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精读课】《传习录·节选》:凡人为学,终身只为这一事
喜玛拉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费勇,今天是王阳明心学课第四单元的第4堂精读课,《传习录·节选》:凡人为学,终身只为这一事。
我们先听一下原文:
来书云:“事上磨练,一日之内,不管有事无事,只一意培养本原。若遇事来感,或自己有感,心上既有觉,安可谓无事?但因事凝心一会,大段觉得事理当如此,只如无事处之,尽吾心而已。然乃有处得善与未善,何也?又或事来得多,须要次第与处,每因才力不足,辄为所困,虽极力扶起而精神已觉衰弱。遇此未免要十分退省,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如何?”
所说工夫,就道通分上也只是如此用,然未免有出入在。凡人为学,终身只为这一事。自少至老,自朝至暮,不论有事无事,只是做得这一件,所谓“必有事焉”者也。若说“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却是尚为两事也。“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所谓“忠恕违道不远”矣。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若能实致其良知,然后见得平日所谓善者未必是善,所谓未善者,却恐正是牵于毁誉得丧,自贼其良知者也。
我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大家体会一下其中的含义:
来信说:“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修行,一天之内,无论有事没事,只要专心致志地培养本原。如果遇到事情有了感触,或自己产生念头,这样心中就会有想法,怎么能认为是无事呢?但是,依循着这些事情认真考虑,就会觉得事理应该如此,只是当作没有什么事对待,尽我的本心罢了。然而,为什么还有处理得好与处理得不好的情况呢?偶尔事情特别多,需要一件一件地处理,常常因才力不够而被事情搅昏了头脑,即使竭力挺住,但也觉得精神疲惫不堪。碰到这种情况,未免要先停下来反省自己,宁可不急着把事情处理完,也不可不去培养本原、存养本心。这样做对吗?”
所说的功夫,对于你个人而言,也就是这样了,但未免还有些出入。一般人求学,一生只做这一件事。自小到老,从早到晚,不管有事无事,也只是做这一件事,这就是所谓的“必有事焉”。如果说,宁可不把事情处理完,也不可不去培养本原,那么还是把它当成两件事了。“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事情一来,只要充分发挥我们的良知来应对便好,这就是所谓“忠恕违道不远”。处理事情有时尽善有时未尽善,以及有困顿失序的问题的,都是由于太在意毁誉得失,而不能切实地实现良知。如果能切实地实现良知,就会发现平日所谓处理得好不一定就是好,所谓的处理的不好,大概就是因为在意毁誉得失,自己毁掉了良知。
这一段里,王阳明又引用了孟子的“勿助勿忘”,我们可以再温习一下。孟子讲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在道德涵养这件事上,不要忘记,但也没有必要刻意去助长它。按照王阳明的解释,我们只要时刻集义,就是时刻在积累善行就可以了。那么,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会和大家分享“精读课:
《传习录·节选》:不逆不臆而先觉。王阳明翻来覆去讲良知,我们再温习他的一段话,好好体会其中的实践意义:
“良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具备良知。看见父母自然知道孝顺,看见兄长自然知道恭敬,看见小孩落井自然有同情之心。这就是良知,不必向外求取。如果良知显露,又没有被私欲迷惑,就是《孟子·尽心上》所谓‘充分地生发恻隐之心,而仁慈之心就没有用尽的时候了。但是,对于平常人而言,不可能完全摒弃私欲的障碍,因此,必须用‘致知格物’的功夫,摒除私欲,恢复天理,让本心的良知不再有私欲的障碍,能够发挥无碍,充分地流动开来,这就是‘致良知’(达到良知)。达到了良知自然就能意诚了。”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善修道人 回复 @辣手养花: 一合相
事上练,时刻累计善行。
感恩遇见!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