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吃人”的历史终结了吗?

《狂人日记》:“吃人”的历史终结了吗?

00:00
31:29

“吃人”的历史终结了吗?


精华笔记 


1918年5月,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刊登了《狂人日记》,这虽然这只是一部短篇小说,但却震动了几乎整个中国。喜爱文学的人惊呼于作品的独特形式,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而关心中国命运的人则感慨于鲁迅思想和笔触的深刻,原来“吃人”二字就可以揭开封建礼教的本质!第二年也就是1919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拉开了帷幕。而《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开端,“新文化运动”的第一声春雷,则进入了中国现代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丰碑之列,也在中国的思想史上印下深刻的烙印。



一、“吃人”到底指什么?


小说中的救救孩子,绝不仅仅指保护孩子,让孩子们免于被吃掉的命运;鲁迅更深刻的意愿,是要反省“吃人”的罪恶,是希望新世纪的孩子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不要也走上吃人的道路。


这个“吃人”到底是指什么?小说中的“狂人”又是指什么?这就必须说到鲁迅在“五四”前夜的思想隐喻。鲁迅曾致信朋友许寿裳说: "偶阅《通鉴》,乃悟中国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资治通鉴》记载的吃人史实,让鲁迅受到刺激并有所警醒,于是明白中国是“吃人”的民族,这促成了小说《狂人日记》。


鲁迅对“吃人”问题的刻画,大体上说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欺凌式的“吃人”,由上对下,压迫与凌辱,比如《狂人日记》中提到的狼子村的恶人被吃。比如鲁迅在《我之节烈观》一文里,激烈地批评传统的贞节风俗。他说,要求女子节烈是“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是“制造并玩赏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节烈女子,也就死在这里”。


第二个层次是被吃者也吃人,自己是被压迫的弱者,同时又去压迫比自己更弱的弱者。被别人吃的人也去吃别人;自己是更强者的奴隶,又是更弱者的主子。人们满足于或奴或主的境地,而不想做一个真正的“人”。在第3则日记里,狂人就已经探究了侮辱者与被侮辱者、欺凌者与被欺凌者之间的无界限性,他发现那些想害自己的人,也有被其他人打的,也有被其他人逼迫的。鲁迅在杂文《灯下漫笔》中曾说:“我们自己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地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主性和奴性轮番上场、偏偏就没有“人”性,人的状况也就尤其可悲了。


吃人的第三个层次,是“吃人”者自食,把自己吃了,也就是对个性的自我压抑。这是最令痛切的“吃人”。那么读者可能要问了,《狂人日记》里好像没有自我压抑,狂人不是一直在怀疑、在抗争吗? 这就要回头去看看小说中的序,序言中说,《狂人日记》这个名字,是病人本人痊愈后所题写的,叙述者便沿用此名,没有做更改。可见,狂人是病人事后的自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病人很清醒自己曾经觉悟过、战斗过,但是从他去外地候补做官的描述来看,狂人的抗争失败了,日记之外的狂人与现实达成了妥协,泯灭了自己的个性锋芒,重归了这个“吃人”的世界。



二、鲁迅笔下的“狂人”有什么内涵?


鲁迅塑造了一个完整的狂人的内心世界,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史。那么,为什么是“狂人”呢?鲁迅想用“狂人”表现什么呢?我们看到,所谓狂人,是不一样的人,是不守制度礼教的人。而什么是礼教呢?礼教是封建社会一切社会规则的总和,这些不守礼教的异端,无疑会损害既得利益者。所以要吃人,狂人必须是排在首位的。鲁迅笔下的狂人,还会让人联想到魏晋文人的狂狷,《红楼梦》里面的疯僧,甚至还有鲁迅的老师章太炎的“章疯子”形象。在这个有高度象征性的艺术场景中,狂人的觉悟,也正是鲁迅这些时代先锋们的觉悟。而处于20世纪初的中国人,也要告别过去,要毁坏这屠场,掀掉这“吃人的筵席”。


从发现吃人、遭遇吃人,到最后反省吃人,从直斥家族礼教,到挖掘国民性,鲁迅的批判逐渐深入,而这个问题是不是靠重回人性就能解决呢?鲁迅是持保留态度的。他的思考超越那个时代所高扬的人性主题:即怀疑人性。


当周作人高举人性旗帜,高唱“人的文学”时,《狂人日记》其实是唱反调的。它不仅批判礼教,最终的矛头指向普遍人性:把人解放出来,人还是会吃人,会在肉体和精神上残害自己和他人。在这方面,鲁迅的思想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潮是同步的,而这在20世纪初中国文坛,则无疑具有了先锋性和探索性。


在20世纪初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鲁迅没有去探寻浪漫主义理想,也没有把目光投向未来,他选择了现代主义,选择从自己生命内部去寻求原因。总的来说,鲁迅对人类的总体认知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人类充满了同情、怜悯,隐含着拯救的心思,因此他在《狂人日记》中,要颠覆被”仁义道德“遮蔽的吃人历史;另一方面,他对人性是批判、失望和绝望的,对新文化运动的人道主义、人性论思潮,是持保留态度的。所以,鲁迅一方面通过狂人表达自己的心声,一方面又将他作为批判和反思的对象。可以说,鲁迅对待狂人的态度,也是他对待自己的态度,他通过创作,不断寻求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


“五四”时期,面对传统中”吃人的筵席“,价值观念的再估价与再选择,成了鲁迅等时代先锋们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而《狂人日记》就是鲁迅的重要文学实践,他的批判不仅与当时西方现代主义潮流是一脉相承的,也切中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病根所在。



三、为什么说《狂人日记》具有先锋性?


《狂人日记》无愧于中国现代文学伟大开端的称号,不仅在于其思想的先锋性,其文学形式上的贡献,也是至关重要的。


《狂人日记》引人注意的,首先是日记体的写作格式。“日记”本是中国传统文人擅长的体裁,但是鲁迅将它改造成现代虚构小说。虽然在西方18世纪就有卢梭的《新爱洛伊斯》、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样的书信体小说,但是在中国,这种颠覆性质的文体,无疑是非常独特的。加上,鲁迅采用“序言+日记”式的设计,一种双重叙述的套式文本,使得这篇小说的格式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果戈里的同名小说。鲁迅的序言和日记都采用第一人称,但是叙述者与主人公是分开的:狂人的第一人称叙述只在 13 节日记中展开,而作品真正的叙述人是序言中的“我”。这就既保留了狂人疯乱言语的效果,也保证了叙述逻辑的一致性与可信度。


其次,《狂人日记》被称为中国新文学第一篇白话(重读)小说。新文化运动的其中一个口号就是,”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而采用白话文写作的《狂人日记》一发表,就拉开了新旧文学的距离,从《狂人日记》发表的1918年第四卷第五号起,《新青年》便开始全部改用白话文,这一影响是深远的。


我们现在所说《狂人日记》的第一篇白话小说,这里的白话,包括了来自古代的语言、民间的语言以及西方的词汇。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这些白话小说是没有地位的;五四时期,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下,小说、白话小说才引起重视,提倡古代白话小说传统,也成为当时的文学革命的重要任务。鲁迅当仁不让,在《狂人日记》中就大胆采用古代白话小说的语言格式,比如一些具有表现力的古代语言,像”精神分外爽快“,像”凡事须得小心“,等等,让当时的文学界耳目一新。


与此同时,鲁迅也采用了丰富的民间语言。五四时期的语言改革,提倡推倒艰深的贵族文学,建立通俗的国民文学,在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推动下,1920年北京大学歌谣会成立,顾颉刚、周作人、钟敬文等民俗专家广为搜罗民间艺术,推动民间文学。《狂人日记》采用了不少鲜活的民间语言,比如写吃人者的牙齿,他说:”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是吃人的家伙。“


最值得一提的,是鲁迅的“拿来主义”,即吸收西方的词汇和句式,这也是这篇《狂人日记》的一个重要特点。西方语法结构与中国有很大的区别,而鲁迅将二者之间融合,这些结构也渐渐形成中国的现代汉语。比如在《狂人日记》中使用句子的倒装:“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比如汉语的人称代词很少加修饰语,但是在这篇小说中就突破了这一规范,如:“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还有一些破折号、省略号的运动,显然是鲁迅从外国文学语言形式中引进来的。因此,鲁迅的现代小说第一人之称,在很大意义上也是指他对现代汉语的贡献。


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是,小说的语言安排,也形成了一个有意味的思想对照。怎么说呢?你看小说的序言用的是文言文,而日记正文用的是白话文,这种安排背后是鲁迅的别具匠心:文言文代表的现实的旧世界,而白话文的日记代表的是觉醒、革命和虚构的世界。狂人在虚构的世界里战斗,而最终在现实世界中屈服。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象征和“意识流”写作手法的先锋性。《狂人日记》没有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现实和幻觉混杂,周围的环境和人物也都是通过狂人的心理状况,即意识流动来反映的。我们可能认为鲁迅受到西方现代派作家的影响,其实不然。《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而我们再看下西方意识流写作的几位代表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发表于1922年,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1927年出版,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分别发表于1925年和1927年,至于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的出版时间则是1929年。鲁迅的现代主义写作与西方作家是同步,甚至可能是前沿的,而在中国,《狂人日记》毫无疑问是新文学“意识流”的开山之作。



四、《狂人日记》有什么当下意义?


《狂人日记》成了中国新文学运动的起点,播下了五四运动的第一个种子,吹响了五四运动的“集结号”。一年后的1919年5月,轰轰烈烈五四运动开展了。同鲁迅一道,“五四”新思潮的倡导者们反思国民性,“吃人的礼教”这一断语,由此在“五四”时代广为流传。而如今,骂了一百多年的吃人礼教,真的被推倒了吗?在《狂人日记》中,鲁迅更多的批判,在于根植于人的本性之中的“吃人”之恶。这也是为什么鲁迅会在《狂人日记》的序言中说,他摘录狂人的日记,是为了“供医家研究”,这个医家绝不仅仅指治疗迫害妄想症的医生,更应是提醒人们警惕“吃人”这个千百年来难以治疗的人性痼疾。虽然没有了礼教和纲常的束缚,我们依然会给自己加上一副精神枷锁,我们依然会对权贵、对名利趋之若鹜,而无视他人的痛苦和自己的尊严。鲁迅在百年前对人性的追问,他这篇短短的小说,在一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时时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思索,仍然足令我们在此瞻仰鲁迅作为战斗者的一生。


书           名:狂人日记

作           者:鲁迅

主    讲   人:漫道

主讲人简介:青年学者,书评人

主           播:刘波林

策 划  编 辑:周向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63319wgvm

    人性恢复,停止吃掉人性,让美好人情蓬勃,是现代社会的问题! 大医之所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