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第一讲】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

【逍遥游·第一讲】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

00:00
24:16

本集文稿 

引 言

逍遥游这一篇,由三个板块构成,我们现在要讲解的是第一板块,鲲鹏展翅的寓言。寓言是这样的:


在遥远北冥,有一条大鱼,叫做鲲,它的体量庞大,寿命悠长,蛰伏在北冥,不知道多少年,如果有一天,大气层有巨大的环流到来,它就可以化作大鹏鸟,乘着大气环流,飞向另一个极致的远方——南冥,也就是南海。


在大鹏展翅飞向南方的过程中,知了、麻雀、鹌鹑都很不理解,它们觉得,在小树林里飞一飞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非要费那么大的劲儿,冒那么大的险,飞跃千山万水呢?


庄子说,这个就是生命尺度的不同了。小麻雀和小鹌鹑的体型小,生活的眼界也小,它们自得其乐。但是大鹏鸟它的体型大,眼界大。可以利用大的形势变迁,来实现自身的蜕变。它的生命尺度和智慧,都远远地超越于小麻雀、小鹌鹑。用今天的话来讲,它等待的是风口,而且必须是大的风口。今天有人说,风口来了,猪也能飞起来,但猪飞了半天,落下来摔死了还是猪。鲲鹏不一样,它要完成生命彻底的蜕变。


在区分了小知与大知之后,庄子又提出一个更深远的问题,那就是,小知局限于小环境,大知依赖大形势,毕竟都还是有所局限,那么,这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一种生命境界,可以摆脱任何对具体环境的依赖,到达大自由与大自在呢?


这样就引出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观念。庄子告诉人们,这世界上是有更高的生命境界的,至人放下了自我,神人放下了功业,圣人放下了名位,他们解脱了一切束缚,与造化同游。


这种智慧超越于小知与大知之上,我们可以称之为至知。


所谓至知,又可以叫做至道、至善,其实是一个人类文明的永恒问题,东西方的大思想家都探讨过这个问题。柏拉图认为,一个人如果明白了至善,他就可以成为哲学王,这方面,庄子比柏拉图要更浪漫一些,他向往的是与万物共生的天地大美,是人生的真正逍遥。


-------------------------------------------------------


解 读


好,我们进逍遥游。


我们解一下题,什么是逍,什么是遥,什么是游?这三个字要分开解。


逍,是“自在行走”的意思。自在行走,有时候又比喻大鸟在天空中翱翔。翱翔就是滑翔,盘旋滑翔叫做翱翔。为什么自在?因为它乘风而来,比喻它合于天道,做什么事情不勉强,是自在的。有人讲逍遥游是讲绝对自由,我说这个是完全不懂庄子的。庄子想要的是自在。稍微有点头脑的思想家,都不会去渴望什么绝对自由。他都是在设想一种至善的境界。到底人活着,怎么样是最愉快的,怎么样是最安全的,怎么样心里头是最安身的。


遥,就是“到远方”,用这种自在翱翔的方式,可以到达很多很多,没有办法说清的、无穷无尽的地方。它比喻什么呢?比喻世间的造化是无穷无尽的。你不要认为阳光下面都是旧东西,如果你真的合乎于道,造化是无穷的,在你自己身上就是无穷的,你可以体验的境界是无穷无尽的。如果你热衷于炒房,10年以来的体验是非常单一的,无非就是说亢奋,再次亢奋,再次亢奋,这种对生命的体验的境界非常单一。你活这一辈子,100年,应该体验更多的东西。


这件事情富贵人群是非常关心的。我看到有一些书画家送给富贵人群的画,或者是书法,上面题的是“某某某欢喜”。一幅画,下面提个字,“某某某欢喜”,这个话说得让人难受,已经是富贵了,已经“致”富贵了,然后,心里不欢喜,心里不够愉悦,不够安定,不能够沉浸在一个事情上头,让自己忘掉自我,忘掉周围。所以我想,所有的富贵人群,他到某一个阶段,都会思考这个问题。


那么游呢,按庄子的原话,叫“乘物以游心”。如果你行走于世间,合乎于天道,就像是大鸟,在天空当中,依靠着气流去运行,到达了无穷无尽的地方,你的心灵将永不枯寂。不是说你的心灵绝对自由,而是你的心灵不枯寂,不枯燥,不沉闷,不锁死在一个点上。我们今天有多少人锁死在一点上,年轻的时候锁死在爱情上,还有一些人锁定在什么上?锁定在名位财富的追求上。内心被锁定的时候,自己是不自觉的,是不明白的,只是追求这一层又一层的波澜壮阔,波涛汹涌。


所以,逍遥游三个字,我们解释下来,就是以合乎于天道的世间的行走,去体验无穷无尽的造化,让自我的心灵永不枯竭。


-------------------------------------------------------


“北冥有鱼(这个冥读明),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


开篇先是一个宏大的景观,说北海那个地方,有一种鱼,它的名字叫什么呢?叫鲲。鲲呢,最早指鱼卵、鱼籽,后来引申为鱼。“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特别大,就是从这边看不到它的尾巴,看不到头,几千里大,到某一个时间,它就会化,物化为鸟,成为大鹏。


大鹏这个词,最早是凤的意思,早期有凤的意思。凤是一种巨型生物。“怒而飞”,就是它突然兴奋起来,一鼓作气要起飞。它的翅膀就像是遮天蔽日的云彩。这个鸟在大的洋流来的时候,它要往哪儿迁徙呢?要往南海迁徙。


这个“冥”,就是海的意思。为什么叫冥呢?因为水本身是透明的,但是积的太多,这会显得昏暗不明。“南冥者,天池也”,天道成就的大池。天池是不是南冥呢?No,北冥也叫天池。后面说了,就是说古人知道这种大海,这种大的天府,后面《齐物论》讲天府,这边讲天池,这个不是人力所成,都是天道所成,这是大自然运行的结果。那么天池现在呢,到了唐代以后,基本上被用于说是山顶的湖泊,那跟这里就没有关系了。


紧接着庄子讲: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是非常非常烧脑的,他马上说,这个故事不是我自己说的,这个故事是叫《齐谐》的那本书说的。谐,诙谐,讽刺。《齐谐》是一本志怪之书。《齐谐》说了,大鹏要向南冥迁徙,击打起来的水面有三千里。它要团住这个大量的气团,然后扶摇而上。扶摇而上,我想问问大家,到底是直接像直升机一样往上,还是盘旋着往上,还是说斜着往上,那很少有人这么思考是吧?你肯定觉得老师有点怪,但你想,这个问题其实是要想的。不说别的,就是它往上走,整个走了9万里的路程,它的飞行高度才达到正常高度,鸟飞的不容易。说明庄子是观察过的。所有的鸟飞的时候,他都有一个低角度的、一个往上斜飞的过程。“去以六月息者也”,他整整要飞六个月,才能到南冥。


紧接着换一个角度:


“野马也,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什么意思呢?突然,庄子调换个角度说,大鹏在天上看到什么呢?大鹏飞到天上,它的视野,它的眼界跟我们一样吗?这个就要进正题了,前面开那么大的、宏大的一个景观来讲这个事,后面就是为了说这个事。就问了:说“野马也”,中天的那个云气,那个风力的鼓荡,就好像万匹野马在天空中奔腾一样;地面上的那个浮尘,就是尘埃一样,这些东西它到底怎么来的?天空中这么多乱流,这么多气流在这里相互激荡,大鹏在这个激荡的空气上方浮游过去,这种气流的激荡是从哪儿来的?谁能够鼓荡起这种野马、尘埃、生物之息?


然后紧接着问,我们看天是苍苍之色,苍是青黑色,远眺宇宙,我们往上看一片青黑,天气晴朗的时候一片灿烂,这个真是天空的真实的颜色吗?


大鹏从天上往下看的时候,地平线之上又是什么颜色呢?还是茫茫苍苍吗?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所谓正确的视角吗?你天天看到这个就批评,看到那个就批判,天天看到朋友圈里说什么那个好那个坏,你心里就开心或者愤怒,你不觉得自己太受罪了吗?统治者看社会的角度,跟你看社会角度能一样吗?他身居高位之后,他看整个天下,他要调整的时候,他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正确的视角吗?这个一下就把这个话题引入一个非常深邃的东西,这是庄子的能耐,我没有见过第二家有这种本事的。


那我们搞笑一下,我们看一下地球的图片,左边这个图片,是日本的卫星从天上大鹏那个位置,9万里高空往下拍,真实的地球的颜色。确实是什么?——青黑色。右边的图片,是为了满足老百姓对地球的一种热爱,为了看起来比较舒服,用调色板调出来的。也就是说,大家一直以来看的所谓地球云图是什么?——经过美化的云图。真的让你看一下大鹏的云图,你可能会对地球有所失望。


-------------------------------------------------------


紧接着再讲个道理: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他说,水如果积的不厚,那么它也没有力量能够浮起大舟。这个学游泳的都知道,你在浅水区跟在深水区感觉是不一样的。如果说我们倒一杯水在一个小土凹里面,那上面做船的只能什么?——只能抬起像芥草、草壳子这样的船。你放一个杯子上去,直接就落底了,这是因为水浅而舟大。如果这个底下的风和空气积累得不厚,那么他也鼓荡不起大鹏的,浮不起大鹏的这个双翼。


所以啊,大鹏要飞九万里,才能够真正的浮在空气之上,浮在这个风力之上,然后才能谈得上说,是找到了正确的高度。这个时候它背负青天——下面就都是风,上面就是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如果中途没有夭折的话,夭阏,阏,停止,就是不要出现什么意外的话,那么他就可以真正的往南飞了。


做大事啊,它要积累大的条件,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要由01,要由1到多,这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过程,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那紧接着呢,就有其他的小虫子来笑了: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图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蜩啊,就是一种知了,学鸠呢,大致就是斑鸠。大家知道这个斑鸠是很胖的,它是飞不高的,基本它就在树林里头飞。它两个看到大鹏往南飞,它俩就笑。它俩笑啥呢?说:“我们两个啊,突然扑腾翅膀飞起来,撞上榆树和枋树也就算了,就到头了,飞到头了。如果飞得过去咱们就飞,如果飞不过去怎么着?咱们就落到地上,安全的很,何用费那么大劲,飞九万里往南方走才刚开始,飞了九万里旅途才刚开始,累不累啊?”


这个呢,我给它们总结叫"二虫浅薄"。这二虫至少还知道什么呀?知道自己飞不了9万里,它们只是在给自己喂点鸡汤而已。就是你看,那个做大事的也很辛苦对吧?你看我们就这样,在家里啊喝点小酒,看看电影,也挺快乐啊!这不是今天的好多人自我安慰的道理吗?就是告诉你没关系,你没有追求也没关系,或者你这辈子没有大的境界也没关系,你只要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就已经不比它更差了,你就有了你的幸福。


社会上现在解释庄子,不也是这么解释的吗?都把庄子解释成一个什么人呢?——就是反正无所谓,我自然浪荡于江湖,我摇头摆尾……这个真的是庄子的本意吗?你得看逍遥游啊!这个二虫虽然是自我安慰,但是至少它还知道,它飞不了九万里,它知道自己是飞不过大鹏的,它知道人家志向远大。


紧接着庄子讲,要去郊游的人,准备三顿饭就可以了,准备点零食就可以了,去了之后回来,肚子里还有货呢。要走百里之外,那你就要准备点干粮了。如果你想走千里,恐怕你得提前三个月就准备,因为那个时候生产力不发达。对于这样一种大的抱负,所需要的那种艰苦的、大的条件,小虫子又哪知道呢?


这话说得很难听,其实就是说,你不但飞不了九万里,你连飞九万里的准备工作是什么样子,你都不知道。换句话说,你边儿都没摸着,你有什么资格评论呢?


我们今天不是好多人在那评论吗?有时候我我也会安慰学生,我说你看,他们富贵人家也有富贵人家的烦恼,然后大家觉得松了一口气,好开心。但是按庄子他可不是这样说的,他就是说,你还是要知道自己的浅薄,因为你没有管过大事,所以这个是生存方式带来的眼界问题,是生存方式带来的。


-------------------------------------------------------


紧接着讲知见的问题: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再换一个视角,他说前面这个啊,就是“小知不及大知”。你的平台小,你的盘子小,你知道的事就少,你当然比不过那个盘子大,管天下大事的人。这个你不要自吹了。但另外一方面讲,还不只是这个问题,“小年还不及大年”呢。你活的时间长短,也直接决定你的心胸。


为什么这么说呢?那个早上长出来的那个真菌、那个蘑菇,甚至于当天就死了,他都不能够体验一天一夜的交叠。晦,是阴历每月末的最后一天,朔,是下个月的第一天。就是说它根本就过不了一天,或者说,也可能是过不了一个月,但是我觉得应该是过不了一天。蟪蛄呢,就是寒蝉。寒蝉叫做春生夏死,夏生秋死,他连一年四季的循环他都没见过,他能有多大的心胸,他看待问题能有多大的眼光?


“此小年也。”这个叫什么?就是小寿众生、小命众生,他的体验的境界,他对世界的认知,是非常非常有限的。


那在楚国的南方呢,有一种神龟,他活得很长,它能活两千年,可能还不止两千年。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年相当于它的春天,五百年相当于它的秋天,那怎么着算算也两千年的寿命。那这个话呢有歧义,也可能是说他活一年,就是我们的一年相当于它的什么?他能活2000年。那我们活100年,那不就相当于他活2000×100年,活得好可怕。庄子嘴也真大,庄子是真敢说。


“上古有大椿者”,椿就是香椿,香椿树以8000岁为春,8000岁为秋,他以32,000年做他生命中的一个天地轮回,那简直——我觉得它可能都见过小冰河时代了,它的寿命接近于地质周期了。


庄子说,这叫大年,那它的那种对世间的认知的那种深邃,那种平淡,它看了多少世间轮回,看了多少朝代更迭,它的心还会随着房价的起落而起起落落吗?我就现在问大家,有几位不是因为房价的问题,心里头觉得有一点沉不住气的。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彭祖啊,是活了夏商周三代,活到周朝的中期的这么一个人,传说至少活了800岁,娶了20多个老婆,那可能生了上百个孩子。现在人们却都赞扬彭祖活的长,都羡慕他,匹之,就是想跟他匹敌,想追上他,不亦悲乎,多可悲!这个叫知见之悲呀!


如此渺小的生命,面对着如此茫茫的未来,就算活成了上古的大椿树,也不能够真正的悠游于宇宙万有之中。所以这章在讨论什么,这里就稍微露出一点意思了。


庄子说的长生,他说了一个更高的目标,不是吃点仙丹,然后怎么样转化一下,一颗金丹吞下肚,从此我命不由天,他还真不是这条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泽荣_

    看到老师文中提到的:“放下一切身心的挂碍,与造化同游”真是醍醐灌顶。我们人生在世应该放下我执,寻道而行,通过身心的虚静包容去感悟造化,感受天道

  • 筱陌儿

    网页搜的

  • 紫陌香村

    庄子化蝶,为身体安上灵魂的羽翼,畅游天地之间,不为世事名利所涸锁。 老子无为,以世上万物为古仔秩序,住自然为道,而大道安上德治的路标,一路畅行三界之空。人为道为生,为义而活,为德为行,正应验了卢梭的理义。为此人间要逍遥能舍身外之物,背负太多的东西,注定是飞行不远的,为自由必然要多做合乎大道的事情,方能高飞远行登堂回家。

    梦想888666 回复 @紫陌香村: 👍👍👍👍

  • MengMeng_ve

    感恩黄老师带我们学习庄子。

    黄明哲博士 回复 @MengMeng_ve: 感谢支持!

  • 带薪只休了一天假

    学过才知道那么多成语是出自庄子 其实我们都是祖先的孩子 传承都在骨血之中 需要好好认知祖先 认知我们自己 才能走好脚下的路 而黃老師是带我们找到门路的人

  • 勤奋者健强

    禅宗讲得禅的境界,就是受到庄子逍遥思想境界的影响啊!

    黄明哲博士 回复 @勤奋者健强: 哈哈,看出来了呀!

  • 王律瑾

    老师的声音好听,音质舒适,语调宜人,为精彩的内容锦上添花

  • 尘儿66

    总共多少讲?

    黄明哲博士 回复 @尘儿66: 预计在125讲,具体还会根据大家学习中的情况来微调

  • 观海君

    心里不枯寂,不锁死在一点上。

    黄明哲博士 回复 @观海君: 说的对。永远不要自我封闭

  • 杨再远

    我觉得真正的大智者,应该是看破世界法则人性,但并不是叫你在家等死,只是活得坦然自若,不急不躁不争,功名利禄犹如过眼云烟,人生短短几十,来时什么也没有,去时又有什么?何不过得快哉!唐寅,王冕,李白,杜甫皆是如此,人在地球只是一个过程

    黄明哲博士 回复 @杨再远: 心里通达些是好事。然而不要过高估计自己对资源匮乏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