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来学的是第十一课《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和上一篇《军神》一样,描写的也是一段感人至深的真实历史。在写作手法上,课文有一个非常值得同学们去学习和揣摩的地方,就是截取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场面,并通过细节,通过特写来反映出所要描写对象的思想和情感。
故事的场景是在中南海毛泽东的卧室里,故事发生持续的时间不到24个小时。在这样的一个空间,在这样短暂的一天之中,毛泽东似乎经历了人生最漫长的时光,做出了最艰难的决定。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牺牲后,他不仅要面临失去孩子的极度痛苦,还要及时做出一个重要的抉择,就是毛爱英的遗体是否要归葬?课文对这一艰难的抉择过程进行了感人的展示,表现了毛泽东既有常人的情感,又有超人的胸怀。
可以说悲痛的心情和氛围是整篇文章的基调,而这篇文章的线索便是毛泽东的思想情感的变化。最初是受到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和深层回忆,随后就是面对彭德怀要求送回岸英的遗体,而金日成主席则希望把毛岸英葬在朝鲜的不同意见,需要毛泽东来做出重要的抉择。他的内心被巨大的悲痛缠绕着,但他却说,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
毛泽东后来对因为没能保护好毛岸英,而深感内疚的彭德怀说,毛岸英属于成千上万牺牲了的革命烈士中的一员,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能因为是毛泽东的儿子,就不应该为中朝两国人民的共同事业而牺牲了。
毛泽东虽然是共和国的领导者,他却也还是一位普通的父亲。最后他依然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而这一决定同样是让一位父亲彻夜难眠的。那一句“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便让我们看到他内心中翻腾的巨浪。正因为如此,课文最后的描写可以说是几乎传神,而令人震撼的: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记录稿放在上面。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最后引的两句诗,就是毛主席写在文稿上的。前一句源自于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对联的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杭州岳王庙中立有岳飞的彩塑,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敬意,可以说岳飞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他的个人。岳王庙以及同在西湖边的于谦祠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忠义精神的化身,所以袁枚才说“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而将“青山有幸埋忠骨”的“有幸”改为“处处”,表明他认为长眠在朝鲜大地上,正是作为志愿金子弟兵的儿子最好的荣耀。
后一句诗“何需马革裹尸还”,是出自于徐锡麟的《出塞》。徐锡麟和秋瑾,我们知道,光复会抗清的意识。徐锡麟的《出赛》有一联说,“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当然马革裹尸的典故出自于东汉名将马援。《后汉书·马援传》里头记载,马援曾经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这是说当今匈奴还在骚扰北方边境,我打算率领我手下的部戌去攻打他们,男儿应当死在边野,用马革裹尸送回来安葬,怎么能躺在床上,在儿女手中消磨时光呢?当时友人孟翼就说,人们真要想成为一个有抱负、有操守,建功立业的男子,就应当像您讲的这样。
而徐锡麟为反抗帝制和秋瑾一样,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他把马援马革裹尸的思想又做了更进一步的发挥。“何须马革裹尸还”,两次表明只要是为国牺牲,并不为其它,尸体归葬故土的问题也并不重要。这种慷慨激扬之情,又远胜古人多矣。所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两句诗,极浓缩地表现了毛泽东,表现了作为伟大的父亲超人的胸怀。
事实上,毛泽东年轻的时候,19岁的时候就曾经做过一首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说:“孩儿立志出乡关,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所以,从当初年轻时面对自己的父亲,到如今作为一个父亲,面对牺牲了的儿子,毛泽东不论是作为一个儿子,还是作为一个父亲,都让人感佩之极。
其实,和许许多多普通的家长一样,毛泽东疼爱子女,希望他们能够成才,将来有益于社会。而由于艰苦的革命工作,却使得他与毛岸英三兄弟被迫多年分离。在母亲杨开慧英勇就义之后,岸英三兄弟被转移到上海,但不久上海地下党机关遭到严重破坏,岸英兄弟们一时流浪街头,到处漂泊,艰难度日。而老三毛岸龙走失,再也没能找到,后来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为了糊口,受尽折磨。解放后有一次上演《三毛流浪记》电影的时候,毛岸英回忆说,那时候我和岸青在上海的流浪生活除了偷,还有给资本家做干儿子外,其它的几乎都经历过。
1936年,上海地下党费尽周折找到岸英、岸青兄弟俩,并通过白区的统战关系,将岸英等人带到苏联。1938年3月,与毛岸英、毛岸青分别十年的毛泽东,看到兄弟俩托人从苏联带回的信和照片,激动得热泪盈眶。当即复信说:
亲爱的岸英、岸青:
时常想念你们,知道你们情形尚好有进步,并接到了你们的照片,十分的欢喜。现因有便特致此信,也希望你们写信给我。我是盼望你们来信,我的情形还好,以后有机会再写信给你们,祝你们健康、愉快与进步。
——毛泽东,3月4日
这是目前能见到的毛泽东写给儿子的第一封家书,热切而真挚,舐犊之情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此后父子之间是不断的有书信来往。1941年的1月31日,毛泽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给岸英兄弟写了一封长信。信中有写道:
你们长进了,很欢喜的。岸英文理通顺,字也写得不坏,有进取的志气,是很好的。唯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一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学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威胁。
可以说,这封信对两兄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方向,都提出了独到的精辟的见解,字字句句包含着挚爱,寄予着深情,处处体现出一位父亲给予孩子的无微不至的关心。所以毛泽东既是一位普通的父亲,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这位父亲所拥有的爱是那样的博大而深厚,令人感佩至己。
好了,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同学们下次再见,语文启蒙我们不见不散。
不是选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吗?
晚安
诸侯牛牛 回复 @啄木鸟530: 早安
早安大家好啊!
情形还好 那不就是不好 这是什么意思呀
不知道为什么我记得一个肉腮帮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失子之痛,失子之义,是每一个父母难以诉说的痛和自豪!抗美援朝,我们是以弱胜强,靠的就是舍身取义,团结一心的强大力量!眼前又浮现去年在中印边界牺牲的孩子们,我们的安宁是多少人以生命在背负前行,我们怎能不珍惜,不奋发!先生,晚安
小宇兔阿哥 回复 @声声起: 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