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爱情》:张文宏推荐,马尔克斯如何谈论爱情?

《霍乱时期的爱情》:张文宏推荐,马尔克斯如何谈论爱情?

00:00
30:36

马尔克斯如何谈论爱情?最具实力诺奖作家的转型之作。


听书笔记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1985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继《百年孤独》之后的又一力作。小说描写了一对有情人经五十多年的等待,终于在七老八十岁时终成眷属的浪漫故事,出版以后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学事件,也被改编成了电影。


书名里的“霍乱”有何内涵?


霍乱首先是传染病,故事发生的那座南美城市一直在闹霍乱,男二号乌尔比诺医生从欧洲学成归来,就主持平定霍乱,但一直到他八十多岁去世,霍乱依然肆虐;其次,霍乱又指一种狂暴、强烈、极端的情绪,具体到书中,就是指主人公阿里萨的爱情狂热。因为没能和费尔米纳在一起,阿里萨发愿一定要熬到情敌乌尔比诺去世为止,他用他的一生都来磨练写情书的技巧,以及跟各种女性发生关系。乌尔比诺很看不起他的这种爱情霍乱,可是,乌尔比诺本人却没能在婚姻生活中燃烧激情,使得费尔米纳深感婚姻的不完美。作者马尔克斯用霍乱这个中心概念,既揭露了这座城市肮脏破败的现实,批判了资本殖民导致的种种恶果,又寄希望于用爱情来超越瘟疫、战争、时空、生死。



马尔克斯写这本书,是出于怎样的动机?


《霍乱》出版时的马尔克斯已经58岁了。由于年龄增大,身体机能退化,在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马尔克斯陷入了迷茫期,常常觉得自己快要死掉了。于是,他一边回顾近一百多年里经历着频繁内战、资本掠夺、环境破坏、瘟疫肆虐的哥伦比亚,一边思索着爱情和婚姻在岁月流逝中的意义,然后,他着手利用自己父母的真实往事,创作出阿里萨和他的初恋情人费尔米纳的生死之爱。借助小说的形式,他呼唤爱的力量来抵御死的威胁,他也曾写道:“世界上没有比爱情更艰难的事情了。”“我对死亡感到的唯一的痛苦就是没有为爱而死。”


与《霍乱时期的爱情》,《百年孤独》在风格上有怎样的区别?


《百年孤独》让“魔幻现实主义”红遍全球,但《霍乱时期的爱情》却基本走回到了一条现实主义的老路上,书中几乎没有什么魔幻的细节。因此当初一些读者和媒体都对此向作者提出了疑问。但是,在谴责殖民主义、工业化进程等等给拉美带来的灾难这一点上,《霍乱》延续了《百年孤独》的力度。在小说的末尾,马尔克斯描写了一个特别讽刺的画面:阿里萨和费尔米纳共浴爱河,可是他们在船头却看到了一片衰败的景象:大片的森林因滥砍滥伐而遭到毁坏,野生动物销声匿迹,渔民胡乱炸鱼,死鱼都浮在水面上,恶臭难闻的河水流向大海。马尔克斯一直在把自己家乡的种种丑恶和悲凉揭露给世人看,他认为,将拉美的现代化进程其实也是一场霍乱,它从一个国家传染到另一个国家,毁灭了一片又一片的生态环境。


解读 | 云也退

专栏作家,记者,译者。著有《自由与爱之地》,译有托尼·朱特《责任的重负》、E.萨义德《开端》以及《忧思中国》等。

播音 | 刘波林

策划编辑 | 李雪清

音频编辑 | 陈子夫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哥当局者

    社会生活的症结在于学会控制胆怯 , 夫妻生活的症结在于学会控制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