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710【公元234年】卧龙诸葛孔明在五丈原逝世 死诸葛吓走活司马懿

资治通鉴710【公元234年】卧龙诸葛孔明在五丈原逝世 死诸葛吓走活司马懿

00:00
10:28

柏杨版资治通鉴文稿 

于是,陆逊跟诸葛瑾密谋,由诸葛瑾统御舰队。而陆逊在岸上集结部众,向原目标襄阳进击。曹魏军素来敬畏陆逊,即行调回各军,回城守卫。诸葛瑾率舰队离开港口(直到现在,我们不知道陆逊、诸葛瑾身在何处?史书不曾叙明,读者必须自己推断),陆逊从容调动大军,虚张声势,前往江边登船;曹魏军不敢逼近。船舰抵达白围(湖北省襄阳市西北·白河【淯水】跟汉水会合处营寨),声称打猎,暗中派将军周峻、张梁等,攻击江夏郡(曹魏帝国的江夏郡)所属的新市(湖北省京山县东北)、安陆(曹魏江夏郡郡政府所在县·湖北省云梦县)、石阳(湖北省汉川市),斩杀及俘虏一千余人而回。


曹魏帝国文武官员认为司马懿正跟诸葛亮在西方对峙难解,建议曹叡御驾前往长安(陕西省西安市),曹叡说:“孙权逃走,诸葛亮胆都吓破,司马懿足可以克制他,我不用忧虑。”遂进抵寿春(安徽省寿县),根据各将领的功劳,分别等级赏赐和升官封爵。


8八月二十日,曹魏帝国把东汉王朝末任帝刘协安葬禅陵(河南省修武县北)。


9八月二十九日,曹魏帝曹叡前往许昌(河南省许昌市东)。


10司马懿跟诸葛亮在五丈原(陕西省眉县西)僵持一百余日,诸葛亮不断挑战,司马懿坚守营垒不出,诸葛亮派人把妇女用的首饰衣服,送给司马懿(侮辱他怯懦如同妇女),司马懿大怒,上书皇帝曹叡,要求出军。曹叡命皇城保安司令(卫尉)辛毗,手拿皇帝符节,担任总参谋长(军师),前往大营,严厉制止。蜀汉帝国军事总监(护军)姜维,对诸葛亮说:“辛毗带着皇帝符节前来,司马懿再不可能应战了。”诸葛亮说:“司马懿根本无心应战,所以大张旗鼓,坚决要求非应战不可,是摆出姿态,借皇帝的权威,堵大家的嘴。统帅在外,对天子的命令有时候都可以不接受。假如司马懿有能力击败我们,岂有千里之外请求准许他出军之理?”

诸葛亮派使节到司马懿军营,司马懿只问关于诸葛亮吃饭睡觉以及每天处理事务多少等小节,绝不谈及军情。使节回答说:“我们丞相一早便起床,很晚才就寝,二十板以上的军法处分,都要亲自裁决,饭量不过数升(“升”的大小不得而知,是“米”是“饭”不得而知,是“饭”是“面”不得而知,一顿或一天或一月不得而知)。”司马懿告诉别人说:“诸葛亮食少事烦,怎么能活得长久!”


诸葛亮病情沉重,蜀汉帝(二任)刘禅(本年二十八岁)派政务署执行长(尚书仆射)李福,到前线探望病情,并询问国家大计方针。李福既到,跟诸葛亮磋商,在得到明确指示后,告辞返京。走了只几天,李福又匆匆赶回。诸葛亮说:“我知道你回来的意思,我们虽然长谈一天,仍然觉得有些事还没有谈到,特地要我决定。你所问的事,蒋琬是适当的人选。”


李福道歉说:“以前实在忘记请示:先生百年之后,谁可以担当国家大事?所以中途匆匆折回。请再指示:蒋琬之后,谁可以继任?”诸葛亮说:“费祎。”李福再问费祎之后,诸葛亮不做答复。


是月(八月),诸葛亮在五丈原军营逝世(年五十四岁)。秘书长(长史)杨仪率军撤退。当地居民跑去报告司马懿,司马懿追击。姜维命杨仪采取紧急措施,大军突然战鼓雷鸣,本来向南的旌旗突然反转向北,直指司马懿。司马懿急行收军,不敢进逼。于是杨仪步步为营,直到进入褒斜谷之后,才为统帅诸葛亮发丧。当地居民遂有一句俗话:“死诸葛亮吓走活司马懿!”司马懿听到,笑说:“我能预料他活时的事,不能预料他死后的事。”司马懿视察诸葛亮留下的残营废垒,叹息说:“他真是天下奇才。”追到赤岸(陕西省留坝县北),追赶不上,方才回军。


最初,蜀汉帝国前翼总参谋长(前军师)魏延,勇猛超过常人,善待部属,受到战士爱戴。每次随诸葛亮出征,都向诸葛亮请求交付精锐部队一万人,另行出击,跟诸葛亮在潼关(陕西省潼关县)会师,仿效当年韩信跟刘邦分道并出前例(参考前二○六年),诸葛亮都不允许。魏延常认为诸葛亮懦弱胆怯,抱怨自己的才干无处施展。而秘书长(长史)杨仪,干练敏捷,诸葛亮每次出军,杨仪总揽全局,筹划粮秣,熟练而效率极高,从不拖泥带水,立刻就处理妥当。所以,军事上的调度,都由杨仪决定。魏延性情高傲,大家都让他三分,只杨仪对魏延心怀轻视,不假辞色,魏延对杨仪也深为愤怒,二人互相怀恨,势同水火。诸葛亮珍惜二人才干,不忍心偏袒。


费祎曾经出使东吴帝国,东吴帝孙权酩酊大醉,问说:“杨仪、魏延,不过两个放牛的家伙,对国家虽然有鸡叫狗吠一样普通的小小贡献,实际上并不重要。不过既然已经任用他们,就不能轻看。万一有一天没有了诸葛亮,恐怕将发生祸乱。你们这群呆瓜,不知道考虑这些,难道留给下一代解决?”费祎回答说:“杨仪、魏延之不和睦,不过是为了鸡毛蒜皮般一点私愤,并没有英布、韩信那种难以驾驭的野心。而今正在全力对付强大的敌人,希望统一天下;事业成功,需要人才;伟大事业成功,需要更多人才。如果不用他们,只不过为了防备后患,就跟为了防止惊涛骇浪而放弃船只一样,不是长远的计划。”


诸葛亮病重时,跟杨仪以及军政官(司马)费祎等共同商议一旦病故退军方案,命魏延负责断后,而姜维更在魏延之后;如果魏延不接受命令,大军仍依原计划进发。诸葛亮去世,杨仪秘不发丧,命费祎拜访魏延,探听他的意向。魏延说:“丞相不在,魏延还在,丞相府官属和眷属,可以运送棺柩返国,我当率各军继续攻击敌人,怎么为了一个人死亡,就废弃天下大事?何况,我魏延是什么人,怎能做杨仪的部下,当他的后卫?”于是,跟费祎共同拟具应变计划:决定谁应护灵南下,谁应留在前线拒敌;教费祎亲笔书写,跟魏延联名,昭告所有将领。费祎骗魏延说:“我应该回去向杨秘书长解释,杨秘书长是个文官,不太懂军事,一定不会反对你的部署。”费祎出营上马,狂奔而去。魏延后悔放掉他,但已来不及阻止。

资治通鉴原文 

乃密与瑾立计,令瑾督舟船,逊悉上兵马以向襄阳城。魏人素惮逊名,遽还赴城。瑾便引船出,逊徐整部伍,张拓声势,步趣船,魏人不敢逼。行到白围,托言往猎,潜遣将军周峻、张梁等击江夏、新市、安陆、石阳,斩获千馀人而还。群臣以为司马懿方与诸葛亮相守未解,车驾可西幸长安。帝曰:“权走,亮胆破,大军足以制之,吾无忧矣。”遂进军至寿春,录诸将功,封赏各有差。

八月,壬申,葬汉孝献皇帝于禅陵。

辛巳,帝还许昌。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馀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毘杖节为军师以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杖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亮遣使者至懿军,懿问其寝食及事之烦简,不问戎事。

使者对曰:“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已上,皆亲览焉;所啖食不至数升。”懿告人曰:“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亮病笃,汉主使尚书仆射李福省侍,因谘以国家大计。福至,与亮语已,别去,数日复还。亮曰:“孤知君还意,近日言语虽弥日,有所不尽,更来亦决耳。公所问者,公琰其宜也。”福谢:“前实失不咨请,如公百年后谁可任大事者,故辄还耳。乞复请蒋琬之后,谁可任者?”亮曰:“文伟可以继之。”又问其次,亮不答。

是月,亮卒于军中。长史杨仪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司马懿,懿追之。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懿者,懿敛军退,不敢逼。于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懿闻之,笑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也。”懿案行亮之营垒处所,叹曰:“天下奇才也!”追至赤岸,不及而还。

初,汉前军师魏延,勇猛过人,善养士卒。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杨仪为人干敏,亮每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延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亮深惜二人之才,不忍有所偏废也。

费祎使吴,吴主醉,问祎曰:“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诸君愦愦,不知防虑于此,岂所谓贻厥孙谋乎!”祎对曰:“仪、延之不协,起于私忿耳,而无黥、韩难御之心也。今方扫除强贼,混一函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若舍此不任,防其后患,是犹备有风波而逆废舟楫,非长计也。”

亮病困,与仪及司马费祎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卒,仪秘不发丧,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当自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之所部勒,作断后将乎!”自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奔马而去。延寻悔之,已不及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眼睛疼疼

    诸葛亮对于下面的事情,无论大小,都亲力亲为,结果心力交瘁,导致身体健康问题,最终逝世!其实这个就对于现在的管理者或者创业者提了个醒!有很多创业者,尤其是新创业的人,都喜欢事无巨细,什么都管!无论是市场,人事,乃至于一毛钱的支出,他都要过自己的手!如果创业的摊子很小,这样做没问题!但是如果人员多了,摊子大了,这样就会产生很大问题!中层领导什么都要请示,成了传声筒,而创业者本人累的要死!所以要学会放权,才是真正合格的管理者!

  • 在古黄河溜达

    曹叡的智力和胆识比曹丕强太多

  • 东方会_

    司马懿对诸葛亮,有意思。

  • 邹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