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答疑(上)】为什么部分国家可以安乐死?

【社会学答疑(上)】为什么部分国家可以安乐死?

00:00
17:56

大家好,我是社会学主讲人孟庆延。社会学板块15讲的内容已经全部上线了,最近小伙伴们收到了很多来自评论区和社群的反馈,很多听众朋友对社会所讲的内容很感兴趣,积极参与了讨论。我们也收到了一些朋友们的疑问,在这里面,对喜马拉雅的这些听众用户在留言区的提问,我挑选了一些我认为比较集中的比较代表性的,也是我能够回答的问题,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答疑。


Q1: 第一个问题,有一位用户叫杂谈沐,这个朋友问到说有一种说法社会学是研究西方的,人类学是研究亚非拉的,这样的说法对吗?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我觉得也非常有价值。这个说法对了一半,错了一半。哪一半对了?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社会学是起源于对西方的研究,人类学是起源于对亚非拉的研究。


为什么这么说?我在第一讲里面就讲到了社会学这门学科的诞生,它成为一个学科是来源于工业化和现代化以来人类社会的巨变。那么工业化和现代化在哪个地方最先发生?是在西方。无论是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到近代以来的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工业社会的出现,西方社会最先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也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状态。


社会上人与人连接的状态,社会的生产状态,社会的流通状态,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都被现代性和工业化的逻辑改变了。因此像卡尔马克思、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等等一系列的社会学家,开始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发生的巨变,开始讨论并给社会学这门学科做了一个奠基。


因此社会学是从研究现代社会起源的,那么现代社会又最先发源于西方。所以说有的时候会有一种误解,社会学只是研究西方的。为什么说这话说对了一半,起源于西方是没错的,但是现代化是一个起源于西方,但是迅速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包括战争、殖民扩张,也包括我们今天有的世界贸易体系和生产体系,它是一个向世界范围内进行扩展的过程,这个扩展包含了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因此今天的社会学已经不是只研究西方的,它研究现代社会,而现代社会已经不局限在西方了。我们今天整个人类文明都进入到了一个现代社会的序列里面去,这个是社会学。


准确的说,人类学是起源于针对亚非拉等少数,或者说非现代文明的这么一个学科。如果你去看人类学的起源,我们就会发现,它其实和整个现代性和现代社会向外的扩张有关系。包括地理大发现以来的,海上世界的出现和浮现。特别是当时的西方人有了更多的交通渠道和技术手段,到达自己所到不了的地方。当然我们也知道,这里面有一些所谓的带引号的“原罪”,就是帝国主义的扩张或者说殖民扩张。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这些西方人面对一个问题,就是我如何去来解决和这些跟我们有着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不同语言、不同生活习惯乃至不同宗教信仰的这样的一个异文化,“异”是差异的“异”。所以人类学的起源和这个东西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它要对当地进行统治,或者对当地进行治理,或者要和当地的人做贸易、做交易、打交道。他就要去了解当地的非西方的、非现代的文明。其实人类学有非常经典的著作,比方说马林诺夫斯基有一本书叫《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然后比如说拉德克里夫·布朗,他也是人类学的鼻祖,有一本书叫《安达曼岛人》,大量的充斥这样的研究。


《西太平洋上航海者》就去讲了西太平洋上的一个小部落,这个部落内在的社会结构是什么?他们之间如何进行交换的?有非常多这样的研究。


再比如,有一本非常有名的人类学著作《菊与刀》,去讨论日本文化的。在这样的一个序列里面,其实像非西方、非现代的这样一个文明,是被这些学者所关注到。但还是那句话,如果在今天的处境中,我们说人类学是研究亚非拉的,就有点不合适了。因为今天现代社会已经不是一个西方所独有的标签形态,它已经变成了一个扩展到整个人类文明和全球一体化的这么一个格局。因此今天的人类学,不管在东方的人类学家还是西方人类学家,他研究的对象都不止于亚非拉。人类学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研究的分支领域,比如说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都市人类学和城市人类学,就是非常明显的研究现代生活的。


你说都市人类学跟都市社会学又有什么差别?人类学有一个跟社会学不一样的地方,人类学特别强调田野工作,或者叫田野调查叫field work。什么意思?就是我作为研究者要到这个地方做所谓的民族志,或者是叫田野工作。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参与观察,什么叫参与观察?你去至少要待一年的时间,跟当地的人、跟你不同文化的人、跟你自己不一样的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就用这个说法。


其实很多人类学家具有非常强的语言能力,不是说先天的而是后天的,就是他基本上到一个地方,你要掌握那个地方的方言,你要能跟人进行交流,在对方、在你所研究对象的世界观里面去理解他们的生活,最后再跳出来用学术语言去来描绘这个社会和解释当地社会和解释研究对象。


所以今天的人类学已经不是只研究亚非拉的,也不是只研究异文化的,也不是只研究那些所谓带有原始部落色彩或怀旧色彩的,这些没有进入现代序列的这个这个区域的。而是变成了一个带有普世性的这么一个学问系统。


因此刚这位用户提的说法,社会学是研究西方的,人类学是研究亚非拉的,这个说法本身说对了一半,他注意到了社会学跟人类学的起源,但今天在这两个学科起源100多年以后,现代社会已经成了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遍布于全球。


因此,说他们是研究西方的和研究亚非拉的,多多少少是有点问题的,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Q2:有用户讲到说没有主线,讲成了社会现象的拼盘。


这个问题我想在这里做一点点的说明。


第一个是,首先非常感谢大家一直跟随着课程下来,同时也给我们这个课程提出了很好的问题和建议,包括我看到大家提的社会现象拼盘,我想这个里面我要做两点更为具体的说明。


第一点,我在开篇就讲了,其实社会学是特别“尴尬”,带引号的尴尬和暧昧的学问。“暧昧”指的是对象模糊不清,它不像雷博老师讲的历史学,就讲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讲历史精神,讲历史文化;他也不像翟志勇老师讲的法学,法律是一个操作系统,法律里面的一些重要的观念,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几乎全都是社会。


社会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概念,甚至可以把国家囊括进来,因为社会是人的聚合,有人的聚合就有法律、就有经济、就有政治、就有权力的分配、就有法律的执行。人类社会人组成群体,又有一定的历史演变,它就有历史学。同时社会现象又非常多样,从教育到我们说的法律秩序,到社会治理再到所谓的我们说,我们今天遍布整个社会的摄像头,大家变成透明人,它几乎无所不包。因此在处理社会学这样一个学问的时候,很容易给大家造成一个印象是我好像什么都讲了,就像李筠老师在结束语说的,到处崴一勺,这是第一个。这是社会学这个名字和它的研究对象本身所决定的。


但第二点,我要给自己多多少少做一点点辩白。其实这个里面这15讲里面我还是有主线的。我的一个主线是说,我希望通过对每一个专题的讲解,能够让大家慢慢地去理解,我们所身处在具体的社会生活当中,我们产生了一系列的紧张感,无论是来自教育的,还是来自职业的,还是来自个体与社会的,还是来自你对制度的反思,还是来自于你对生活的观察,你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紧张和焦虑,今天这是一种甚至是一种社会的普遍情绪。


其实我每一讲都在试图把紧张与焦虑到底为什么会产生呈现给大家,在这里我要说一点,我并不认为说紧张和焦虑是对的,或者它是错的,我并没有做价值判断。因为我觉得学者的首先的事情是要做事实判断,而不是做价值判断。那么我的目的是给大家呈现,揭示你在教育中,在这个职业中等等的,社会生活中你所感受到的紧张。在社会学家看来它是社会的结构性的结果。


美国有个社会学家叫米尔斯写了一本书叫《社会学的想象力》,他说其实社会学是让你意识到或者是在告诉你构成你个人生活困扰的,可能不是你个体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转的过程中的一些结构性要素。比如说我们讲到的教育,为什么大家对学区房,包括对这些事情这么敏感,包括最近有个电视剧叫《小舍得》对吧?好多人说在贩卖焦虑,其实你会看到教育之所以成为一个要害问题,一方面来自于大家每个人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样的心态,或者说这样的期望,这是一个常人的期望。谁都会有,但是反过来说,在一个社会层面为什么会形成一个锦标赛的状态呢?其实你很多的时候,你的紧张感来自于害怕在锦标赛中落后,这样的状态是怎么样?在一个社会层面,在一个群体层面,开始蔓延开来产生开来的,其实这个是社会学分析的目标。包括我们在职业中的紧张感,包括我们对劳动与财产的紧张感,它都不是一个个体性要素。


因此我在开篇的发刊词里面就讲到了,人生而自由,但是枷锁却无往而不。在这里面我要稍微的,从比较个人化的去解释一下卢梭这句话,那些“枷锁”那是带引号的,这不代表着正面和负面的评价。“枷锁”如果用社会家的角度看,它其实是一系列社会结构性因素在起作用,它不是你个人问题。是因为我焦虑吗?我焦虑就是因为我自己特别的成功心切吗?可能不是,是一个社会普遍状态,在塑造的这种紧张,那么如果再对这个问题做一点点回应,我核心的想揭示这个问题意识。


其实大家如果去看发刊词,去把发刊词和后面这些讲串起来看的话,你会发现,其实现代人非常悖谬或者叫现代社会非常悖谬。一方面,它告诉你自由和平等是现代社会的起点,是人类的起点,是现代人的起点,是现代生活的支柱。但另一方面,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又经常能够感受到自由和平等没有那么容易实现。平等就不讲了,自由也没那么容易实现。我们今天现在人总说我要成为我自己,但你真的去成为你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会受到无数的限制。来自家庭的压力,不管是在择业上还是在择偶上,你都会体会过家庭的压力。在社会生活中,包括前面讲到的教育现象,包括我在其中的一讲里面,我讲到的隐秘的角落对吧?就是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之间。这些紧张感的出现,其实某种意义上你觉得自己的自由受到限制的时刻,而我所想揭示的是这些自由受到限制,这些限制是怎么产生的,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


Q3:我还看到了一个问题,听友291348253在第10讲道德与法律那一讲里面提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有部分国家可以安乐死?难道他们不考虑老师说的负面影响吗?恐怕还是出于政治和利益层面考虑吧。


我对这个问题做一点点我的理解的回答。其实安乐死这个问题是否合法化?我想要考虑几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我在课上讲的,比方说实行安乐死了,安乐死合法化了,会不会造成很多恶性的案件,其实挂着一个安乐死的名义。


其实作为政治体或者我们叫做作为一个国家,要去对这样的一个状况进行判断。至于说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这个很难讲。但我想其实是对这个东西的判断有所不同造成的,这是第一个。


那么第二点,在我看来,安乐死是否合法化?涉及到一个可能更根本的元问题,或者叫哲学问题。一个人有没有权利支配自己的生命。我不知道各位能不能听懂我的意思,就是一个人是否有权利支配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为什么我说这是个元问题,因为在今天,比方说新冠疫情期间,我们都能看到有一段时间美国人经常出来游行对吧?游行就是说不要隔离我们,然后戴口罩不是我们的义务。为什么他们会这么说?因为他们觉得,你强制我拍下口罩或限制我的行动其实就是对我自由的侵犯。其实这是一种自由主义观念发展到今天所出现的一个结果。


我不评价这种结果是好还是坏,但是我想说的是,人是否有对自己身体的绝对自由的支配权。这个事情不是一个纯粹价值上判断说,有就是好或者没有就是好,因为人生而自由。不是的,因为自由的本来含义是我的自由不危害他人的基本生存,所以我们在今天都会看到,几乎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它法律再完善,它经济再发达,器官买卖都是不可以被允许的。器官只能捐赠,而绝不允许买卖。为什么?因为大家都很清楚,器官买卖对于整个社会和其他人的危害在哪?我举这个例子是说,是让大家去思考,人是否天然的具有支配自己身体和生命的权利?


我对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叹号式,或者句号式的回答,我其实是一个反问式的回应。也是让大家去思考这个问题,因此我想在这位朋友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国家可以安乐死?我想可能背后对这样的一个元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人是否可以自由支配我的生命?按说人挺悲哀的,因为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你决定的,我不能决定这个,我还不能决定我什么时候走吗?我还不能决定我什么时候结束吗?我想这是几乎困扰所有现代国家的大问题。既要考虑社会层面最后实施后的,可能的意外的后果,也要考虑对这个问题的回应。那么我想这个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旧梦忆长安

    描述事实太多,专业分析不够多,不够深入。不是质疑老师的水平,是否有些低估听众的水平和期待了?横向比较而已。

  • Samuel02

    学习还是需要交流,谢谢老师的交流,解决了主线的问题,特别是田野研究可以说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基层调研的理论解释。

  • 往事如烟Evelyn

    是否可以安乐死,依据一个国家的社会医保体系,目前全世界应该只有荷兰和瑞士可以,是因为他们的医保保障你生病真的无后顾之忧了,如果选择安乐死的确是发自自己的心愿,而不是担心治病给儿女留下债或者不能忍受儿女那种抱怨的愧疚,所以安乐死在美帝都不能推行就是因为他们的医保。有人专门去瑞士安乐死,也是看Ta来自那个国家地区和附带他的医保,比如刚刚安乐死的“佐罗”,他的经济状况肯定能证明放弃没有尊严的活着是出自他个人意愿。也就是没有全民免费的医保,安乐死就会隐藏阴谋。

  • 大倪2022

    不要用东北口音。不是地域歧视,而是东北口音天然就像吵架和反驳,不适合探讨问题。

    BrightLin 回复 @大倪2022: 他是天津人...

  • maymay_Zu

    如果讲课也是这种腔调多好,讲课那种朗诵还是演讲腔听起来就像是权威在下最后结论,反正就是这样,不容反驳,不容讨论,令人非常抗拒。

  • Victor_uB

    东北口音非常好,既清楚又亲切,赞

  • 大倪2022

    东北口音太重了。

  • 听友219136243

    没压力就没动力。感觉对人本身的认识有偏差。人性不是完全的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