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就要宁静泰和、欲念不生?阳明先生告诫说,越是如此,越堕入自私自利和人为造作的陷阱之中,念头越生,越不能安静。良知的体或动或静,本来安宁,“求宁静”便多了一个“求宁静”的人为造作;衪本来生生不息、非常活泼,你却不想让衪有变化,把生机盎然的种性给断灭了。如此顽空造作,非独圣门,佛家也不叫你如此啊!
1、为何说护良知如养小孩一般?
2、我们如何避免修行【断灭相】这一陷阱?
《答陆原静书》
(一二)
“不思善、不思恶时,认本来面目。”此佛氏为未识本来面目者设此方便。
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今既认得良知明白,即已不消如此说矣。“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亦是常存他本来面目耳,体段工夫大略相似,但佛氏有个自私自利之心,所以便有不同耳。今欲善恶不思,而心之良知清静自在,此便有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心,所以有“不思善、不思恶时,用致知之功,则已涉于思善”之患。孟子说“夜气”,亦只是为失其良心之人指出个良心萌动处,使他从此培养将去。今已知得良知明白,常用致知之功,即已不消说“夜气”;却是得兔后不知守兔,而仍去守株,兔将复失之矣。
欲求宁静,欲念无生,此正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病,是以念愈生而愈不宁静。良知只是一个良知,而善恶自辨,更有何善何恶可思!良知之体来自宁静,今却又添一个求宁静,本自生生,今却又添一个欲无生,非独圣门致知之功不如此,虽佛氏之学亦未如此将迎意必也。只是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今却欲前念易灭,而后念不生,是佛氏所谓断灭种性,入于槁木死灰之谓矣。
每天听张老师的讲解心里不烦燥
顺其自然,该来的让他来,不用去刻意追求什么
佛家本来的面目就是本来的真觉就是良知。 文字是为了传承思想,文字因人、因时则有有所偏重,而文字背后传达的思想才是根本,是趋于一致的。所以要去感受文字背后的核心思想,但又不拘泥于文义。
用为人好的心,去待人接物。
自私自利,思善思恶,独善其深有自私自利的种子。有自私自利的嫌疑。
顺其自然
0
听张老师讲课心不烦躁
又是气,难受
求宁静、求自在本身就是将迎意必,所以会愈不宁静、愈不自在;良知存,善恶自辩,何必思善、思恶。修心不是让你无念、无欲,而是无私念、私欲,本心自然而发。不用私欲的外力干预内心的气迹还行。就像大海时而宁静、时而波涛汹涌,这就是水的本心、良知,你不能推它或按住它,那样的话水就是不是本心,就是妄动。
三渡渡人渡己 回复 @水心投资: 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