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第二讲】小眼界也有大傲慢,大境界更需要自我超越

【逍遥游·第二讲】小眼界也有大傲慢,大境界更需要自我超越

00:00
18:45

本集文稿 

解读

“汤之问棘也是矣,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


点题的话!商汤问夏棘,商汤就是商代的那个开国的君王,夏棘是夏朝的遗老,是那个时代的圣贤之人。商汤就问他,向他求问:“上下四方的宇宙有极限吗?有边吗?棘曰:无极,没有极限,在没有极限之外,更没有极限。


现在西方科学不是有个观念吗,叫做无穷有边,对吧?就是它变化确实是无穷的,但是它被局限在一个范围之内。夏棘的这个话就针对这个话的,就是针对现代的这个观念的。你认为宇宙是无限的,但是是有边的,夏棘告诉你,它既是无限的,也是无边的。所以我想,夏棘应该是反对宇宙大爆炸论的,因为宇宙大爆炸论它说的时空是有边界的。


商汤是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所以夏棘呢,对他不吝赐教,紧接着就跟他讲故事了,这个故事我就不读了,跟前面那个故事是一样的,叫终北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


就是刚才那个故事,夏棘就跟商汤说了这个故事。在北冥那个地方,在终北之北,在北极的更北边,在北之北、南之南,你就得唱什么南山南什么的。这个庄子是非常奇怪的,你得唱南山南北山北。比北极更北­的地方,有天道所成就的大海,那那我就怀疑他不是在讲现实的大海,他也可能是在讲元气之海。他说那里有鱼,宽就有数千里,几千里宽,至于它有多长,那不得几万里长?


“其名为鲲”,它变成鹏之后,他的后背有泰山那么高,他的翅膀就像是遮天蔽日,他顺风扶摇而上九万里,“绝云气”,就把所有的云都压在下面,肯定到平流层了。现在咱们飞机是飞到平流层,是飞在云上的,“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他就往着南方飞了。


好,再来一个小的来说话,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什么意思呢?这个斥鴳呢,就是鹌鹑,鹌鹑比斑鸠脾气大。斑鸠还知道自己飞不了,鹌鹑直接否定:“它飞什么飞呀,你看我,我才是真正的飞行健将,我蹦一蹦就能飞起来。而且,我在这个数仞之间(一仞大概是两米左右),我在几十米范围之内,我自由翱翔,是吧?在蓬蒿之间,蓬草和这个蒿秆之间,我飞得如鱼得水,这难道不是飞行的真谛吗?这不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吗?”


他飞什么飞,你看我飞的!这个鹌鹑真的心很大,它直接说了,就你那飞9万里,不如我在蓬蒿之间飞的自由自在。直接进行价值观上的抨击啊!就是说你的价值不对,你追求的就不对,你应该追求这种自由自在的飞,就在蓬蒿之间,总体就二三十米,就在那飞,这是飞行的真谛。


今天的社会很有意思的,好多人都来向你表达生活的真谛,生命的真谛。一般这种表达真谛的,他还是标题党,标题都起得特别好,一看点进去之后,你都略带后悔的再退出来。所以,庄子一言以蔽之,“此小大之辩也”。


这个啊,就是小和大之间的区别。什么意思呢?在那个小的视野当中,小的那个生命体验当中,它能够孕育出大的傲慢!他没有大的傲慢,怎么会把自己封闭上呢?他怎么能够自我解释呢?一旦他走入那种自我解释的路径之后,他不就自我封闭了吗?


越是那个大的境界,他傲慢越少,因为他知道,面对的未来和外界的不确定的东西太多了,他会做很多很多准备,他会留很大很大的余地。所以小人不能得势,不是说品性不好的人不能得势,眼界小的人还真是不行,你不能让他得大势,除非他能成长。


所以,逍遥游好像是在讲什么?讲生命的成长,而且它讲的是一种无穷尽的成长。至于怎么样才能如此的成长,他后面会跟你讲。


-------------------------------------------------------------


紧接着话题再转,马上要跳回来讲帝王家: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就是说,那种知识好,好到什么程度?可以当一官;行为道德高尚,到什么程度?能够让乡里的人都能敬服;德行大家都觉得很好,心胸也不错,能到什么程度?完全可以达到一个君王的水平,能够征召一国,一国之人都能支持他。到这个程度了,他自己看自己,不也就这样吗?就是他的目的性是很强的。


宋荣子犹然笑之,宋荣子是墨家的一位先贤,主张和平,他对此啊就是一笑置之,对于这些人自视觉得好像找到了人生的真谛,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听明白了啊,鹌鹑认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对于这一条,宋荣子淡然一笑。宋荣子的境界是什么呢?举世都来赞誉我,我也不会额外的努力,就是道德绑架对他没用。大家都赞誉我,我也不会多做一点。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大家都讨厌我都骂我,所有的舆论朝我开炮,朋友圈里7天不息,我也一点不沮丧。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宋荣子能够明白内在的东西与外在的财富之间的区别,知道你那个东西不能完全决定我里头。我里头的东西再好,也未必就能获得外面的东西。所以内外之别,内外有别,或者叫内德外境,内在的德性跟外在的那个境遇之间,没有绝对关系。


所以,他谨守内心,辩乎荣辱之境,就是荣辱不惊啊。你再荣再辱,你就是个外部境界。你想怎么样?你无非就想要我照着你的那个说法去做呗!你对我进行道德绑架,你就是叫我献身呗。叫我献身我不献,你就骂我,对不对?你就骂我说你你怎么着,你看,你不能舍己为人。自古中国人玩这个玩的还少了吗?每时每刻都想玩一下,对吧?


能够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说,这个作为一个贤者来说,也算是真正的高境界了,但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就是说,孙荣子虽然能够做到了不随着社会大流去委屈自己,跟着这个追跟着那个求,但是呢,他还有一些东西没有真的树起来,还是有一些问题。


紧接着讲一个更高级的: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这里举列子,列御寇,列子是老子的徒孙,是尹喜的直接的弟子,也是著名的真人了。说列子修行的境界是什么?御风而行,他就像一片叶子一样,随风就可以到处飘,在外头玩十五天,不用打车费的,不用花车钱,不用坐高铁,他就顺着风就飞,飘了十五天,顺风回来了。他对于什么人间的祸福啊,要不要更多的福分啊,他早就无所谓了。未数数然,数数然,汲汲以求的意思。他对人间所谓什么致福啊、什么致富啊这些事情,他已经无所谓了。为什么?他出行不用买票!那你想,如果你也出行不用买票,你可以今天飞到东山上去吃桃子,明天飞到你内心自然就自由了嘛。


庄子就讲,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他还要依赖一个什么呀?他要依赖于风。那最高境界到底什么,最理想的境界什么?


第一重境界是世俗境界,就是这个知效一官对吧?能够做国君,能够管理社会,这个是第一层。


第二层是宋荣子的能够定乎于内外,能够宠辱不惊,能够保持内心的安定。


第三层是列子这种,能够驾驭天地之气,到处飘,到处飞,内心没有祸福的念头,摆脱了对祸福的恐惧。


那有没有更高的境界?有没有啊?这一章到这儿,终于说出了他的主张。


---------------------------------------------------------------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乘天地之正,天地的德行是什么?好生啊,好生之德。能够顺应天地的好生之德,蓬蓬勃勃,生生不息。能够生又能够返,能够去,能够来。而御六气之辩,六气什么呢?阴、阳、风、雨、晦、明,天地之间六种运行状态,对这六种运行状态都能够了然于胸,并且可以加以利用。御啊,驾驭于其上,以游无穷者也,游乎于无穷啊,人生的境界无穷无尽。为什么?这六气的组合转换是什么呢,他的造化怎么样?无穷无尽。所以你驾驭了这个操作系统的最底层的代码,你在上头玩随便你玩。今天你可以做一乞丐,明天你可以做一帝王。


我有一个学生就是因为去搞行为艺术,去装了一次乞丐,后来从此以后完蛋了,总想做乞丐。就是有一天能让你放下种种纷扰,内心真的是毫无负担,你可能愿意,从此以后,你也不想再去管那些事了。活在大染缸里面,你当然不知道那个活在清水里的感觉,你一旦到了清水,你还愿意回染缸吗?


所以我说修真是很难的,劝人修真更难。就是刘晓庆说的,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


所以这样的一种人,他还会有所期待,有所依赖吗?这个待啊,如果单纯解释为依赖不是太好,应该说有所期望,有所粘着,有所依赖,这样去解释会好一点。所以,真正达到了趁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这些人,三个比喻来形容,叫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人,这是最高境界,人的最高境界,他没有“自我”的那种束缚,他不是活在一个“我”里面,它是一种道的具现。他的自身的那种感觉的境界,本身就是无穷无尽的,对他来说,没有生死的问题,就是他的境界化在大道当中。所以这种境界本身是什么?无量无数、无边无际的。这个叫至人,没有自我的这个框框。


神人呢,第二重,稍微差一点。也有人说这三种境界一样的,我觉得神人还是稍微差一点。无功,他不被那个目标所束缚,功啊,功业,事功。道德经上讲功成身退。神人无功,神人不依赖什么呀?不依赖那种所谓生命的追求,生活的这个目标,不依赖这些东西,他一样活得很好,他一样自由自在。


圣人呢,自古以来,一般是讲那个治世之人,就是管理社会的人,圣人怎么样?圣人不依赖名位,就是不依赖权力。


三种解脱:至人解脱了什么?解脱了自我的桎梏。神人解脱了什么?解脱了功业的桎梏。圣人解脱了什么?权力的桎梏。庄子说,解脱了这三种桎梏,或者我们可以讲,这叫做真人,就是活出个人样了,不再是活在其他的代码的那种噼噼啪啪的冲击之下了。他有他自己的运作轨迹了。


---------------------------------------------------------------


 

到这里,第一板块的寓言就结束了。


大家可能已经发现了,鲲鹏展翅这个寓言重复了两次,第一次,是庄子借着《齐谐》这本书来讲,第二次,是庄子假托商汤与夏棘的对话来讲。这其中呢,商汤与夏棘的对话很值得多琢磨琢磨、、


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


就是说,商汤问夏棘说:上下四方有最远的尽头吗?夏棘回答说:没有尽头,在没有尽头之外,也没有尽头。


这一段是,在传统的本子里没有,是近现代的学者根据《列子》对庄子的引用来补全的。但是这几句话特别重要,它对我们理解至知有决定性的意义,如果说“无极之外复无极”,那就说明,庄子认为,宇宙和人生都不是一个封闭系统,它们都是开放的,是无边的,包容无穷无尽的可能性。


开放是道家思想的根本观念,在这一点上,庄子与老子是一脉相承的,他们都认为天道是不可穷尽的,真理是不可能穷竭的。


我们要注意,在后世的文化发展中,常常会想象一种无所不知,穷究天人、掌握了一切真理的所谓境界,这种想法就把自己给封闭起来了,沿着这种思路往下走,就会失去了探究外部世界、探究大自然的那种开阔的眼光。现在国学动不动就说内求胜过外求,但实际上,如果外部通道不打开,内在心灵也会渐渐枯萎。


所以至知是无我的。是无待的,恰恰是要对自然保有好奇心,保有敬畏,只有这样,才能与无边无穷的造化同步演化,如果说,故步自封,或者干脆夸大说内心即世界,最多只能得到一时的平衡,无论如何也达不到逍遥的至知境界。


好,逍遥游第一个板块就到这里了,下一个板块庄子将讲尧对至知、对逍遥的追寻,从侧面来讲至知的境界、逍遥的境界究竟是什么样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84307660

    这里小知和大知指得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么?小知→大知→逍遥是必经的修行路径?

    黄明哲博士 回复 @听友84307660: 老子和庄子,都有修道需要逐步开阔眼界的看法。确实是有次第、逐步提升的。

  • coco_1617

    背景音乐空灵飘渺,老师的声音温柔治愈,庄子的思想天马行空,洒脱飘逸。老师讲解的通俗易懂,结合实际,又广又深又细。感恩黄老师!

    lysbjqh 回复 @coco_1617: 同感,老师的声音一下子让人安静了x l

  • 诗心晶莹梅香正浓

    老师,买那个版本的《庄子》好?

    黄明哲博士 回复 @诗心晶莹梅香正浓: 可以看看曹础基的。我这一个版本估计很快也要面世了

  • 观海君

    傲慢可能就是因为眼界小。

    黄明哲博士 回复 @观海君: 习惯使然

  • 仙境兔灵

    确实~这个社会确实很有意思~n多人表示对生命的真谛~想人人都和他们一样~~

  • 听友393790007

    你讲的是宠辱不惊奇,别人怎么骂我也不在乎,和王阳明说的有羞辱心是有良知,是不是矛盾

  • 陈小安呀

    这个是不是刚好反驳了王阳明

    黄明哲博士 回复 @陈小安呀: 阳明先生本质是实践主义。后人误会了

  • 笑忘书PhD

    黄老师的学识和节目质量不必多说,每一次听感受都不一样

  • ganlebaji

    请问黄老师,是否境界分为4层,第一层为知效一官,第二层为定乎于内外,第三层是列子那样,第四层是驾驭了底层代码。而第四层里面又分了三种驾驭底层代码的级别,至人,神人,圣人。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确?如果正确,那列子能够御风飞行了还不算第四层里面吗?

    黄明哲博士 回复 @ganlebaji: 三层四层且不论。列子御风飞行只是一种技术状态,技术条件一旦失去了,技术也就失效了。他并没有到达“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的自由境界。御六气之辨,泛指可以借用任何一种条件了。

  • 2020黄祥斌

    《素问》上古天真论有言:黄帝曰:…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虽然稍有不同,但人生境界无论精神肉体,大致相当。

    黄明哲博士 回复 @2020黄祥斌: 看来这个真人和神人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