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的博弈论11: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多人协调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妙趣横生的博弈论,今天我们来看看合作与协调的问题,说一直球队,无论怎么刻苦练习,结果胜率就是上不去,永远是50对50,这是为什么呢?秘密就在于钟形曲线,也就是说,不光你在努力训练,大家都在努力训练,你提高了水平,别人也提高了,所以你的能力提升,但相对排名并不会提升。所以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成功是由相对成绩决定的,而非是绝对成绩。你说你很努力很勤奋没有用,你得比别人都更勤奋,更努力才行。比如在我们的读书圈里,很多人都在问老齐,说我什么时候可以成为你这样?我的回答是,你永远不可能追上我,因为我们两差距本身就很大了,我已经读过了1500本书,而你还是零!现在你还不如我努力,那么你拿什么追上我?
所以只要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一场惨无人道的排位赛竞争,每个人都很努力,你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只要你放松,别人分分钟就超过你。你下落的空间,将没有尽头。有没有可能大家都停止努力呢?有!但那只是发生在10年动乱时期,大家天天都在搞集会,谁学习谁就会被抓出来。但这毕竟不是常态。那会偷偷学习的人,也都成为了第一代大学生,后来更是独享了时代红利。所以竞争是常态,不努力的协作,是不可能实现的。
作者还出了一个博弈,说要跨过海湾大桥,开车的人多了就会堵车,2000人通过需要30分钟,如果8000人通过就要1个小时,而做火车通过,稳定的需要40分钟,那么会出现什么博弈?当开车的人少的时候,大家就倾向于开车通过,当人多了大家反而愿意去坐火车,均衡点就是火车的那40分钟,对应的是4000人开车。也就是说,开车的时间最后会跟坐火车的时间基本相等。这不是规定,而是靠市场机制调节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有时候大家还会默认市场的一些规则,甚至达到心照不宣的地步,比如键盘的字母排序,一开始就是为了降低打字速度,好让打字机不容易卡纸,所以才随机排列字母,但后来电子计算机出现了,大家发现已经纠正不过来了,现在按照规则排列键盘,反而你倒是不会用了。这就是一个从众效应,没人在意这个排列是否正确,只是认为本该如此。还比如中国社会,很久之前讲究的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连剪头发都不行。后来才慢慢的纠正过来。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现实的商业社会中,有一种逻辑叫做先入为主,一旦你第一个创造这种产品,并让大家产生使用习惯,那么就会赢得市场。比如微信和淘宝就是这个例子,他们最大的壁垒就在于关系和使用习惯。+
历史上的汽车也是如此,1890年,汽车面临三大技术路径,蒸汽,汽油和电力,后来在市场竞争中,汽油暂时胜出,所以后来所有的研发都投入到了汽油发动机上来,蒸汽发动机和电力驱动都没再继续下去。作者说这也是先入为主,其实那两项技术如果持续研究,也未必就差。
还有一个例子,现在人越来越提倡环保,但为啥还有那么多人开着大型越野车呢?他们又一个考虑,就是怕小车不安全,如果相撞,轻型车肯定损失惨重,大型越野车要安全的多。但是这就存在一个博弈,如果大家都不开越野车,而去驾驶轻型汽车,反而都会安全。但如果有人驾驶越野车,那么开轻型汽车的人就置身于危险当中,所以最后就是,重型越野车越多,大家就越是不敢开小车。最后导致了耗能上升。污染严重。如果要解决大家的问题,就要限制燃料的使用。给你的油就这么多,这时候大家才会愿意去开轻型汽车。同样的一个社区,如果全是白人,那么他会进一步吸引白人迁入,而如果黑人的比例上升,那么以后迁入白人的可能就越来越低,很多白人甚至还要迁走。学校也是如此,好学生多,就会吸引更好的生源加入,如果差学生很多,好学生就不愿意在去那里读书,所以有人经常批评教育资源不公平,其实老师只占了一小部分,学校的差距主要在生源。而生源这块,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打破学校的好坏之分,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生源随机派位,这也正是我们正在干的事情。
作者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假如注定要失败,很多人会选择败在一个极度艰巨的工作上,比如没能跑完5公里和没能爬上珠峰,都是失败,但显然前者更让容易让人耻笑。所以这就告诉我们,如果几个事情,都没有成功的希望,那你不如去搞一个最难的。比如你要是啥房子都买不起,你就跟别人说,我的梦想是买顶级豪宅。那样别人就不会笑话你了,因为他们也买不起。还比如你找不到对象,就干脆找一个最漂亮的女神去追,你追不到,其他人也追不到。也就没啥可丢人的了。
下面我们看拍卖投标与竞争之中的博弈。eBay出现之后,拍卖就变得很普遍了,但也存在几个问题,一个是大家脑袋一热拍卖下来的东西,很快就会后悔,第二个就是往往守不住自己的底价,经常在竞价的过程当中,不知不觉就超预算了。
在拍卖中有个最优出价策略,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你应该一直出价,直到这个价格超出了你的预估价,然后你就退出。比如你预估95,但是竞价递增是以10为单位,那么你就应在价格喊到90的时候退出。至于估价怎么确定,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你愿意出的价格,另一个是他的市场价值,或者别人会为此出多少钱,比如一套房子,银行评估价200万,但是你就觉得他远,我只愿意出150万。我们应以市场价值为基础,以你愿意出的价格为最终衡量标准。比如一个古董,大家认为顶多值100万,但你特别喜欢,愿意出200万,不过有个土豪更喜欢,甚至愿意出1000万,那这个就看你的偏好程度了,如果你就是豪横,非他不可,就必须也得把价格加到1000万才行。
有一个诺奖经济学家维克里,提出了一个理论,叫做维克里拍卖,他的方法就是大家不再那么喊了,而是把自己的价格放在信封里上交,然后主持人打开信封,出价最高者胜出,不过这里有个反转,出价最高者不用支付自己的出价,而是支付刨除自己之外的次高价格。那么大家想象一下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时候你自己的那个价格不重要了,反而要去考虑别人到底会出什么价格。
我们假设一个东西的估价是60块钱,此时你会怎么出价呢?如果你出50,而别人出价高于你的价格,无论高多少,结果都是一样的,别人以50块钱的便宜价格买走了这个东西,这时候你就觉得错过了好几亿,这时候通常大家的想法是,我别买亏了,但是也别错过,所以出一个61块钱,应该是比较稳妥的,别人不如我,我就有捡漏的机会,别人出价比我高,至少我也不会觉得错过。所以维克里拍卖基本解决了低价卖商品的问题。每个人都会如实的反应自己对于这个商品的估值。那么有人说,会不会有人故意抬价,坑死对方?这其实也要冒风险的,因为你并不知道对方出什么价格,比如你要害人,60块钱的东西,你出到60万,但此时对方也同样有这种势在必得的想法,出价50万,那你就死定了。
在拍卖之后,拍卖行还会要求买家缴纳一笔费用,大概是20%的保险费,那么这笔钱谁来出,表面上是买家掏了腰包,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卖家出了这笔钱,因为这个规则所有人都知道了,所以买家在拍卖的过程之中,已经留出了富裕。它们已经从偏好价格里面扣除了20%,用来支付费用,这其实也能解释我们买房中的税费谁来出,看似是买家出的,但其实是卖家出的,买家在考虑房价的时候,已经将这些钱包括中介费都计算在内了。所以不管卖家强势还是买家强势,在大家都知道规则的前提下,这笔钱其实都是卖家负担。只是卖家不知道或者没感觉而已,他以为自己要的价格达到了。但其实买家早就将所有的费用考虑了进去。不信你看看,满五唯一的房子和不满五不唯一的房子,最后成交的价格一样吗?
博弈论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向前展望,看看行动将导致什么结果,那么这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如何避免赢家诅咒。咱们明天接着讲。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