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 了凡四训丨了凡巧遇算命先生

27-2 了凡四训丨了凡巧遇算命先生

00:00
12:24




正文

《了凡四训》的作者袁黄,袁了凡,他生于1533年,去世的时间是1606年。我们直奔主题进入《了凡四训》的内容。争取在有限的几堂课里面,给大家更多的介绍《了凡四训》的智慧,以及对我们有哪些启发,或者是有哪些用。


《了凡四训》这本书,总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就立命之学。《立命之学》讲的是什么?就是把命运的秘密给揭示出来。所以中国人跟西方人对命运看法不一样,中国人是要有非常科学、非常理性的,把命运背后的逻辑给你讲清楚,这个就是立命之学。一旦有了命运的逻辑之后,就可以成为命运的主人,这叫立命之学。


有的人了解命运的秘密之后,可是他现实中很多苦难,过的不好。那这个时候他就想过得越来越好,命运越来越好。这个时候,第二部分叫《改过之法》,讲的是一个人怎么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改正自己缺点的基础上,让命运轨迹往好的方向发展。一句话,过得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这叫改过之法。


下面《积善之方》,讲的也很具体的,比如说有人讲,我要改变命运,这个改变命运,做命运的主人,写诗时候说可以说的笼统一点,说点很漂亮的词语,可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怎么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它是需要可操作性的具体办法。比如说你听一门课,什么叫有用,就是他讲一番道理,我受启发。除此之外,更深一步,有的人还想,除了讲一番道理之外,我想可操作性的规范。那么在《积善之方》里面就有怎么样点点滴滴改变命运,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可操作性的方法,这是第三部分叫《积善之方》。


最后一个,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叫什么呢?“满招损,谦受益”。比如说我们往杯子里倒水,当水倒满了,如果再倒的话,是不是就溢出来了,这叫水满则溢。一旦溢出来以后,多少的钱财、地位、福报都接不住了。那么有人讲,我还想有更多的福,那杯子不能满。不能满那就第四部分叫《谦德之效》,就是一个人贯穿一生一个极其重要的态度,就是谦卑。那么谦字其实这就是第四部分要讲到的。


那么我们今天开始进入第一部分,命运的秘密,叫《立命之学》。了凡或者袁黄,他就开始讲述他是怎么样发现或者认识到命运秘密的。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袁黄说,他小的时候父亲去世了,他的妈妈很辛苦把他养大,告诉他你就不要考科举了,学什么?学医生。为什么学医生呢?一是可以养活自己,二可以帮助别人,而且学了一个长处,或者一个技艺在身上,这个时候赢得别人尊重和社会的认可,也满足了你去世老父亲的心愿。短短的几句话,里边有秘密,什么秘密呢?老母亲让袁了凡学医生的原因是可以养生,可以济人,可以养生可以理解,自己身体好嘛,关键是可以济人,济人就是帮助别人。我这里特别告诉大家,今天这个社会中,绝大多数的人,恐怕都没有袁了凡老母亲素质高,为什么?所有的孩子考大学之后,哪一个家长告诉考上大学的这个孩子,你考上大学绝对不是自己升官发财、光宗耀祖,一定是可以济人,去帮助别人,也就是说袁了凡这个人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过得越来越好,妈妈起的作用非常大。


所以我在当大学老师这二十年的时间里边,我经常告诉学生,我说你们在上大学学法律之前,你们的父母还有你本人,有没有说我考上法学,不是说为了进公检法,吃了原告吃被告,我是以司法的公正,为弱势群体呐喊,为这个民族司法的昌明去努力,有没有这想法?那么你考上大学的初心就在这里,而且一生不忘初心。这种人有没有?北大一个学者叫钱理群,他就指出很多高分的人叫精致的利己主义,什么精神致利己主义?把自己打扮的仿佛很有修为,其实所有修为的背后,骨子里面就是自私,谋取自己的利益,所以这也是特别值得我们警惕。


下面听了妈妈的话以后,他就开始当医生了。有一天,他去山上采药,大家知道山里边风景好,注意“天下名山僧占尽”,很多风景好的地方都有寺院,那么他一次采药的时候,就到了慈云寺,结果他在寺里面遇到一个老者,叫“修髯伟貌,飘飘若仙”。这个老人长须飘飘就像神仙一样,有人讲这是什么意思?相由心生,一个飘飘若仙的老人,其心里面也不俗气,必然也有点东西。所以说相由心生,表达的是一个内在的气象,通过外在表达出来,所以这个老人不简单。袁黄他的表现是什么?注意四个字“余敬礼之”。他就到了这个老人家面前,恭恭敬敬施了个礼,特别注意这个动作,敬礼之。朋友们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无缘无故的帮你,当然也没有人无缘无故的害你。一个人想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切记这两个字,敬礼,一定是特别敬重别人。由于中国文化到了今天为止,很多家庭的不了解,没有告诉我们孩子,待人接物包括遇到长者以后,应该怎么去敬重长者,使得很多小孩那个青春期的特点,特别自我、特别张扬,不懂得尊重别人,这对自己非常不好。什么人愿意帮你?其实你真正去尊重别人的时候,才能得到别人对你的回馈,这个词就是孟子的话“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那么他去上前去敬礼,这一敬礼不要紧,机会来了。这个时候,老人马上就看了看他,说了一句话,他说“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老人告诉他,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在这里晃来晃去,你为啥不去读书呢?我看你本来这一辈子的命,就是当官的人,明年你去考试,你就能够考中。大家听到没有,这个老先生会算命,如果他不去敬礼之,老人家看他也不看,所以我这里特别给年轻人说,一定要恭敬人,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如果像大爷一样让人家不舒服,就损你的福报了,恐怕有些人该帮你的也不帮你了,甚至有些人还会坏你的事,一定记住这个话“余敬礼之”。


这个时候袁了凡就很客气的告诉老人,他说我为什么没有去读书,因为我在采药,我的人生方向是要当医生。说完之后,他又表现了一个特别客气的行为,叫“叩老者姓氏里居”,他就跪下来,请问老人家,你哪里人?你名字是什么?这叫“叩老者姓氏里居”。这个时候,老人告诉他,老人说我姓孔,云南人,但我得到了邵子皇极术正传,数该传汝。这个老人告诉他,他说孩子,我姓孔,是云南人。邵雍他对《周易》的秘密我得到了,而且我刚才见你的时候,临时就起了一卦,我就知道将来,把我这套本事能传下去的就你,这是咱俩的缘分。可是如果他不敬礼之,他不叩问老人家,这个机会就没有了。所以没有无缘无故的好运,我请大家从《了凡四训》过程中,一定受个启发,就是以后待人接物的时候尊重别人,让别人舒服。所以我们老说一个人素质高素质低,说那么多,实际上就一个东西,就是你给谁打交道的时候,让人家觉得自己受到尊重,让人家心里很愉悦,让人家对你有好感,这就是你的素质。


于是了凡就引之归,就把这个老人引回家里去,告诉他的母亲。母亲说什么,她说“善待之”。老母亲非常好,老母亲也没有批评他,说孩子咱们家饭都不够吃,你带个老人干嘛,没有。所以这个妈妈很伟大,她告诉袁黄,你一定好好的对这个老人家,所以这个妈妈特别慈悲的一个妈妈。而且“试其数纤悉皆验”。就是让这个孔老人家给他算几卦,结果每一次都算对了。算对了以后,了凡就知道恐怕我真是当官的人,我还不用去学医了,我就得考科举。于是“余遂启读书之念,谋之表兄沈称,言: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馆,我送汝寄学甚便。余遂礼郁为师”。于是袁黄就决心要去读书,他就给他的表兄沈称就说,他说我想读书了。他的表兄告诉他,郁海谷先生正在沈有夫家开私塾馆,我和他熟悉,我把你送过去读书。于是袁黄就拜郁海谷先生为师,正式就踏上了走科举的道路。


孔先生就开始给袁黄算一算他考科举的名次,以及他的未来。于是,孔先生为袁黄起数,给他说县考童生,十四名;府考,就是地级市的考试七十一名;提学考,教育厅的考试,第九名。下边写着叫“明年赴考三处名数皆合”。那袁黄第二年参加考试的时候,发现考的名次和孔先生说的完全就是对的。既然是这样的话,一不做二不休,袁黄直接找到孔先生,干脆你把我这一辈子都算了得了,这叫“复为卜终身休咎”,这就叫让老先生把他一辈子的命运都算出来。究竟如何?下次见。



购课用户请添加助教微信:hzxt06,和郭老师群内互动交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清荷_3d4

    心改了命就改了!中华民族就是有千千万万的自强不息、勤劳善良的人民才使中华几千年的灿烂文化绵延至今!

  • 做最真实的自己冯园

    当我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在郭老师的课程中,找到了答案,感恩郭老师为我们分享经典,愿意传承下去

  • 靜心寂寂

    每个人都有他生命中的贵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助缘。当这种助缘来临时,你是否能把握住这个机缘,需要智慧。慢慢修炼吧

  • 清荷_3d4

    老师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