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贝塔投资策略

聪明贝塔投资策略

00:00
12:29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ETF全球投资指南》的作者王延巍,欢迎来到我和墨菲学堂联合献上的《10堂课玩转ETF投资》。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聪明贝塔”策略的ETF,英文叫“Smart Beta”,看上去不明觉厉啊。

 

“聪明贝塔”,贝塔又是什么?在展开具体的ETF介绍之前,我们先看看Smart Beta到底是什么?这里我们先看看Beta收益是什么意思。

 

在投资中,你可能也听说过Alpha收益和Beta收益的说法,什么意思呢?我们一个个来说,先说Beta收益。

 

所谓Beta收益,简单来说就是跟着大势走,通常指的就是与基准指数相关的部分,即这部分收益趋势上会跟着挂钩的基准指数走,有可能产生偏差,但是不会太多。而在追求Beta收益的策略下,通常也就是希望市场涨的时候跟上,能多赚一点点就不错,跌的时候也不超跌,甚至少跌一些更好。

 

与Beta收益挂钩的是贝塔系数,也是一个评估基金的维度,即评估一只基金与大盘相比偏差的程度,具体算法这里不展开。通常这个系数如果为1,表明基金走势整体与市场基准相当;如果大于1,说明与市场基准有偏离,数越大,偏差越大,这只基金的波动可能越大。

 

但是需要注意,它评价的是一只基金的波动或者风险系数,并不是绝对的优劣,因为波动大的基金在市场好的时候可能也赚得很多。如何取舍,关键还是看你的风险承受能力。

 

那么什么是Alpha收益呢?其实就是与市场基准无关,或者关联很小的部分,对应的通常是一些主动的市场策略,可能是基金经理纯个人的研判,也可能是量化投资这样的计算。总之,其追求的是最好市场上涨的时候我涨得更多,跌的时候我跌得很少,甚至还逆势赚钱。

 

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保尔森等逆势赚钱的基金经理便名噪一时。而Alpha收益以及相关策略也是美国对冲基金常用的策略,毕竟如果单纯追求Beta收益,我买指数基金和ETF就成了,干吗买你对冲基金呢?

 

所以,两相对比,你也看出来了,Alpha收益更有难度。我在课程开场时就说了,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自己选股追求超越市场的收益,也就是Alpha收益,真的很难,还是指数基金和ETF更加适合。

 

但是,在ETF领域,创新从来没有停止,特别是当这类低门槛的产品越来越吸引投资者资金的时候,一些新的策略和尝试也就进入了这个市场,而Smart Beta策略正是这样的一类。

 

那么,什么是Smart Beta策略?事实上这是一系列策略的一个统称,在这类策略中追求的还是Beta收益,但是并不是完全被动,会在股票的选择上加入一些经过验证的标准和策略。也就是说,投资标普500指数不是简单地就把标普500指数的成分股按照市值一买就完事儿,而是又加入了一些其他选股指标进行二次选择,构成基于标普500指数的各种标普500XX指数,然后再对这些指数进行投资,发行产品。

 

尽管看起来Smart Beta策略加入了一些主动性,但是与对冲基金相比,仍具有“被动性”,因为整个过程是基于一个标准,并非基金经理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时调整。在调仓上也不会如量化投资一样高频交易,因为ETF面向个人投资者,非常注意降低成本,通常还是每个季度根据标准调整。所谓的“Smart”就体现在这里,因为加入了一些策略让它变得Smart,但是这些策略并不是激进的,依然追求的是基于Beta收益去争取在市场基准走势的情况下有更好的表现。

 

那么,有哪些具体策略呢?那就太多了,我们简单说一些。

 

1.成长策略,也就是根据成长性,比如营收、用户量,以及其他业务数据的增长情况。

2.价值策略,一些标准下的价值评估。

3.红利策略,从分红角度切入,比如将连续分红增长的公司筛选出来。

4.回购策略,从上市公司回购比例角度切入。

5.低波动率,市场风雨中最稳健的股票。

6.动量策略,综合考虑股票近期势能。

7.市值等权,指数大都以市值作为仓位权重,该策略不以市值大小定权重,而是让股票仓位都一样。

 

当然,以上只是其中部分策略。事实上美国市场的Smart Beta策略还有很多,有时候,甚至会把多种策略干脆放到一起构成多重因子的Smart Beta策略。接下来,就让我们介绍几只典型的此类基金。

 

我们先从成长策略说起,一口气来三只,规模最大的罗素1000指数成长股ETF:IWF,规模412亿美元;350亿美元规模的先锋成长股ETF:VUG;210亿美元规模的标普500指数成长股ETF:IVW。它们的策略并不一致,但是基本都会从收入、利润增长角度分别从诸如罗素1000指数,标普500指数中进一步选择。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截至2017年年底大牛市期间它们的表现情况,用来对比的还是标普500指数基金SPY。可以看到三只成长股策略的大盘股基金确实表现更好,但是具体而言又略有区别:IWF更佳,收益达270%;IVW略弱,为260%。

 

再看看分红策略,美国市场目前规模最大的红利ETF是VIG,规模在290亿美元以上,也是一只大基金了。它的基本策略是选择那些至少连续10年提高分红的上市公司,再辅以其他标准构成指数。


 

从走势来看,在大牛市期间,VIG和SPY还是有相当差距的,如果算上分红,差距会略微减少一些,VIG的年化收益率为12.36%,而SPY为13.30%。

 

而股票回购策略的代表是PKW,这只ETF在美国上市公司中选择那些在最近12个月通过股票回购活动让其流通股减少了5% 或者更大比例的公司股票。

 

从走势看,截至2017年年底市场进入动荡前的美国大牛市期间,PKW那是相当给力,比SPY多了近70个点啊,比红利策略更是好得多,所以看起来回购的“抬价”作用真的比温火般的红利更佳。

 

再看看听上去很玄幻的动量策略,代表基金是MTUM,发行商为贝莱德旗下的安硕品牌。MTUM是一只2013年发行的相对年轻的基金,但是规模已近百亿美元,可见其一定有些说服了投资者的地方,而其年费率为0.15%,考虑到其需要成本进行动量方面的计算,这个费率也并不高昂。

 

老规矩,看看自从其于2013年发布,截至2017年年底牛市强劲期间的表现,显然整体来看,这只ETF在牛市行情下是成功的,表现大大优于SPY。

 

我们知道,在2018年美国股市进入了高波动率的市场,而面对这种情况也有产品应对,比如低波动率ETF。目前美国市场此类ETF规模最大的为USMV,挂钩明晟美国低波动率指数,发行商为iShares(安硕),规模接近170亿美元,费率0.15%。

 

从截至2019年2月15日的波动市场来看,显然,USMV表现出了更强的抗跌性,整体收益也好于同期的SPY。

 

最后,我们介绍一种听上去最没技术含量的聪明贝塔策略,那就是等市值权重策略。所谓等市值权重,就是不以市值论英雄,成分股在季度性的仓位调整后占比都一样。其中代表产品是标普500指数等权重ETF:RSP,规模已达145亿美元,年费率0.20%。这里还是先看大牛市期间的表现,对标的当然是市值权重的SPY。

 

 

从2009年到2017年底,RSP涨幅243%,高于SPY的222%的,可以看出从累积收益来看,RSP表现还是非常突出的。

 

事实上,聪明贝塔策略涉及的策略类型多,而且很多策略并无绝对好坏之分,也不见得适合所有市场情况。由于时间关系,这里不能一一阐明,更具体的内容各位可以在我的书中或者相关资料中去了解。

 

而在接下来的最后一课,让我们把此前的内容做个实操性的汇总,那就是掌握了这么多ETF投资工具后,我该如何构造一个实用的投资组合呢?我们下节课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