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压抑愤怒,那不叫“处理情绪”| 情绪管理 (上)

13压抑愤怒,那不叫“处理情绪”| 情绪管理 (上)

00:00
09:31

全文文稿 


关于情绪,其实我们懂得很少。


很多时候,我们简单地以为自己的愤怒、难过、委屈和羞辱就是面前这个对象说的某句话、做的某件事,某个表达和态度带给我们的糟糕感受,接着我们再“合理化”地找一个借口,将之归咎于——


“他是个渣男!”

“她不够爱我,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这个人就是个浑蛋!”

“他就是想控制我,奴役我!”

“她瞧不起我,轻视我!“

“他从未看见过我……”


……


但其实,这一切都不是全部的真相。


情绪,在意识的下面,它发生的原因并不像我们的意识以为的那样。


情绪,很多时候,是被你的回忆和创伤勾起,而你的那么多愤怒、难过或者委屈,只是在重复着你的过往。


1


今天,你有没有被激活创伤的时刻呢?


先不要轻易回答“没有”。


我们的情绪体验,或者说我们的感受,有时候非常强烈,强烈到自己好像都被情绪淹没了。


有人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气得浑身发抖;有人会因为别人的一个判断,拼命反驳,好像说服不了对方就完全接受不了;有人会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就觉得自己被伤害了,低落到了尘埃里,觉得自己糟糕透顶。


不是这个人太过敏感,或者太作,更不是那顶经常被拿来扣上的帽子——“你想太多了吧”。其实是因为我们在一个情境里被激活了内心深处的记忆,被激活了埋藏在潜意识里的创伤。


当这个部分被激活之后,我们在那一刻体验到的,其实并不单单是那个事件或者那个人,一句话或者一个表情带给我们的情绪。


在这个情绪当中,如果说事件本身带给我们的情绪是30%的话,由于我们自己的创伤体验被激活,这个情绪可能会变成100%,甚至200%,变成负面情绪爆表。


因为你体验到的不仅仅是这件事情导致你产生的情绪,还叠加了创伤情境被激活后,你在当年那个创伤里产生的极端情绪。


 

说一个故事,其实这个场景是很常见的,在很多人的家庭里都会有。


一个妈妈,一个女孩子,还有这个孩子的外婆,她们三个当时都在家。


这两天天气变得很冷,孩子的外婆坚持要给孩子穿上一件羽绒服再让孩子出门,孩子不愿意穿,就和外婆发生了争执。


在她们争执的时候,妈妈出现了。


她跟外婆,也就是跟自己的妈妈说:“既然她不想穿,你就不要让她穿了!怎么非要管她!”


妈妈的语气是比较激动的,外婆也语气强硬地回应:“你看看天气这么冷,如果她不穿这件羽绒服出门,待会儿回来一定会感冒!感冒就很可能会发烧,又很可能变成肺炎!现在流感那么多……”


妈妈一把扯过衣服说:“我说不给她穿就不给她穿了!我是她妈还是你是她妈!”


外婆听到女儿这样的语气,也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跟自己妈妈说话,我都是几十岁的人了,我不是为孩子好吗?我难道要害她?你懂不懂尊老啊?”


 

如果不去急着评判这位妈妈如何不尊重老人,如何对自己的妈妈说话不够克制,如何情绪失控表达过于极端的话,我们会看到,此刻的这位妈妈很愤怒,其实,她之所以会这样强烈激动地回应“不要给我的孩子加外套”这件事情,是因为在这件事情之中,她有很多很多愤怒的情绪。


如果不是评判,而是观察,一个问题就会浮出水面——为什么她会有这么多愤怒的情绪呢?


如果,你是这个妈妈的心理咨询师,如果你没有去评判她而是接纳她的愤怒,那么当你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个愤怒的妈妈也许会告诉你:“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就经常感冒,在冬天,我经常被自己的妈妈,也就是我孩子的外婆,裹得像一个粽子一样才能出门。”


“那个时候,你还记得你的情绪吗?你有什么感受?”


“我很愤怒!我不能为自己穿什么做主。”


这是一个对于咨询情境的模拟,但是,这样的情境的确常常出现在咨询里。


 

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有觉察的话,就会理解,妈妈的愤怒,并不是真的因为外婆一定要让孩子穿上一件羽绒服出门,也并不全然是因为孩子不愿意,外婆又再一次坚持了她自己的意见。


实际上,妈妈的愤怒如此大,是因为此刻在妈妈的心里升腾出来的这种愤怒,其实是妈妈儿时的愤怒,在她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她没有办法去反抗一定要她穿上羽绒服的母亲。


 

故事很可能是这样的。


她有一个焦虑的母亲,假如儿时的她不穿羽绒服出门去玩,她母亲的情绪可能会失控,她的母亲非常焦虑,她害怕孩子出门着凉感冒,从而引发任何糟糕失控的结果,比如发烧或者肺炎,如果自己的孩子身体出现问题,也就意味着“我不是一个好妈妈”。


 

所以,孩子自己的意愿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听妈妈的话,这样妈妈才能不焦虑”。


无数次地,这个小女孩都为了母亲的情绪而扼杀了自己的愿望。


她必须完全活在母亲的掌控之中,母亲才会觉得平静。


 

时光倒流回三十年前,没有人帮这个小女孩说话,小女孩是孤立无援的,她自我的意愿喊出来没有人听见,也没有人主张,她也许也说过“我不要穿这件羽绒服出门,因为我没有那么冷”,或者,三十年前她根本就不敢说“不”。


她的自我,在焦虑的、要控制一切的母亲面前,是被无视的,被剥夺的。


如果我们去共情三十年前的小女孩,你说,她愤不愤怒?


而那种被剥夺了自我的感觉究竟有多可怕,她又多么不想再度体验。


2


她看到外婆叫孩子穿衣服就如此愤怒,克制不住地对自己的母亲大吼,对一件小事如此地在意,是因为她再一次进入了和儿时相似的情境里,这个相似的情境激活了她深埋心底的记忆和潜意识的创伤。


那种强烈的难受体验,再度袭来。


儿时,你无法愤怒地呐喊出“不要”,但是现在,你可以了。


于是,她借着孩子现在这个故事,终于呐喊出了自己儿时对被母亲控制的愤怒。


这才是整个故事。


 

如果用这样的方式去讲我们自己的故事,我们就能更多地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它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仅仅和现实相关,更和我们自己的过去相关。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拆解了情绪,于是就看到了情绪背后的故事。


情绪不仅仅是当下的产物,也往往会叠加大量潜意识创伤中的动力。


是潜意识的动力,在搅动着情绪。


如果只是去觉察而不是评判的话,我们会看到很多故事,会看到很多潜意识动力运作的方向,于是我们会有更多对自己的理解。


这才是对情绪的处理。


这就是觉察情绪的好处。


 

如果因为你生气、难受、委屈,你就将对面那个人简单地定义为坏人,这很难真的让你释怀,因为如果他是坏人,那么你就是个受害者。


但如果你能读懂情绪背后的故事,看到创伤是如何被激活,情绪又是如何叠加的,那么你就对自己和他人多了更多理解和接纳。


处理情绪,不是告诉自己要宽容,不是压抑愤怒,不表达、处理情绪,是搞清楚自己的情绪究竟来自哪里,它如此强烈是否是在提示你什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糖果老婆婆

    他要离开我,并且什么都怪我,这让我很不舒服

    有点路人 回复 @糖果老婆婆: 他爱你的时候,你什么都是好的,不爱你的时候,你什么都不好了!只是不爱了!

  • A_PO_rb

    这个场景经常出现在我的生活里

  • Sumi米

    有些事自己都忘记了、甚至从没想过,就是他人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激活“是被激活了内心深处的记忆、被激活了埋在潜意识里的创伤”,自己气的不行了,原来如此,说得太好了!

    Sumi米 回复 @Sumi米: 发现自己一路善良让步,没被善待,心冷的感觉真的再次激活了我的痛苦情绪。

  • 笑靥如花623

    我们都不完美,但是我们都值得被爱! “创伤体验”这个理论特别有道理,有太多我的影子。在处理亲密关系里,我曾经一度认为是自己太过于敏感,他也厌烦于我的胡思乱想。反反复复,总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好的作品,值得阅读!

  • 与善人居一百变天使

    小宽老师的天赋才华真是没得说,夏雨嫣的声音好听,有特点。

  • 若水Aimi

    嗯!赞同!

  • 听友197595639

    8

  • 糖果老婆婆

    我可能想骂她,到底要干嘛!

  • 1343065awhg

    喜马拉雅开一次屏就广告页面,老是点到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