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曼经典作品,酒神与日神之战会将艺术家带往何方?
精华笔记
德国的托马斯-曼,德国二十世纪最为知名的小说家,192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压抑多年的对同性之爱,他将这种情感写入他的小说中,其中最杰出的、跟作家生平经历最贴近的,就是发表于1912年的《死于威尼斯》。《死于威尼斯》是除了《布登勃洛克一家》之外,托马斯曼作品中被翻译最多、 评介最广、最有影响的一部。不仅德国文学界赞扬它是德国近当代文学的经典,连托马斯曼本人也说,它“的确是个名副其实的结晶”,小说放射出的诱人光芒,连作家本人“ 也不禁为之目眩”。
我们将分别从“少年爱”的自传、道德和艺术主题、欧洲文明背景以及小说对生死探讨四部分进行分析,来挖掘这部小说散发的内涵。
《死于威尼斯》的情节很简单,在托马斯曼细腻的笔触背后,其实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他为自己写的一部自传。阿申巴赫的职业身份、写作态度及其构思的作品,均是托马斯曼本人的写照。1911年5月,托马斯曼与妻子及其长兄亨利希曼一同前往意大利度假。这段经历与小说基本类似,里面的事件和人物,很多都是托马斯曼亲身经历的,甚至包括因为行李丢失不得不在威尼斯的酒店里多呆几天的细节。托马斯曼也是在威尼斯的酒店里遇到波兰贵族少年乌拉基斯拉夫·莫伊斯,并且立即为他所吸引。这位少年的昵称正是塔齐奥,他直接用这个昵称命名了小说的人物。托马斯曼的妻子后来在回忆录中承认,当时的情况与小说的描写几乎一模一样。
在这篇小说中,托马斯曼第一次直接面对自己对少年男子的爱恋,即所谓的“少年爱”。虽然我们今天会将其视作同性恋,但事实上,“少年爱”是古希腊社会公开承认的一种社会关系,甚至可以说是颇为流行的风气。这一关系通常由一名成年男性和一名青少年组成。尽管可能涉及性接触,但这种社会关系的主要目的是公民品德教育,年长方会充当年轻一方的教育者和导师,指导男孩成为男人。按照《会饮篇》的理论,柏拉图式的爱情,其实最初就是指成年男子与美少年之间的爱情。柏拉图从美学角度认为,这种情感是高尚而且珍贵的,年轻男子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美的代言,他说,通过这种神圣的美的探索,人们“从个别的美开始探求一般的美,就一定能找到登天之梯,一步步上升,最终领悟什么是真正的美。”
这种对于“爱与美”的柏拉图式的艺术追求,正是这篇小说试图反映的一个主题。阿申巴赫是一位作家,他的写作以及对于艺术的思考,在小说中占了很大篇幅。托马斯曼故意采用一种希腊悲剧式的写法,小说的五个章节就是对于西方传统五幕剧的模仿。而其主题也是希腊悲剧式的:主人公出乎意料地遭到不幸,人和命运的冲突,构成悲剧的主题。
托马斯曼对于希腊悲剧的理解,来自哲学家尼采。按照尼采观点,希腊悲剧源于日神阿波罗与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精神对抗与调和,日神代表理性与秩序,代表和谐的艺术;而酒神代表非理性与原始冲动。最初,阿申巴赫无疑是一个完全日神精神的作家,他理性克制,有着追求美丽的精神本能,并且肯定个体生命,肯定艺术之美。
但是逐渐地,阿申巴赫被另一种力量所吸引,那就是酒神精神。按照尼采的观点,酒神崇拜本身就带着异域的色彩,代表着沉醉与狂欢。从这意义上来说,小说最开始,阿申巴赫在北郊公墓遇到的陌生的远方来客,包括后面写到的打扮成年轻人模样的老头,威尼斯平底船的船夫,还有街头卖唱的男中音,热带丛林与老虎,以及小说中后来出现的威尼斯的东方色彩、来自印度的瘟疫、以及狂乱的噩梦,这些原始、狂野、异域的元素,都统统指向了酒神精神。在小说中,这种酒神精神暗合了主人公的心灵状态,指向自我意识的消解、沉醉与性欲等,指向对理性和秩序的否定。
艺术家小说成为德国文学的一大种类,而庸俗市民与艺术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便成为此类小说的重要主题。但是,很多浪漫主义作家笔下的艺术家都有一种过于理想化的倾向,他们将现实彻底地“诗化”或者“浪漫化”,脱离了真实。而主张现实主义的托马斯曼,并没有采用这一惯常的套路,而是在集中展现一个人身上道德与唯美之间的矛盾,然后探讨矛盾会将把人物带向何方。
在这一点上,托马斯曼明显是受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响。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发表之后,他的“本我”概念,他对于潜意识的挖掘,他对于梦乃是被压抑的欲望的判断,都极大地影响了那个时代的艺术家。
从某种意义上说,《死于威尼斯》正是利用弗洛伊德理论进行创作的。我们注意到,主人公阿申巴赫一直都处于欲望压抑的状态之下,他极其自律,在别人沉湎酒色的时候,他每天都会用冷水淋洗自己,把所有的时间“一心一意地奉献给创作事业”。但是书中也描写了多个梦境,展现阿申巴赫的内心与欲望。套用弗洛伊德的术语来说,此时的本我受到了自我与超我的严格控制。
在一连串的刺激与诱惑之后,阿申巴赫梦见自己身处野人的酒宴和献祭中,而他也不再恐惧,逐渐为欲望所征服,摒弃了上帝,跟着异族一起狂欢与淫乱。这里的“上帝”所代表的基督教伦理,正是欧洲同性恋不被社会所接受的历史根源;而阿申巴赫离弃上帝的举动,就是他的“本我”摆脱“自我”与“超我”束缚,彻底放纵自己。按照小说里的说法就是:“他的灵魂在堕落。”
因此,如果从艺术的层面上来看,小说展现的是酒神精神逐渐压制日神精神的过程的话,那么从心理分析角度来说,小说乃是遭到压抑的本能逐渐释放,本我逐渐失去控制的过程。
虽然作家与美少年之间的故事很吸引人,但从书名《死于威尼斯》可以看出,小说的重点其实不仅在于“爱”,更重要的是“死亡”。从作者托马斯曼角度来看,他撰写这篇小说,不仅仅源于他与波兰少年莫伊斯的邂逅,还有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的死亡。
在死亡阴影的威胁下,人的求生本能就会被激发。他对远方的渴望,对于少年的爱恋,对于从前不屑一顾的东西“以轻松的心情坦然接受”,都是源于对生命的眷恋。于是阿申巴赫走上了一条酒神精神压制日神精神、本我欲望彻底释放的道路。但是,尼采指出,人们在群体的狂欢中也经历着个体的痛苦。阿申巴赫之前作为自律的作家所建立起来的荣誉与存在方式,面临土崩瓦解的危险,他被席卷入一场漩涡之中,迷醉、错乱、丧失尊严,他已经无法再返回到正常的市民社会,最后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虽然结局是死亡,但也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作家结局悲惨。恰恰相反,在最后的弥留之际,他看到塔齐奥,“仿佛插翅在充满了希望的神秘莫测的太空中翱翔,而我们的作家,也和平常一样,跟着他神游。”在这里,我们依稀看到了天使引导灵魂进入天堂的景象。
既然无法在现实世界中得到爱情,那么唯有纯粹的精神世界可以提供这个可能性。在得知塔齐奥一家即将离去之后,阿申巴赫其实是主动求死,因为他已经再也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托马斯曼。他本人虽然娶妻生子,但终生都因为无法实现爱情而饱受折磨。还记得我们在开头说的托马斯曼在瑞士遇到的19岁服务生吗?他后来曾给那个少年寄了一封信,借口在职业上或许对其有所帮助,并留下了自己的地址。对方的回信让他欣喜若狂,为他带来了持续不断的快乐,成了他最后作品的艺术兴奋剂。
正如弗洛伊德所指出的,本我的欲望遭到痛苦压抑,“自我”会对“本我”进行调节,使其欲望发生“转移”,将能量投入到另一种对象之上,从而获得所谓的“替代性满足”。托马斯曼就把这种情感上的折磨,用来鼓舞自己进行创作。他真正喜欢的似乎并不是爱情,而是他的艺术创作。这其中的滋味,也许作家自己也未必说得清楚。但无论如何,这部《死于威尼斯》中关于理性与冲动的较量,关于艺术、生与死的追问,却未尝不能让百年后的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以及我们的生活。
书 名:死于威尼斯
作 者:托马斯·曼
主 讲 人:梁锡江
主讲人简介:德国文学与文化研究者,译者
主 播:李欣
策 划 编 辑:周向荣
总 编 辑:徐苑
恋童癖,同性恋综合体。不管社会怎么开放,我个人都觉得好恶心
这样的作品,这样的作者,理解不了,也不想理解。
1vhpvrrxobgw8hjh1c5w 回复 @Joey_voice: 哈哈 你也只能这样了
同性恋+恋童癖,真行啊
我不能接受同性恋,但我也不反对。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幸福的权利,只要同性恋者不去强迫别人接受自己或是去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就行。
老师的声线好慈美哦!
播音员声音很好听,但真的听不清
00160162 回复 @00160162: 播音员在Sh音上破音太厉害了,特别刺耳,而且好多句子越读声音越弱,我稍微离手机远点就听不清了,是她发音问题还是录音设备问题?其他播音员就没这个问题
这都说的是啥,乱扯一通
子叶梦晓 回复 @禅意资本: 需要一些哲学和本源文化知识,最开始我看尼采《悲剧的诞生》也一脸懵,可以研究一下古希腊神话,圣经之类的,对于理解欧洲文学哲学艺术有很大帮助。
接收不了同性恋
喜欢主播的声音,温柔知性
说的那么文艺,其实就是暮年的老男人,妄图通过美少年找回青春。不要脸。你就不能优雅的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