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图之声】《大师巨匠》第26期|出来依旧一身吟-刘师培

【太图之声】《大师巨匠》第26期|出来依旧一身吟-刘师培

00:00
10:28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民国大师是出来依旧一身吟的刘师培。

有一天,在北大教书的黄侃,用红纸小心翼翼地封好十块大洋,兴冲冲地出了门。作为章太炎的得意门生,今天,他将要去拜另一位与老师齐名的经学大家为师。

进到门庭,黄侃径直磕头拜师。对方也当仁不让,欣然受礼道:“我今天就不再谦让了。”说话的人有口吃,又身患肺病,为人不修边幅,蓬头垢面,看上去像个疯子。没错,此人,便是刘师培。

黄侃为人狂傲,可以说在他眼睛里放不下几个人,但是对这位只大他两岁的刘师培他却始终以礼相待。问到其中的缘故,黄侃答曰:“因为刘师培与本师太炎先生交情很深。”

章太炎、刘师培、黄侃三人常在一起谈论学问,但每次谈到经学时,刘师培就三缄其口。一次,刘师培感叹自己没有传人,黄侃问道:“我来做你的关门弟子如何?”刘师培以为黄侃只是一句玩笑话,便说:“你自有名师,岂能相屈?”黄侃正色道:“只要你不认为我有辱门墙,我就执弟子礼。”第二天,黄侃便正式拜刘师培为师。也就有了开头他兴冲冲出门的那一段了。

有人认为黄侃的学问在刘师培之上,其不必自轻身份,

黄侃却说:“‘三礼’为刘氏家学,非如此不能继承绝学,此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刘师培身材瘦弱,其貌不扬,但他非常聪明。8岁就开始学《周易》辨卦,10岁时曾在两天内作出《凤仙花》绝句百首,12岁读完四书五经,被称为“神童”。17岁进学,18岁考上秀才,19岁中举,真可谓少年得志。

刘师培与章太炎、弟子黄侃并称“民国三疯子”,他一生提倡“三不生活方式”,即衣履不要整洁、不要洗脸、不要理发。

刘师培虽然身体体质比较弱,但是他极好吸烟,且烟瘾很大,还喜欢边吸烟边看书,书案上经常布满烟灰,他的衣袖也常有烟烧出的洞。

1917年,刘师培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古文学、“三礼”等学科,同时兼职于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

关于刘师培的教学情形,杨亮功曾有回忆:“刘师培先生上课时总是两手空空,不携带片纸只字,原原本本地一直讲下去。声音不大而清晰,句句皆是经验之言。他最害怕的是在黑板上写字,不得已时偶尔写一两个字,还多是残缺不全的。”

因为刘师培以“恶札”闻名,周作人曾回忆说:“刘师培写起文章来......字写得实在可怕,几乎像小孩子描红相似,而且不讲笔顺。”

更逗的是,一天,刘师培与黄侃聊天,谈着谈着就不知怎么的诉起穷来,刘师培想到自己的身体,哀叹之余,忽然产生了卖字的念头。他还一本正经地征求黄侃的意思,黄侃此时已拜在刘师培门下,想到刘师培的字实在不敢恭维,但是又不便明说,于是琢磨了半天,黄侃才说了一句:“你只要写‘刘师培’三个字就够了。”

冯友兰曾回顾道:“当时觉得刘师培的水平确实高,像个老教授的样子,虽然他当时还只是中年。刘师培上课既不带书,也不带卡片,随便谈起来,却又是头头是道。援引资料,都是随口背诵,当时学生们都很佩服。”

在北大的三年里,刘师培学术上所做影响最为深远和取得成就最大的事情,是有关“中国文学”“文学史”课程的讲授与《中国古文学史讲义》的出版,这是第一次把中古文学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可以说筚路蓝缕,功不可没。

刘师培本为“国粹派”学者,是1905年《国粹学报》创刊后最重要的撰稿人。该派学者的宗旨为“研究国学,保存国粹”,刘师培对此终生倡导。

刘师培作为经学大师,在继承《左氏》家学的同时,善于把近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成果,吸收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来,开拓了传统文化研究的新境界,所获成果很多。他运用进化论思想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论小学与社会学之关系》、《读书随笔》、《国学发微》、《小学发微补》等,具有开创意义;同时关于《左传》与《周礼》的研究成果,也都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然而在学术上有着较高地位的刘师培,却相当惧内。他的妻子非常漂亮,名字叫做何震,是个能写诗作画的才人美女。何震常常对刘师培“发河东狮吼”,并对他施以训斥惩罚,因为惧内,刘师培还被戏称为“惧内泰斗”。

据说有一天,刘师培慌慌张张地冲进张继家中,喘息不定时,外头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叩门声。只见刘师培面色惨白,哆嗦着说:“必是我太太来了,怎么办?我非躲起来不可!”

说完,他就躲进了卧室床底,然而张继开门后,发现是自己的一位朋友,就去叫刘师培出来。然而刘师培无论如何不肯从床底钻出来。最后张继无计可施,只好趴在床底把他硬给拽了出来。

1919年11月20日,刘师培因肺结核病逝于北京,年仅35岁。他在去世前,派人把黄侃叫至病榻前,“十分吃力地在枕头箱子里找出一部手抄本递到黄(侃)手里”,并嘱咐说:

“这是我毕生研究得来的音韵学秘本,今天送给你作为临别纪念,望你继承下来,然后把它再传之后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