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民国大师是有学问的革命家——章太炎。
章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学家、朴学大师、国学大师、民族主义革命者,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著有《章氏丛书》《章太炎医论》等代表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于右任发表文章,称章太炎为“中国近代之大文豪,而亦革命家之巨子也”。辛亥革命胜利后,时任总理的孙中山特地遣使迎章太炎至南京总统府议事。在袁世凯窃取了大总统宝座之后,也试图拉拢章太炎为其所用,聘请其为总统府高等顾问,同年任命其为东三省筹边使。宋教仁一案后,章太炎对袁世凯的幻想破灭,起而反对袁世凯。
不久之后,因章太炎的抗议方式,“章疯子”的名号,便迅速传开了。
1914年,章太炎被袁世凯幽禁在北京龙泉寺,袁世凯每月提供给他生活费500元,还雇了一个厨子,一个听差的以供侍奉。章太炎毫不客气,他跟这两人说,每天必须向他请安三次,清晨9时一次、下午3时一次、晚上9时一次,请安方式为打躬,不得违误,若有差池重责不贷。听差的和厨子唯唯不敢稍忘。章太炎有时还借吃汤圆表达对袁世凯的切齿之恨。他时常夹起一颗汤圆,优哉游哉地说:“汤圆,又称元宵,元宵者,袁消也。”紧接着一口将其吃下,引得人大笑。
因为饮食的预算不错,章太炎每日都与佳肴作伴,但是他这个人实在是太懒了。以至于每次吃饭时都只会碰身旁的几盘菜,对于他来说,失去自由,再好的食物也不过是为了存续生命。所以,不管远处有什么好菜,他都懒得举起筷子去夹。这两人发现章太炎这一习惯后,便有意开始将素菜放在章太炎的近处,远处则是大鱼大肉。等到章太炎吃完了,他们便将大鱼大肉端走,自己享用。章太炎看穿了他们的伎俩,却也不恼,依旧如常。
不久,袁世凯知道了此事,便撤换了这两个侍从。其实,不管袁世凯献上多少珍馐美味,章太炎也不愿为他所用,这场软禁终究无果。
1915年,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期间,被迫写了“劝进书”,据说,袁世凯看后气得冒烟,随后又自嘲说:“彼一疯子,我何必与之认真也!”
章太炎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均有成就。
当时的北京大学,有名的教授里,大多出之于章太炎的门下,如:黄侃、朱希祖、钱玄同、周树人(鲁迅)、沈兼士等。
当年27岁的胡适独树一帜,在大师环伺的北京大学,教起了“中国哲学史”,其讲义《中国哲学史大纲》也颇多沿袭了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下卷《诸子学》诸篇的观点。
胡适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出版时特送了一本给章太炎,上写着“太炎先生指谬”,下署“胡适敬赠”,在“太炎”和“胡适”4个字的右边,各加了一条黑线,表示是人名。章太炎看到自己名字旁加了黑杠,不禁大骂:“何物胡适!竟在我名下胡抹乱画!”后来看到胡适的名字旁边也有黑杠,才消了气说:“他的名字旁也有一杠,就算互相抵消了罢!”
1922年,胡适还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说:“章炳麟的古文学是五十年来的第一作家,这是无可疑的。”
章太炎也精通医学,著有多部医学著作。曾有人问章太炎说:“先生的学问是经学第一,还是史学第一?”他回答道:“实不相瞒,我是医学第一。”
正是这样的章太炎,却怕洗脸,更怕沐浴,手指甲留得很长,指甲内污垢斑斑。
据说,章太炎号称3个月才洗一次澡。章太炎还有两大嗜好,一是吸烟,二是吃臭的东西。
章太炎抽起香烟,往往是一支烟还剩有一寸多时,便又急不可待地点燃了第二支,而往往历时三四个小时还不曾间断。起初,章太炎为别人写字不收额外费用,后来大家知道了他的嗜好后,便拿香烟来换取他的墨宝,因而对于章太炎而言,香烟便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
章太炎还特别喜欢吃带有臭味的东西,以臭为美。据陈存仁回忆说,当时有一个画家钱化佛是章府常客。一次,钱化佛带来一包紫黑色的臭鸡蛋,章太炎见到后大喜,慷慨问道:“你要写什么?只管讲。”钱化佛立刻向章太炎索要了四个大字。后来,钱化佛以臭物,换得题字100多张。又将这些字裱好,挂于自家商店中,以每条10元售出,小赚了一笔。由此可见,章太炎“章疯子”的称号都是来自于他颇有性格的性情吧。
胡适称章太炎是“清代学术史的压阵大将”,而在鲁迅眼里,章太炎首先是一个革命者,其次才是一个大学问家,即“有学问的革命家”。鲁迅认为,章太炎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比学术史上的还要大”。
鲁迅在临终时,回忆其师章太炎说:“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此番评论,尤为精彩。
1936年6月14日,章太炎因病去世,享年67岁。
1955年,葬于杭州西湖南屏山南明遗臣张苍水墓旁。章太炎的夫人汤国梨去世后,亦一并安葬于此。墓碑上“章太炎之墓”几个字,还是他生前自己写的。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