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脚趾】懂

【亲脚趾】懂

00:00
08:25

再一次,我从一个黑夜沉睡到另一个黑夜。

拒绝了好友的周末邀约,她说,杭城11月的秋很美,她想同我赏一赏银杏。


我也喜欢秋天,层林尽染,微风不燥,不似春天,万物萌生却带着几分为生而竞的尖锐。

银杏,也是喜欢的吧。有一些不确定了。

奔赴远方读书的那几年,陪伴我的变成了闽南的榕树。那会儿我头一次见到根系赤裸在外的树木,也是在秋天。

原本应该深藏厚土之下的根暴露在灼热的日光,行人疲惫的双眼,和日日席卷而来的黑夜之中。

我,仿佛找到了同类。

明明身处热烈和喧嚣,眼前是万家灯火、城市琉璃芳菲,细密的根偶尔被顽皮的孩子捋上一把,却偏偏,感受不到一丝与外界的融合。

疲于表达,失去分享的欲望。不是在当时,是在此刻。


我相信大多数人,大多数被迫成长转化社会角色的人,都是孤寂的。只是同样是这大多数人,选择了形式主义的孤寂,而我,却当真了。

于是,他们一边感慨成人不易,真情难寻,一边用不怎么真诚的方式想要寻得意向中真实、真性情的人。

前阵子,我破天荒地答应和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去清吧聊聊天,喝喝酒。我向来不喜欢酒精的刚烈和苦涩,谈不上滴酒不沾,但难得喝一回都像是对它的宠幸。

四个人,我们两两各坐一边。一男一女互相对视,或交叉对视,极其符合阴阳平衡和社交和谐。


许是因为和我的朋友很熟了,他们整晚的话题几乎围绕着我开展,表现得那样饶有兴趣地想要了“你这个特别的人”。


私下生活里,我很少主动创建或是参与工作之余非亲密朋友间的社交,显然,我完全不知道这究竟算不算是成年人社交方式中的惯用套路,又或者,是下意识的习惯。

我伪装得落落大方,每一个话题都有来有往,并且尽量保证不让气氛尴尬,像极了我在工作中尽心维系的专业和体面。

杯酒畅聊过后,坐在车上的我看着窗外融进黑夜中的城市,感到那样疲惫。

“下次我们可以找个周末周边自驾游,秋天的银杏看看还是不错的。”

“可以可以。诶?你喜欢银杏吗?”

“好久没看到过银杏了。”

“那带你去看!”

他们并未意识到,我没有回答那句,你喜欢银杏吗?而是说,好久没能看到了。如果遇到志趣相投的人,那晚,我一定毫不犹豫地欢悦着回复“喜欢啊~”

我确实是喜欢的,相同频道的人,会让我热烈地表达喜欢,并为之滋生更多的欢喜。而那一刻,我显然变得吝啬了。


周末他们如约自驾游,朋友圈更新,还不忘特意打开聊天框同我分享。朋友私下里同我说,下次单独再去一次。两个男孩子还是少了些情趣。


好啊,下次单独去。

其实,两个男生都是很不错的人,名校研究生毕业,工作踏实进取,交流注重分寸,在擅长的领域充满自信。只是,他们也有所不擅长,比如像大多数男生一样,不懂如何讨得女孩子欢心;比如打破孤寂,试图通过工作之外的社交寻找契合的感知对象…

他们,以及面对社交的我们都忘了。那些强烈的引力和稳固的关系,最初都源于“自然对白”:众人皆醉你我独醒的眼神交流,近乎全体冷场你却不自觉笑得前仰后合的“get到对方的点”,点菜时不约而同说到“糯米排骨”……

而非迫切地希望在对方眼中找到一丝闪过的光亮,机械式地为了讨好这个人大笑捧场,放弃自己的口味笑着说“诶,我也喜欢吃这个”。

朋友也好,恋人也罢。最初社交的建立,一定不是在千丝万缕中挖掘联系。联系,是后期情感输出的建立,生硬的缠绕只会让表达过的接收不到。

接收到了,也不愿明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