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图之声】《大师巨匠》第23期|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

【太图之声】《大师巨匠》第23期|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

00:00
10:10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民国大师是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漱溟,生于北京,原籍广西桂林,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代表著作有《乡村建设理论》《人心与人生》等。

梁漱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6岁启蒙读书,但当时还不会穿裤子;上了四所小学,学的却是ABCD ;只有中学毕业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教印度哲学;他在城市出生、成长,然而却长期从事乡村建设;一生致力于研究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是著名的新儒家学者,可是却念念不忘佛家生活。

14岁时,梁漱溟入顺天中学堂,与张申府、汤用彤是同学,梁漱溟的作文成绩在班上常名列第一,他说自己是“我的特点是总喜欢做翻案文章,不肯落俗套”。一位范先生非常赏识梁漱溟,还给他做了评语,说他的作文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梁漱溟声称自己最大的爱好便是思考问题,他常对别人

说:“你看我最闲的时候,其实是我最忙的时候。你看着我坐在那里似乎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其实我的思想已经跑得很远很远了。”梁漱溟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有思想,而且本着自己的思想去行动”的人。

因为思考问题,梁漱溟经常失眠。他的脑子一旦开动起来,就很难刹住车了。后来他到北大教书,因为失眠,他还向学校提出过辞职。他常常每隔一段时间,就躲起来安静思考,潜心推究。

梁漱溟一生不断追求的两个问题是: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

1912年,梁漱溟19岁时,参加了中国革命同盟会京津

支部,成了一个革命者;随后又当了《民国报》的编辑及外

勤记者,专跑国会,研究西方政治体制在中国的应用。

1916年,在当时的内阁司法部任秘书期间,梁漱溟曾经

杜门研佛三年。其后一年因为研究印度哲学被蔡元培延请到

北大,他虽是中学毕业却荣登大学教授座席。梁漱溟在北大的7年时间里,发表了诸多影响深远的专著,1919年《印度哲学概论》问世;两年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出版,而此书一度再版八次。

1918年,梁漱溟的父亲梁济沉潭自尽,在此之前他最后问了梁漱溟一句:“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他的父亲欣慰地点头:“能好就好啊!”此后,梁漱溟开始折入儒学,继续探寻人心与人生的真谛。

梁漱溟出任北大讲师后,不仅很快胜任了教学工作,还完成了他的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轰动了中外哲学界。

梁漱溟一直认为东西方教育存在根本的差异,中国人传统的教育侧重情义教育,而西方人侧重知识教育。东西方教育各有得失,应该相互借鉴,他把解决中国问题的重点,落实在了社会改造上。他想出的办法是“乡治”,即“从乡村自治入手,改造旧中国”。

1924年,31岁的梁漱溟辞去北京大学教学职务,远赴

广东,开始寻找“中国问题”的答案,探寻中国的出路并付

诸实践。其后他又离开广州,“带了一帮人从南到北”,开始了一场以乡村建设运动为主题的考察之旅。

他的行动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如梁漱溟自己所说的,“我是一个要实践的人!我是一个要拼命干的人!”不过他虽付出了“一生心血、全副肝胆”的努力,仍没有也不可能实现他的心愿了。

梁漱溟自称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他把孔子、孟子、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根本,又赋予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概念以本体论和近代生物进化论的意义,认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这也是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的文化理念。

1980 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艾恺找到梁漱溟,跟他进行了连续十余次的访谈,最后整理出来一本书,书名为《这个世界会好吗》,艾恺还称梁漱溟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而这本书的书名《这个世界会好吗》,恰恰是当年父亲问梁漱溟最后的那句话,梁漱溟的一生都不曾停止过思索。

1988年6月23日,95岁高龄的梁漱溟坦然告别了人世,

他留给人世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累了,我要休息!”《人民日报》刊发悼念文章,称梁漱溟为“一代宗师诲人不倦,一生磊落宁折不弯”。

冯友兰撰写挽联:“钩玄决疑,百年尽瘁,以发扬儒学为己任;廷争面折,一代直声,为同情农夫而执言。”寥寥数语,勾勒出梁漱溟直言、躬行的不朽一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