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看孔子 | 夫子自传:圣人是怎样炼成的(下)

59 看孔子 | 夫子自传:圣人是怎样炼成的(下)

00:00
15:41


【文稿】:


上节讲了孔子前半生。本节我们来谈孔子后半生。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孔子后半生的自述中,均以十年为周期。其实,十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中国古诗词中有关十年的诗句就非常多,例如:“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等等,数不胜数。以前有个流行歌曲叫《十年》,有阅历的人们


爱唱,充满了沧桑感。无论对人生还是社会来说,十年就是一个周期、一个轮回,一个魔咒。对一个社会来说,积累了十年的矛盾,就会酝酿新新的社会变革,十年就是社会管理的周期。对一个人来说,如果十年没有什么进步,就会落伍,被陶汰。当然,由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不大一样,有很多人为的因素在其中,因此,十年是一个大致的数据,有的可能七八年,有的可能十一二年,但是,


十年左右是一个周期,这是有依据的。


孔子后半生的人生经历, 也可以用以下几句话来概括。


第一句话:四十而不惑。


孔子十五岁开始立志,但是当时年轻,对未来的人生目标志向还不十分明确,会有动摇,直至四十岁,就不再迷惑,人生事业也基本定型了。对此,孔子有过两次论述。


 一次在《论语·阳货》篇记载: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论语·阳货》)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四十岁还被人厌恶,他这一生也就算完了。”


还有一次在《论语·子罕》篇中:


子曰:“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论语·子罕》)


孔子说:“人到了四五十岁了,也并无多大建树,恐怕就不足敬畏了吧”。


总之, 孔子认为,一个人到了四十岁以后,还没有什么大的成就,那么他这辈子也就这么交待了。古代时期,人们的寿命普遍比较短,四五十岁都没有什么建树,这辈子恐怕也就这么交代了。


当然,时代不同了,对现在的人们来了说,四五十岁还处于壮年时期,正是第二次创业的大好岁月,不是有“人生四十才开始”的说法吗?所以对此要有所区别,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张爱玲说过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也含有不少真理的成分。


在这个时期,当时鲁国季氏家臣阳虎掌握政权。阳虎想请孔子做官,但是孔子认为这有违礼制,因此没有答应。对孔子来说,他虽然有志从政,但不是没有原则的。有人说,孔子是个“官谜”,显然是不懂历史的说法。孔子在这个时候,在继续整理《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资料,他的学问有了更大的长进,学问名声越来越多,弟子更加多了起来,纷纷从远方到达,接受孔子的教诲。


第二句话:五十而知天命。


孔子自述五十岁时已知天命所归。孔子在《论语》中几次讲到天命。


比如:《论语·尧曰》篇记载: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


孔子说:“不知道天命,就不能成为君子。”所谓天命,是指自然社会中冥冥存在的人力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是我们应该敬畏的对象。


从五十一岁到五十四岁,孔子终于得到了一个从政的机会,在鲁国当了官,始为“中都宰”(鲁国中都这个的地方行政长官),“司空”(掌管水土之事的官吏),后为升任“大司寇”(相当于司法部长),并“摄行相权”。在这段时期,他把鲁国治理得很好,内政方面,国内呈现出社会稳定、风清气正、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局面。外交方面,在代理宰相期间,曾经随同鲁定公与齐景公在夹谷会盟,当时的鲁国与齐国相比,是个弱国。俗话说“弱国无外交”。但是,孔子却以自己的才智和学问,折服了齐国君臣,迫使齐国归还了以前侵占的鲁国土地。取得了外交上的重大胜利。所有这一切都展现出孔子卓越的政治才干。


但是,好景不长。当时鲁国国君权力很小,实权掌握在三大家族即“三桓”(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手中。孔子想加强君权,削弱“三桓”势力,堕毁三桓的私邑,即“堕三都”,招致了三大家族的忌恨。加上当时鲁国的邻国齐国,担心孔子在鲁国撑权会使鲁国强大,从而威胁到齐国,就故意挑拨孔子与鲁定公、季桓子的关系,给鲁定公和季桓子送去八十名美女和一百二十匹宝马。从此鲁定公和季桓子沉醉于声色犬马,不大过问朝政,并且故意冷落孔子。孔子被迫挂冠而去。从此,他只得抛家别子,带着众弟子依依不舍地离开他的祖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生涯。


第三句话是:六十而耳顺。


什么是“耳顺”呢?人们对此颇为费解。其实,这耳顺意思也可以倒过来说“顺耳”,无论好话、坏话都能听得进去,并能明辨是非,从善如流。这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太容易,尤其是人到老年容易固执,只想听顺耳的所谓“好话”,不想听逆耳的所谓“坏话”。这是老年人的一大缺点,上了年纪的人要向孔子学习,注意克服这个毛病。


孔子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生涯,历尽颠沛流离、人间沧桑。根据《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到郑国去,和学生们走散了。孔子独自站在城的东门口。有个郑国人对子贡说:“城的东门口有个人。他的额头像尧,他后面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但是腰部以下不到大禹的三寸,憔悴颓废得像丧家狗一样。”子贡后来把这话告诉了孔子。孔子笑说:“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意思是:形容我的样子,是细枝末节的小事。然而说我像失去主人的狗,确实是这样啊!确实是这样啊!可见,孔夫子还是蛮幽默的。尤其是被困于陈、蔡之际,绝粮七日,弟子们多数饿病,但是,孔子并不气馁。


直到六十八岁,由于孔子的弟子冉有获得了季康子的重用,冉有乘机劝季康子请回孔子。于是季康子携带重礼,恭请孔子回国。孔子这才结束了长达十四年的流浪生涯,回到了母国鲁国。


第四句话是: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所谓从心所欲,就是到了自由的境界了。从六十八年到七十三岁,孔子除了仅仅作为德高望重的“国老”身份,作些一些政事资询以外,极少参加政事活动,而把主要精力集中于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删订六经,心无旁鹜,专心讲学,铸成了一生最辉煌的黄金时期。


但是,天命难违,六十七岁,孔子周游列国回来前一年,他的妻子去世了,七十岁时,他惟一的儿子孔鲤去世了,七十一岁时,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也英年早逝,七十二岁时,他的另一个钟爱的弟子子路也在卫国的战乱中死于非命。这一连串的打击,终于把这位老人击倒了。尤其是颜回去世,对他的打击最大。


大限将至,孔子最终发出了“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史记·孔子世家》)的呐喊,一代哲人盍然去世了。那年,孔子,七十三岁。圣人孔子活了73岁,亚圣孟子活了84岁,因此,民间还有一种传说,对老人来说,73岁和84岁是个坎。这只是一个迷信的说法,姑妄言之,听之。


以前有一句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当时孔子活了七十三岁,在当时应该算高寿了。那么,孔子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呢?除了遗传因子,应该就要归之于养生之道了。《论语》中的确有有关孔子比较丰富的养生之道的记述,初步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一是仁:“仁者寿”; 二是乐:“乐而忘忧” ;是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惟酒无量不么乱”; 四是食:“食不厌精,刽不厌细”;五是 戒:君子有三戒等等。


孔子后半生的曲折经历,对我们有什么的重要人生启迪呢?


第一,治国理政不宜书生意气。政治变革,充满了凶险,会触动很多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因此阻力也会很大。政治变革要取得成功,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有权威支撑; 二是要讲求策略。孟子说:“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孟子·离娄上》)孟子讲的这一段话,似乎有是有所指的。在政治权力尚未稳固之前,政治变革只能从增量改革做起,尽量避免一开始就与巨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硬碰硬。等到掌握了足够的政治权力,才能再作大刀阔斧的改革,这是政治的策略与谋略。孔子在鲁国从政最终失败,主要是由于书生气太浓厚了。他所依靠的鲁国国君并无实权,又不很懂政坛的险恶与政治的策略,这就注定要遭受“出局”的命运。


第二,教师魅力来自人格力量。在弟子们心中,孔夫子永远是这样的圣者:品行高洁,博学多识,循循善诱,平易近人,非常有个人魅力,很多学生都是终身追随他。他们敬佩孔子的渊博学识、折服于孔子的各项才能、敬仰孔子高尚的人生追求。所以,他们愿意在交通不发达又兵荒马乱的年代,跟着孔子颠沛流离地周游列国。这一切没有孔子强大的人格魅力,是根本做不到的。


第三,力量源泉来于使命担当。孔子的确是有强烈的使命感的人,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十分自信。 比如:《论语•子罕》篇记载:


孔子周游列国过程中,多次遇险。在匡地被围困,几遭不测。他说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意思是说,文王既死,大道不就我身上吗?如果天想废弃此道,后来的人也不会使得知此道。如果天不想废弃此道,匡人又能把我怎样呀?”


《 论语·述而》篇记载:当时的宋国司马桓魋,生怕孔子师徒到来后会影响自己的权势,于是派兵前去截杀孔子。孔子在率众离开时,有人怕追兵赶到,不断催孔子加快速度。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意思是,上天生有此德在我身,桓魋又能对我怎么样呢?


根据《朱子语类》这本书记载。朱熹在讲《论语》时,说孔子有天命在身,別人是不能杀他的,也不可能被杀。这也算是一种说法吧。孔子对自己所从事的人生事业充满了高度的自信,这就是孔子的一生的力量源泉,可以说是一种信仰的力量。


孔子自己并不以“圣人”自居,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但是,孔子在世时,当时的就有人如太宰、子贡就认为他是“圣者”了。到了战国时期,孟子就直接把孔子称为“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直到汉武帝时,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从此上升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孔子也由此得到空前的尊崇,被尊为“大成至圣先师”。近代以后人们对孔子褒贬不一,主要是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并非学术问题,就不属于我们这里的讨论范围了。


作为一代圣人,孔子就是这么炼成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放心难已

    上集在哪里?是我没有及时下载吗?

  • 百山游子

    国家发展有2050、2035等长远规划,还有5年计划等短期目标,人生也一样需要规划,要想想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按孔子划分的每个十年要达成什么目标,细化到每年又要做哪些事等等!人生有目标,有规划,就能减少迷茫,减少错误,少走弯路!