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看孔子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上):理想的师生的关系是怎样的?

55 看孔子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上):理想的师生的关系是怎样的?

00:00
14:52


上节讲了谈孔子的成圣之道,本节我们来谈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关系。了解这个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孔子,而且对处理好师生关系还有借鉴意义。在当今教育界还存在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我们来听听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故事,也许不无启迪意义。       


先来看一种最为理想的师生关系:孔子与颜回的关系。


颜回,字子渊,出身贫困,穷居陋巷,与他的父亲颜路同为孔子学生。他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素以德行著称,安贫乐道,虚心学习,聪慧过人, 在《论语》中,可以发现,孔子对颜回的情感最深,评价也最高。尽管孔子对颜回不太爱问问题,偶尔也有微词,但是总体上对他是赞不绝口的。比如:


《 论语·雍也》篇记载: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孔子说:“真是个大贤人啊,颜回!用一个竹器盛饭,用一只瓢喝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贫的日子,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学习求道的快乐心情。” 这个句子非常有名,对后世影响很深。颜渊是一个十分勤奋刻苦的人,他在生活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要求,而是一心用在学问和道德修养方面。这与孔子人生志趣高度契合,因此,后来一直所谓“孔颜之乐”的说法,讲的就是追求大道的快乐。


《论语·雍也》记载: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违背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 颜回对孔子的仁学思想有着深入的理解,而且将它贯穿于自己的行动与言行之中。


《论语·雍也》还记载: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孔子不仅赞扬颜回是最好学的弟子,而且还特别肯定了颜回身上“不迁怒、不贰过”这两大优点。


《论语·子罕》篇记载: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意思是孔子评价颜渊说:“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 这“见其进也,未见其止”,是对颜回不断进取精神的肯定,也是对其它弟子们的勉励。


孔子对颜回这类赞美之词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例举了。老师对品学皆优的学生总是缺乏扺抗力的,孔子也不例外。


与此同时,颜回对孔子的推崇也的确几乎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说,孔子对他来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仰望他的才德高不可盼,钻研他的学问坚不可穿。这就类似于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见,人际情感、人际关系总是双向的。


那么,孔子与颜回的关系究竟深厚到了什么程度呢?从下面这两则案例可见一斑。


一则案例是:《论语·先进》篇记载: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这段文字的背景与意思是这样的,孔子在周游列国过程中,有一次在在匡地遇险。原因只是孔子与阳虎(就是阳货)长相很象,被当地人误以为他就是作恶多端的阳虎,遭受围困,师生们只好分散突围。脱险后,颜回是最后一个回来的。


孔子见到他后说:“我以为你死了呢!”


颜回回答说:“先生您还在世呢,我怎么敢先死?”


这段文字,看起来只是玩笑话,但是相当令人动容。可惜的是,天命难测,颜回后来还是先于孔子而去世了,令人感叹不已。


另一则案例是:《论语•先进》篇记载,颜回去世后,孔子悲病欲绝。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论语•先进》)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十分痛心。跟随孔子的人说:“您悲痛过度了!” 孔子说:“有悲伤过度吗?我不为这个人悲痛又能为谁呢?”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论语•先进》)


颜渊死了,孔子说:“唉!老天爷要了我的命了呀!老天爷要了我的命了呀!”


根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颜回二十九岁的时候,头发就全白了,很早就去世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道:“自从我有了颜回这样好学的弟子,其它弟子们更加亲近我了。”


这充分抒发了孔子对自己最得意门生颜渊之死的痛惜之情。孔子对颜回之死痛悲程度,甚至超过了老年伤子之痛。为什么呢?这是有深刻原因的。因为对于一个真正的学人,其自然生命要靠血亲子女延续,而学术生命则要靠优秀学生来传承。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在心中将他视为道统的继承人,不幸的是天妒英才,颜回不幸早死,道统无人继承,这能使孔子不伤心欲绝吗?


颜回死后,因为他的家境穷困,无法厚葬,只有内棺没有外椁。颜渊父亲颜路希望让孔子为他买个外椁,也不枉师生一场。孔子没有答应,说自己没有钱。颜路说为什么不把车子卖掉,孔子也不肯,理由有两个:一是自己儿子孔鲤死时也没有厚葬,有棺而无椁,颜渊是自己的学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最多与儿子的待遇相同;二是自己属于士大夫行列,出入没有车子也是有失身份的。可见,孔子也是有世俗之心的。 最后,还是孔子的门人,也就是颜渊的同学,不顾孔子的反对意见,为颜渊买了外椁,厚葬了事。对此孔子虽然有些微词,但是也只好听之任之了。


孔子与颜回的关系,是一种最为理想的师生关系,当然也属于凤毛麟角,极为难得。


再来看一种极为动人的师生关系:孔子与子贡的关系。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孔门十哲之一,曾经担任过鲁国、卫国的丞相。他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而且也是一个大商人,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很多经费也是子贡提供的,可见搞政治也是需要经济基础的。一方面,子贡对孔子的事业帮助很大,孔子对他也非常倚重。当然,孔子认为,子贡跟颜回比较起来,无论在道德与学问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孔子对子贡的评价没有对颜回评的高。关于这一点,子贡也有自知之明。但是,他对子贡的感情很深,评价也还是比较高的。根据《论语·公冶长》篇记载: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意思是说,子贡问道:“我怎么样?”孔子说:“你只是器。”子贡又问:“什么器呢?”孔子说:“只是宗庙里的瑚琏。”


孔子对子贡这个评价蛮有意思的。他讲过“君子不器”。而又说子贡只是器。言下之意,在孔子看来,子贡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君子,这实际上是孔子对子贡的一个善意的批评。但是,他又说子贡是瑚琏,就是祭祀用的高贵的器皿,所以对子贡的评价也不算低。


尽管如此,孔子对子贡的一些言行也没少批评。比如:根据《论语·宪问》篇记载: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意思是说, 子贡评论别人的短处。孔子说:“子贡啊,你真的就那么贤良吗?我可没有闲工夫去评论别人。”俗话说:那个人前不说人,那个人后没人说。孔子认为君子应该“乐道人之善”,所以,孔子对于“子贡方人”提出了批评。


另一方面,至于子贡对孔子景仰程,并不亚于颜回对孔子的推程度。他在孔子的学说与事业的维护与传播方面,可以说是不遗余力,贡献很大。关于这一点,后面还会讲到,先按下不表。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子贡善于辞令,与孔子的对话方式比较特别,旁敲侧击,心领神会,非常默契。举一个例子:《论语·述而》篇记载: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这段文字的背景与意思是, 春秋末年,卫国曾发生过一场父子争夺王位的政治事件。卫灵公的儿子太子蒯聩因得罪了灵公夫人南子,被迫逃往晋国。灵公死后,卫国立蒯聩的儿子蒯辄为君。晋国的赵简子,又把太子蒯聩送回卫国争夺王位,借以侵略卫国。这一事件发生后,孔子当时正在卫国讲学,学生们想知道孔子会不会帮助新立卫君。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好,我去问一下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


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新立卫君。”


为什么通过这番简短的对话,子贡就能断定老师不会帮助卫君?我们知道,伯夷、叔齐兄弟二人是因为推让王位而逃往首阳山,孔子对这两人大为赞赏。称赞这两个人是古之贤人。现在的情况是,父子二人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孔子当然不会去帮助他,做出这种不仁之事。


子贡与孔子的这对话往往如此,沟通艺术的高超水平由此可见一斑,正所谓“高手过招,点到为止。”


孔子去世后,其它弟子为孔子守丧三年各作鸟兽散,惟有他在孔子的墓旁搭建了一个小房子,为先生又守丧三年。子贡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大商人,在孔子去世后,为他守丧六年,可见他对孔子特别的深情厚义。孔子去世后,子贡对孔子思想学说的捍卫与也传播不遗余力,贡献极大,令人感慨不已。


孔子与颜回及子贡的关系,是建立在思想上精神上的高度契合的基础之上,无疑是一种极为理想、十分动人的师生关系,一直被后世传为佳话。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陆卫明教授

    、 看了就知道了,我不会随便推荐书的,相反批评的书倒是比较多。

  • 守望者_qa

    因为陆教授的推荐,买了。本书字体太小,也不是名出版社的,不过相信书的内容还是不错的,因为曾听过韩老师的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