得复杂起来,忘记了让孩子幸福、快乐的初心。
在我做采访的时候,我也经常看到父母不自觉地,用他们的「爱」,限制了孩子的快乐,还执拗的认为「我都是为他好」。
有的父母,以自己的眼光为主,决定孩子买什么样的玩具、喝什么样的饮料;
有的父母因为觉得脏,不让孩子玩泥巴、跳沙坑;
有的父母想要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早早地逼着孩子上兴趣班,每天轮轴转…
还有的父母觉得在外打拼太辛苦、不安稳,逼着孩子回到家乡小县城、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作为母亲,我一方面理解他们的苦心,但一方面不禁问自己,这份充满限制的爱,对孩子来说真的是好事吗?父母认为的苦,在孩子眼里也是苦吗?父母认为的甜,对孩子来说就真的甜吗?
这份困惑,让我惶恐、焦虑,我一方面怕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一方面又担心我个人的想法,让孩子在今天和未来都失去了快乐。
那我们可以怎么做,才能尽可能的消除这两种忧虑,怎么做能让孩子真的幸福、快乐呢?
我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
每当面对这个问题,我都提醒自己,删除那些可量化的标准:美貌、学识、成功、财富、姻缘。因为,这些目标,有,固然好,但那是孩子与生俱来的特点,或是需要孩子自己去设定和实现的目标。作为一个生养她的人,我应该怎样期待她的人生,应该怎样辅助她离「幸福、快乐」尽量贴近,怎样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那天对她放心、安心?
不要给孩子过度干预的爱,可能是这个问题的其中一个答案,不过这还不够,想要孩子幸福、快乐,需要我们赋予孩子一些底层能力,就是获得幸福的能力。
只有当孩子拥有了这个能力,他才有更大的概率走向幸福。
在这里,我想给你分享一个哈佛大学的跟踪研究。这个研究通过跟踪 724 位男性 75 年的生活,年复一年地询问他们的工作、家庭生活、健康状况,来探究真正关系到一个人幸福的,是什么。
这项延续四代主管主任、发起过数以千计的问卷和访问的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幸福和财富、名气,或是否努力工作没有关系,使我们更幸福、更快乐的是好的人际关系。
想想我们身边,哪些人是幸福的呢?
拥有美满婚姻,可以没有隔阂的与另一半沟通的人,往往会很幸福。
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为之拼搏努力,实现自我满足的人,也容易感到幸福。
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能融入一个志趣相投的小团体的人,大概率也会很幸福。
我这么说当然不是为了告诉你,结婚、工作、朋友就是让你幸福的根源。这些都和幸福没有关系。
表面上看,我刚才列举的这些人,拥有的是好的人际关系,或是和伴侣,或是和同事,或是和朋友。
表面上看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更幸福。但在这些表象的背后,是他们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这种能力让他们可以拥有高质量的亲密关系或者社会关系,从而更容易获得幸福。
所以,我们在帮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时,不是推着孩子多社交就可以,而是要从赋予孩子「获得幸福的能力」入手。
「获得幸福的能力」确实看不见,摸不着。有些人还会说,人到中年,我自己都过得很累、很不幸福,我该怎么教给孩子呢?
但我要告诉你,每个父母手上都握着 2 个魔法,可以帮孩子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第一个魔法,是安全感。有安全感的孩子,更容易进入一段关系。
那怎么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呢?在这个育儿文章铺天盖地的时代,可能不用我说,有的父母已经会抢答了:
高质量的亲子陪伴、不要打孩子骂孩子、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
这些方法,都对。但这些表现之下的底层逻辑,其实更加重要。这正是我想告诉你的——安全感强与不强,不是用来定义孩子的,而是用来提醒我们,提醒我们注意自己的行为。
每次我发现我女儿出现安全感不强的表现时,比如黏着我要抱、不适应新环境、不愿意和别的小朋友玩耍等等情况时,我内心都会瞬间警铃大作,马上打起 12 分精神好好满足她。
为什么我会这样想呢?其实背后有这样一个故事。
我女儿两岁多的时候,有一次参加幼儿园小朋友的家庭聚会。几个平时就很熟悉的小朋友见了面就玩开了,大人们则是围在餐桌前说话。唯独我的女儿,蜷缩在我怀里,坚决不下地,谁也不理,谁也不能抱,也干扰着我和其他家长们说话。
此时,我爸妈,孩子爸爸和我,在我们四个成年人之间,有一股尴尬在传递,先是我妈走过来,试图抱走女儿,女儿小手紧抓着我,拼命扭动着身体拒绝。看我妈败下阵来,我先生也着急了,二话不说,从我怀里抱过女儿向外就走,女儿哭声大作,四肢乱舞,消失在门口。
我假装镇定地和其他家长们聊着,心里却惦记着女儿。
过了一阵子,爸爸抱着女儿回来了,女儿眼泛泪花,抽噎着。
虽然经过了一番折腾,但是她并没有打算尝试着和小伙伴们玩耍,而是依然回到我的怀里,并在我怀里熬过了整个聚会。
这算是典型的安全感不足吧,但在当时,我们几个大人的心里只顾着给孩子下结论,评判孩子的不是,并企图当下就让她做出改变,却忘了调整我们自己的反应。
事后反思,如果从一开始,我就能理解她,接纳她,满足她的需求,随她任意地挂在我的脖子上,给她时间缓冲、观察和尝试,她很可能在聚会的后半程,在我怀里待得腻烦而要求下地玩一玩了。
心理学上说,冲突是一段关系的关键时刻。
当然这不是说,孩子和你闹脾气,或者你忍不住对孩子发了脾气,就能让你和孩子关系更好。
而是,孩子和你闹小脾气,其实是在用行动告诉你她害怕了、感到不安全了,只要你积极的响应,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处理好孩子的情绪,让孩子从你的实际行动中感受到妈妈是爱她的、在乎她的,那这次冲突就是你和孩子一次升级亲子关系的大好机会。
而且,你不妨想想,孩子在你肚子里的时候,他的世界就是你的子宫,你每天无时无刻地抱着他、用羊水爱抚他;他出生后的头几个月,视力还没有发育好,只能看到来到婴儿床前和他说话的爸爸妈妈;等他再大一点,经常见到的人也只有家里的亲人,常常探索的地方,也只有家里的卧室、客厅,小区的花园……
这个小人,确实没见过什么世面,见到陌生人、去到陌生的地方就会害怕。
但你想呀,我们即使长大了,也会有这样的时刻。
我十多岁时,会因为担心汇报演出没人来看而害怕;二十多岁了,还会因为做新的新闻节目而睡不着觉;每次害怕的时候,我的第一个想法,依旧是打电话给妈妈。
而刚来到这个世界不久,才只有你腿窝高的小不点,应对起来,确实比我们更需要勇气。
再多给孩子一点宠溺,一点偏爱吧。
当孩子没有安全感的时候,请好好的满足他们。孩子,正是这样一步步的离开你的怀抱,走向更精彩的世界。
安全感从来不是来定义孩子的,孩子并不会因为你判定他安全感不强而感到安全,只有当我们把孩子表现出的缺乏安全感当做父母的警钟,提醒我们注意自己的行为,多满足孩子的安全感时,它才会成为解决孩子缺乏安全感问题的灵丹妙药。
第二个魔法,是同理心。有同理心的人,更容易获得信任和喜爱,更容易和他人建立深入的关系。
首先,我们做父母的要有对孩子的同理心,毕竟我们的一举一动全被孩子看在眼里。
因为我们很难叙述同理心是什么样,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身体力行的做孩子的榜样。当孩子感受到因为你的同理心带给了他愉悦时,他自然能理解同理心的样子,并下意识的模仿。
有一次我女儿问我:「妈妈,如果我作业没写完,但趴在桌上睡着了,你是把我叫醒让我接着做,还是把我抱到床上让我先睡?」
这个问题,是不是也快赶上「我和你妈都掉河里,你先救谁」一样的灵魂拷问了?
我当时想了想,说:「如果你都趴在桌上睡着了,你一定是太困了,如果睡眠和健康都不能保证,那其他都没有意义。所以,我会抱你到床上,让你睡。哪怕第二天早点起床补作业也行啊。」
我女儿惊喜地说:「妈妈,我都不知道你这么好啊,谢谢妈妈!」
也许你会问,这不是溺爱吗?
不,这是疼爱,是带着同理心的疼爱。这种疼爱,对孩子的正面影响大过按时完成一次作业。因为她知道了我对她的爱,知道了我对她的体谅。这份带着同理心的爱,会赋予孩子力量,让她在得不到满足、受了委屈的时候,能精神富足的替别人想一想。
其次,你还需要带孩子理解我们所生存的世界,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非好即坏、非既即指的。
记得有一次,我和女儿去看一个关于动物的纪录片式电影。电影里面讲到雪豹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挨饿,追捕藏羚羊,一番激烈的追捕和奔跑之后,藏羚羊逃脱了。观众一方面庆幸着藏羚羊能够逃此一劫,一方面又开始担心小雪豹因为饥饿而耐不住一个冬天。
我女儿小声对我说:「妈妈,我都不知道该向着谁了。」当孩子能够清晰地表达这个困惑的时候,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一种体验。她可以站在不同的视角看待一个事物,并不是大灰狼就是坏的,小绵羊就是善良的,她意识到,即便是大灰狼,也有自己的困境,大灰狼吃小绵羊,也有能被理解的原因。
在这样一个多视角的、宽容的环境里成长,孩子才会慢慢建立起同理心,他在与别人沟通、合作的时候,才能更容易地达成一个理想的状态。
所以,想要把同理心的种子植入孩子的内心,有两个方向可以努力:第一,是父母做好表率,让孩子看到同理心的样子,体验同理心带来的愉悦,潜移默化的模仿;第二,是让孩子理解我们生存的世界,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每件事的发生都有可以被理解的原因,他需要运用同理心,给予善意的表达。
父母对孩子最初的期待是幸福和快乐,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让人获得幸福。
而获得好的人际关系的关键是拥有 获得幸福的能力,
而安全感和同理心,是其中的两大魔法和关键。
今天的话题就聊到这。
最后,我想问问你,在育儿的过程中,你有做过什么样把爆炸留给自己,来保护孩子的快乐的事情呢?
欢迎在课程下方的评论区中,留言和我说说你的育儿故事。相信你对孩子的保护,也会成为一种力量,鼓励更多的父母去做类似的事情。
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快乐努力吧,我也会随时关注留言,夸夸每一位坚持初心的优秀妈妈,为大家点赞。
父母对孩子最初的期待是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