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看孔子 | 夫子自传:圣人是怎样炼成的(上)

60 看孔子 | 夫子自传:圣人是怎样炼成的(上)

00:00
13:56

【文稿】:


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是无论如何估计都不过分的。近代学者柳诒徵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一书中这样写道:“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以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册),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231页。)那么,一代圣人是怎么炼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孔子自己又是怎么说的,按照子贡的说法就是:“夫子自道”。所谓“夫子自道”,就是孔子自传。


说起自传,使我想起了胡适为自己所作的《四十自述》序中的一段文字:“我在这十几年中,因为深深的感觉中国最缺乏传记的文学,所以到处劝我的老辈朋友写他们的自传。不幸得很,这班老辈朋友虽然都答应了,终不肯下笔。” 胡适希望他的朋友们写自传,自己也以身作则,希望给后人留下一些研究的史料,这是一个很好的设想。可惜的是,历史上很多名人并没有留下自传,使后人们失去了研究历史的独一无二的珍贵的口述史料,留下了无法弥补的永久遗憾。


《论语·为政》篇记载: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在行将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回首自己波澜起伏的人生经历而所作的一个总结。这段文字言简意赅,信息量也极大,几乎可以说是孔子的自我小传。著名学者鲍鹏山先生就以此为大纲,写就了一本较为全面、生动的大众化普及读物《孔子传》。这段文字相当著名,影响也极为深远,比如:“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耳顺之年”,已经成了现代人们标记人生的重要说法。


下面就根据孔子的自我小传,结合《论语》中的相关内容,来对孔子的人生轨迹作一个基本的梳理,从中体悟孔子的成圣之道,汲取丰富的人生启迪。 本节我们先来讲孔子的前半生。


孔子的前半生可以用以下三句话来概括。


第一句话是:“吾少也贱”。


《论语·子罕》篇记载:


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意思是,孔子说:“我小时候生活穷困,所以会干一些粗活。”这实际上是孔子对自己出身的家庭背景的一个概述。


先来说下,关于孔子的诞生日。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是在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 。汉武帝时期,把儒家思想定义为正统思想,孔子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因此,每逢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汉朝皇帝便会带领文官们祭祀孔庙,并且宴请太学的老师,赏赐老师们礼物,并且给他们放假。当时虽然没有“教师节”这个名称,但是和节日并无差异。1939年国民政府把农历8月27日定为教师节,后来换算为公历为9月28日。直到现在,台湾仍然把孔子诞生日定为教师节。香港在1997年以前也是把孔子诞生日作为教师节。还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都以孔子的诞生日为教师节。1971年由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规定每年9月28日定为教师节。至于中国大陆要不要把教师节由9月10日改为9月28日,人们还在热议之中。我认为把中国教师节定在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诞辰日,是非常合适的,能赋予节日更深厚的文化涵蕴,也是我们对孔子的极好纪念。


再来说下,孔子出身的家庭背景。应该说孔子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的后裔,他的父叔梁纥曾经担任陬邑宰,就是陬邑这个地方的行政长官,武将出身,文武兼备,身材高大,英勇善战,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他以“以勇力闻于诸侯”。叔梁纥与正妻施氏有九个女儿,但是没有儿子。孟子说过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章句上》)应该是古代礼俗。无后的意思倒不是没有孩子,而是没有男孩。因此,他的第二个妻子,实际上是他的一个妾,终于为他生了个儿子,叫孟皮,这是孔子同父异母的哥哥,因为有足疾,现在看来很可能是少儿麻痹症,不能做继承人。六十六岁那年他娶了年仅十五岁(一说十八岁)的少女颜徵在为妻,这是他生命中的第三个妻子了,它就是孔子的生母。记得有一次在一个EMBA讲《国学与领导智慧》的课程,有一个学员问了一个问题:“文化大革命”时期,为什么把孔子称作“孔老二”?是不是在中国文化史上,老子第一,孔子第二?这个问题弄得大家哄堂大笑。孔子之所以被称作“孔老二”,就是因为他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孟皮,在家庭男性中他排行老二的缘故,另外对孔子也有大不敬的元素。当然这已经成为特殊年代的“尘封记忆”了。


讲到这里,顺便讲一个问题:“孔子是不是个私生子?”这个问题有些八卦色彩,也很无聊,本来不想讲,但是,国内外学术界也有这么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因此不得不说一下。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听一个人口学家的讲座,他说:据他撑握的资料,私生子一般都比较聪明,至于原因就不说了,比如孔子就是私生子。他这个说法的主要根据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一段文字:“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其中“野合而生”四个字,似乎有些暧昧色彩,所以就有了这样一个说法。但是,这个资料,并不足为据,如有学者就认为“野合”不过是当是的一种婚姻风俗。当然,司马迁用了“野合”一词,可能含有贬义,因为一个65岁的老头,娶了豆蔲年华的的少女为妻,毕竟不太符合情理。正如苏苏轼的一句诗中所讽刺的“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按照现代的俚语就是“老牛吃嫩草”,因此有些不大认可。但是,如果真是爱情的结晶,又何尝不可呢?还有人认为孔子是私生子,依据的是以下史实:孔子三岁时他的父亲去世,其生母颜徵在带着他被迫搬出了孔家大院,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孔子十七岁时其母亲去世时,他想依礼把父母合葬,但却不知父亲之墓的所在,因为他母亲“讳之”,就是忌讳这件事。他只好四处向人打听他生父墓地所在,后来终于有一个老者告诉他生父墓地在防山的某个地方,他才把父母合葬了事。这个的确有些奇怪。这一桩历史公案,无法证实,只好存疑。一些人们总是喜欢“名人绯闻”,经常把孔子是否私生子、“子见南子”等等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按照现代流行的一句流行语叫“重口味”。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多大意思。更何况英雄不闻出处,无需多加纠缠。不过,从这里我们至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到了孔子父亲时代,孔家家道已经衰落。孔子少年、青年时期,家境比较贫寒,这是可想而知的。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也说:孔子小时候“贫且贱”。这与孔子自述“吾少也贱”是吻合的。


这段人生经历,也许对孔子的影响是深刻的。鲁迅先生曾说:“有谁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呐喊》自序》)的确是这样,孔子十七岁时,其母亲去世服丧期间,有一次,鲁国权臣季氏宴请贵族人士,孔子系着麻带随同前往。却被季氏的家臣阳虎拒之门外,说:“季氏宴请的是士人,没有请你啊。”孔子因此退去。世态炎谅,可见一般。


第二句话:十有五而志于学


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做学问,初步确定了他的人生志业。 年轻时代孔子立志做学问,学无常师,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和事学习,应该说主要是自学成才的。


青年时期,孔子曾经做过季氏家族的官吏,做过“委吏”(仓库保管员)、“乘田”(牧场管理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迫于生计; 二是有志从政。


第三句话是,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不是现在所一般所理解的成家立业的意思,而是说孔子年纪三十光景,学业初有所成,在社会上已较有影响。于是他就辞去了季氏家的“委吏”、“乘田”的职务,创办私塾,开始聚徒讲学。这一方面解决了孔子的生计问题,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这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孔子搞的不是精英教育,他走的是大众教育路线。其弟子来源也非常庞杂,开始多为贫寒子弟,后来渐渐有王公贵族子弟慕名而来。凭借其思想学说以及广大弟子,使孔子名声大噪,一跃而为社会名人。


这个时期,孔子一方面聚徒讲学,另一方面也的确有志于从政,但是始终未能如愿。大约35岁那年,由于鲁国最有权势的家族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被称为“三桓”,发动了政变,鲁昭公逃到了齐国。孔子也去了齐国,这应该是孔子第一次出国。当时,孔子见了齐国国君齐景公,双方相谈甚欢,齐景公也一度想重用孔子,但被齐国宰相晏婴劝阻。孔子对此是知情的,但是他对晏婴的评价依然很高。


这就是孔子前半生的基本情况。 孔子前半生人生经历,对我们有什么的重要人生启迪呢?


第一,家境贫寒,不是问题。一般来说,家境由小康跌入困顿,会导致两种可能:一是从此沉沦,二是从中奋起。孔子选择了后者。现在有一种 “阶层固化”的说法。其实,“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通过自己的勤奋与努力,阶层固化的隔阂是可以打破的。孔子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第二,立志学问,才是关键。王阳明先生曾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一个人能否成才,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在于是否有远大的鸿鹄之志。正如孔子所


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人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近期的事情就会多有忧虑。记得路遥在他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中说过一句话:这家里只要有一个上学的就有希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知识改变命运。孔子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光景,学业已初有所成,从而奠定了他一辈子的人生基业。


第三,基层做起,爱岗敬业。青年时代的孔子,做过季氏家的“委吏”、“乘田”,根据记据,孔子为“委吏”,把府库的账目记得清清楚楚,为“乘田”,把牛羊养得肥肥壮壮。“执事敬,与人忠”,按照现代话来说,就是从基层做起,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


第四,自主创业,走向成功。创办私塾,聚徒讲学,这是孔子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从此走上了一条独特的人生创业道路。所以,青年人要有自主择业、创业意识与能力,就显得至为重要。


孔子前半生所有这一切,就为后来人生事业大放异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是有句歌词吗,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孔子也用了前半生诠释了这句平凡而深刻的哲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风筝_d6

    请问陆老师,孔子既然出身贫贱,并受到贵族的鄙夷与伤害,同时自己践行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理念,为什么孔子还要大力推崇建立在贵族制基础上的周礼呢?

    陆卫明教授 回复 @小风筝_d6: 礼包括礼制、礼仪、礼俗、礼节等,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典章制度与行为规范,这是孔子的一个重要的治国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