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听语文,我是高老师。今天我们继续分享论语第九篇的第三十章和第三十一章。首先我们看一下第九篇的第三十章,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孔子是说可以和他共同学习,但是却未必和他一起达成某种成就,那么可以和他一起取得某种成就,但是未必可以和他一起来立足于社会,可以和他一起来立足于社会,但是未必就和他一起来权衡是非。那么孔子对一个人成长有四个标准,第一个叫共学,第二个叫适道,第三个叫立,第四个叫全。
所谓的“共学”是非常好理解的,就是共同学习,我们都能做到。那么学习之后结果是什么?叫适道,就是学没学到一些东西,有的同学学习比较刻苦,比较认真,确实学到很多东西,而有的同学就不那么刻苦,不那么认真,学了到最后什么也没学到,这叫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那么学到一些东西了,你会不会运用自己已学的东西来立足于社会。这个立,孔子说过叫“三十而立”,三十岁就立足于社会,不依靠别人,能够自己独立生活了,能够自己赚钱了。
但是学到知识的同学会不会用这个知识立足社会,这是一个问题。我说有很多本科毕业的大学生,有的同学毕业之后就找到了一份工作,而有的同学没有找到工作,还是在家吃父母的,这叫啃老,不能够立足社会。那么立足于社会这些人会不会权衡是非,这又是一个分别。孔子从来对任何事他都不绝对,他都是讲权衡的。我们可以看前面一个例子,他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儿没有规定你怎么做,没有规定你怎么不做,到底怎么做,叫“义之与比”,就是该怎么做怎么做。其实这就是一种权衡。
后边孔子对中国古代的很多隐者进行一个评论,他说伯夷叔齐怎么样,说其他人怎么样,最后他说我和大家都不一样,叫“无可无不可”,什么叫“无可无不可”?就是没什么可以的,没什么不可以的。那么到底怎么做,孔子还是讲一种权衡,所以说孔子是非常注重权衡的。那么权衡的标准一定是这种中庸的标准,这是儒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我们接着看第九篇的第三十一章。“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这是孔子对一句诗的评价,那么这个诗我们看它非常类似于《诗经》当中的诗,但是我们现在《诗经》当中找不着它,它散佚了,这可以视为是一种佚诗,也就是说诗经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是305首,但是在他那个时代绝非305首,只不过有的时候有的作品它散失了。那么这就是《诗经》当中一首散佚的作品。
“唐棣之华”,“唐棣”是一种树,说唐棣树上的花朵,“偏其反尔”,说偏偏的,这个“偏偏”是指花的一种形容,偏偏的摇摆地向两个方向开放,花朵左边一朵,右边一朵,向两个方向开放,那么这是一种起兴的手法。那么从花朵想到了人,说,“岂不尔思”,难道我不想你吗?“尔思”是一个倒装,是思尔,难道我不想你吗?“室是远尔”,只不过我离你远罢了。我很想你,但是我离你很远,我去不了。这句话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孔子说了,说“未之思也”,说其实你没想。“夫何远之有”,说如果要是真想的话,有什么远的?这里孔子强调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人的这种主观意识,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如果你真想做一件事的话,你一定能做成功,克服所有的困难,也能把它做成功。如果你不想做这个事的话,你能够找出很多理由,这个事就不做了,放下。所以说这一章是孔子对《诗经》或者说对意识的一个评价,表达了他自己对某些问题的一种坚定的信念。
课程录音:高政锐(微信15164529901)
音频处理:苏丹 邢春宇
文字转换:陈妍竹
文字一校:李海娟
文字二校:滕亚慧
工作协调:朱明英
2021.9.5.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