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705【公元232年】曹魏帝国高级咨询官刘晔在皇帝曹叡和大臣面前大搞两面派

资治通鉴705【公元232年】曹魏帝国高级咨询官刘晔在皇帝曹叡和大臣面前大搞两面派

00:00
10:29

柏杨版资治通鉴文稿 

12曹魏帝国高级咨询官(侍中)刘晔,十分受到皇帝曹叡的亲近尊重。曹叡打算攻击蜀汉帝国(首都成都【四川省成都市】),政府官员一致反对。刘晔晋见曹叡时,却表示赞成。但是出宫后跟文武百官讨论时,则跟大家的立场一致,表示反对。刘晔有胆量,有见识,言之有物,无论正面反面,都有理论的跟事实的根据。中央禁军总监(中领军)杨暨,也是曹叡亲信,对刘晔也十分亲近尊重,坚决反对出军。杨暨每次去皇宫晋见皇帝出来,一定拜访刘晔,刘晔就向他分析不可出军的原因。后来,杨暨跟曹叡讨论此事,恳切劝阻,曹叡说:“你是一介书生,怎么懂得军事?”杨暨说:“我的话固然没有分量,可是刘晔是先帝(曹操及曹丕)时的智囊,他也认为不可出军。”曹叡说:“怪了!刘晔在我面前,却是认为可以出军。”杨暨说:“我可以跟他当面对质。”


于是,曹叡召见刘晔,询问刘晔的意见,刘晔闭口不答。后来,刘晔单独晋见,抱怨曹叡说:“攻击一个国家,是一个重大事件。我能够参与这个重要的密谋,连睡觉时,都恐怕说梦话把他说出来,泄露军机,增加我的罪过!怎么可在人前提及?军事行动,诡秘莫测。大军未动之前,越秘密越好,而陛下公开谈论,恐怕敌人已经听到。”曹叡向他道歉。


刘晔出宫,责备杨暨说:“渔夫钓到一条大鱼,就尽量放线,尾追在它之后,必须等它筋疲力尽,可以制伏的时候,才收回钓线,所以每次都有收获。君王的威严,岂止是一条大鱼?你诚然是一个正直的臣僚,然而处理事情的方法,却很拙劣,应该仔细思量。”杨暨也向他道歉。


然而,终于有人拆穿刘晔底牌,向曹叡报告说:“刘晔并不是真正的忠心,他只是观察陛下的意向,顺势迎合而已。陛下不信的话,不妨试他一试,把陛下所反对的事情,当做赞成的事情,告诉刘晔,问他的意见。他如果反对,是他的见解果然跟陛下的见解,常常相合。如果每项他都赞同,他就露出原形。”曹叡用这个方法验证,果然发现刘晔实情,从此跟他疏远。刘晔也察觉到自己的失策,懊恨之余,精神开始恍惚,遂被逐出中枢,出任藩属事务部长(大鸿胪。高级咨询官【侍中】常在皇帝左右,属于智囊阶层,有强大的影响力。部长不过主持一部事务,难以再跟皇帝接近)。不久,刘晔忧虑而死。

傅玄曰:
灵巧诈伪,不如拙笨诚恳,是千古真理。以刘晔的聪明智慧,反应灵敏而又中肯,如果坚守道德和仁义的立场,以忠信为本,即令是古代的大贤,又有谁能比得上他!但是刘晔只信任自己的才能,不够敦厚、不肯诚实,以致内失君王信赖,外失朋友情谊,终于自己造成自己的危局,岂不可惜!


13刘晔曾经陷害政务署长(尚书令)陈矫,指控陈矫横行专权。陈矫恐惧,告诉儿子陈骞。陈骞说:“主上(曹叡)圣明,而您是国家高级官员,实在不能融洽,了不起不当三公。”数日后,曹叡的怒气果然消失。
政务署助理官(尚书郎)、乐安郡(山东省邹平县东北)人廉昭,以才能卓越受到皇帝曹叡的宠信,喜爱挑剔官员们细小过失,向曹叡表态。禁宫咨询官(黄门侍郎)杜恕,上书说:“我看到廉昭弹劾政务署左秘书长(左丞)曹璠,认为曹璠被指控有罪,而向上级提出报告时,没有依据诏书规定,应深入追究。陛下遂再下诏责备质问,说:‘其他应该处罚的人,另行奏报。’政务署长(尚书令)陈矫,上书只敢说不敢逃避责任惩罚,却不敢陈述理由答辩,辞意恳切悲恻,我暗中为政府惋惜。


“古代帝王,所以能维持世风,抚育人民,没有一人不是因为得到民心的爱戴,竭尽群臣的贡献。而今,陛下日理万机,十分辛劳,有时还在灯火之下,处理公务。可是很多事情,仍然停顿,刑法禁令,也都废弛,追究原因,不仅仅由于臣属没有尽到忠心,而更是主上用人并不恰当。
“百里奚在虞国时,不过一个愚劣之辈,但到秦国之后,却成为国君的智囊(参考前三三八年)。豫让在中行家里,不过一个苟且偷安之徒,但到了智家,却显示他的忠烈(参考前四○三年)。古人方面,这是明显的例证。如果陛下认为当今之世没有优秀人才,使政府缺乏贤能的辅佐,那么,岂能追寻已逝的姬弃(后稷·周王朝远祖)、子契(商王朝远祖),或者坐着等待未来的俊杰?


“现在被称为贤能的人,都已经做了大官,而且享受丰厚的俸禄;然而,侍奉君王的节操,并没有建立;奉公守法的精神,也并没有表现。原因何在?在于对他们从不授权,而忌讳又多。我认为,忠臣不一定就是亲信,而亲信也未必都忠心耿耿。平常疏远的臣属,批评别人,陛下疑心他公报私仇;称赞别人,陛下又疑心他怀有偏见,并不公正。于是,左右亲信遂利用这种态势,更为强调疏远臣属们的罪过,使他们对恶的不敢批评,对善的不敢称赞;因为,无论如何反映,都有罪嫌。


“陛下应当考虑的是,如何鼓励官员们有开阔的心胸,培养官员们有正道的气节;使他们能自行向古人看齐,名垂史册。而陛下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使像廉昭这种人,在其中挑拨离间。我恐怕发展的结果,高级官员终于会装聋作哑,为了保持官位,占据一个栖身之地后,坐在那里,睁大眼睛瞧着政治上失误,一语不发。这对后代而言,可是一个鉴戒。


“从前,姬旦(周公)警告他的儿子、鲁国第一任国君姬伯禽说:‘不要使大臣抱怨你不信任他!’他如果没有才干,就不可以让他当大臣;既让他当大臣,就不能不信任。《书经》记载:伊祁放勋(黄帝王朝六任帝)不断谈论姚重华(黄帝王朝七任帝)的功劳,褒扬他除去四凶(共工、兜、姒鲧、三苗。参考八六年四月注),并不认为对有罪的可以不问,对犯小过的也要像对犯大过的同等处罚。

资治通鉴原文 

侍中刘晔为帝所亲重。帝将伐蜀,朝臣内外皆曰不可。晔入与帝议,则曰可伐;出与朝臣言,则曰不可。晔有胆智,言之皆有形。中领军杨暨,帝之亲臣,又重晔,执不可伐之议最坚,每从内出,辄过晔,晔讲不可之意。后暨与帝论伐蜀事,暨切谏,帝曰:“卿书生,焉知兵事!”暨谢曰:“臣言诚不足采,侍中刘晔,先帝谋臣,常曰蜀不可伐。”帝曰:“晔与吾言蜀可伐。”暨曰:“晔可召质也。”诏召晔至,帝问晔,终不言。

后独见,晔责帝曰:“伐国,大谋也,臣得与闻大谋,常恐眯梦漏泄以益臣罪,焉敢向人言之!夫兵诡道也,军事未发,不厌其密。陛下显然露之,臣恐敌国已闻之矣。”于是帝谢之。晔见出,责暨曰:“夫钓者中大鱼,则纵而随之,须可制而后牵,则无不得也。人主之威,岂徒大鱼而已!子诚直臣,然计不足采,不可不精思也。”暨亦谢之。或谓帝曰:“晔不尽忠,善伺上意所趋而合之。陛下试与晔言,皆反意而问之,若皆与所问反者,是晔常与圣意合也。每问皆同者,晔之情必无所复逃矣。”帝如言以验之,果得其情,从此疏焉。晔遂发狂,出为大鸿胪,以忧死。

《傅子》曰:巧诈不如拙诚,信矣!以晔之明智权计,若居之以德义,行之以忠信,古之上贤,何以加诸!独任才智,不敦诚悫,内失君心,外困于俗,卒以自危,岂不惜哉!

晔尝谮尚书令陈矫专权,矫惧,以告其子骞。骞曰:“主上明圣,大人大臣,今若不合,不过不作公耳。”后数日,帝意果解。

尚书郎乐安廉昭以才能得幸,昭好抉擿群臣细过以求媚于上。黄门侍郎杜恕上疏曰:“伏见廉昭奏左丞曹璠以罚当关不依诏,坐判问。又云:‘诸当坐者别奏。’尚书令陈矫自奏不敢辞罚,亦不敢陈理,志意恳恻。臣窃愍然为朝廷惜之!古之帝王所以能辅世长民者,莫不远得百姓之欢心,近尽群臣之智力。今陛下忧劳万机,或亲灯火,而庶事不康,刑禁日弛。


原其所由,非独臣不尽忠,亦主不能使也。百里奚愚于虞而智于秦,豫让苟容中行而著节智伯,斯则古人之明验矣。若陛下以为今世无良才,朝廷乏贤佐,岂可追望稷、契之遐踪,坐待来世之俊乂乎!今之所谓贤者,尽有大官而享厚禄矣,然而奉上之节未立,向公之心不一者,委任之责不专,而俗多忌讳故也。臣以为忠臣不必亲,亲臣不必忠。


今有疏者毁人而陛下疑其私报所憎,誉人而陛下疑其私爱所亲,左右或因之以进憎爱之说,遂使疏者不敢毁誉,以至政事损益,亦皆有嫌。陛下当思所以阐广朝臣之心,笃厉有道之节,使之自同古人,垂名竹帛,反使如廉昭者扰乱其间,臣惧大臣将遂容身保位,坐观得失,为来世戒也。昔周公戒鲁侯曰:‘无使大臣怨乎不以。’言不贤则不可为大臣,为大臣则不可不用也。《书》数舜之功,称去四凶,不言有罪无问大小则去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眼睛疼疼

    刘烨其实就是揣摩圣意,两面三刀的人,只不过可能他得罪了太多的人,所以才被揭穿了!所以说可以骗某些人一辈子,也可能骗所有人一段时间,但是不可能骗所有人一辈子! 其实无论是在单位,在家里,甚至于谈恋爱,弱势的一方揣摩强势一方的心意,这个是很正常的!只是这个不能做的太过火,更不能太曲意逢迎!就拿谈对象来说,如果对面喜欢什么,想什么,你都曲意逢迎,说这样也是你的所想,所喜欢的!那么对方很可能认为你是老天派过来的契合之人,但是如果持续下去,长此以往,会发现其实你并不是这样!所以无论热恋中的男女,还是感觉某下属特别贴心的领导,都可以考虑学学曹睿,看看是不是真的这么合适!

  • 船头尺0

    不是VIP可以听吗?咋突然变了?

  • 船头尺0

    假如你因为一个节目才充值的VIP,充值后突然发现你喜欢的节目变成付费了,VIP不能听了,你是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