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子路篇第十三(3)

39.子路篇第十三(3)

00:00
13:38
子路篇第十三(3)

【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才可以称得上是“士'呢?”孔子说:“能用礼仪廉耻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出使他国能不辜负君主的使命,这就可以被称作
“士'了。”
(子贡)说:“请问比这再低一等的“士'是什么样的呢?”(孔子)
说:“宗族的人称赞他孝顺,乡里的人称赞他敬爱兄长。”
(子贡)说:“请问比这再低一等的“士'是什么样的呢?”(孔子)
说:“说话有诚信,做事坚定果断,虽然是固执、粗陋之人,但也可以算是再低一等的“士”了。”
(子贡)说:“那么现在这些执政的人怎么样呢?”孔子说:“唉!那
些器量狭小的人,算得了什么呢!”

【故事链接】
苏武牧羊

汉武帝晚年的时候,曾派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使团到达匈奴送上礼物后,顺利地完成了使命。可就在他们准备回国的时候,匈奴内部起了内乱,结果苏武受到牵连,被匈奴人抓了起来。

匈奴人开出了丰厚的条件来诱惑苏武投降,可苏武义正词严的拒绝了。见利诱行不通,匈奴人又千方百计的折磨苏武:他们先是把苏武关进了地窖,不给他东西吃,不给他水喝,可是苏武被饿得奄奄一息也不肯屈服;后来,他们又将苏武派到了荒无人烟的北海去牧羊,并且说,只有等公羊生出了小羊来,才会放苏武回汉朝。

公羊怎么可能生得出小杨呢?于是苏武被拘禁在那里一年又一年,从一个健壮的青年变成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可就算如此,他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每天用手抚摸那代表使者的旌节。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匈奴内部再次发生了动乱,新的首领登上了王位。这位年轻的首领,为了表达与汉朝友好的诚意,命人送回了苏武。此时,那旌节已经因为长时间的抚摸而变得光秃秃的了。

【原文】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译文】
孔子说:“找不到言行合乎中庸的人去交往,也一定和狂狷之人交往!
狂放的人努力奋进,积极进取,谨慎的人洁身自好,不会做坏事。”

【知识链接】
“中庸之道”是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所谓“中庸”就是要不偏不倚,无过亦无不及。孔子不仅提出了这种道德追求,而且在自己的生活中和教学中处处实践着中庸。子路和冉有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但两个人的性格特点有很大的不同:子路做事莽撞,所以孔子就时常给他泼冷水,让他清醒一下头脑;而冉有遇事易退缩,所以孔子就常常鼓励他要当机立断。
我们在看孔子评价南北之强时,也可以深深感受到他的中庸思想。孔子认为南方之强一味强调柔弱无力,以德报怨,太过宽柔;而北方之强则一味强调赴汤蹈火,至死
不变,太过刚硬。他认为应该把两种“强”结合起来,做到刚柔并济。

【原文】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没有恒心,就不能做巫医。'这话说得很好啊!”
(《易经》里说:)“人如果不能长期坚持修养德行,就免不了会招致羞辱。”孔子说:“这是告诉那些没有恒心的人,不必去占卦了。”

【故事链接】
精卫填海

传说太阳升的小女儿女娃聪明伶俐,性格倔强,是太阳神最喜爱的孩子。

有一天,淘气的女娃趁大人们不注意就偷偷溜出家门,一个人跑到东海去游玩。

可海上的气象瞬息万变,刚刚还晴空万里,清风徐徐,转眼间就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汹涌的海浪不断地女娃的小船扑来,最终无情地夺走了女娃的生命。

女娃死后,她的灵魂变成了一名叫精卫的小鸟。因为痛恨大海,精卫鸟发誓一定要把大海填平!它每天天一亮就出去寻找石子儿或小树枝,然后把它们衔到东海上空,投入海里。

面对精卫鸟的报复仇,大海咆哮着说:"可怜的小鸟,就算你这样做上一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一万年不行,就十万年!”精卫鸟坚定地回答大海。

精卫鸟说到做到,为了心中这个永恒的目标,它日复一日,不辞辛苦的忙碌着。也许到今天你还可以在海边见到它奔波的身影呢。

【原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追求和谐而不是盲目附和,小人追求苟同,却不能与人和谐相处。”

【原文】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译文】
子贡问:“乡里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还不能下
定论。”
“乡里人都憎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还不能下定论。这
些都不如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乡里的坏人都厌恶他。”

【原文】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译文】
孔子说:“为君子做事情很容易,但要取悦他却很难。用不正当的方式讨他的欢心,他是不会喜欢的。他用人的时候,是按各人的能力量才而用。为小人做事很难,但想要讨好他却很容易。用不正当的方式讨好他,他也会很喜欢。而他在用人的时候,却会求全责备。”

【原文】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平和坦荡而不骄傲
轻狂,小人骄傲轻狂而不平和坦荡。”

【原文】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
孔子说:“刚强、果敢、质朴、言语谨慎,(具备了这四种品德)便接近“仁'了。”

【原文】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译文】
子路问:“怎样做才可以称得上是“士'呢?”孔子说:“互相勉励、和睦相处,就可以叫作“士'了。朋友之间要相互勉励,兄弟之间要亲切和
气。”

【知识链接】
士是先秦时最低一个等级的贵族阶层,他们多为饱读诗书的读书人,到了春秋时期,大部分士成为了卿大夫阶层的家臣,负责为卿大夫出谋划策、管理封地等等。到了战国时期,士的概念变得更加广泛,出现了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武士、侠士,专门著书立说的学士,从事阴阳推算的方士等等。由于战国时期是一个纷争不断、弱肉强食的时代,所以有才干和智能的人便尤其受到重视,这也促使士这个阶层在战国时期得到了蓬勃壮大,由此也出现了“礼贤下士”“招贤纳士”等成语。

【原文】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译文】
孔子说:“善人教导百姓七年时间,也可以让他们上阵作战了。”

【原文】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译文】
孔子说:“让没有受过训练的百姓去作战,这就是抛弃他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